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f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2.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

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

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3.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期末考试,各学校的考务安排非常细致: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正确的是

A.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调节广播音量,就是调节音调的高低

D.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5.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A.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6.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

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7.小明体验了一场7D电影,随着影片的播放,跟随运动座椅一起感受颠簸、震颤,大大增加了身临其境的融入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座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B.以小明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

C.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8.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s

9.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

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体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国

二]发声费率■所觉频率

A.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B.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4-24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狗既能听到次声波又能听到超声波

11.汽车尾灯内的示宽灯和刹车灯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12.如图是国庆70周年大阅兵海军方队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队队员军帽上的帽徽熠熠发光,因为帽徽是光源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现场观众所听到方队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海军方队发出的齐整整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13.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

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14.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形变的气球对手产生支持力,此支持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A.地球、手B.手、气球C.手、地球D.气球、手

15.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乡村,药品要求在0C以下存放,医疗队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冷藏箱(如

图).下列关于冷藏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大的材料

B.冷藏盒中使用的冷藏冰块,使用盐水制作比用清水更合适

C.包装盒中的填充物要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料

D.冰块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

16.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①②③④

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

17.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A.PA>PB>PC,且〃A>〃水B.〃A>〃B>"C,且〃A<〃水

C."C>〃B>〃A,且"A>"水D.〃C>/B>〃A,且"A<〃水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增及凸遗物光鼻

no光具度

/------1-二—i=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不完整

19.公共场所要“轻声”说话,课堂发言要“大声”回答问题.“轻声”和“大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20.如图所示,表示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m/g

°1020304050V/cm3

A.PA〉Pv,,PB>P水B.PA>PB,PB<夕水

C.若,"A=»lB,则VA>VBD.若VA=VB,则/WA<,"B

21.物理课上,同学们用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气球靠近空的易拉罐时被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在摩擦过程一定得到了质子B.摩擦后的气球只能吸引导体材料

C.气球与头发摩擦使电荷发生转移,D.易拉罐和气球一定带了异种电荷

2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

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23.在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射到演员身上时,演员浑身呈黑色,则实际该演员穿的衣服

可能是()

A.全身都是红色的B.上衣是白色的,裙子是红色的

C.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紫色的D.上衣是红色的,裙子是黑色的

24.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

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5.下列各函数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在熔化时及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

2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27.“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8.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月亮的像。若月地距离3.84x108m,湖深2m,月亮的像位于()

A.湖面B.湖面以下2m处

C.湖面以下几千米处D.湖面以下3.84x108m处

29.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30.下列生活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舞台上常见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B.烧开水时壶嘴附近冒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空调房的窗玻璃上形成的水珠在窗玻璃外壁

D.喷气式飞机在空中飞过时留下的“白色尾巴”是飞机喷出的气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如图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依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测得物体的

长度是。

32.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

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

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

地JgS1

33.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测速设备测得小

汽车在通过3km的测速区间用时100s,其平均速度为____m/so根据该路段限速12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

(“会”或“不会”)受到相应处罚。

34.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体育课上清脆的哨声是通过传入我们耳

中的。

35.欲测量声音在某金属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甲乙两人先用皮尺测出该金属物质的长为1020m,甲站在金属物质一端

用锤子敲击铁轨,乙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s,求声音在这种金属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已

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6.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宇宙级快递小哥”出发了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

火发射。飞船按计划抵达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是我国首个货运飞船,4月

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⑴空间实验室与“天舟一号”对接,以空间实验室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需要使用“无线电信号”,而不能使用“超声波”,这是因为o

⑶已知“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天宫二号”距离地面控制中心的距离约为360km,那

么“天宫二号”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到地面控制中心,大约需要So

37.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部分冲程示意图,其中____图是做功冲程,另外一图是依靠飞轮的来完成的

冲程。

38.冬天同学们早上常常看到大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当太阳出来,大雾又渐渐散

去,这是大雾发生了的缘故(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39.如图所示为2019年4月23日纪念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的情景.威武的中国海军将士喊出噫亮的口号是

由声带产生的,通过传播响彻云霄.口号声能传播很远是因为声音的(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彰显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与自信.

40.现有如下光学器件:«.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在以下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

了哪些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

梳妆台镜用,汽车后视镜用,近视眼镜用,放大镜用。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

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50-

40

甲乙丙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

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⑵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祛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祛码盒中最

小的祛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祛码后移动游码

⑶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______cm1

⑷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g;

⑸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选填“纯酒精”

或“水”)(.

