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_第1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_第2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_第3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_第4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已知某生物的精子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依次是(

)A.8条、8条、16对B.8条、8对、16对C.8对、8对、16对D.8条、8对、8对答案:D分析: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已知某生物的精子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依次是8条、8对、8对,D正确。故选D。2、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欲使一株牡丹开出多个品种、不同颜色的花,最快捷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B.嫁接C.组织培养D.克隆答案:B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属于无性繁殖。据此作答。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一株牡丹植株上开出多个品种、不同颜色的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牡丹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牡丹上即可。故选B。3、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15年间已经在这个小生物身上发现它有四对染色体,并鉴定了约100个不同的基因。如图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其精子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

)A.a、b、cB.a、b、c、X或a、b、c、YC.a、b、c、cD.a、a、b、c、c、X、Y答案:B分析:生物体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据此解答。生物体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染色体(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图中所示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则它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即a、b、c、X或a、b、c、Y。故选B。4、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树时,为使接穗成活,应该使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A.表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答案:B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掌握嫁接的技术,了解形成层的特点,结合题意,就能正确答题。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的生殖特点是(

)A.体内受精,卵生B.体外受精,卵生C.体内受精,胎生D.体外受精,胎生答案:B分析:精子和卵子融合而成受精卵的全过程称为受精。低等两栖动物多为体外受精,而多数高等动物行体内受精。青蛙的生殖特点:体外受精,卵生。胎生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两栖类的青蛙雌雄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卵必须在水中发育。可见,青蛙的生殖特点:体外受精,卵生。故选B。6、下列关于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保持亲本的遗传性和繁育速度快的特点B.真菌用孢子繁殖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C.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蝉蜕是蝉的外骨骼D.鸟卵的孵化时间与其大小有关,通常鸟卵越大孵化时间越长答案:B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A.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扦插、嫁接、分根、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植物最主要的原因是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A不符合题意。B.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B符合题意。C.蝉和蝗虫的发育方式相同,它们的发育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蝉体表有外骨骼,发育过程中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有蜕皮现象,蝉蜕是蝉的外骨骼,C不符合题意。D.“二十一天的鸡、二十八天的鸭、一个月小鹅才出壳”,从中可以看出:一般来说,鸟的体型的越大,产生的鸟卵越大,其孵化时间越长;鸟的体型越小,产生的鸟卵越小,孵化期越短,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图代表以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壁虎的①过程在水中完成B.蟾蜍的①过程在陆地上完成C.家蚕的②过程需经历蛹期D.家兔的②过程代表受精作用答案:C分析:分析图片可知:①是受精过程,②是受精卵分裂、分化成胚胎,胚胎发育成为生物体的过程。A.壁虎是爬行动物,①受精过程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A错误。B.蟾蜍是两栖动物,①受精过程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B错误。C.家蚕是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的生物,因此②过程需经历蛹期,C正确。D.家兔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①过程代表受精作用,D错误。故选C。8、20年以来,沙漠蝗虫灾害侵袭全球多地。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由于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苗,使农作物遭到破坏,所以蝗灾会威胁到世界的粮食安全。下列关于蝗虫的结构、发育及蝗灾防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B.蝗灾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C.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D.蝗虫的发育先后会经历“作茧自缚”和“金蝉脱壳”的过程答案:D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蝗虫属于昆虫。A.气门分布在蝗虫的胸腹部,蝗虫气门是气体进出入身体的“门户”,A不符合题意。B.蝗灾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C.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C不符合题意。D.“作茧自缚”是指春蚕化为不食不动的蛹期,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没有蛹期,D符合题意。故选D。9、家族多发性结肠息肉是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E),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EE),母亲表现正常,孩子的患病概率及其基因组成是(

)A.50%、EeB.100%、EeC.50%、EED.100%、EE答案:B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则表现正常的基因组成是ee,患病者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EE),母亲表现正常(基因组成是ee),遗传图解如下:因此,子代的基因型是Ee,表现为患病。故选B。10、在下图中,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正确图示是(

)A.B.C.D.答案:A分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选项A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故选A。多选题11、男性正常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

