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建筑公司第2页共65页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建设项目一般概况 4一、一般事项 4二、编制依据 6三、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7第二章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10一、项目建设的提出背景 10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三、项目建设已具备的条件 18第三章项目选址分析 20一、地理位置 20二、地形地貌 20三、周边环境 20四、建设条件 20第四章建设规模 22一、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 22二、建筑面积及规模 22第五章建设规划、建设标准 28一、建设规划 28二、建设标准 30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与消防设计 32一、工程技术方案 32二、消防设计 36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 38一、建筑节能设计依据 38二、建筑节能理念及措施 38三、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 39四、采用节能、节水的建筑设备 39五、节能检测 40第八章环境保护评价 41一、环境保护评价的依据 41二、市区环境现状 41三、建设项目环境污染源分析 43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43五、环境保护影响评价 45第九章投资估算、资筹措 47一、投资估算 47二、资筹措 50第十章建设周期与项目实施进度 51一、建设周期 51二、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1三、项目建设阶段工序进度控制实施方案 51第十一章管理机构设置与员工配备 55一、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55二、员工配备 55第十二章劳动安全卫生 56一、设计依据 56二、危险因素以及危害程度分析 56三、安全设施及措施 56第十三章建设项目管理 59一、建设期建设项目管理 59二、限额设计 61三、工程投资全过程管理 62四、项目监理 63第十四章工程招投标 65第十五章效益、经济评价 69一、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69二、可研报告结论 69

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建设项目一般概况一、一般事项项目名称:高级中学建设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建设投资(集团)公司项目法人代表:建设地点:市区纬东路南侧。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非经营性、社会公益教育事业项目。建设定位:满足于区教育发展规划的需求,面向市范围内招生,解决市急缺的高级中学教学基础设施资源,并按照预分科的教学理念及新课改的精神建设现代化的一流的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暂按寄宿制高级中学进行建设,并实现教、学、生活、课外活动等基本使用功能的标准化。建设规模:根据学校定位和预分科的教学理念,学校选址于纬路南侧,用地面积平方米(其中市政用地为平方米)。净用地平方米据现阶段的需求暂设置46个基本教学班;总规划建筑面积平方米。建设内容:新建教学楼、综合实验楼、信息及行政办公楼、图书阅览馆、风雨操场、学生礼堂、学生宿舍及食堂等配套设施一体化建筑群体。项目建设周期:2年。项目实施单位:公司。估算投资:21641.05万元。资来源:根据2009年第39次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及市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对高中建设问题的决议:“一是高中项目建设业主确定为公司;二是资来源为市级教育费附加和区财政共同筹集及申请国内银行贷款,市财政以贴息、补助等方式给以适当扶持;三是公司作为贷款主体。”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二、编制依据建标[2002]102号文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市区总体规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参考依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对高级中学(暂定名)建设工程立项的批复》。中共市委专题会议纪要“初中小学筹建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到区调研会议纪要》。三、项目建设区域概况区是市实现把市建设成现代化都市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2000年批复的《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区是集行政办公、文化科研、高新技术产业和居住于一体的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9年来,区坚持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建设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截止2009年底,通过市场化运作,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正向40平方公里拓展;同时会展、商贸、酒店、物流等产业开始起步,产业培植迈出重要步伐。2009年,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投入的模式,筹措资10亿元,强力推进“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关注民生实现零的突破。为进一步加快区建设步伐,2009年2月,市委、市政府根据区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了《关于加快区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为:2013年前,基本建立行政区管理体制,在全面完成建设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基本完善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配套和生态产业布局,建立合理的生态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2013年~~2020年,基本完成区198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套建设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把区建成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新城区。