42.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

m

—/

实验次数物体m/gV/cm3V

(g*cm-3)

1铝块127102.7

表格2铝块254202.7

图像3铝块381302.7

4铁块179107.9

5铁块2158207.9

6铁块3316407.9

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叫做这种物质

的密度。

②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请你画出铁块的,图像。

结论

方法

③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像形式,运用了法。

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运用了_______法。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问题石块的质量量筒中水的体石块和水的总石块的体积石块的密度

3333

讨论m/g积Vi/cm体积Vz/cmV/cmpl(kg-m')

3

—5070—2.2X10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某列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有一位骑摩托车的刑警为执行任务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匀速行

驶追赶列车。如果列车行进中刑警骑摩托车从列车车尾追到车头,需用50s,又知列车行进中他从车头返回到车尾只

需10So求:

⑴摩托车的速度;

(2)列车的车长。

44.“五一”期间,宪宪从某工艺品店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

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工艺品的密度。

溢水杯和水的“小美人鱼'慢取出“小美人

总质室350g没在水中后的鱼”后的总质

总质隹J50g量250g

(1)求“小美人鱼”的质量为多少?

(2)求“小美人鱼”的体积为多少?

(3)求“小美人鱼”的密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D

【详解】A.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s甲10m

y甲='=------=2m/s

厢5s

乙车的速度吆=2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车甲运动的s-f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

动,速度为2m/s;小车乙运动的v-f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经过5s通过的路程

5=v^=2m/sx5s=10m,

故D符合题意.

【点睛】

分析读图题是常考的知识,要求同学们学会对图示的分析,能读懂图示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B

【分析】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

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结论。

【详解】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当选择的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结论也可能发生变

化,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

B.一个物体在被选作参照物的同时就已经被假定为静止了,所以此选项是正确的;

C.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

D.地球在做着公转和自转,而不是静止的,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B。

3、C

【详解】A.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减小,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速度保持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A.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B.用广播指令传达一些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故B正确;C.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大小,即调节响度,故C错误;D.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

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故选:Bo

5、A

【详解】A.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故A合理;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故B错误;

C.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水中的“树”是岸上的树的虚像,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故D错误.

6、C

【详解】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乙车车尾,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情况:如果甲车静

止,乙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甲车向前行驶,乙车也向前运动,乙车的运动速度比甲车大.如果甲车是向后倒车,乙车

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向后倒车(但是乙车比甲车的倒车速度小,即甲车的倒车速度较大);

故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C.

故选C

【点睛】

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

致,甲乙两车之间一定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运动情况,由甲车的三种情况

判断乙车的运动情况.

7、A

【详解】A.在7D电影播放时,小明与座椅一起运动,座椅与小明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座椅为参照

物,小明是静止的,故A正确

B.在7D电影播放时,小明与座椅一起运动,座椅与小明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小明为参照物,座椅

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在7D电影播放时,座椅是运动的,座椅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故C错误;

D.在7D电影播放时,小明与座椅一起运动,小明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

动的,故D错误。

8、A

【详解】A.由图可知该汽车速度表测量速度的单位为km/h,分度值10km/h,指针在80与100之间则由表可知此时

的速度为90km/h,故A项符合题意;

B.所记录的速度的单位错误,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汽车速度表所测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汽车速度表所测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且速度单位错误,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A

【详解】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

镜子也是3m,所以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离镜子2m,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

故选A.

【点睛】

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

10、D

【详解】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故A选项错误;

B.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4-24HZ,故B选项错误;

C.蝙蝠能听到的1000Hz-120000Hz,听到的是超声波,故C选项错误;

D.狗能听到15Hz以上的声音,而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故狗能听到次声波,再从狗能听到的最大值是50000Hz,

超过了20000Hz的是超声波,故狗可以听到超声波,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由题目知,两灯既要满足可各自独立工作又要可同时工作,则电路为并联电路,且各自有一个开关控制,D

图为并联且各自有一个开关控制.

12、C

【详解】A.帽徽熠熠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帽徽自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看队伍是否整齐划一,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B错误;

C.观众与方队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听到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D.脚步声是由于鞋子的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v=-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选C

t

14、D

【详解】“形变的气球对手产生支持力”,说明气球对手有力的作用,所以气球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

故选D。

15、B

【解析】A.为了携带方便,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小的材料,故A错误.

B.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因此所选用物质的熔点应在以下,冰的熔点为而盐冰的熔点低于0℃,使用盐

水制作冰块比用清水更合适,故B正确为答案.