)A.22条常染色体

+

XB.22条常染色体

+

XYC.22条常染色体

+

YD.22条常染色体

+

XX答案:AC分析:人的性别遗传: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22对常染色体+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而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故选AC。12、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青蛙在春季时高声地鸣叫,这是繁殖行为的一部分B.春季可见青蛙“抱对”行为,以此来完成体内受精C.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孵化,所以外界环境条件对其孵化率有很大影响D.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和水中,属于两栖动物答案:BD解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A.青蛙在春季时高声地鸣叫,是为了招引雌蛙进行交配,与繁殖有关,属于繁殖行为,A正确。B.春季经常可见两只青蛙拥抱在一起(抱对),是为了使雌蛙产的卵细胞与雄蛙产的精子在水中结合,以此来完成体外受精,B错误。C.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孵化,没有亲蛙的保护,外界环境条件对其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此种生殖发育方式并不很高级,C正确。D.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D正确。故选BD。小提示:关键是把握两栖动物的特征以及生殖发育过程。13、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成对染色体的是()A.青蛙的受精卵B.人的精子C.鲫鱼排出的卵细胞D.甘蔗叶肉细胞答案:BC分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AD.“青蛙的受精卵”、“甘蔗叶肉细胞”,染色体都成对。BC.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人的精子”、“鲫鱼排出的卵细胞”不具有成对染色体。故选BC。14、为了探究遗传现象,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关于有无耳垂的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父母的耳垂情况家庭数有耳垂孩子数无耳垂孩子数第一组都有耳垂11012830第二组一方有耳垂,另一方无耳垂554229第三组都无耳垂503A.根据第一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B.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C.第一组和第二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都是AaD.第二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无耳垂的几率为50%答案:CD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A.根据第一组数据可知,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第一组调查的家庭子代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A正确。B.根据第一组数据可知,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耳垂,无耳垂一定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1:第三组的父母都无耳垂,基因组成是aa,B正确。C.根据遗传图解1可见,第一组有耳垂的基因是AA或Aa,第二组调查家庭中一方有耳垂,另一方无耳垂,则控制无耳垂的基因一定是aa,控制有耳垂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子代控制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是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比如父亲的基因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如图2所示:再如父亲的基因如果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如图3所示:因此,第二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C错误。D.根据遗传图解2和3可见,第二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无耳垂的几率为50%或0,D错误。故选CD。15、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母亲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B.父亲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只能是Y染色体C.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D.理论上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不同的答案:AB分析:(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2)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下图:

。A.母亲只有一种类型的X性染色体,因此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只有一种X染色体,而不是Y染色体,A正确。B.父亲传给女儿的性染色体一定是X染色体,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染色体,B正确。C.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不是男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C错误。D.男性的染色体是22对+XY,女性的染色体是22对+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22条+X精子与22条+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一半,D错误。故选:AB。小提示:理解掌握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16、图为鸡卵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鸡卵时,应用镊子轻轻敲击钝端B.鸡卵的锐端和钝端都存在⑤C.①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盘D.受精的鸡卵一定能孵化出雏鸡答案:AC分析:分析图片信息可知:鸟卵的结构依次是:①是胚盘、②是卵黄、③是卵壳、④是卵壳膜、⑤是气室、⑥是卵白。AB.气室在鸟卵的钝端,所以观察鸡卵时,应用剪刀轻轻敲打鸡卵的钝端,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A正确,B错误。C.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①胚盘,含有细胞核,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将来发育成雏鸟,C正确。D.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D错误。故选AC。17、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C.草履虫和蓝鲸的遗传物质是DNAD.2019-nCoV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ABC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AC.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C正确。B.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B正确。D.2019−nCoV是新冠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噬菌体是细菌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错误。故选ABC。18、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染色体都成对存在B.一对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C.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D.白菜细胞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D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A.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A错误。B.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很长,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每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一对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B错误。C.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因此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C正确。D.白菜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上,因此DNA是白菜细胞主要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19、已知人类酒窝有无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有酒窝是显性(A),没有酒窝是隐性(a)。小玲有酒窝,她的丈夫没有酒窝,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皆有酒窝。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两个孩子的基因型一定分别为AA和AaB.两个孩子必定都有遗传到小玲的A基因C.若小玲再度怀孕,此胎儿也必定有a基因D.小玲的基因型一定为AA,其丈夫的基因型为aa答案:BC分析:(1)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2)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A.小玲的丈夫没有酒窝,基因型是aa,因此它们的孩子都有酒窝,基因型一定是Aa,A错误。B.两个孩子都是有酒窝,因此都含有A,小玲的丈夫是aa,孩子的A一定来自小玲,B正确。C.小玲的丈夫基因型是aa,若小玲再度怀孕,一定会遗传小玲的丈夫a,C正确。D.小玲的丈夫是无酒窝基因型是aa,小玲是有酒窝,基因型有可能是AA或Aa,D错误。故选BC。20、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采用的方法不科学的是(

)A.在人群中调查并计算该病在一个家族中的发病率B.在每个家族中随机抽样调查一人,研究该病的家族倾向C.仅在患者家族中调查并计算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D.调查多个家族研究该病的家族倾向,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该病的发病率答案:ABC分析:(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2)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3)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A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不能仅在患者家族中或一个家族中调查,AC错误。B.研究遗传病的家族倾向,即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B错误。D.调查多个家族研究该病的家族倾向,范围较大,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该病的发病率,D正确。小提示:本题考查调查人类遗传病,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调查采用的方法、调查范围等,注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填空题21、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是______。答案:化石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研究人类起源问题,化石是直接的证据。22、蚕的一生要经历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虫的生命过程。答案:

幼虫

蛹分析: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依次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23、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