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初四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端正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仑比的美感,或(古朴/朴素)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①,行草的线条像②,楷书的结构如③。各地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溯/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验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连于指尖心上。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篆书(zhuàn)飘逸(yì)装饰B.典雅(yǎ)拙趣(zhuó)长廊C.风驰电掣(chè)徜徉(cháng)无与仑比D.瑰宝(gūi)楷书(kǎi)流连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朴素追溯B.古朴追溯C.古朴追寻D.朴素追寻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古木舒展的神姿②飞天舞动的飘带③君子端庄的举止B.①飞天舞动的飘带②古木舒展的神姿③君子端庄的举止C.①君子端庄的举止②飞天舞动的飘带③古木舒展的神姿D.①君子端庄的举止②古木舒展的神姿③飞天舞动的飘带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都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阳光、蓬勃。C.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D.华为荣耀四曲面3D玻璃机身设计为两种版式,蓝水翡翠版,将蓝色与绿色进行了结合;幻夜星河版,将黑色与紫色进行了结合。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人物的表情、动作等。B.“特别想念那东坡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拙作”属于谦辞,“惠存”“垂询”“贵庚”属于敬辞。D.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弼马溫——孙悟空——孙行者——齐天大圣——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二、古诗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1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虽对人主,必审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世远道散,虽志士仁人,或少贬以求用,公独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序》)【注释】①颀然: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首辅。③徇:追求。④假:看待、对待。⑤乐全先生:北宋张乐平,苏轼曾为他的文集作序。文中的“公”即为张乐平。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又何间焉(间:参与)B.肉食者鄙(鄙:鄙陋,目光短浅)C.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博:广博)D.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藏:收藏)7.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小大之狱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B.何以战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C.必审而后言登轼而望之D.其乡人曰其器小也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何以战”的对话描写,突出曹刿长远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精神,刻画了一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B.乙文概述了当时社会上的读书人以追名逐利作为人生准则的不良风气,表达了作者对于改变这种风气的迫切期盼。C.甲文中曹刿的“肉食者鄙”与陈胜的“举大计”、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D.乙文运用对比写法,把失去“以天下之重自任”的“士”与张公比较,突出张公坚守道义的高尚品质,说明“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10.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5分)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①,予客济源②,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释】①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此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对应处)A.这首词以“荷叶荷花何处好”这一设问开篇,引出昔日与友人畅游大明湖的回忆。B.上阕将荷花、荷叶喻为“红妆”“翠盖”,抓住了“新秋”的景物特征。C.下阕“千里”极言相距之远,“三年”则点出了与李辅之分别时间之长。D.这首词上下两阕所记出游,既不同时也不同地,但都表现了词人的欢欣、愉悦之情。1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一句的妙处。(3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13.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中华优秀古诗文是一条宽广而美丽的河流。河流的左岸,有人鼓瑟低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君子好逑;有人秉烛夜吟:相见时难别亦难,②;有人把酒问天:不应有恨,③。河流的右岸,有夫子教诲:饭疏食,饮水,④,乐亦在其中矣;有圣人劝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⑤,劳其筋骨;有贤者述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诗性与理性交织着、翻滚着、涌动着,流进我们的内心,融入我们的血脉。三、综合运用(6分)毕业在即,班级开展“岁月如歌,畅想未来”主题班会活动,请按照要求分别完成以下活动。14.【活动一:板块设计】班委会拟定了节目方案,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板块主题。(2分)序曲:忆往昔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___🐀第一章:①______________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相声《家访》、舞蹈《老师·妈妈》第二章:②______________诗朗诵《青春》、时装秀《春天的色彩》、歌曲《青春修炼手册》尾声:展未来舞蹈《让梦飞起来》、歌曲《奔跑》、朗诵《少年中国说》15.【活动二:祝福同学】(4分)四年同窗,一生情谊。分别在即,请为你最要好的同学小A精心设计临别赠言(30字以内),表达你的美好祝福,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临别赠言:;设计原因:。四、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10分)正确对待人生的“阴影”周燕虎程敬尧①阳光和阴影总是相伴相随,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生路上的常态。