第二章建设项目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提出背景(一)区是一个城市区区是市锐意开发建设的城市区,位于市城区西北部,距目前中心区12公里。国务院2000年6月2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市今后的发展方向,省委、省政府强调:城市重点启动区开发和一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市瞄准面向新世纪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区开发建设是市抢抓机遇,拓展发展空间,谋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缩短与先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强市升位的重要举措。目前,区建设全面启动,正成为众多国内外投资者注目的热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行政办公、居住、文教科研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的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将展现于世人面前。区建设投资对于乃至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日益显示出来。自2001年年底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区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纵六横”道路主骨架及地下管网基本成型。区管网工程已建设完毕,并实施了道路配套的绿化、景观、路灯、交通标识、人行道铺装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区内陆续建成的景观、广场等已投入使用。2002年以来,区开发建设已从基础设施建设转为全面开发,市级行政中心已正式建成并于2002年底正式启动,市委市政府及五大班子等37个市直机关单位已搬迁。同时,区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到2003年年底区已累计投资118亿元。目前,根据2000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年~~2010年实施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平方公里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建设“大”战略目标中明确指出“区要力争在2007年完成17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2013年完成4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的目标精神,区计划在“十一·五”规划期中投资600亿元,重点盘活区土地资源,全力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管理工作。(二)区的快速发展自区开发建设以来,在区建设的多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碧海花园开工建设、完工,并吸引部分居民入住。在区三纵三横主干道路的基础上大力开建公共配套设施,区建设发展迅速。更加完善了区的功能,为人民居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底在区买房居住的人口数达到了10万人以上。区作为市新兴发展的城市区,居住人口会随着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急剧增加,对基础配套设施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同时还解决部分其他地(州、市)的学生,招收区的学生的资源很,中学的招生来满足快速发展的区高中适龄人群的求学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高中的建设是按照的快速发展而必须配套的教学基础设施。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解决周边居住区高中阶段适龄人员的求学问题。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完善教育资源和教育层次,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进教育普及和发展,着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胡锦涛强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挨炸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是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大动力和体制保证。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大”战略的决定》等等重大活动,为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从教育层次、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等方面来看,的教育与全国相比仍然是相对落后的,这与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形成了加大的反差。就现状而言,3000多万人口,81个县市,各地县(市)城区仅有一至二所重点高中(仅相对而言),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面向全省服务。随着区的逐步发展,相应的配套设施更加需要投入教学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需要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建设好区”的重要指示,迅速聚集人气,加速推动区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区4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的布局安排,全力推进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分区项目的建设。但是各方面的配套设施还不齐全。根据市委、市政府2008年11月7日的中共市委专题会议纪要决定建设高中。是完善区教育配套设施和适应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凝聚区人气的重要举措,事关区的长远发展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贯彻落实市教育“十一·五”专项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市教育“十一·五”专项规划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遵循教育规律,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为契机,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放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抓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各项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抓好学校体育、美育、健康教育等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个人品质。高级中学的建设,为区范围内的适龄人员及周边居住区提供较为完善的教育基础设施,继续培养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水平提供保障。