C.药品要求在低温环境下存放,因此运输过程中尽量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包装盒中的填充物要用导热效果差的材料,

故C错误.

D.药品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在甲容器上面放置冰块,故D错误.

16、C

【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详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②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

远视眼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④是其矫正成像图.

故选C.

17、D

【详解】在图象上画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三条图象分别交于A、B、C三点,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三处质量相等,均为机o,体积不相等,VA>VB>VC,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得PA〈〃BV〃C,其

I

m30g,/

中0=—=――^=lg/cm3=p水,且pA<p水,故D正确.

vB30cm

18、C

【详解】A.由题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此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

律可制成投影仪;故A项错误;

B.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变大;所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像会变大;故B项错误;

C.蜡烛越烧越短,烛焰向下移动,由于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的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故C

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

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

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像会变暗;故D项错误。

19、B

【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在听觉上为声音的粗细,故A错误;响度是声音的大小,轻声和大声是声音的大小,指

响度,故B正确;音色是声音的特色,用来辨别,故C错误;声速是声音传播的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

D错误.

20、B

【详解】AB.由图可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m_30g

A=1.5g/cm3

PA^-20cm3

30g3

g450cm3=0.6g/cm

所以

pAp水>〃B

故B正确,A错误;

C.由图可知,若

机A=/WB

VA<VB

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若

VA=VR

故D错误。

故选B。

21、C

【详解】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与气球上的电荷(电子)发生转移,使气球和头发上带上异种电荷,带电的气

球可以吸引轻小的不带电的空易拉罐,也可以吸引与气球带电相反的易拉罐。摩擦后的气球既可以吸引导体材料,又

可以吸引绝缘体材料。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A

【详解】“白日不到处”意思是指阳光照不到地方,阳光照不到是因为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背后形成影子的

缘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故A正确。

23、C

【详解】物体的颜色由它的反射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样的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光,白色的物体反

射所有的光。

A.若演员全身都是红色,则反射的全部红光,演员浑身呈现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白色的上衣反射红光,红色的裙子反射红光,演员浑身呈现红色,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的上衣吸收红光,紫色的裙子吸收红光,则演员浑身呈黑色,故C符合题意;

D.红色的上衣反射红光,黑色的裙子吸收红光,则演员上身呈现红色,下身呈现黑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C

【详解】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

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错误;

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

衡力,故c正确;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25、A

【详解】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持续吸热;熔化前为固态,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温度升高;熔化后是

液态的水,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温度也升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6、A

【详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B错误;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快于在空气中的速度,故C错误;

D.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利用的超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o

27、C

【详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音色不同,所以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声音的音色,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考查了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难度不大.

28、D

【详解】我们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月亮的像,此时湖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相等,所以月亮在湖面以下3.84x108m处,故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29、D

【详解】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在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

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

棍液化形成的;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

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D符合题意.

30、B

【详解】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A错误;

B.烧开水时壶嘴附近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窗子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屋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

D.喷气式飞机在空中飞过时留下的“白色尾巴”,是温度很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B2.20cm

【详解】口]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B错误的。

⑵如图所示,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为2.2cm,最后一位估读,所以正确

读数是2.20cmo

【点睛】

32、偏高凸透镜

【详解】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人眼,当光线经过偏转进入人眼时,人大脑直觉认

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过来,所以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如图可知,看到的像在恒星1的上方,比原位置偏高;

由题目中的图可知,恒星1、恒星2发出的光经过黑洞附近时,会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弯曲,光束变得集中,类似于凸

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在黑洞的位置可以用凸透镜代替它对光的作用.

33、30不会

【详解】口]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s3000m

v=-=----------=30m/s=108km/h<120km/h

t100s

该车驾驶员不会受到处罚。

34、振动空气

【详解】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⑵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体育课上清脆的哨声就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35、1020m/s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由两次声响相隔2s,求出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根据速

度计算公式即可以求出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

s1020m〜

【详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4=------二]/。/=3$,

v空气340m/s

因为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t2=ti-Zkt=3s-2s=ls,

s1020msec,

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曝=厂=1—=1020m/s.

答:声音在这种金属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020m/s.

36、静止运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2X10-3

【详解】⑴口]天舟一号与空间实验室对接,天舟一号相对于空间实验室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以空间实验室为参照物,

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⑵天舟一号围绕地球转动,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故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2)[3]声波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⑶[4]路程为360km,光速约为3xlO5km/s,所以信号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为

360km

=1.2X10-3S

J0kiii/s

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