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_第1页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_第2页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_第3页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_第4页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是试验蛋白质或饲料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应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之比的几次根。EAAI=[(a/A100)(b/B100)……(j/J100)]1/nn-代表氨基酸数目;a,b,c……j—试验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A,B,C……J—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鱼、虾体蛋白质或鱼卵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作为标准量。2、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虽然不同,但可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亦可称为氨基酸互补作用。3、氮平衡:所谓氮的平衡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可用下式表示B=I-(F+U)式中B—氮的平衡;I--摄入的氮量;F—粪中排出的氮量;U—尿中排出的氮量;4、饲料系数=饲料消耗量/增重量×100%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5、必需脂肪酸(EAA):是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6、摄食率:单位时间(常指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体的摄食量7、特定生长率(SGR):反应单位时间鱼体生长速率的指标。SGR=(lnwt-lnw0)/t9、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食品或饲料中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及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酸、植酸、非淀粉性多糖、棉酚、皂甙、环丙烯脂肪酸、抗维生素、脂肪氧化酶等.10、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使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病症。11、标准代谢: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的消耗。12、净能(NE):代谢能(ME)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HI)量,即NE=ME-HI。是完全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能量。13、体增量:动物摄食后体产热的增加量。17、高密度脂蛋白(HDL):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外胆固醇转运至肝脏,由于其密度很高,所以称为高密度脂蛋白。18、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内胆固醇转运出去,其密度很低,故称为低密度脂蛋白。19、氮能比:指1kg饲料的总热能值与其粗蛋白质含量(%)的比值。C/P=1磅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后来也写作C/P=1kg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1kg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g20、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常用作载体的有玉米,麸皮,小麦粉,大豆粉,机榨油粕,脱脂米糠和稻壳等。21、稀释剂:指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可做稀释剂的原料有,脱脂玉米粉,葡萄糖,磷酸二钙,石灰石粉,高岭土,沸石,蛎壳粉,食盐,硫酸钠,次麦粉等。二、问答1、水产饲料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1)规范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与操作规程,统一研究方法,规范实验设计。(2)完善主要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量。(3)营养代谢和调控的深入研究,蛋白质,脂肪酸和糖类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分解和合成代谢途径,以及与营养水平的关系等。 (4)降低鱼粉和鱼油的使用量,开发新型蛋白源和新型脂肪源。(5)促摄食物质的开发,立体实验与实际应用的差异等。(6)营养与水产品的品质问题。(7)嘉庆对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研究和优选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降低成本和饲料系数。3水产动物营养需要有那些特点?(1)鱼类的能量需要一般较低,可消化蛋白与消化能的比值(蛋白能量比,PEratio)要明显高于猪及家禽的蛋白能量比;(2)鱼虾类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一般认为其蛋白质需要量为畜、禽的2-4倍;(3)鱼、虾类不能有效的利用无氮浸出物,其利用率较畜、禽低;(4)鱼虾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主要为n-3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硫烯酸;(5)鱼、虾类肠道中合成维生素的量很少或不能合成,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必须在饲料中添加Vc,鱼虾能有效的从水中吸收钙,因而对VD的需要不敏感;4、怎样确定水产动物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应考虑那些问题?答:其额定鱼虾类最大生长蛋白质需要量有如下方法:蛋白质浓度梯度法,采用不同梯度蛋白质含量的试验饲料来饲养鱼、虾类,测定各试验组鱼、虾类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等指标,确定蛋白质需要量。