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三 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2024年高考时政热点之临门一脚踩点预测_第1页
时政热点三 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2024年高考时政热点之临门一脚踩点预测_第2页
时政热点三 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2024年高考时政热点之临门一脚踩点预测_第3页
时政热点三 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2024年高考时政热点之临门一脚踩点预测_第4页
时政热点三 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2024年高考时政热点之临门一脚踩点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专题概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本专题涉及的热点有: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等。对于上述热点一要具体把握其宏观背景,二要从微观上根据不同模块知识进行理顺。【背景材料】1.2023年7月8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呵护自然之美·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主题论坛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以“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深入交流经验,广泛凝聚共识,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刘国中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5年后,中国再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全国性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国有关专家解读大会意义时指出,此次大会总结了过去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指明了未来五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3.2024年1月23日至24日,生态环境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全力支撑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顶住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等多重压力,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定改善。会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要清醒认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分阶段、有计划推进。4.2024年3月5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即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先是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了回顾。然后,阐述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提出了2024年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务。这十大任务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考点链接】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分析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3.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有效地改善自然生态状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不负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期望。考法典例: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①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③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实现人民群众诉求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④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①②符合题意。对人民群众诉求要具体分析,排除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二、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1.树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对消费者来说,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即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智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企业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财政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的国家,将保护生态环境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加大减排行动,发展低碳减排的新兴产业,为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而不懈努力。这体现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4.树立新发展理念。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重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5.加强宏观调控。随着全球现代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缺陷,要加强宏观调控,企业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便于政府对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报告在强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时指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7.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分担与责任共享,充分发挥社会互助的功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报告在强调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时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考法典例: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重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下列举措与新发展理念不相符合的是①企业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以高新代替传统——协调发展理念②以粤港澳为招商引资主阵地,全面拓展东向开放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共享发展理念③某省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理念④某市把“花园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生态建设有效载体,抓好绿水青山资源培育——绿色发展理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以高新代替传统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排除①。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排除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③符合题意。抓好绿水青山资源培育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三、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分析1.我国的国家性质。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表明中国政府重视环保问题,督促和引导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2.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从法律上说,环境保护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在人民群众监督基础上。每一个公民都要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3.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当前,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利于维护能源资源长期稳定可持续利用,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4.我国政府的职能。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近年来开始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通过体制机制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规则、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这是政府组织经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体现。

5.坚持依法行政。一直以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在环保领域长期存在,法律在不断完善的同时,执法也必须要加强。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完善制度,强化责任。环保法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扣押权,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6.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加强地方党组织对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考法典例:习近平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政府部门①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②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政府部门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四、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分析1.联系的观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资源保障。绿色发展通过对产业废弃物和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我国对外资源依赖强度,提升了我们维护资源能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能力。2.发展的观点。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应对挑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尽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我们也要看到,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一个过程。这启示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既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善于走曲折之路。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丰富,实现路径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国情选择最佳的实施路径。5.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哲学角度看,近年来党中央重视民生福祉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6.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绿色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积极倡导节约、环保、低碳的绿色消费,切实把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扎实有效的“生态行动”。7.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越来越多的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出现,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8.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我国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过去,我们曾经坚持“人定胜天”的发展信念,力求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建设上的成就,但也造成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考法典例: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排除A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B。五、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分析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展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有利于国际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3.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拓展和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开发和节约能源,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要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5.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搞好生态资源保护工作需要提高全球对生态资源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这有利于为各国发展尤其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全球化更具活力。6.坚持对外开放。近年来,环境保护的中国智慧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考法典例:放眼世界,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中国积极扩大“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朋友圈,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中国积极扩大“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朋友圈的原因是①各国存在共同利益②和平、发展、合作成了时代的潮流③各国根本利益一致④各国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A.③④