(四)是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两基”工作的具体落实,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激励全民求学的积极性,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全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项目的建设,完善了区高中阶段适龄人员求学要求的相应的基础设施,将居民的知识向纵向性发展,提高全民知识文化水平。高级中学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服务于发展迅速的区,也为市属等区县市范围内的高中教育阶段的适学年龄的人群的教育、求学提供基础设施,为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进行培育和为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适学年龄的人群均得到良好的教育,全民的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全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从总体上看,对全民的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卓越的意义。(五)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为配合新课改的需要,原来的学校建设模式将有相当大的变化。1、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革课程结构。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改较目前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实施学分制,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高中生三年中获得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学校要推行适应新课程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校制定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选课和制定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这意味着,高中学生们可以像大学生那样跨班选课,课堂和教室也将流动起来”。由于老师们上课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新课改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新课改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每名学生的的课表将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新课改的课表将大变样,不仅有学校总课表,还有年级(学科)组课表、班级课表、教师授课课表,更主要的是多了一个学生个性化课表。和现行的课表相比,“新课改”的课表最大的变化将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每个人的课表将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意味着,新课改的一大特点是增大了学校和学生的课程自主权。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修;学生也可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促进个性发展。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完善区的高级中学教学设施和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提高全民的基本文化素质水平,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区总体规划,兴建高中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三、项目建设已具备的条件项目建设选址于三期用地的教育预留地块内、纬东路南侧,电力、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利于本项目的建设。项目建设地块无百姓聚居、工厂、企业等,建设期间无邻里纠纷,便于项目的建设进展。项目建设资根据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确定由区管理委员会和集团公司作为承建主体并出资兴建;市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给以适当扶持。资来源有保障。项目建设方案已落实,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第三章项目选址分析一、地理位置本项目建设地址的选择在市区纬东路南侧,市人民政府办公用地第三期预留教育用地范围内。北面紧邻纬东路,与市政共用用地共享;东面与相邻;;西与区的龙国际花园等居住校区相望。二、地形地貌用地范围内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用地范围内西面与南面较底,东面与北面较高,中部有小山头,场地内地形高差约有30多米(最高与最低之差),最高点与北侧纬东路的高差约有15米。三、周边环境拟用地块范围内属于旱地和山地,有小部分林地,可以利用作为建设后期的绿地。建设的地块周边没有工矿企业等污染和干扰学校教学的因素,适宜办学。四、建设条件拟用地块属于市行政办公中的教育预留建设用地,场地内植被为灌木,除山头上有一水池及几栋单层建筑外基本没有拆迁,相当于熟地,可减少前期繁琐的手续问题,为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提供便利。已完成项目建设的立项批复工作和建设方案的比选,前期准备较为充分,有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地点距离省级示范性高中——市中学5.5公里,与行政中心相距约1500米,与华苑相距800米。与西侧相距400米。布局符合区4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要求。

第四章建设规模一、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一)国家现行的有关公共设施建设的法规、规范、标准。(二)区总体规划。(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三)《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方案》(2005年修订稿)。(四)中共市委专题会议纪要《关于高中)初中小学筹建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对高级中学(暂定名)建设工程立项的批复》。二、建筑面积及规模(一)用地及总建筑面积的确定根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对高级中学(暂定名)建设工程立项的批复》,确定新建学校的人数规模1800人,班级为36个。建设净用地66666.7平方米,生均用地37平方米/人。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参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方案(2005年修订稿)》,建设学校图书楼、教学楼(学科普通教室、学生活动专用教室、教学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等)、办公楼、学生宿舍、课外生活服务楼及学校公共配套设施等,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7000平方米。(二)功能布局

