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1页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2页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3页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4页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B2.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

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D3.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东北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创建B4.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D5.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自发组成了诸如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和反日总队、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抗日武装组织,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其主要由旧军政人员、土匪武装力量和农民秘密会社成员等组成。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条件成熟B.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中国共产党将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D.抗日成为东北社会各阶层的共识D6.右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A7.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其中有名的歌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在当时的含义是指()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日军攻占山海关C.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C8.平津广大爱国青年学生目睹中国种种惨状,发誓“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说明一二·九运动的目的是()A.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B.逼蒋抗日C.爱国救亡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9.“对于……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该材料所评述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华北事变

D.一·二八事变B10.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B.国民党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已经清除A11.“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B.投靠日本,置蒋介石于死地C.争夺地盘,扩大内战D.逼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D12.旧报纸上的老照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下图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十年内战全面停止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1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B二、综合题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材料三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纪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材料四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材料一中的图片和词分别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2)材料二中红军们“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被解决的?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两例。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