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使氮的平衡达到最高的正平衡,由摄取的氮量计算出蛋白质最大需要量。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饲养鱼、虾类,经过一定期间达到鱼体氮的最大增加量,计算出蛋白质最大需要量在确定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时,应考虑投饲率、氮的积蓄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问题,此外还受饲养的环境条件、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及能量饲料源的组成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上还应考虑经济成本因素,来确定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5水产动物必需氨基酸是如何确定的?确定鱼、虾类的必需氨基酸常用如下方法:(1)用含有氨基酸混合物代替蛋白质的饲料饲喂鱼、虾类,观察其生长的方法试验饲料中氨基酸混合物的配制一般参考鸡卵蛋白或实验鱼、虾肌肉的氨基酸的组成。试验时从氨基酸混合物中逐一除去一种氨基酸,饲养鱼虾,观察鱼虾的生长状况。如果除去某种氨基酸后,鱼虾的生长受阻,说明除去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若除去某种氨基酸,鱼虾仍能正常生长,说明除去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三酯与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直径约为0.1-0.6微米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也有少量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入血液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至全身各个组织,用于氧化供能或者再次合成脂肪贮存于脂肪组织中。16、什么叫脂类氧化,如何防止脂肪氧化酸败?(1)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现象成为酸败。酸败的原因主要是油脂在空气中的氧或微生物的作用下不饱和成分发生了自动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并进而降解成挥发性醛酮酸的复杂混合物。(2)防止脂肪酸败:改善仓储条件,缩短贮存时间,防止饲料霉变;对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应加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或BHT、乙氧基喹啉、BHA.17、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因素有哪些?答:维生素缺乏的原因有:饲料中含量不足,摄食量不足、维生素可利用性的差异、维生素的吸收发生障碍,维生素在饲料贮藏、加工、投喂过程中的损失和破坏或生理需要量增加等引起。18、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在水生动物体内的代谢有何差异?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及脂溶性溶剂,在饲料中常与脂类共存,其吸收也借助于脂肪的存在。脂溶性维生素可在鱼体肝脏中大量贮存,待机体需要时再释放出来供机体利用。如长时间供应过量的维生素A、D,也可能使机体产生中毒反应。水溶性维生素大多数都易溶于水,它们在机体内不能大量贮存,当组织内含量趋于饱和时,多余部分即随尿排出。水溶性维生素种类较多,但其结构和生理功用各异,其中绝大多数维生素都是通过组成酶的辅酶而对动物物质代谢发生影响。19、什么是抗维生素?其作用机理如何?答:抗维生素,是指那些具有和维生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却不具有维生素生理功用的物质。它可以代替辅酶中维生素的位置,与维生素竞争和有关酶结合,从而削弱或阻止了维生素和酶的结合,使酶活性丧失。因此,在饲料中只要存在少量的某种抗维生素,很快就会引起该维生素的缺乏症,尤其是那些不易患维生素缺乏症的鱼类,抗维生素作用则更为明显。20、叙述维生素和水生动物免疫力之间的关系。维生素A具有保护上皮组织(皮肤和黏膜)的健全与完整、促进黏膜和皮肤的发育与再生、促进结缔组织中黏多糖的合成、维护生物膜的完整等功能,为正常视觉、生长、上皮细胞分化及繁殖所必需。维生素A能影响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维生素A对表皮和粘液层的完整性以及粘液的分泌很重要,可降低鱼体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强化巨噬细胞的功能。VA通过B淋巴细胞进而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VA作为有效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对免疫细胞影响方式之一是通过影响红细胞的数量以及改变其功能进而影响免疫作用的发挥。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免疫抑制,适量添加维生素E有利于维持水生动物正常的免疫功能。维生素E对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其添加量有关。适量添加维生素E可使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达到最大,而过高的添加维生素E对鱼类的免疫力无显著的影响。维生素E可以提高水生动物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在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协助、补充和加强抗体及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维生素E促进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机制主要集中在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上。水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由高度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酸(主要是磷脂)组成。免疫细胞细胞膜的稳定性、完整性和膜上相关的抗原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活性是机体发挥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础。机体在新陈代谢、杀伤异物以及抗应激时会产生一些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在机体内既有积极的功能,但过量时也能诱发细胞膜中多不饱脂肪酸特别是磷脂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影响细胞膜的稳定和完整性,进一步破坏免疫细胞的功能。