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选择压轴题图像专项突破-水电离曲线(图像9秒杀)_第1页
2024年高考化学选择压轴题图像专项突破-水电离曲线(图像9秒杀)_第2页
2024年高考化学选择压轴题图像专项突破-水电离曲线(图像9秒杀)_第3页
2024年高考化学选择压轴题图像专项突破-水电离曲线(图像9秒杀)_第4页
2024年高考化学选择压轴题图像专项突破-水电离曲线(图像9秒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电离曲线(图像9秒杀)2024年高考化学选择压

轴题图像专项突破秒杀技巧及专项练习

(解析版)

水电离曲线秒杀思想

模型:常温下,向20mL0.1mol-LFM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基础: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外加酸、碱或强酸的酸式盐抑制水的电离

②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关键点分析

①a点:由水电离出的以才)水=l(rUmolLr,可知O.lmoLL-iMOH溶液中c(OfT)=

W3mol.L^,推出MOH为弱碱,并可以求出其电离常数

②盐酸滴入MOH溶液过程中,溶质由MOH--MOH和MCI-MCI一^MCI和HC1,

在这个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应该是MCL可知c点应为MCL那么b点应为MOH

和MCI,d点应为MCI和HC1;因此b点为中性,d点不为中性,为酸性

经典模型1: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

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Kb约为1x105

B.c点所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mL

C.b、d两点溶液均为中性

D.b点后溶液中均存在c(NH:)<c(Cl)

破解:A.由图可知,O.lmoH?氨水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1moi•!?,氨水抑

制水的电离,则溶液中的c(NH;)=c(OH)=103mo[.U,冷=m

C(NH3-H2O)0.1-10一3

-IxlO5,故A正确;

B.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说明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所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mL,故B正确;

C.b点溶液中有NHylhO和NH4a呈中性,d点溶液中有NH4a和HCL呈酸性,

故C错误;

D.b点溶液中有NHrlhO和NH4cl呈中性,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

c(NH:)+c(H+)=c(CD+c(OH-),溶液呈中性c(H+)=c(OH),则c(NH;)=c(Cr),b

点后又滴入盐酸,c(Cl)增大,则存在c(NH:)«(CI),故D正确;

答案选c。

经典模型2:常温下,往20mLO.lOmol/LHA溶液中滴加QlOmol/LKOH溶液,所得混

合溶液中水电离的H+浓度和所加KOH溶液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常温下,0.10mol/LHA酸的pH为11

B.b点:c(A-)>c(K+)>c(HA)>c(H+)

C.d点:溶液恰好呈中性

D.溶液中水电离程度:d点8点

破解:A.0.10mol/L的H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10Umol/L,则该溶液中的

c(OH)=10nmol/L,所以溶液中的c(H+)=103mol/L,溶液的pH=3,故A错误;

B.b点是加入了10mL的KOH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KA和HA,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109mo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所以HA的电离程度大于

A的水解程度,所以c(A-)>c(K+)>c(HA)>c(H+),故B正确;

C.d点水电离出来的c(H+)=107mol/L,该溶液中的溶质为KA和KOH,溶液显碱性,

故C错误;

D.c点HA和K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KA,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点溶质为KA

和KOH,水电离出来的c(H+)=107moLT的原因是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程度和KOH抑

制水的电离程度相等,所以水的电离程度:d点<c点,故D错误;

故选Bo

经典模型3:室温下,用O.l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浓度均为O.lmolL

的HC1溶液和HCO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对数[lgc(H+)水]随加入

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HCOOH的电离常数为K“=lxl05

B.a、c两点对应溶液同时升高相同温度,,:及[、增大

c(HCOO)

C.在c点溶液中有:c(HCOO)+c(HCOOH)=0.Imol-L1

D.在a、b、c、d四点中对应的溶液呈中性的为a、b、d

破解:A,未加NaOH时,HCOOH的lgc(H+)水=-11,c(H+)*=10umol-L1,c(OH

-)=c(OH-)*=c(H+)*=10Timol-L1,c(H+)=10-3mol-L1,该温度下HCOOH的电离

+33

frwzc(H)c(HCOO-)lxl0-xlxl0-一代舟A工施

吊数为K=c(HCOOH)=-El—+10,故人正确;

B.a、c两点对应溶液同时升高相同温度,c(Cl-)基本不变,HCOO-水解程度增大,

c(HCOO-)减小,因此:£2一增大,故B正确;

