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第一环节
一、(20分,每小题2分)
1.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3)“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
(4)“贯”是穿连的意思,古人把一千个铜钿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贯”。
()
【答案】①.X②.X③.X④.J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1)应为: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应为: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3)“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4)正确。
2.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
“V”,错误的打“X”)
(1)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3)《山海经》、《淮南子》和《搜神记》等都是记载了大量中国神话的古
代著作。()
(4)“四六文”又称骈俪文,因其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而得名。它大约产
生于魏晋后,流行至清末。()
【答案】①.X②.X③.V④.V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
识的能力。
(1)“捉”改为“擢”,“扎扎”改为“札札”,“抒”改为“杼”。句
意: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纤纤”,纤细
柔长的样子。“擢”,弓I,抽,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象声词,机织
声。“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2)“比”改为“譬”。句意: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释义是比如,好比。
(3)正确。《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
老的奇书。《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
成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
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蜗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
山”、“嫦娥奔月”、“塞翁失马”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搜
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
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
(4)正确。四六文,又称骈文,骈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句式整齐的四六
字句,被称为四六文。此种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
六字相间成句,故称四六文。四六文常用于表章奏记的撰写。西晋作家陆机
《演连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韵文,为今存可见的较早
的四六骈文短章的滥觞。其后,四六骈句大量运用于南朝骈文。
3.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
11V",错误的打“X”)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2)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
理而创造的故事。()
(4)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傅”,
俗称“师傅”。()
【答案】①.X②.X③.VV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
识的能力。
(1)“还”错误,正确的书写应该是“渚清沙白鸟飞回”。
(2)“东”错误,正确的书写应该是“淮水东边旧时月”。
(3)正确。先秦时代诸子散文、史传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原为著述中的论证
手段,并不独立,但它们的高度文学性,使之逐渐独立流传,脍炙人口,而
对后世文学产生深广影响。寓言是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
阐明一定道理的文学体裁。
战国诸子及史传作者所运用的寓言,来源约略可分为三:
一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所谓“齐东野人之语”,《孟子》中就多有采
用,具有通俗浅显,诙谐有趣的特点。
二是历史传说,《韩非子》中用得最多。这些传说,虽未必句句可信,
但有一定的历史依傍,作为论证的证据,较有说服力。
三是作者创造、虚构的故事,这特别为《庄子》作者所擅长。它瑰丽奇
异,最富有文学色彩。
(4)正确。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
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明、清为正二品。官名。
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
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后逐渐成为虚衔。
4.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学文化常识是否正确。(正
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2)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3)古时候人们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三更”指的是1:00-3:00.(
(4)《史记》130篇中,《本纪》有12篇,它们反映的是历代帝王的兴废
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答案】①.X②.X③.XV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句和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1)错误,正确的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错误,正确的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错误,“三更”指的是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
(4)正确。
5.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一部著作的不同名称叫法,其作者是元末
明初的罗贯中。()
(4)古代在中央政府之下一般设有三级行政机构,其依次是州、君人县。
()
【答案】①.X②.X③.X④.J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
识的能力。
(1)“霄”应为“宵”。
(2)“案”应为“岸”。
(3)《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演义》
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不是同一部著作。
6.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涧从之,宛在水中址。()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明末复社的主要领导人有张溥等。该社因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
务为有用”而得名。()
(4)“察举”“九品中正”和“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三种锭
选制度。()
【答案】①.X②.J③.JV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
篇的能力。
(D“溯涧从之,宛在水中……”中“溯涧”错误,应该是“溯游”;“宛
在水中址”的“址”错误,应该是“让”。
其他均正确。
02第二环节
7.《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
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
故选B„
8.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的能力。
“七月流火”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
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应是形容夏去秋来。
故选B„
9.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
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的能力。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人群中寻找她
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灯火阑珊”勿
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
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
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故选Bo
10.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鉴赏诗句的能力。
“绿肥红瘦”,指绿叶茂盛,红花凋零,是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故选A。(欢迎关注“应鸣阅读与写作”)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
月”的月份是()
A.八月B.九月C.十月D.H-----月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农历九月是菊花开放的时期,古人称之为“菊月”。农历九月的别称另有授
衣月、青女月、小田月、霜月、暮秋、晚秋、残秋、素秋等。这些都是书法
中的常用落款题词。
故选Bo
1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白白雪比作梨花,就好像是突
然的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漫山遍野的梨花都全部竞相的开放。带给我们强
列的视觉冲击。描写的是冬季景色。
故选Do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
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A.鬼节B.死节C.其节D.寒食节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清明节又叫鬼节、冥节、扫坟节、思亲节、聪明节、踏青节,雅号双死节。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
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月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故选Do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
人。”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