维生素E可以通过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保护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免遭破坏,从而维持免疫细胞功能的完整,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维生素C对水生动物免疫力可起到增强的作用动物的非特异性系统,如提高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反应,从而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能力。维生素C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剂,通过降低过氧自由基在水相中的过氧化,保护生物膜免受脂质过氧化的破坏,保护免疫细胞的完整,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维生素C还可以与维生素E协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维生素C能使结构降解后的维生素E再生。21.矿物盐和动物免疫力之间的关系与免疫有关的无机盐它们主要有锌、铁、铜及硒四种。其中锌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免疫矿物质,锌能保持重要的免疫器官,如胸腺及淋巴节等的健康,锌能提升人体T细胞的数量,能使人体T细胞与微生物的作用更为有效,能增强人体的巨噬细胞。铁能重建而且能更新白血球,同时也能刺激红血球。甲状腺需要适量的铜,适当含量的硒能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刺激集体产生更多的抗体。饵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和有机硒可提高异育银鲫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魏文志等,2001)。摄食缺铁饲料的斑点叉尾鲴对爱德华菌体外抗原腹膜巨噬细胞的趋化反应受到抑制(Lira等,1997;Sealey等,l997),在投喂补充铁的饲料后这种异常情况被扭转过来,然而感染结果表明饲料中的铁不能使斑点叉尾鲴在受感染后避免死亡,但在缺铁时死亡出现的时间较早(Lira等,1997)。Iin等(2000)实验发现,饲喂不含铁的饲料使河鲶出现死亡的时间较早,而饲喂补充铁的饲料时,不管外抗原爱德华菌是否存在,河鲶的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均显著增高。另外,饲料中补充铁离子和抗坏血酸聚磷酸酶(AAPP)20个星期后能引起大西洋鲑头肾过氧化物酶的增加(Anderson等,1998)。另外,摄食含铜10和30mg/kg的饵料后,斑节对虾总血细胞数目(THC)和产生的细胞内超氧化阴离子数日都要比其它实验组的高(Lee等,2002b)。饵料中的铬酵母能调节虹鳟的免疫反应,摄食含铬饵料6周后的鱼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与血清溶酶体活性均高于对照组(Gatta等,2001)。22举例说明矿物盐之间的拮抗和协同作用矿物元素之间的基本关系为协同和拮抗关系。具有拮抗关系的元素多于具有协同作用的元素。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一)常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饲料中钙、磷含量和钙、磷比是影响动物体内包括钙磷本身在内的矿物质正常代谢的重要因素。钙、磷比失调是胫骨软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饲粮中高钙或钙、磷含量同时增加会影响镁的吸收。钠、钾、氯在维持体内离子平衡和渗透压平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二)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钙、锌间存在拮抗作用,钙量过多会引起锌不足,磷含量增加时,会降低锌的吸收,若钙也过量,更会降低锌的有效性。饲粮中钙、磷过量可加剧缺锰症的发生,而过量锰亦会影响钙、磷的利用。饲粮中含铁量高时可减少磷在胃肠道内的吸收,含铁量超过0.5%时,呈现明显缺磷现象。铜的利用与饲粮中钙量有关,含钙越高,对动物体内铜的平衡越不利。每千克饲料含钙达11g时,需铜量约比正常时高1倍。饲粮磷水平可影响硒代谢。钒离子能置换磷离子,促进钙盐沉着而提高齿质羟基磷灰石的稳定性,钒还与钙离子交换且以羟基碳酸盐形式将磷酸盐运到羟基磷灰石栅中。

饲粮中硫不足时,反刍动物对铜的吸收增加,易引起铜中毒。硫能加23营养研究需要有哪几种模型?如何选择模型?常用的分析模型有折线模型(Y=L-U(R-X))和二次曲线模型(Y=c+bx+ax2)和S曲线;过去十年氨基酸需求量的估测大都是基于折线模型进行;具体实验中1.数据整理,得出各处理的平均值和标准误;2散点图;3模型拟合比较(比较决定系数、最小离差平方和),选择决定系数大(最小离差平方和小)的模型;24.在营养研究中为什么在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可控环境有哪些,如何控制?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众多而复杂,营养学就是研究营养性因素或与营养有关的环境因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就某一营养试验而言,只能研究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所以要把其它所有可控因素控制在一定水平,才能研究被研究因素所起的作用。这些因素可归纳外两个主要来源:饲料的和环境的,前者可通过制订饲料配方、加工工艺来控制;后者可通过把试验置于可控环境来控制。控制可控环境试验往往在室内的笑水族箱或水池进行,对光照、水温及水质等环境因素实行严密的检测与控制。营养物质的定量需要、添加剂的效果或环境因素实行严密的监测与控制。营养物质的定量需要、添加剂的效果或环境因素对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影响等研究都应在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可控环境的营养研究将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可减少试验材料的消耗。25.实验设计时水产动物应考虑哪些问题?一:在营养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单因素实验法和多因素正交实验法。单因素试验设计简单,选定某一因素施予数个水平,而固定其它可控因素即可。然而,饲料配方有个特点:各种成分总和为100%,当所选定的某一成分给予不同水准时,必然引起其它成分的含量变化。通常固定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而以非营养性填充剂去调节。但当被试的成分含量高、不同水平差异较大时,高含量的纤维素填充剂可能会引起消化及排粪等障碍。这时可以用另一种含量较高的成分相互调节。如蛋白质含量以淀粉含量调节。这时实际上是双因素试验。分析结果时应予注意。