高中校园建筑规模及功能布局表表4-1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功能布局备注1教学楼154002实验楼1830位于项目建设用地的西北端,与学生礼堂相结合,设置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3学生礼堂4500位于项目建设用地的北侧,设置800座礼堂(含化妆间、接待、放映、广播、控制等辅助功能用房)。4办公楼3300位于主楼的中心,与学生专用教室相邻,联系学生宿舍、教室等用房,便于系统化管理。5图书阅览用房1600设置图书储藏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含教师和学生阅览)及辅助使用功能用房。6风雨操场3600位于用地南侧设室内篮球馆,乒乓球馆等,配置200人左右的观众台。7餐厅用房2070位于风雨操场一楼,满足住校学生及教职工的就餐需求。8学生宿舍12600在项目建设用地的南侧。设置标准的6-8人间宿舍,内带卫生间。9配套用房2100锅炉房、配电室、垃圾中转、设备等辅助用房。10室外工程环境绿化、400米标准跑道,篮排球场(6个),看台、围墙等合计47000说明:1.根据《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方案》、参照高等学校生均宿舍面积标准,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指标表(建标[2002]102号)等标准按在校生1800人(36班)的规模,及新课改后新增的特殊用房确定校园的建设规模含基本校舍、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礼堂、风雨操场等用房面积。2.各子项所需面积及功能布置,在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具体功能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总建设规模。高中校园基本校舍建设内容序号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指标表(建标[2002]102号)(按1800人、36个班计算)用房名称间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备注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80001、普通教室3628082、专用教室实验室(理、化、生)6750仪器标本准备室6480音乐教室2160乐器室126舞蹈教室1130新增美术教室1100美术教具室124书法教室1125地理教室1125语言教室1220语言资料室140计算机教室2220计算机辅房124劳动技术教室2220劳动教具室154学生活动室402584新增德育展览室154新增3、公共教学用房合班教室2440电教器材室140图书阅览室21200科技活动室6130心理咨询室122电子图书阅览室1340风雨操场13600新增(含看台,更衣等)学生礼堂14500新增学生活动交流空间1000新增二、办公用房3300教学办公室7450行政办公室19640广播社团办公室3110会议接待室150含贵宾室等校史陈列室300含成列库房等德育展览室150卫生保健室366总务仓库125维修管理室125传达值宿室150含大门等三、生活服务用房学生宿舍12600按大学生均指标学生食堂2070含超市锅炉房410设备用房1100垃圾中转站160大门,看台1000四、合计建筑面积校园体育设施、停车场规模表单项名称生均指标(M2)项目名称建筑面积(㎡)备注建设情况体育设施400米运动场18000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及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新建1组100米直跑道960新建每6个班设一个篮球或者排球场6个篮排球场3300(按3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计算)新建3.3课间操场地5940新建停车场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72辆小车停车位2100校园西北角新建助力车,自行车按规定设置园区架空层等地

第五章建设规划、建设标准一、建设规划(一)建设规划总体要求1.建设规划,遵循市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划。2.注意形象设计。在规划与环境设计中,结合城市远景规划和空间关系。整体建筑群立面造型和外观,应具有一定特色与风格,要有一定的时代感。要有别于区其它中学的模式。3.赋予时尚设计。设计拟对建筑造型、环境绿化等进行综合创新,确保学校教学主题的连续性。(二)建筑原则教学功能多元化以新课改教学模式探索建筑功能组成的新模式,建筑规划园林式、节能环保、无障碍化、人性化、信息化。因此功能布局,静态、动态咸宜,功能分区和教学流程要有机结合,要确保和谐的教育环境。(三)总平面布置方案布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通过招投标方式落实的方案文本资料。总体交通布置:根据学校教学使用功能并结合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学校主出入口设置在建设用地的东南侧,紧邻城市道路,并在此处设置安全缓冲区域,保障师生出入安全。基地西北角设置72辆车的停车场,内部采用环形通道与外界联系,处理内部消防和疏散。用地西侧布置建筑群,由北向南为:学生礼堂,教学及教学辅助区,教师办公区,图书阅览区,生活区(宿舍区),风雨操场及学生食堂等。用地东侧为400米标准运动场及6个篮排球场地。充分完善教学、生活、运动、后勤等使用功能为一体,简洁明了。建筑体系的布置:按照学校的使用功能进行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办公区等功能分区,将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单体进行南北向朝向平行布置,充分采光,并通过连廊将各单体与图书楼、学生礼堂等连为一体,犹如一个书框一样,体现学校求学和教育的丰富的意识形态。所有建筑通过内部通道联系在一起,实现一站式的生活理念,避免在雨雪天气学生为了求学而遭受淋漓之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食堂及锅炉房风雨操场及配套用房单独布置在用地南侧,常年主导风向侧,不会对主校区造成负面影响。动静功能分区:在建筑物体系的东侧用地范围内,设置室外400米环形的跑道和运动场地,并作为学校升降国旗和课外集体活动的场所。将教学和活动的使用功能进行分区,实现互不干扰而又有机结合。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本次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探索及前瞻性,学生活动室的设置是对新课改的理解及参考发达地区已有的私立教育模式而设计的,实际应该是实行分科制后为跨班选课的学生提供生活,自修的室内空间,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用房的使用频率及用途。按照市教育局提供的高中学生课表来看,在不占用学科教室的情况下,实际上普通教室不需要与班级数量一致,本次设计是充分考虑到明年新课改后出现的其它教学用房的需要。在课改后班级的概念应该扩大到年级,为便于学生交流,在教学用房的设计上加宽了走廊宽度(2100mm加宽至4200mm)为学生侯课及沟通提供一个更加宽敞的空间。加大了合班教室(135㎡加大到230㎡)及图书阅览室面积(1200㎡加大到1600㎡),新增了舞蹈教室及配套用房(160㎡)。通过上述的设计,在力争满足现行(建标[2002]102号)的建设规定外,也为今后课改后教学用房的重新规划留足了空间。二、建设标准按照公共民用建筑建设标准,以使用功能为主,力求本建设项目安全、卫生、适用、经济和美观,发挥多种社会功能。1.建筑装饰,注重立面形象及装饰材质,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造价的联系。2.注重通风及防噪音措施。3.