C.在c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溶液总体积约为40mL,因此溶液中有:

c(HCOO-)+c(HCOOH)=O.OSmol-L1,故C错误;

D.在a溶质为NaCL呈中性,b溶质为HCOOH和HCOONa的混合溶液,电离程度

等于水解程度,溶液呈中性,c溶液为HCOONa,HCOO—水解呈碱性,d点溶质为

HCOONa和NaOH,溶液呈碱性,因此呈中性的为a、b,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B。

经典模型4: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

的氢离子的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20

B.b点所示溶液中:C(NH:)=2C(SO;)

+

C.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

D.该硫酸的浓度为0.1mol/L

破解:V=0时,氢氧根离子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13mo1/L,

根据水的离子积得到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O.lmol/L,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

112so4和NH,HzO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NH4)2SO4,此时水的电离度最大,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浓度最大,即c点时H2s04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62SO4。

A.由分析可知c点时H2s04和NHylh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2SO4,有

H2SO4~2NH3H2O,ft0.05mol/Lx20mLx2=0.1mol/LxV,解得V=20mL,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NH:)=2c(SO;)+c(OH),由于c点所得溶质为(NHQzSCh,

则b点所得溶质为(NH4)2SO4和NH4HSO4,此时溶液呈酸性,c(OH)vc(H+),所以

C(NH:)<2C(S0;),B错误;

+

C.c点为(NH4)2SO4溶液,由质子守恒得:c(H)-c(OH)=C(NH3H2O),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该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D错误;

本题选AC。

能力自测

1.室温下,向20mlOImol.L'HA溶液中滴加0.Imol.匚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4(HA)=1x10-3

B.D点溶液中:c(Na+)>c(A-)>c(OH)>c(H+)

C.C点溶液中溶质为NaA,且c(Na+)>c(A。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A>B

【答案】B

【详解】A.20mLO.lmoLUiHA溶液pH=3,c(H+)=1x1O_3mol/L,说明HA是弱酸,存

10-310-3

在电离平衡:HAH++A-,Ka(HA)»———=1x10^,A错误;

B.D点溶液滴加20mL(MmoLLT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aA,A水解溶液呈碱性,

存在离子浓度大小:c(Na+)>c(A-)>c(OH')>c(H+),B正确;

C.C点溶液中溶质为NaA和HA,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存在c(Na+)=c(A-),

C错误;

D.A点到D点,是酸碱中和生成盐的过程,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溶液中水的电离

程度:D>B>A,D错误;

故选B。

2.室温下,向20mL0.1mol-Li叠氮酸(HN3)溶液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水电离

c(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d中,水的电离度最大的是d

B.在c点对应溶液中:C(OH)=C(H)+C(HN3)

C.b点和d点对应溶液的pH相等

D.室温下,电离常数K”(HN3)=1X10-2X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a点为0.1mol/L叠氮酸溶液,b点为叠氮酸和叠氮酸钠的混合溶液,

溶液呈中性,c点为叠氮酸钠溶液,d点为叠氮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

性。

【详解】A.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由图可知,c点水的电

离度最大,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c点为叠氮酸钠溶液,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OH)=C(H)+C(HN3),

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b点为叠氮酸和叠氮酸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d点为叠氮酸钠和

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由图可知,a点为0.1mol/L叠氮酸溶液,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lxl(Txmol/L,则

lxl014+xxlxl014+x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lxlOT4+xmoi/L,电离常数K〃(HN3)==1X10-27+2X,

0.1

故D错误;

故选B。

3.室温下,在20mL新制氯水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

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HC10)=3xlO-8,H2CO3:Ka/=4.3xl(H,

K“2=5.6xI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一定等于20

B.b、d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

C.c点溶液中c(Na+)=2c(C10-)+2c(HC10)

2

D.向c点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1O+H2O+CO2=2HC1O+CO3-

【答案】C

【分析】分析题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曲线图可知,a〜c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

度逐渐增大,说明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水的电离,在c〜d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

减小,说明此过程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在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和NaClOo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A.NaOH溶液的pH=13,则c(NaOH)=0.1moLL-1,新制氯水的浓度不确定,

m不一定等于20,A项错误;