A.中秋B.七夕C.清明D.重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首诗选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
-H-”
TJo
故选Do
15.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
A.男子十三四岁B.女子十三四岁
C.男子十五六岁D.女子十五六岁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一说到“豆蔻”这个词,我们就不得不提起
一个典故了,也要提到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牧。当时杜牧在官场上失意,
被皇帝贬到了烟花三月的扬州,十分的落魄,无人理睬。但是,一位女子除
外,就是张好好。恰好张好好的年龄是十三岁。所以杜牧就用“豆蔻”来形
容这位十分柔弱又非常美丽的风尘女子,来表达对这位女子的赞赏之情。于
是就作了《赠别》这首诗,他在这首诗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
二月初。”于是豆蔻就第一次被用来形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们。在杜牧第一
次使用这个词形容女子后,人们也觉得非常的贴切,于是当形容十三、四岁
的少女的时候就纷纷用“豆蔻”这个词。
故选Bo
16.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
者是()
A.屈原B.王羲之C.陈子昂D.李白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
明君主,所以意思就是,没有见到前面那些贤明的君主。整句话联系起来一
一没有见到前面那些贤明的君主,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生不
逢时。
故选Co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作
者是()
A.陆游B.辛弃疾C.岳飞D.李清照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李清照的《夏
日绝句》。
故选Do
1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张籍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出处: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故选B
19.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
A.王昌龄林逋B.杜甫陶渊明C.王昌龄陶渊明D.杜甫林逋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
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
“梅妻鹤子”,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
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彳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
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
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故选A。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
迟。”这首诗的作者是()
A.苏轼B,柳公权C.颜真卿D.怀素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
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
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
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故选Co
2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
A.杜甫B.白居易C.李贺D.屈原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和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A项,“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唐代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两句历来被人们看成是赞美李白的佳句。诗
人杜甫以高度夸张的手法,盛赞了李白诗歌强大的艺术魅力。落笔能惊动狂
风暴雨,说明李白的诗歌气势磅礴;诗成能使鬼神哭泣,说明李白的诗歌感
人肺腑。诗人用精妙的语言赞美了李白的旷世才华,,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
对李白的推崇和钦敬。
故选A。
22.“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
山?”这首诗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贺龙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出自毛泽东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
亲》是毛泽东于1910年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
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
现更大的理想。
故选A。
23.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指的是()
A.菊花之香B.荷花之香C.梅花之香D.丁香花之香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全诗内容
如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故选Co
24.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指的是()
A.菊花B.荷花C.梅花D.丁香花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
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
英满地。“黄花”指的是菊花。
故选A。
25.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人
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D.词人的一个朋友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两种树木,“杨是杨树”,“柳”是柳树。
故选Bo
26.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修辞一致的是()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这句意思是“主
人、客人下马、上船”;“主人”和“客”作为“下马”“上船”的主语,
这才能连接下句“举酒欲饮无管弦”。如果只是“主人”(指作者)下马而
不在船,就无从产生下边“举酒欲饮无管弦”的兴趣。
A项,结合“三千”分析,夸张。
B项,“她在丛中笑”,“她”指梅花,“笑”,运用拟人手法。
C项,“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运用
对偶手法。
D项,“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
做的,翻译:当着窗子整理像乌云一样柔美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故选Do
27.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用修辞是()
A.比喻B.拟人C.对偶D.谐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的是谐音双关的手法。“东边日
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
“无晴”也是“有情”、“无情”的谐音。这句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既写了
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
描绘出来。
故选D„
28.下列标题中不属于词牌的是()
A.《忆江南》B.《凉州词》C.《虞美人》D.《沁园春》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
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常用的词牌:《浣溪沙》《水调歌头》《满江红》《菩萨蛮》《鹏鹄天》《临
江仙》《蝶恋花》《西江月》《念奴娇》《木兰花》《沁园春》《虞美人》
《水龙吟》《渔家傲》《卜算子》《南乡子》《浪淘沙》《鹊桥仙》《如梦
令》《忆江南》等。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显贵、宗室名流为凉州歌所填唱词,是唐周时
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不属于词牌。
故选Bo
29.“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B.古筝C.扬琴D.箜篌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琵琶的弹奏声,此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珠小珠落玉盘”是指琵琶声像珠玉落到盘子里的声音一样清脆动人。
故选A。
3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
皇。”这几句诗是诗人欣赏什么乐器而产生的联想()
A.琵琶B.古筝C.扬琴D.箜篌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诗句意思: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
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
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
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
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
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
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
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
故选Do
31.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化用哪位
诗人的诗歌()
A.张继《枫桥夜泊》B.王维《枫桥夜泊》C.张继《山居秋暝》D.王维《山
居秋暝》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这个歌本来就采纳了古诗《枫桥夜泊》里第一句。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回
天,江枫渔火答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乌啼霜
满天”,月落:这里是指的是天将破晓;乌啼:这里是指乌鸦的鸣叫;霜满
天:意思是说秋霜满布,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
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
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故选A。
32.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请问
这位词人是谁?