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需考虑采光系数与能耗因果关系,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4.室内装修,符合下列规定:(1)顶棚一般为磁粉乳胶漆,必须进行吊顶的天篷,应便于清扫、防积尘;(2)内墙墙体严禁使用易裂、易燃、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轻质板材,具有防潮、防震、防蚊,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原则;装饰材料不使用壁纸;踢脚板与墙面平;(3)楼地面一般采用防滑地砖铺贴方式或静音地板,局部特殊使用功能的房间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选取铺装材料;(4)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采用耐腐蚀、难沾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5)室内照明宜采用节能高效日光灯。室内给排水管、风管采用暗装铺设。5.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雾的房间,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6.蒸汽、冷热水、供暖,采用分区专线供应。在建筑物内,排水管道口径加大一级并采取防堵塞、防渗漏、防腐蚀措施。7.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排放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与消防设计一、工程技术方案(一)建筑及其装饰1.建筑层高,根据学校建筑标准、规范及使用功能取定,宿舍的层高为3.6米,教室及实验室的层高为3.9-4.2米,其它根据使用功能进行取定。2.立面外墙按城市规划要求设计,外立面根据建筑特点慎重选用墙面砖,建议使用经济型环保外墙漆,并与城市主导色相匹配和协调统一。3.外墙面门窗:采用防锈、耐用、光泽度好,质地、硬度符合规范要求的骨架材料。采光系数根据使用功能及节能要求按设计规范取定。4.室内装饰:内墙面采用经久耐用、光洁度较好的瓷粉及便于清洗的环保乳胶漆,部分房间根据使用功能确定内装修。(二)结构工程(抗震设防)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B50223-2008)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分类标准。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设计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及《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暂行管理规定》(黔建设通〔2008〕474号)的有关规定,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调整后的抗震措施,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7度。1.基础基础视地质情况采用独立柱基或人工挖孔桩基,大跨度的建筑必须采用孔桩基础。桩基深度暂按10米计(具体深度需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2.上部结构(1)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2)现浇钢筋砼板、梁、柱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50。(3)墙体:外墙采用空心砌块,内墙采用实体砌筑方式隔墙,并根据需要设置墙裙。(三)楼地面、天棚、屋面1.部分特殊功能房间根据功能要求选用地板铺装材料,大型门厅可采用花岗岩铺地,教学用房采用静音地板,其他楼地面采用塑胶地板材料铺贴。地下层地坪、挡土墙作防水层处理和畅通的排水设施。2.卫生间地面采用防滑地砖,墙面采用瓷砖。自然采光、通风。3.天棚一般为磁粉乳胶漆。必须吊顶的天棚,采用防火型吊顶材料。4.上人屋面作隔热层和柔性材料防水层。用于屋面的防水材料必须采用通过技术鉴定的、节能的、性能良好的新材料或技术含量较高的防水材料。5.屋面采用UPVC管有组织排水。(四)电气工程1.电源由项目建设地点的就近地方市政供电线路引入。电力负荷为二级。2.光源及灯具配置光源及照明灯具配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包括正常照明,事故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景观照明。选用高效节能型。(1)照明以明亮为主,采用日光灯。(2)走道、楼梯间,以实用性漫射光源为主,使照明带有装饰性功能。(3)办公用房,采用荧光灯或其他装饰灯。3.防雷接地,各建筑按二类防雷设计,在建筑物顶部装设避雷带,利用建筑属体做防雷接地装置。弱点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4.设置配电间,设置弱电机房,学生宿舍设统一的配电控制室。(五)弱电1.通讯系统(1)每个办公用房均设电话机,局部办公室设置程控直拨电话和电话传真设备。(2)引入光缆进线,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向建筑物各层分配。在每个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设置网络接口,在主要功能用房位置设立多媒体教育系统,完善校园内网络系统及安全的健康的社会网络计算机教育系统等。使学生在有需要时能随时随地,安全的接入网络。2.智能化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消防以及学校出入口监控管理。(六)通风与防火排烟设计1.通风:(1)利用房间的朝向,以自然通风为主,卫生间根据需要设机械、管道排气系统,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2)走道、楼梯间为自然通风。2.(七)给水排水系统1.给水:给水水源接自纬路现有城市自来水供水管道。2.排水系统:雨、污(废)分流(1)污水排水系统,在室内卫生间设两根DN150排水管,污水进入学校建设的化粪池,经化粪池进行初级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管。(2)生活水管、排水管、热水管采用国家规定使用的管材材质。(3)雨水排放,屋面有组织排水(可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排入室外明沟,汇入场地排水沟。3.卫生热水由设置在屋面的空气源热泵提供。(八)环卫1.本项目投入使用,估计年生活垃圾400~450吨。设置垃圾处理及收集装置,保障环境清洁卫生,不造成污染。2.设立垃圾处理场和垃圾处理装置。就地处理垃圾后即运往居住小区的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实验室污水应经过特殊处理后到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干管。(九)无障碍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本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十)人防采用异地建设方式,与区公共人防设施实现共享。(十一)能源系统采用煤气、电力,待作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二、消防设计(一)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并在相应位置设置应急救助通道。1.根据《规范》,设置喷淋系统及湿式报警阀。喷淋系统的设置和布局,根据各个建筑的特点进行设计。2.建筑材料高温性能,是建筑消防设计注意选用建筑材料重要参数,以预防和减少火灾,判定建筑高温性能,应考虑:(1)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2)力学性能,特别是结构材料,在高温作用发生的变化,影响建筑物安全。(3)发烟性能,材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妨碍疏散和扑救,烟气造成人员窒息。(4)毒性性能。据统计建筑火灾中人员死亡80%为烟气中毒。(5)隔热性能。如材料遇热膨胀、收缩、变形、裂缝、熔解等造成更大的灾害。(二)设置消火栓、消防系统及消防供水系统。(三)完善消防设备配置1.在各层走道及集中办公用房等房间配置先进的自动报警系统,设置烟感及湿感探测器。2.设置消防自控中心,建立火灾联动系统。3.不适用喷淋系统的房间均配置手提式磷酸盐干粉灭火器。4.消火栓、喷淋管采用镀锌钢管。