B.由题给信息可知,a点时还未加入NaOH,此时溶液呈酸性,c点中水电离程度最大,

此时所得溶液溶质是NaCl和NaClO,溶液呈碱性,故b点溶液呈中性,c〜d段水电离

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说明随着NaOH的继续加入,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d点溶

液应呈碱性,B项错误;

C.a~c点发生反应为C12+2Na0H=NaCl+NaC10+H2。,c(Cl-)=c(HC10)+c(ClQ-),由

物料守恒知,c(Na+)=c(Cl-)+C(HC1O)+C(C1O)故c(Na+)=2c(Cl。-)+2c(HClO),C项

正确;

D.由电离常数知,电离质子能力:H2CO3>HC1O>HCO3,故H2O+C1O+CO2=HCO3

+HC1O,D项错误;

答案选C。

4.常温下,向20mLO.lmol.UHN3(叠氮酸)溶液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溶液中

水电离的c(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电离度等于已电离的电解质浓度与电

解质总浓度之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N3是一元弱酸

B.c点溶液中:c(OH)=c(H+)+c(HN3)

C.常温下,b、d点溶液都显中性

D.常温下,0.imol.UHN3溶液中HN3的电离度为10'%

【答案】C

【详解】A.pH=13,c(NaOH)=0.1mol/L,c点时,20mLO.lmol.UHN3溶液与20mLpH=13

的NaOH溶液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碱性,说明NaN3发生水解,HN3是一元弱酸,

A正确;

B.c点溶液为NaN3溶液,依据质子守恒,c(OH)=c(H+)+c(HN3),B正确;

C.常温下,c点溶液呈碱性,继续加入NaOH溶液,d点溶液一定呈碱性,C错误;

D,常温下,0.1mol.UHNs溶液中,c(OH)-10amol/L,则HN3电离出的c(H+)=〃一

10a

10」4+a

=1014+amol/L,HN3的电禺度为-----xl00%=10a11%,D正确。

0.1

故选C。

5.常温下,向20mL0.1mol・LiNH4HS04溶液中逐滴加入O.lmoMJ的NaOH溶液,溶液

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A.c点之前,主要的反应为NH4++OH=NH3・H2。

B.b点和d点对应溶液的pH均为7

541

C.常温下,Kb(NH3-H2O)=5xl0-mol-L

D.d点溶液中,c(Na+)+c(NH4+)=c(SO42)

【答案】C

【分析】向NH4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a到c点先发生酸碱中和生成硫酸

镂和硫酸钠,硫酸氢钱以电离为主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转化成硫酸镂的过程中对水

电离的抑制逐渐减弱,完全转化成硫酸俊时,即c点,硫酸镂水解显酸性,对水电离起

促进作用;当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时,即d点,溶液中有硫酸钱的水解和氢氧化钠的

电离,溶液显中性;当再过量的氢氧化钠时,主要以氢氧化钠的电离为主显碱性,抑制

水的电离。

[详解]A.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时先发生中和反应,再生成弱电解质NH3«H2O,

酸或碱抑制水电离,(NHQ2s04促进水电离,c点溶质为硫酸钠、硫酸镂,c点前发生

的是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错误;

B.b点溶质为NH4HseU、Na2so4、(NH4)2so4,c点溶质为Na2so4、(NH4)2so4,d

点溶质为Na2so4、(NH4)2so4、NH3«H2O,所以b和c点呈酸性、d点呈中性,故B

错误;

C.当加入20mLNaOH溶液时,溶质为(NH。2SO4,镂根离子水解产生的c(H+)

cNH\xc(0H~}o05xl0-87,.

=1.0xl053mol/L,K(NH.HO)=(4I[:—=5x1054,故C正确;

b32-..........--------------10-53

?吗

+

D.d点溶质为Na2so4、(NH4)2so4、NH3«H2O,溶液呈中性,则c(H)=c(OH),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NH4+)+c(H+)=c(OH)+2c(SO42),所以c(Na+)

+2

+c(NH4)=2C(SO4),故D错误;

故选:Co

【点睛】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的物质,会抑制水的电离;可水解的盐会促进水的电离。

6.常温下,用O.lOOOmobU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为O.lOOOmoHJ醋酸溶液,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电离常数KaH()6

B.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OH)=c(H+)+c(CH3coOH)

C.a点对应的溶液中:c(CH3coe))>c(Na+)

