(高清版)GB/T 18888-2022 亚麻棉_第1页
(高清版)GB/T 18888-2022 亚麻棉_第2页
(高清版)GB/T 18888-2022 亚麻棉_第3页
(高清版)GB/T 18888-2022 亚麻棉_第4页
(高清版)GB/T 18888-2022 亚麻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10-12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18888—2002《亚麻棉》,与GB/T18888—200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a)删除了产品分类(见2002年版的第4章);b)更改了技术要求指标(见表1,2002年版的表1),更改了回潮率的修约要求(见表1,2002年版的5.2);c)增加了断裂强度(见5.6);d)更改了抽样的要求(见6.1,2002年版的7.1);e)删除了成包净重的验收要求(见2002年版的7.4);f)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见第7章,2002年版的第8章);g)增加了平均长度、短纤维率、超倍长纤维率试验方法(见附录A);h)增加了线密度(分裂度)试验方法(见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3)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黑龙江圆宝纺织有限公司、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孙宇峰。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2年首次发布为GB/T18888—2002;——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亚麻棉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亚麻棉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亚麻棉的质量等级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T5707纺织品麻纺织产品术语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995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GB/T18147.5大麻纤维试验方法第5部分:断裂强度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3291.1、GB/T57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亚麻棉cottonizedflax亚麻二粗及其他亚麻纤维(如精梳落麻、联梳落麻)经深加工,直接用于纺纱的亚麻纤维。注:亚麻二粗是加工打成麻过程中落下的亚麻短纤维。I型亚麻棉I-typecottonizedflax经加工呈松散状态,平均长度小于40mm的亚麻纤维。经加工呈松散状态,平均长度在40mm~55mm之间的亚麻纤维。长度在16mm及以下的亚麻纤维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4要求亚麻棉技术要求见表1。2GB/T18888—2022表1亚麻棉技术要求I型亚麻棉Ⅱ型亚麻棉一等二等三等合格平均长度(L)/mm短纤维率/%超倍长纤维率/%线密度/dtex(分裂度/Nm)断裂强度/(cN/dtex) 一含杂率/%回潮率*/%亚麻棉的公定回潮率为12.0%。5试验方法5.1取样5.1.1从实验室样品中,随机抽取回潮率试验样品2份,每份质量不少于50g。测试前样品应密封保存。5.1.2从实验室样品中,随机抽取含杂率试验样品3份,每份质量不少于5g,取样点应不少于8个。5.1.3将实验室样品充分混匀,平铺在工作台上,厚薄均匀,面积约为0.25m²,从正、反两面分别随机多点抽取用于测试平均长度、短纤维率、超倍长纤维率、线密度(分裂度)、断裂强度的试验样品。每面的取样点应不少于8个。5.2回潮率按GB/T9995规定执行。5.3含杂率用镊子拣出杂质,并防止杂质丢失。注:杂质包括亚麻屑、草、灰尘等非亚麻纤维物质。5.3.2称量用电子天平(分度值为10mg)准确称量试样和杂质的质量,并记录。按式(1)计算:3P——含杂率,%;W₁——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W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平均值。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按附录A规定执行。5.5线密度(分裂度)按附录B规定执行。5.6断裂强度按GB/T18147.5规定执行。采用3.2mm隔距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6.1抽样6.1.1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生产(或交货)时间的产品为一批。6.1.2批量为200包及以下时,按10%随机抽取样品,不足10包按10包计;若超过200包,每增加50包(不足50包按50包计),至少随机增抽2包。6.1.3每包取样深度大于15cm,取样点不应少于3个,均匀抽取质量约1000g的实验室样品。6.2质量评定I型亚麻棉、Ⅱ型亚麻棉的等级按表1的技术要求进行判定,以最低项定等。6.3验收规定生产企业对产品逐批检验。产品经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合格证出厂。购销双方对产品进行质量验收时,按本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质量评定。产品中不应混入异性纤维。购销双方出现质量争议,由购销双方协商解决。若需要复验,应按本文件或合同执行,抽样数量加倍。7.1标志47.1.2产品包装上应有产品标志,标志内容至少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平均长度)、质量(净重或公定注:公定重量的测定方法见附录C。