②面对一名受到挫折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战士,指导员没有太多言语,而是在一张纸上随手画了一个几何图形,让这名战士求阴影部分面积。不一会儿功夫,战士就利索地给出了答案,还告诉指导员求阴影面积有“等积转化法”“整体求差法”“分割求和法”等多种方法。“只要方法运用得当,题目再难也能迎刃而解”——看着指导员微笑的脸庞,这名战士忽然似有所悟,随后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③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林肯22岁经商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从商再失败,终于25岁竞选州议员当选了,然而26岁订婚没多久未婚妻病逝。29岁到49岁中10次参加竞选仅两次当选。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调整状态提升自己,终于在1860年总统选举中胜出。人生路上,总会遇到顺逆之境、进退之间等各种情形与变故。如果对功名利禄放不下,生命就会在功名利禄中打转转;对是非得失放不下,生命就会在是非得失里受折磨;对悲欢离合放不下,就会在悲欢离合中苦苦挣扎。久而久之,心情就会变得阴郁,心灵深处便会因此形成一定范围的“阴影”,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见到不顺眼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心头便生出无名之火,搞得身边的人无所适从,从而对你敬而远之。④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阳光和阴影总是相伴相随,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生路上的常态。没有谁脚下的路,能够一直平坦;没有谁头顶的天,能够永远蔚蓝。阴云密布、风吹雨打,承载的是生命的厚重;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体现的是岁月的美好。正因如此,世界万物才会绚丽多姿,人类生活才会丰富多彩。然而,我们承认和接受阴影的存在,却不能任其长期存在。如果阴影总是充斥我们的心灵空间,生活的负荷便会变多加重,人生之舟即使不沉没,也难免要搁浅。⑤当我们为生活的烦恼感到困惑,承受不住压力时,不妨试着给生活打开一扇窗,试着放下那些芜杂与纷繁,放下所有的负累和羁绊,心头不挂愁绪、不染尘埃、不患得失,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观察事物的美好、品悟生活的精彩。常给郁郁寡欢的情绪晒晒太阳,心灵深处就会阳光普照,我们也会变得旷达起来。苏轼被贬谪到海南时,人生境遇已达谷底。天气闷热潮湿,他挥毫泼墨经常汗流浃背,但他从来不以为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便很好地表明了他的心境,后人称赞苏轼,“用最差的砚台,写出了最好的诗词”。相反,如果我们紧闭心门,总是一腔怨天尤人的悲观情绪,不仅难以走出生活的困扰,还可能把生活的小阴影变成生命的大阴影,让工作中的小困惑变成事业的大跟头,给人生种下失败的种子。⑥其实,正确对待人生“阴影”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转化、自我释怀、自我解压的过程,也是一个锤炼自己、塑造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心中有景,才能春暖花开、花香四溢;心中有光,才能轻松洒脱、步履铿锵。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烦恼,我们须学会把雨湿衣襟当成平常事,把雪花飘零看作好风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成败得失,不为花开花落而感伤,不为云卷云舒而失意。如此,眼前的世界便会芬芳明朗起来,生活的挫折就会成为奋斗的动力,化为美轮美奂的光影,从而一身轻松地走向诗和远方。(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2月8日)16.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17.本文论证条理清晰,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18.请结合全文的内容,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阴影”。(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2分)满架秋风扁豆花徐新①作家峻青在《秋色赋》中写道:“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②飒飒秋风中,萧然的枯叶零星飘落下来,而扁豆花却不甘示弱,摇曳着身姿,妩媚而夺目,一簇簇粉粉紫紫的扁豆花,犹如一只只彩蝶,蹦跹在柔韧的藤蔓上。月牙般的豆荚,或紫或白,隐身于枝叶与花朵之间,一嘟噜一嘟噜,让人心生怜爱。难怪郑板桥写下了如此诗意盎然的诗句:“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③扁豆春末播种,夏日发秧,它不择地方,不拣肥瘠,随遇而安。母亲常在庭院的短墙边用树枝、芦苇搭上架子,在架子下种上扁豆。在春风夏雨的催生下,扁豆袅娜的身姿恣意地攀缘而上,攀爬在豆架上、矮墙上,不舍不弃。绿耳朵般的扁豆叶渐渐地把灰灰的院墙遮得严严实实,如绿毯子一般。④不经意间,一串串小而玲珑的紫色、粉红色或白色的扁豆花盛开了,点缀在绿叶之上。南宋诗人杨万里《秋花》中的“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匾豆花”,生动地描述了农人家中绚烂盛开的扁豆花。汪曾祺也曾说过:“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⑤随着扁豆花且开且落,如弯月似娥眉的青绿可爱的豆角一串串地冒了出来,愈发繁茂与莲勃,这是农家小院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扁豆花是一茬接一茬地开,扁豆也是一茬接一茬地长,从夏天起一直能持续到深秋。即便在秋霜的袭击后,扁豆仍不舍地开放出一簇簇紫蓝的花朵,尽情演绎着秋日的饱满与丰美、生命的顽强和精彩。清代学者查学礼在雨中见到繁花满架的情景,欣然赋诗“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点赞斜风细雨中的扁豆花开得自在烂漫。⑥记忆中,茄子、菜椒退出了餐桌,扁豆则成了餐桌的主角。母亲摘来扁豆,我们将两头的筋络撕去,洗净后沥水,开火将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烧热后将扁豆倒入其中进行煸炒,加入适量的糖、酱油、盐,然后盖上锅盖焖至扁豆酥烂即可。刚烧好的酱焖扁豆香气扑鼻,嚼起来软软糯糯,微微有点甜,实在是可口又下饭。孙犁在《扁豆》里说:“扁豆有一种膻味,用羊油炒,加红辣椒,最是好吃。”但我觉得,扁豆本真的味道来得更好。⑦扁豆饭是我幼时常吃的家常饭,饭菜一锅出,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将扁豆在热油中煸好后,和饭一起煮熟,扁豆与米饭水乳交融。热气腾腾的扁豆饭端上桌,一勺如白玉般的猪油加持,米粒上迅即油光透亮,而慢慢融化渗透后的香气,就足以让人沉醉。吃到嘴里,齿颊生香,久久不散。⑧袁枚《随园食单》有云:“取现采扁豆,用肉、汤炒之,去肉存豆。单炒者油重为佳。以肥软为贵。”袁枚道出了扁豆要做到好吃,还是要以重油、肉汤相配。而家乡的人们将扁豆与芋头、猪肉一起红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家乡永不落幕的时令美食。扁豆吸足了肉汁,越嚼越香,肉则香而不油,挟一块放入嘴中,香气瞬间充盈着唇齿,不由得让人频频举箸,欲罢不能。⑨朴实的扁豆,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可以入诗,也可入画。齐白石老人所画扁豆,笔墨老辣率真,造型生动自然,其英生花下,花落英现,满缀叶间,好一派田园农家之景。他的弟子陈大羽深得白石老人以形写神的诀窍,他笔下的扁豆不拘形似而自得天趣,再配以蝈蝈、小鸟等表现出一种有声有色的田园景象。⑩“庭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