D.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b>a

【答案】A

【详解】A.根据图知,未加NaOH溶液时,0.1000mol/L醋酸溶液的pH值接近为3,

+3+3

则该溶液中c(H)~10mol/L,CH3COOH电离程度较小,则c(CH3COO)~C(H)~10mol/L,

c(CHCOO~)-c(H+}1n-3x10-3

37

C(CH3COOH)=0.1OOOmol/L,醋酸电离平衡常数Ka=-^—--------\~——=

c(CH3coOH)0.1000

105,故A错误;

B.b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CH3coO)=c

(Na+)+c(H+),存在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c(Na+),所以存在

c(OH)=c(H+)+c(CH3coOH),故B正确;

C.a点溶液pH<7,贝U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CH3co0)=c

(Na+)+c(H+),则c(CH3coO)>c(Na*);,故C正确;

D.酸或碱抑制水电离,且酸或碱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CH3co0促进水电

离且c(CH3coO)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大,a点溶质为醋酸钠和醋酸、b点溶质为醋酸钠

且c(CH3coONa):a点<b点,则水电离出来的c(H+):b>a,故D正确;

故选A。

7.室温下,向20.00mLO.lOOOmobL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

酸,混合溶液的温度与pOH[pOH=-lgc(OH-)]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d

B.a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8c(SOj)

C.室温下一元碱MOH的电离常数Kb。1.0x10-6

D.pOH=7时溶液中存在2c(SO;-)=C(M+)>C(H+)=C(OH-)

【答案】B

【分析】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混合溶液的酸性增强而碱性减弱,则c(OlT)逐渐减小,

pOH逐渐增大;c点对应的温度最高,说明c点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2so4的点。

【详解】A.由图知,b点时,溶液溶质主要为M0H,有少量MzS。」,MOH的电离占

主导作用,抑制水的电离,温度比室温稍高,pOH=3.2,则水电离出的

+(1432)1081

c(H)>10-mol-LT=1O>molLT,c点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生成了强酸

弱碱盐M2s促进了水的电离,d点时硫酸过量,H2sO4的电离占主导作用,酸抑制

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OH-卜10皿mol.广,因此水的电离程度:c>b>d,A项错误;

B.a点时,消耗稀硫酸5mL,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加入的H2s0,的物质的量为

0.05x5x103mol=2.5x10口mol,溶液中原MOH的物质的量为

20.00xIO-3x0.1000mol=2xIO-3mol,据物料守恒知,c(M*)+c(MOH)=8c(SOj),B

项正确;

C.由图知0.1000mol-LMOH溶液的pOH=3,即《OH」)=10-3moi.1?,据

MOHM++OH-矢口,c(OH-)=c(M+)=KT3mol-L;i,K.®10xl0=1,0xIO-5,C

\\'b0.1000

项错误;

D.由图可知pOH=7时,温度高于室温,c(H+)>c(OH-),再由电荷守恒式

2c(SOj)+c(OH)=c(M+)+c(H+)矢口:C(OH)<c(H+)时,2c(SO;)>c(NT),即溶

液中有2c(SO/)>c(M+)>c(H+)>c(OH)D项错误;

故选B。

8.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00mol-Iji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mol-LT的HC1

_v(标准溶液)

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n1。待测溶液,的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羯(飙8(汨)约为『76

B.水的电离程度:a<b<c<d

C.点b:c(CH3COOH)<C(CH3COO)

+

D.点a:2c(Na)=c(CF)+c(CH3COQ-)+c(CH3COOH)

【答案】B

【分析】NaOH溶液与HC1和CH,COOH的混酸反应时,先与HC1反应,再与CH3coOH

反应。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1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

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NaOH溶液反应掉一

半的CH3coOH,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CH3coONa;c点时NaOH溶液与

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

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点时c(CH3coOH)=0.01mol/L,c(H+)=l(T338moi/L,

+

c(H)-c(CH,COO)10-3-38xl0-338

=10476,故A正确;

跖(CH3COOH)=

-C(CH3COOH)―OAH

B.c点溶液中CH3cO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点碱过量,抑制水的电离,则水的电

离程度c>d,故B错误;

C.点b溶液中含有NaCl及等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由于pH<7,溶液显

酸性,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eT的水解程度,则

C(CH3COOH)<C(CH3COO),故C正确;

D.a点溶液为等浓度的NaCl和CH3co0H混合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关系

+

2c(Na)=c(Cr)+C(CH3COOH)+C(CH3COO-),故D正确;