7.2包装7.2.1包装应保证产品质量,并利于运输储存。7.2.2成包亚麻棉应有外包装。包装材料应是棉或麻制品。7.4贮存麻包应置于干燥通风处,按批贮存。注意防潮、防火、防霉变。5(规范性)A.1原理将亚麻棉整理成束状,按照预定的规律,由长到短进行分组,称量后计算纤维的长度特征值。A.2仪器和设备A.2.1电子天平,分度值0.1mg。A.2.2钢直尺,分度值1mm。A.3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照GB/T6529规定执行。A.4试验步骤A.4.1取样从实验室样品中随机取出3份试样,其中1份为备样。每份质量约150mg。A.4.2分组16mm及以下为一组,大于16mm且小于20mm为一组,20mm至100mm(不包括100mm)按10mm组距分组,100mm至190mm(不包括190mm)按15mm组距分组,190mm及以上为一组。A.4.3试验过程A.4.3.1手扯法整理试样,同时清除杂质,用镊子将试样中的麻结展平,并将用鬃刷整理出来的游离纤维归并入试样中,使其成为一端整齐的纤维束。重复抽拔2次,使试样形成一端平齐、纤维平行顺直、长纤维在下、短纤维在上、宽度约15mm的纤维束。游离纤维不能丢弃。A.4.3.2手持纤维束的平齐一端,从另一端由长到短依次抽取纤维,用镊子整理好,顺序放在黑绒板上。要求纤维平行顺直。A.4.3.3用钢直尺测量每组纤维长度,按照A.4.2分组规定排列成一端平齐的若干组纤维小束,并记录分组。A.4.3.4从最短组开始,依次称量各组纤维小束的质量,并记录。A.4.4计算A.4.4.1平均长度按式(A.1)计算:6GB/T18888—2022式中:L——质量加权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L;——第i组纤维长度的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G;——第i组纤维小束的质量,单位为克(g);i纤维小束组数。A.4.4.2短纤维率按式(A.2)计算:式中:F₁——短纤维率,%;G₁——短纤维质量,单位为克(g);………………G;—第i组纤维小束的质量,单位为克(g);i——纤维小束组数。A.4.4.3超倍长纤维率超倍长纤维率分为I型和Ⅱ型。I型亚麻棉超倍长纤维率是指I型亚麻棉中长度在70mm及以上的亚麻纤维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Ⅱ型亚麻棉超倍长纤维率是指Ⅱ型亚麻棉中长度在115mm及以上的亚麻纤维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按式(A.3)计算:式中:F₂——超倍长纤维率,%;G;——第j组纤维小束质量,单位为克(g);G;——第i组纤维小束的质量,单位为克(g);i——纤维小束组数;j——符合超倍长纤维长度的纤维小束组数。A.4.4.4结果A.4.4.4.1计算两个试样的平均值。如果平行试验结果差异大于平均值的10%,则取备样进行第三次试验,结果取三次试验的平均值。A.4.4.4.2结果按GB/T8170修约,平均长度修约至整数,短纤维率、超倍长纤维率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7(规范性)线密度(分裂度)试验方法B.1原理根据线密度的定义,切取一束定长的亚麻纤维,称出质量,计数纤维束中单根纤维的数量,计算亚麻纤维的平均线密度。注:分裂度是表示麻纤维细度的一种方式,一般用公制支数(Nm)表示。B.2仪器和设备B.3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照GB/T6529规定执行。注:实验室样品在预调湿或调湿前,用双手轻轻抖动,并拣除其中的麻屑等杂质。B.4试验过程B.4.1取样从实验室样品中随机取出3份试样。每份质量约300mg。B.4.2样品制备B.4.2.1.1手扯法整理试样,清除杂质,用镊子将试样中的麻结展平,同时将用鬃刷整理出来的游离纤维归并入试样中,使其成为一端整齐的纤维束。B.4.2.1.2重复抽拔2次,使试样形成一端平齐、纤维平行顺直、长纤维在下、短纤维在上、宽度约15mm的纤维束。用稀梳梳理试样,清除麻束中的游离纤维。舍弃长度≤16mm的短纤维。注:要适当控制梳齿刺进纤维束的深度,以尽可能防止纤维断裂。B.4.2.2.1手扯法整理试样,清除杂质,用镊子将试样中的麻结展平,同时将用鬃刷整理出来的游离纤维归并入试样中,将试样整理成纤维束。B.4.2.2.2用夹钳夹紧纤维束的一端,在距离纤维束长度方向的中部约3mm~5mm处,将固定的稀梳针插入试样中,用稀梳从夹持处向纤维束中部方向梳理至纤维束中部。多次梳理,每次梳理的起始位置都比前一次距离夹持处近3mm~5mm,直至未夹持的纤维束全部经过梳理为止。注:要适当控制梳齿刺进纤维束的深度,以尽可能防止纤维断裂。B.4.2.2.3翻转试样,从纤维束的另一端、在纤维束中部附近、距离未梳理纤维约3mm~5mm处用夹钳夹紧经过梳理的纤维束,用固定的稀梳从纤维束末端开始梳理,每次梳理的起始位置都比前一次距离8夹持处近3mm~5mm,多次梳理,直至梳理到夹持处为止。B.4.2.2.4舍弃梳理掉的纤维,得到平行顺直、宽约15mm的纤维束。B.4.3试验B.4.3.1在适当的位置,用定长切断器切断纤维束,得到的纤维束质量不低于10mg。注:用A法制备的试样,I型棉型亚麻纤维整齐端露出切断器夹板外约5mm,Ⅱ型棉型亚麻纤维露出夹板外约B.4.3.2从切取的纤维束中随机计数500根纤维。遇到纤维未完全分离、有分叉的情况,如分叉的纤维长度≥5mm时,另记作1根。B.4.3.3用电子天平称量500根纤维的质量。B.4.4计算B.4.4.1线密度按式(B.1)计算:式中:T——线密度,单位为分特克斯(dtex);m——纤维束质量,单位为毫克(mg);L——切断纤维长度,单位为毫米(mm);n₂——纤维根数B.4.4.2分裂度按式(B.2)计算:式中:N——分裂度(用公制支数表示),单位为公支(Nm);L——切断纤维长度,单位为毫米(mm);n₂——纤维根数;m——纤维束质量,单位为毫克(mg)。…………(B.2)B.4.5结果计算三个试样的平均值。结果按GB/T8170修约,线密度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分裂度修约至整数。9(资料性)公定重量的测定方法C.1公定重量检验以批为单位。逐批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