A.辛弃疾B.李煜C.晏殊D.李清照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选自李煜《虞美人》。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A.《木兰诗》和《敕勒歌》B.《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C.《长歌行》和《敕勒歌》D.《长歌行》和《孔雀东南飞》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
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
文人所推崇。明人胡应麟《诗薮》中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
杂言之赡,极于《木兰》。”
故选Bo
34.诗句“恸哭六军皆缩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吊死
于北京景山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史实。请指出“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
的是()(台湾高考试题)
A.张圆圆吴一桂B.李圆圆吴二桂
C.陈圆圆吴三桂D.高圆圆吴四桂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辨析文化常识的能力。
“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吴三桂、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写于1651年
顺治八年辛卯初,原文是:“恸哭六军俱缩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是明末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后被吴三桂纳为妾。1644年明
崇祯十七年正月,闯王李自成在长安正式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随后,
他亲率大军渡河东征,杀向明朝的都城北京。四月初,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
谒见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听闻大顺军在北京捉拿大批勋贵高官,拷掠追
银,他父亲吴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抢走了。
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
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
怒为红颜”,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之功。
故选Co
35.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
A.项羽夫差B.刘邦夫差C.项羽勾践D.刘邦勾践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上联是破釜沉舟,说的是项羽率军伐秦,过漳河的时候,命令士兵只留三天
的干粮,然后把船沉没,把锅砸碎,以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下联是卧薪尝胆,说的是越国被吴国灭亡,越王勾践睡在柴草上,每天临睡
前都要舔一下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亡国之辱。对联中的“百二秦关”指的
是秦国的函谷关,函谷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故选C。
36.“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A.蓬莱阁B.滕王阁C.崂山D.百花洲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
者以落霞、孤鹫、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所以描
写的是“滕王阁”的景色。
故选Bo
37.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A.黄山B.峨眉山C.天姥山D.庐山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庐山风景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故选Do
38.杜甫诗歌“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
A.东岳泰山B.西岳华山C.北岳恒山D.南岳衡山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
山所宗,又称岱宗。
故选A。
39.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B.青莲居士
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姜夔(1154年7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B.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C.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一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
D.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
故选Ao
40.下列送别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频。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
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这句诗中,诗人寄情于景,
充满了对诗友的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离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之情,还有对友人的安慰。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
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D.“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频”意思是“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
白频心中充满无限愁情”,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
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
由此可知,ABC三项在惜别之余,还有对友人的祝福和宽慰,而D项主要是
自己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故选0„
4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
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A.《水浒传》B.《封神榜》C.《三国演义》D.《三国志》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欢迎关
注“应鸣阅读与写作”)
A.《水浒传》的开篇词是:纷纷无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年年新
雨露,车井万里归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
日,莺花无限日高眼;
B.《封神演义》开篇诗是: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天丑地人寅
出,避除兽患有巢贤。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
轩辕礼乐婚姻联……;
C.《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全文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
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
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D.《三国志》的开篇就是《魏书•武帝纪第一》。
故选C。
42.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作学问的三个境界时,引
用了古代三个词人的词句加以说明,其中第三个境界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蝴恋花》)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蝴恋花》)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D.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由此可知,AB项属于第一境
界和第二境界,D与此无关。
故选Co
03第三环节
4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2)两情若是久长时,o
(3)深林人不知,。《竹里馆》
(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石破天惊逗秋雨。
(6)此情无计可消除,0(李清照《一剪梅》)
【答案】①.望帝春心托杜鹃②.又岂在朝朝暮暮③.明月来相
照④.多情自古伤离别⑤.女娟炼石补天处⑥.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鹃、暮、蜗'炼、去九
4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冲天香阵透长安,o(黄巢《菊花》)
(2)在天愿作比翼鸟,o(白居易《长恨歌》)
(3)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离思五首》)
(4)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暧暧远人村,。(陶渊明《归园田居》)
(6)山寺月中寻桂子,o(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答案】①.满城尽带黄金甲②.在地愿为连理枝③.除却巫山不是
云④.少壮不努力⑤.依依墟里烟⑥.郡亭枕上看潮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写错的字有:尽、理、去限墟、君B。
4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山寺鸣钟昼已昏,o
(2)路漫漫其修远兮,o(屈原《离骚》)
(3)沉舟侧畔千帆过,o(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身无彩凤双飞翼,o(李商隐《无题二首》)
(5)莫等闲,o(岳飞《满江红》)
(6)情人怨遥夜,o
【答案】①.渔梁渡头争渡喧②.吾将上下而求索③.病树前头
万木春④.心有灵犀一点通⑤.白了少年头⑥.竟夕起
相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渡、索、犀、竟。
4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江天一色无纤尘,O
(2)无可奈何花落去,o
(3)上邪!我欲与君相知,__。(《汉乐府•上邪》)
(4)老骥伏杨,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5)人生在世不称意,-
(6)沉舟侧畔千帆过,o
【答案】①.皎皎空中孤月轮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长命无绝
衰④.烈士暮年⑤.明朝散发弄扁舟⑥.病树前头万木
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皎、衰、暮、扁”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4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D,雪却输梅一段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分析合同
- 2025年度住宅小区车位买卖及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农业科技研发基地个人土地承包协议
- 知识产权跨境保护的策略性传播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教育培训合同
- 2025年中国九气拈痛丸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农科院合同范本
- 业主门窗定制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交流电动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卷取齿轮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麻醉护士的 工作职责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 旅游健康与保健知识
- 亚朵酒店前台述职报告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孝悌课件教学课件
- 《期末总结》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专题培训
- 母婴护工培训完整方案
- 第17讲 新高考新结构命题下的导数解答题综合训练(教师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