故选B。

9.常温下,向20mL0.1moLLT氨水中滴加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土)随

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氨水的电离度约为1%

B.b点溶液中存在:c(NH:)=2c(SOt)

+

C.c点对应溶液中:c(H)-c(OH-)=c(NH3.H2O)

D.d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D

【详解】A.由Kw可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LOxlO3moi山,则氨水的电离度

为U_xl00%=l%,故A正确;

0.1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NH;)=2c(SOj)+c(OH),而溶液呈中性c(OH)

=c(H+),所以c(NH;)=2c(SOj),故B正确;

C.c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镂,溶液中质子守恒为C(H+)=C(NH3・H2O)+C(OH),则

+

C(H)C(OH)=C(NH3-H2O),故C正确;

D.c点硫酸与氨水恰好反应,b点硫酸不足,d点硫酸过量,故D错误;

故选D。

10.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中滴入O.lmoHJ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

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V=40B.b点和d点溶液均呈中性

C.c点所示溶液中:c(SO:)>c(NH;)D.d点所示溶液中:2c(SO:)=c(NH:)

【答案】D

【详解】A.c点水电离程度最大,说明此时钱根离子浓度最大,对水的电离促进程度

最大,所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镂,而根据a点所示数据可知,稀硫酸电离出来

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则稀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氨水的浓度是0.1mol/L,所

以氨水的体积也是20m1,即V=20,故A错误;

B.c点水电离程度最大,说明此时钱根离子浓度最大,对水的电离促进程度最大,所

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镂,由于镂根离子水解使c点溶液呈酸性,b点加入的氨

水小于C点,则b点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c点所示溶液是(NH4)2SC>4溶液,由于只有很少一部分NH;发生水解,则溶液中c(SO

t)<c(NH:),故C错误;

D.d点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为107moi/L,说明该点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

恒:c(H+)+c(NH:)=2c(S01)+c(OH),而溶液呈中性c(OH)=c(H+),所以c(NH:)=2c(S0

;),故D正确;

故选D。

11.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0.1moLLF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

B.b点所示溶液中:c(NH4+)=2c(SO42—)

C.V=40

D.该硫酸的浓度为0.1molL-i

【答案】A

【详解】A.c点所示溶液是硫酸镀溶液,电荷守恒式为C(H+)+C(NH4+)=2C(SO42-)+C(OH)

+2

物料守恒式为C(NH4)+C(NH3.H2O)=2C(SO4-),两式相减可得:

+

C(H)-C(OH)=C(NH3.H2O),故A正确;

++2

B.根据电荷守恒:C(H)+C(NH4)=2C(SO4-)+C(OH-),b点为硫酸镂和硫酸的混合溶液,

呈酸性,c(OH)<c(H+),所以C(NH4+)<2C(SC>42一),故B错误;

C.c点水电离程度最大,说明此时镂根离子浓度最大,对水的电离促进程度最大,所以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镂,而稀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所以氨水的体积也是20ml,

即V=20,故C错误;

D.根据20mL的稀H2s0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IO:,根据水的离子积得到

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0.1mol/L,稀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故D错误;

答案选AB„

【点睛】需熟练使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并且了解到根据图象判断出溶液

的酸碱性。

12.常温下,向20mLeUmoLLi氨水中滴加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c(H+)

随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点对应水电离的c(H+)=LOxlOUmoLLi,则此时氨水的电离程度为1%

B.c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

C.c点对应溶液中:C(H)C(OH)=C(NH3-H2O)

D.若b、d点对应水电离的c(H+)=1.0xl07moi.Li,则两溶液中均存在:

+2

C(NH4)=2C(SO4)

【答案】D

【详解】A.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l.OxlOiimoHJ,由Kw可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

的浓度为1.0x103则氨水的电禺度为mX1OO%=1%,故A正确;

B.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说明恰好生成硫酸铉,即c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故B正确;

C.c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镂,溶液中质子守恒为C(H+)=C(NH3・H2O)+C(OH),则

C(H+)C(OH)=C(NH3・H2。),故C正确;

D.c点硫酸与氨水恰好反应,则b点硫酸不足,d点硫酸过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

+2

LOxlO7moid点时:C(NH4)#2C(SO4),故D错误。

故选:D。

13.常温下,向20mL(Mmol.LT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

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点表示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b点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呈酸性