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一、建筑节能设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守则》。2.参照本地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使用效果。二、建筑节能理念及措施(一)理念1.节能可为公共建筑提供最佳舒适度,提高社会环境健康和资源环境健康。2.建筑能耗占国家能耗(包括建筑施工、建筑设备、设备材料等)的30%,同样的建筑面积,公共建筑是单位住宅面积能耗的5~10倍。因此公共建筑节能更具有意义。3.节能措施费,约增加单位建筑造价成本的10%,但与在使用中能源消耗费支出的综合测算节约30~65%,因此节能对经营性项目经营成本有较大的降低,对非营利性项目,经常费支出的减少也是一项重要的节省。(二)、建筑节能节水措施1.省节能部门制定的节能措施(1)全省新建建筑必须采用各种符合规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必须达到50%节能效果的硬性指标。(2)审定和监测新建建筑施工设计图必须达到50%的节能效果,完善节能监管机制和监测力度,建立节能工程竣工验收档案。2.设计部门适当的控制玻璃墙用量,减少设计外飘窗及玻璃幕墙。采用隔热保温、隔音轻质墙体。楼板和门也是节能一环。3.开源节流开发最佳的能源方案。包括太阳能、“地缘热泵”系统等。4.建筑要有足够的日照,注重朝向和方位的设计。5.室内要作地砖铺设,需作材质分析。据有资料分析,花岗岩既有放射性,又浪费能源。6.建筑物周边环境种植树草增加绿化率。据有关资料分析,绿化率高能使周边环境热导减低2%。7.采用环保型节水洁具,也是建筑节能的组成部分。三、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1.在建筑外墙推广使用浆料类外墙外保温材料,墙体采用多孔砖保温隔热,屋顶采用聚苯乙烯板保温隔热材料;或节能的泡沫砼保温系统。2.各建筑物外窗采用low-e玻璃,也可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窗,窗框选材为隔断冷桥的铝合窗框。四、采用节能、节水的建筑设备1.有条件时设置中水系统,集洗手浴盆等废水经处理后,供给冲洗小便器及浇绿地等使用。2.在设备选型上对照明光源、灯具、接触器、断路器均以节能型为主,对大厅、会议室等大面积照明采用分区、分片控制,防止无益的浪费。使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提高照明功率因素。3.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1)选用节水龙头,如选用陶瓷芯片、变距式、自闭式等新型水龙头,节水效果显著。(2)蹲式便器,采用水冲式,防水臭气泄溢。五、节能检测1.节能从设计开始,应列入设计审批、质量检测内容,从源头增强设计内容,并将节能措施列入总投资及设计评比、评优、评价的内容之一。2.在施工、质监、监理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重点加强墙体保温层厚度(不宜超过3厘米厚度)、附墙部件、窗口外侧四周墙面等保温处理的质量检查。3.实施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等“三同时”制度。

第八章环境保护评价一、环境保护评价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标准》;4.市环境保护有关条例及规定。二、市区环境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本项目建设在市区内,市属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市部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建设项目严格审批环保评价、强力推行清洁能源建设政策,改造0.5蒸汽吨以下的燃煤锅炉,用法律规定禁批燃煤供热装置,市区餐饮业中禁止使用燃煤锅炉,城市道路“白改黑”,减少扬尘等等措施。根据近年《市环境状况公报》提供的数据,SO2年平均值为0.078mg/m3,比上年下降了0.011mg/m3,接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污染指标从2004年的66降至60;NO2年平均值为0.020mg/m3,比上年下降了0.004mg/m3,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内;TSP(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1mg/m3,连续第二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中,空气环境质量为一级(优)的天数有68天,二级(良)的天数有275天,三级(轻微污染)的天数仅22天,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4%,适宜于人们的生活。学校建筑空气环境质量检测,更需要重视这一指标。2.声环境质量根据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规定,近年测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6分贝,其中城市交通为69.3分贝。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昼间:Leq60dB(A),夜间Leq50dB(A)。本项目的教学区经过运动区及室外停车区的隔离,距离城市干道纬路约50米,并有学校的绿化隔离带作噪声缓解带,远离城市交通噪声。3.生态环境市绿化率为40.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5平方米。学校规划绿地面积26000平方米,约占学校总用地的39.1%。本项目在设计上要注重竖向设计,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保护好原有地块上的植物,保证项目的绿化。项目建成后将补充和扩建绿化工程,确保学校规划的绿地达到占地39.1%。4.气候条件市区域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30℃以上温度,一般半个月左右,最低温度5~8℃左右,零度一般半月左右,有天然空调之称。日照250天以上,自然通风成建筑用房设计重要参数。三、建设项目环境污染源分析1.项目施工期污染源①施工废渣:场地平整、拆迁废渣,挖填土石方平衡后的土石方余方等的建筑废渣及扬尘;②施工废水:将排除一定量的主要含无机物的施工废水及现场污水;③施工粉尘:在平整场地、整治石质材料有一定量的粉尘影响;④施工噪声:在平整场地及施工期间采用的施工机械、搬运建筑材料,切割属、卸料等产生噪声。2.项目使用期污染源①项目建成后投入使用,仅有生活垃圾和废水。②年生活垃圾量最大约450吨。通过垃圾处理站处理,运往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③生活废水经过学校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初级处理后,排往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置达标后排放,实验室污水应经过特殊处理后到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干管。。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1.