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动物的选择:选择快速生长的遗传品系供试验使用。试验动物最好是来自同一母体,以减少遗传性状的差异。一些动物生长的个体差异甚大,并且很快分化,对于这类动物,试验前要安排适当的暂养期,以确保选择生长快速、均匀的个体做试验。要选择幼龄动物做试验。因为幼龄动物生长迅速,对试验饲料的差异反应敏感;用幼龄动物做试验可以减少代偿生长及微量物质在体内储存过长的影响。试验前动物的饲养史必须考虑。试验前所有的试验动物应有相同的饲养史。动物的分组:动物分组随机化。将实验动物全部置于一个大小合适的水族箱中,然后随机捞取,随机分配到各试验水族箱,但不是配足一个水族箱后再配第二个。可分几次捞取,捞一轮随机分配到全部水族箱后,再捞第二轮,直至分好。水族箱排列次序的随机化随机化排列方法很多,例如随机化区组配置法,完全随机化配置法等。三、试验饲料根据原料的纯化程度,试验饲料可分为精制饲料和半精制饲料。试验饲料应符合如下要求:1、除被试验的成分外,试验饲料的所有其他组份应是完全一致的,且营养全面试验饲料的化学、物理性状应符合试验动物的摄食习性要求具有适当的水中稳定性,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溶失,提高营养物质摄入量的估计精度。四、试验管理1、试验前要给动物一至两周时间以适应试验环境和饲料。期间还可以进行药浴处理以去除体外病原。2、试验期间,投饲量按投饲率%投喂,并定期调整,或按饱食量投喂,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喂饱以达到最大生长率。3、水质、水温、光照等环境条件要经常检查,要确保各处理间完全一致。若条件允许,要保证整个试验周期环境条件的一致。试验期间,要经常观察试验动物的摄食、行为及外观等是否异常4、试验期间,要对水温、溶氧、Ph等环境因素作日常观测记录。5、试验期间,应定期的进行抽样测量,尤其是体重和体长的测量。6、试验期的长短是试验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五、试验结果的处理与计算1、判据与饲养试验结束时的注意事项:在任何定量试验中,试验方案必须确定一个或几个判据,作为定量地判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试验过程就是收集这些判据的有关资料的过程。饲养试验结束,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好。一方面对试验动物的终体重,体长及存活率等测量记录,同时对肉眼可见的临床症状仔细观察记录,另一方面,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保存,供进一步做组织学、生理学、生化等项目的分析研究。2、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根据试验目的、条件、数据的性质等选择适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正确数据处理,以便获得正确的结论。一般要求实验数据要给出平均数及标准差。要进行平均数比较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26如何评价蛋白源和脂肪源的品质?新鲜度、药物,残留、卫生指标蛋白源:挥发性盐基氮,组胺,过氧化值,酸价VBN是指动物性食物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含氮胺类物质。实际上使用不新鲜、腐败霉变的鱼制品制成的鱼粉产品,其生物胺的含量一般较高,其中主要是组胺.因此.组胺是评价鱼粉质量优劣(即蛋白质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鱼粉标准中规定了鱼粉中组胺的限值及测定方法(GB/T19164—2003).该测定方法引用了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该标准中组胺测定适用于鱼体(GB/T5009.45—2003)脂肪源:过氧化值,酸价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衡量油脂酸败程度,一般来说过氧化值越高其酸败就越厉害酸价:是指中和1克27水产动物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动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过程,都是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其中必然发生能量的储存、释放、转化和利用。而饲料中的三大能源物质: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在机体内能相互转化,其中被消化吸收的饲料蛋白质可在动物体内代谢提供能量,这部分能量可以由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这就是蛋白质节约效应。因此,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除了考虑蛋白质水平外,还要着重考虑蛋白能量比。得满足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在此前提下,通过提高蛋白质效率,减少蛋白质作为能量代谢消耗的比例,提高饲料的能量含量,以实现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的目标。蛋白能量比在饲料配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宜的蛋白能量比不仅能满足水产动物对能量的需求,有利于能量的利用,又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可以达到节约蛋白质的效应,提高饲料效率,改善养殖效果。28举例说明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小肠中胰蛋白酶结合生成无活性复合物,降低胰蛋白酶活性,导致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肠道内胰蛋白酶和TIS结合后,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引起胰腺机能亢进,大量补偿性分泌胰蛋白酶,引起内源性氮损失。另外,由于胰蛋白酶富含含硫氨基酸,从而更加剧了大豆蛋白中含硫氨基酸的短缺,造成体内氨基酸代谢平衡失调。(2)植物凝集素凝集素可和小肠壁上皮细胞表面中的糖体结合,损坏小肠壁刷状缘粘膜结构,干扰刷状缘分泌多种酶功能,对肠道消化和吸收产生严重抑制,使蛋白质利用率下降。(3)游离棉酚是具有活性醛基和活性经基的棉酚,其毒性较大,棉酚进入消化道后,对豁膜能够发生刺激,引起胃肠炎,棉酚在体内可与蛋白质、铁稳定结合,干扰血红蛋白中铁的作用,影响铁和蛋白质的代谢,使之不能被吸收利用。棉酚能够增强血管壁通透性,促进血浆和血细胞渗到外周组织,使受伤组织发生血浆浸润和出血性炎症。棉酚溶于磷脂,能在神经细胞中积累,使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当含量超过安全界限,将导致生长迟缓、中毒及死亡。(4)生物碱、大豆粉中的皂甙、菜籽饼中的单宁均会降低饲料的适口性,抑制水生动物的食欲29、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