C.常温下,K^NH/H?。)的数量级为io'

D.a、b之间的任意一点(不包括a、b点)溶液中:c(Cr)<c(NH:)

【答案】C

【详解】A.氨水、盐酸均抑制水的电离,氯化镂促进水的电离,据图可知c点水的电离

程度最大,故c点时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A正确;

B.a点是附3田2。溶液,呈碱性,c点是NH4cl溶液,呈酸性,则b点溶液中

++7

c.w(H)=c7X(H)=1.0xl0-moll/,呈中性,d点溶液的酸性比c点溶液的更强,

溶液中c溶液(H+)>c水(H+)=l.OxlO"moiB正确;

C.a点是20.mL.(M.morLT氨水溶液,溶液中:c(H+)=l(yUmol.I?,贝I]

勺「森瑞故C错误;

D.a、b之间的任意一点(不包括a、b点),溶液呈碱性,c(H+)<c(OH),根据电荷守

恒可知:c(Cr)<c(NH:),故D正确;

故选Co

【点睛】明确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及每一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

电荷守恒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14.常温下,向20mL出。/・1_一1氨水中滴加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水电

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n等于LOxlOFMOI-L1,则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1%

B.c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

D.若b、d对应的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l.OxlO^7MOI-L~l,此时两溶液中都

+2

存在:C(NH4)>2C(SO4~)

【答案】D

【详解】A.若n等于LOxlOFMol-r1,即氨水溶液中氢氧根浓度是0.001mol/L,则

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0。01/0.1><100%=1%,A正确;B.c点时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最大,说明所得溶液是硫酸镂,镂根水解,因此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B正确;C.

c点所示溶液是硫酸镂,钱根水解,根据质子守恒可知溶液中:c(H+)~c(OH-)=

c(NH3・H2。),C正确;D.若6、d对应的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x10-790卜Li,

此时两溶液均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2c(S。/-)可知溶液中都

存在:C(NHJ)=2C(SO42)D错误,答案选D。

15.在某温度时,将xmol/L氨水滴入lOmLl.O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

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占.4*=1.0x10*

B.氨水的浓度为l.Omol/L

+

C.b点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后,c(Na)>c(NH3-H2O)

D.b、c、d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是b>c>d

【答案】D

【分析】xmol/L氨水滴入lOmLLOmol/L盐酸中,发生Nlh-lhO+HCLNHCl+IhO,

NH3-H2O和HC1恰好完全反应得NH4cl溶液,此时温度应最高,由于NH4cl是强酸弱

碱盐,其水溶液显酸性,pH<7,即b点对应恰好完全反应。

【详解】A.a点pH=O,则c(H+)=lmol/L,水的离子积与温度有关,a点时溶液温度小

10x10-14

于25℃,则水的离子积KwCl.OxlO%即c(H+)x(OH)<1.0xl014,即c(OH)<'mol/L

cc(zH)

-1.0xl015mol/L,A错误;

B.b点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锭,此时«(HCl)=n(NH3.H2O),

即10mLxl.0mol/L=c(NH3・H2O)xV,由于c点对应氨水体积是10mL,则b点体积V小

于10mL,因此氨水的浓度大于1.0mol/L,B错误;

C.b点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后点存在电荷守恒:

c(Cl)+c(OH)=c(NH:)+c(H+)+c(Na+),中性c(OH)=c(H+),则有①c(Cl)=c(NH:)+c(Na+),b

点所得溶液为NH4cl溶液,之后加的是NaOH溶液,根据Cl、N守恒有

②C(C1)=C(NH;)+C(NH3-H2O),联立①和②可知c(NH3HO)=c(Na+),C错误;

D.b点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镂,n(HCl)=n(NH3.H2O),镂

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而c、d两点氨水都过量,会抑制水的电离,氨水体积越

大,NH3H2O的物质的量越多,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就越大,故b、c、d三点水的电离

程度为:b>c>d,D正确;

选D。

16.常温下,向15.00mL0.1mol-LT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点可能存在:c(NH;)>c(Cr)=c(OJT)>c(H+)或

c(NH^)>c(OH-)>c(Cr)>c(H+)

B.d点代表溶液呈中性

C.从a—b-c—d,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在增大

D.常温下,NH/H?。的电离常数Kb约为ixlOY

【答案】A

【分析】a点为O.lmoMU的氨水;b点溶质为一水合氨和氯化钱,水电离的氢离子为

107,此时溶液呈中性,说明镂根离子水解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与一水合氨对水的电