项目施工期①施工时以挡板围栏,适量喷水降尘;防止开挖废弃物随意丢弃,以汽车运输废弃物至环境保护部门指定地点堆放;运出施工废渣的运输车辆在开出施工现场时以清洁水冲洗。②拦截施工废水,并设置沉渣池,将废水沉清后才可排入下水道。③施工期间采用限时施工的方式,同时在施工时需装置降音措施,尽量减少机械噪音。④本项目采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包括大理石、花岗岩、油漆等,均需作环保检测,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规定才能使用。2.项目建成后使用期①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废水经过室外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干管,排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实验室污水应经过特殊处理后到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干管。②固体废物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后运到环卫部门的指定地点堆放,并由市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③绿化A、市实施生态环境立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城市绿地率近年达到39.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5平方米,对市区气候、雨量和空气调节起到重要作用。B、建筑项目绿化是美化环境的组成部分。本项目绿化必须达到规划绿地占地指标。除建构筑物、道路占地外,场地的其余部分均需绿化,包括地面和屋面。④设备运行噪声为了防止设备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影响教学和滋扰居住小区居民,给居住环境带来影响。在设备上尽可能的选取高效率及低噪声设备;设备尽量安置在影响性较低的位置,如需要则在有关房间内装设隔声吸音措施,或在设备进出风口位置加设消声器。部分属管材也需要采取隔声材料,以保证所产生的噪声不超过规定标准。⑤采用净洁性能源设备。⑥采用木质地板的用房,重视甲醛释放量指数,也要注意地板胶、地板垫和踢脚板,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产品,以防游离甲醛释放对室内空气环境造成污染。⑦石材、陶瓷需具有放射检测合格证,需选用“A”类产品;在大理石与花岗石的选用,需选择低放射的大理石;石材的选用颜色上,在放射上尽可能按黑色→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绿色→红色的顺序选用。五、环境保护影响评价1.市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推动建设,制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极大地改善了市区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同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更加重视和加强区的生态建设。。2.本项目是公共公益建筑,建设角度力求人和自然相协调。本项目对环境治理主要是保护现有绿化地,保护生态环境,扩大绿化建设。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把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局部、短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提供宁静、整洁的教学和求学环境,实施环保方案和布署是可行的。

第九章投资估算、资筹措一、投资估算(一)编制依据1.参照“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地区基价”、“2004年安装预算定额”。并结合学校建筑的同类型结构及使用标准、决算实绩,按单方造价指标测算列入。2.建筑材料价格采用编制期市场价。3.土建工程、设备及安装、参照同类工程投资结构、比重测算。4.工程其他基建费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计算。5.不可预见费5%计取。(二)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万元,其中建安费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万元,预留费万元。详见下页投资估算汇总表(表9-1)。

高中投资估算表表9-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面积(M2)造价指标(元/M2)投资额(万元)备注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1平基土石方工程约30万立方米2图书馆工程2300类似工程指标3教学楼工程1900类似工程指标4礼堂工程2400类似工程指标5实验楼工程1900类似工程指标6风雨操场工程2300类似工程指标7行政办公楼工程1900类似工程指标8后勤保障工程1800类似工程指标9宿舍楼工程180010校园网络、信息化工程暂列11煤气、电信等公建配套工程暂列12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工程13架空层、连廊工程14设备工程15运动场工程16边坡支护工程17室外工程二其他基本建设费用1征地拆迁费暂列2费3招投标代理费4施工监理费5勘察费6设计费7城市配套费8预算编制费9可研编制费10施工图审查费12环境影响评价13人防异地建设费14桩基动测费15地质灾害评估费16环保排污费17室内空气测试费18水土保持19压覆矿评价费20墙体材料基21勘界工程费22交通影响评价23规划测量费24施工临时用电装拆费25施工临时用水装拆费三预留费四建设总投资备注:架空层约3600多平方米,该部分投资计入建安投资内。二、资筹措(一)本项目总投资为万元。(二)根据2009年第39次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及市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对高中建设问题的决议:“一是高中项目建设业主确定为公司;二是资来源为市级教育费附加和区财政共同筹集及申请国内银行贷款,市财政以贴息、补助等方式给以适当扶持;三是公司作为贷款主体。”

第十章建设周期与项目实施进度一、建设周期本工程建设周期为二年。本项目的建设由于项目前期工作繁重。合理安排工作交叉和搭接。二、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从项目可研报告批准起到项目竣工验收投入使用。计划进度为二年,详下表(表9-1)进度计划表表10-1序号项目名称进度时间(月)完成内容备注1项目建设前期工作4~5立项报告、规划、评审、地勘2完成单体设计、总平面3~4施工图设计及设计报批及招投标工作含方案审定3施工期12~13所有单体、环境工程等项目的施工准备及至完工实际施工工期4环境工程1~2竖向设计、广场、绿化、道路可交叉施工5全部竣工验收1现场清理、交付使用可交叉进行三、项目建设阶段工序进度控制实施方案从“进度计划表”表10-1表明:建设总工期为二年,在二年建设周期中各工序交叉作业占一半以上,必须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工序管理,才能确保二年建设周期。(一)前期:立项报告、规划、可研报告、报批、设计方案招标、工程施工招、投标等,组织专业小组或委托单位实施。(二)初步设计阶段主持组织专业共同理解有关的要求、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充分熟悉初步设计图。了解建筑形式、结构类型、水电、暖通基本要求。完善设计概算文件编制,组织报批文件,申请审查设计概算确定投资。