B.①③C.②④

D.①②【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和当今时代主题。中国积极扩大“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朋友圈,符合时代的潮流,有利于维护各国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排除。④与题目无因果关系,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命题预测】建设生态文明,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从根上破解生态环境这一长期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突出短板。从总体上看,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已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双赢”、绿色与创新“双促”、生态与城市“双修”、政府与社会“双责”四大驱动力,助推生态环境治理迈上新台阶,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有关绿色发展问题,在备考过程中,要以上述热点为考查背景,找准不同的命题角度和知识链接,做到热点和重要考点紧密结合,找准命题点,提高政治备考效率。根据本专题所涉及的热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主要考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等。在《经济与社会》的角度主要考查绿色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财政的作用、落实新发展理念、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在《政治与法治》的角度主要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责任、我国政府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党的领导等。在《哲学与文化》的角度主要考查、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主要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坚持对外开放等相关知识。【小题练透】1.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看,需要倡导以生态理念为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提升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有公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才有显著成效,美丽中国建设才大有希望。这启示我们①发挥意识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②在意识的指导下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③通过意识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④在特定条件下用意识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当下,中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美丽中国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时①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④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方式逐渐形成,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过去十年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①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问题②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③是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④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落实新发展理念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低碳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举措与新发展理念不相符合的是①企业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以高新代替传统——协调发展理念②以粤港澳为招商引资主阵地,全面拓展东向开放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共享发展理念③某省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理念④某市把“花园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生态建设有效载体,抓好绿水青山资源培育——绿色发展理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实践证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环节,进行清洁生产、倡导节约消费,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利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更利于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美丽的生态环境。材料表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习近平指出,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①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习近平特别强调在“双碳”方面我们遵守国际承诺,但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地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统一。这启示我们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③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④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9.杨树和柳树的景观生态功能突出,固碳滞尘功能强大,对背景绿化功不可没。然而,每年四五月,都是杨柳飞絮的季节。为降低飞絮给城市交通、市民健康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园林工人采取为雌株杨柳树注射药剂、嫁接、修剪等方式,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这表明园林工人①创造条件,减少了杨柳树飞絮②研制出了不飞絮的全新杨柳树种③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是利用规律的体现④抑制了飞絮产生是因为杨柳飞絮的季节被改变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报告在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时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应该①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②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③把稳定大宗消费作为工作重点④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报告在强调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新动能时指出,强化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以下有利于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的是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②完善种业保供稳价应对机制③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④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报告在强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时指出,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推动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的意义在于①坚持绿色发展,夯实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优质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④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及解析:1.A【解析】本题考查意识作用。有公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才有显著成效,美丽中国建设才大有希望,要求我们发挥意识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在意识的指导下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①②符合题意。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③错误。④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2.A【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生态文明建设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据此,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和优缺点,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A。3.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随着绿色发展方式逐渐形成,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表明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4.A【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问题,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①②符合题意。创新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排除③。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5.A【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企业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以高新代替传统,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①符合题意。全面拓展东向开放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排除②。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排除③。把“花园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生态建设有效载体,抓好绿水青山资源培育,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6.B【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环节,进行清洁生产、倡导节约消费,有利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保护美丽的生态环境,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①④符合题意。联系是有条件的,排除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联系,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B。7.A【解析】本题考查意识作用。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②。正确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8.B【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地推进,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①符合题意。结合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抓时机,排除②。④观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9.C【解析】本题考查与与规律的关系。园林工人采取为雌株杨柳树注射药剂、嫁接、修剪等方式,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这是利用规律创造条件,减少杨柳树飞絮的体现,①③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抑制了飞絮产生,而不是研制出不飞絮的全新杨柳树种,排除②。④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10.A【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应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才能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大宗消费和政府投资,排除③④。故本题答案为A。11.B【解析】本题考查乡村振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对于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具有重要意义,①④符合题意。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要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而不是种业保供稳价应对机制,②错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通过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③错误。12.D【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优质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④符合题意。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①错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绿色转型无关,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D。【大题突破】1.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发有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材料二对于2024年的重点任务,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要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深入推进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为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出建议。(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如何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报告指出,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材料二报告从三个方面举措强调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一是落实和完善各项支持政策。比如针对民营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拖欠账款问题,《报告》要求要健全防范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报告》提出要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等等。二是围绕企业关切优化营商环境。《报告》中强调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民营企业反映较多的。同时,还将在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等方面采取措施,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一方面,从政府来讲要营造好的环境,为民营企业搭建舞台;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挑战。(1)结合《经济与社会》的学习,运用新发展理念知识谈谈对材料一的理解。(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经济依据。参考答案及解析:1.(1)①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消费者应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实施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②国家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政府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环保和生态建设,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企业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上。企业要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好经济发展与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矛盾。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要利用价格供求杠杆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