离的抑制程度相等;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说明此时氨水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

质为NH4C1;c点之后盐酸开始过量,d点溶质为氯化镂和HCL水电离的氢离子为KT,

说明NH4+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与HC1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等,此时溶液呈酸性,

据此解答。

【详解】A.b点溶质为一水合氨和氯化镂,溶液呈中性,a、b之间溶液呈碱性,则C(NH4+)

>C(C1)、c(OH)>c(H+),加入适量盐酸时可满足C(NH4+)>C(C1)=C(OH)>C(H+)或

++

c(NH4)>c(OH)>c(Cl)>c(H),故A正确;

B.d点溶质为氯化镂和HCL水电离的氢离子为107,说明NH4+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

度与HC1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等,此时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则从a-b-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但d点水的

电离程度小于C,故C错误;

D.a点为O.lmoHJ的氨水,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Umol/L,说明此时溶液中氢氧

10-313

根离子浓度为ICPmol/L,则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Kb=U—x—=lxl05,故D

0.1

错误;

故选A„

【点睛】解决酸碱混合类的图象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曲线上各点的溶质是什么,例如本题

纵坐标为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当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时则恰好完全反应,之前的点(起

点除外)溶质均为一水合氨和氯化镀,之后的点溶液溶质均为氯化镂和氯化氢;若横坐

标给出加入的盐酸的量,则可根据加入盐酸的量定量计算溶质成分。

17.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随加入盐酸

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B.c点溶液中,c(NH:)=c(Cl)

C.a、b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c(H+)>c(OH)

D.常温下,O.lmol/L氨水的电离常数K约为1x105

【答案】D

【解析】a点代表氨水中未加入盐酸时,水电离出的。次(H+)=lxlOUmol/L,向氨水中加

入一定量盐酸后,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说明c点溶质为氯化镂,b点为氯化镂和氨

水的混合溶液,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都等于1071no1/L,钱根离子

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正好等于氨水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溶液显中性;d点为氯化

镂和盐酸的混合溶液,镂根离子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正好等于盐酸对水的电离的抑制

程度,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都等于107moi/L,溶液显中性,由此

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b点为氯化镂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

离子浓度相等,镂根离子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正好等于氨水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

溶液显中性;如果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镂,氯化镂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

液呈酸性,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说明c点溶质为氯化钱,因此c点为恰好完全反应

的点,故A不符合题意;

B.c点溶质为氯化镀,俊根离子水解,因此c(NH;)<c(Cl),故B不符合题意;

C.a点呈碱性,b是呈中性的点,因此a、b之间的任意一点溶液显碱性:c(OH)>c(H+),

根据电荷守恒,c(OH)+c(Cl)=c(NH;)+c(H+),c(NH:)>c(Cl),故C不符合题意;

K

D.a点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IxlOHmol/L,则c(OH)=—=1.0x103mol/L,根据:

1x10

NH3H2O^OH+NH:,因此常温下,O.hnol/L氨水的电离常数

c(OH-)xc(NH;)_l.Ox10-3mol/Lxl.Ox10-3mol/L0*

K=故D符合题意;

C(NH3H2O)O.lmol/L''

答案为D。

18.常温下,向lOmLO.lmoLLji氨水中逐滴加入O.lmoLLT的CH3coOH溶液,溶液的

导电能力和pH变化如图所示(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V=10

5

B.常温下,(NH3-H2O)=(CH3COOH)«IO

C.a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CH3COOH)>c(CH3COQ-)>c(NH:)

D.c点溶液中存在关系:

2c(CH3coOH)+2c(CH3coeT)=3c(NH:)+3c(NH3-H2O)

【答案】C

【分析】a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量浓度的氨水和醋酸镂的混合溶液,根据pH变化图

中b点,说明醋酸镀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导电能力最强,c点溶液

中溶质为醋酸和醋酸镂的混合溶液。

【详解】A.根据pH变化图中b点,说明醋酸镀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最

大,导电能力最强,N点有:(DCtafo?L--^O.lmolL-'xV,V=10,故A正确;

B.常温下,pH变化图中b点,说明醋酸镀溶液呈中性,lOmLO.lmoLL/氨水pH=ll,

1n-3x10-3

^b(NH3-H2O)=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