(三)地质勘察阶段根据批准初步设计,组织地勘单位进场,实施场内地质勘察,严格勘察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四)设计阶段进度控制1.影响设计进度的因素建设工程设计工作属于多专业协作配合的智力劳动,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影响其进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意图及要求改变的影响建设项目设计是根据业主的建设意图和使用功能而进行的,所有的工程设计必然是业主意图的体现。如果业主改变其建设意图和使用功能,就会引起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也会对设计进度造成影响。业主和项目设计单位要积极配合及时协调,减少多变影响设计主题。因此,业主要及时申报,敦促审批。(2)设计审批时间的影响建设工程设计是分阶段进行的,如果前一阶段(如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不能及时得到批准,必然会影响到下一阶段(如施工图设计)的设计进度。因此,设计审批时间的长短,在一定条件下将影响到设计进度。因此,设计合同中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3)设计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影响建设工程设计是个多专业、多方面协调合作的复杂过程,如业主、设计单位等各单位之间,以及设计内部土建、电气、管道等各专业之间没有良好的协作、沟通,也会影响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顺利实施。(4)工程变更的影响当建设工程采用CM法实行分段设计、分段施工时,工程需作局部修改,也会影响设计工作进度。(5)材料选用、设备选用失误的影响材料选用、设备选型的失误将会导致原有工程设计变更需重新进行设计,这也会影响设计工作进度。2.设计单位的进度控制为了履行设计合同,按期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单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控制建设工程设计进度:(1)设计单位编制工程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在设计合同中予以约定。(2)设计周期要求;建立技术经济责任制。(3)编制切实可行的设计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和设计进度作业计划。在编制计划时,加强与业主、监理单位、科研单位及承包商的协作与配合,使设计进度计划积极可靠。(4)认真实施设计进度计划,业主要按合同约定期与设计单位联系,并及时了解设计进度,使设计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并逐步提高设计进度控制工作水平。(5)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禁止实行“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的“三边设计”工程。(五)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是项目进行具体的实施阶段,它是工程实体质量得到具体体现,选择最佳承包人的阶段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招投标后合法性、公平、公正,按施工招投标文件进行指标工作。(六)监理单位的进度监控1.对于设计进度的监控应实施动态控制。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首先应由监理工程师审查设计单位所编制的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检查设计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分析。2.施工阶段对施工进度控制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按工作流程图进行控制。(七)项目后评估建立项目后评估制度,为项目建设积累经验。后评估有设计、施工、监理、建材供应商等工程相关部门提供的工程有关资料及参数进行部门初评,在委托具有后评估资质的部门进行全面评估,编写后评估报告。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设置与员工配备一、组织机构设置1.建制:须根据市编委的批复设置必要的教学和管理人员,按行政事业单位的模式进行设立。2.本着管理精干、精练、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必要的管理机构及配备必需的管理人员。二、员工配备员工配备根据城市中小学教师配备标准进行配置,保证各学科、各班级有足够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员工配置人数约需150人。也可根据学校建成后的实际需求在市行政区域内做适当的岗位调整,也可根据需要向社会及有关单位招聘。列编的教师及行政人员的工资与工资附加费,列入事业经费内。

第十二章劳动安全卫生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3.国家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二、危险因素以及危害程度分析1.本扩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机械施工安全隐患,用电安全隐患,高空坠落及其物体打击安全隐患。2.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隐患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主要建筑物的防雷安全等。三、安全设施及措施(一)机械施工安全1.定期对塔机及起重运输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不允许机械带病运转和安全装置失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2.3.塔机必须设置防雷装置。(二)施工用电安全1.严格执行工地供电数额调配,把用电负荷较大的对焊机、弧焊机的工作时间尽量调开。在保持施工用电量的情况下合理安全用电。2.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装正规的供电线路、配电盘、配电箱。3.楼层施工用电用活动的电缆线送电,并根据实际情况配置配电盘,安装绝缘橡胶导线,分路接线送电。4.做好各用电机械的接零接地工作,防止漏电。(三)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安全1.室外通道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搭设,并加盖手模板。2.施工场地外侧须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并加挂安全防护网。3.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在临空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4.高出传递物件时,严禁抛、掷、扔;平行传递物件时,应平稳链接。5.楼板的荷载不得大于300Kg/M3,模板、架料严禁超载堆放。6.钢管、钢筋的上下传送严禁单点起吊。(四)防雷1.主体建筑物按三级防雷设计,避雷带采用φ12圆钢,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主钢筋,防雷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装置。2.施工阶段的脚手架钢管必须接地,过渡电阻不超过10欧,接地面积不小于50MM2,建筑物的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