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模拟试卷测试卷(含答案)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sōusuǒ
xīshuài
kǒngbù
cánbàodǐyù
cuìruò
sīkōngjiànguàn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刑罚(xíng)
蒸融(zhēn)
坚劲(jìn)
宪兵(xiàn)B.依偎(wèi)
蝎子(xiē)
漩涡(xuàn)
头涔涔(cén)C.敦厚(chún)
花圃(pǔ)
侦探(zhēn)
瞻仰(zān)D.侵袭(qīn)
炊烟(chuī)
心扉(fēi)
戛然而止(jiá)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
截然不同B.心平气合
金碧辉煌C.应接不暇
美味家肴D.迫不急待
哄堂大笑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B.走进这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C.甲虫们友好地交谈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D.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在北京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一种“纳米电池”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B.通过这次诗歌诵读活动,使同学们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C.今后我们应该接受教训,避免此类事故不再发生。D.同学们大声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B.2004年,我国正式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C.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D.一些猎食性恐龙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诗中的“妃子”指杨贵妃。B.“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是李白和杜牧。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火把在燃烧,火把梨也纷纷掉落,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忙着去抢去拾。①在鼓乐与欢呼声中隆重的点火把仪式开始了。②几个精壮的汉子扶着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登上高台,用一束燃着的小火把点燃了大火把。③据说,拾到火把上掉落的梨,是一种福气,它会让你四季甜蜜。④如果有谁仰脸一张口,就有梨掉入嘴里,那他就是最幸福的人了。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读一读,想一想,按要求完成练习。(1)仿写句子(用上表示“专心”的词语)例:“五一”期间,北京的各景点都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八达岭长城川流不息,故宫博物院人潮汹涌,天安门广场熙熙攘攘。____(2)根据情境,补全句子。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稻穗;时间在作家笔墨的流淌中,____;____,____。(3)运用动作、神态描写,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弟弟拽着妈妈的手走进了超市,他一眼就看见了摆在玩具柜台上的变形金刚。____(4)妈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补好了。”(改为转述句)____(5)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你有可能发现真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____根据课文内容及积累填空。(1)春雨是历代诗人吟颂的对象。伴着细密的春雨,远处的草色若隐若现,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悄无声息,在万物萌发、急需雨水的时节降临,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写诗句:“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2)我们学过很多带有数字的诗句,如杜牧的“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3)“咏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一大写作主题,如孟浩然的“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写出了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4)《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辞劳苦、倾其一生辅佐刘备父子,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亲近经典可以滋润心灵,涵养大气。启航小学决定动员全校师生开展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下面的题目。(1)板报组决定选几则经典来劝告同学们学会友爱,请你在以下几条里选出一条。(
)A.兄则友,弟则恭 B.亲师友,习礼仪。 C.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2)故事组搜集到以下句子,请你写出下列句子里所包含的典故或故事。冬则温,夏则清。()
昔孟母,择邻处。()昔仲尼,师项橐。()
如负薪,如挂角。()(3)学校决定于下月第一个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三字经》和《弟子规》朗诵大赛,想邀请某著名大学教授罗博士来做评委,请你以大队部的名义给罗博士发一则邀请函。尊敬的罗博士:您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航小学大队部×年×月×日文言文阅读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愿趣火视绝缨者
催促 B.王怪而问之曰
感到奇怪C.寡人未尝有异于子
不同 D.今幸得用于臣之义
按道理应该做的13、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楚庄王赐其群臣酒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妾扢其缨而绝之
学而时习之C.今幸得用于臣之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
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1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你对文中的楚庄王和大臣分别从其值得学习的方面做出评价,并用文中语句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材料一: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著”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篌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著”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尾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吃饭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筷子的使用则表达了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相比于西方用刀、叉等工具随意切割食物,让人感到一种暴虐和一种舞刀弄叉的张狂,那么东方人用筷子温文尔雅的夹取食物就显得更加内敛和含蓄了。材料二: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材料三:咏竹箸【明】程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材料四: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浙江省余姚市文明办特此设计了此海报。16、【材料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筷子。17、【材料三】明代诗人程良规在《咏竹箸》这首诗中,热情歌颂了筷子的____________的精神,这与唐代诗人罗隐《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18、【材料四】是一则宣传海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材料中的信息作答)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父亲第一次说害怕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赶。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神气十足
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特别是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有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
平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直到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对母亲说,他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
连续)外出打工。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过坟堆,一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了(隐蔽
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20、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21、本文是依据______和______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23、“我”工作后,父亲为什么还一直在外打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文中的哪处细节描写最让你感动?并说说你对这处细节描写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三字经》里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然。”说的是汉代人黄香,从小对父母很孝顺,夏日炎热,其父无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先用身体暖热被褥,才让父亲上床休息。黄香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体现了一颗感恩的心。其实在生活中,感恩之心的表现有很多,回报师长的传道授业,回报朋友的细心关照,回报素昧平生者的无私援助……感恩是做人的美德,是生活的大智慧,请以感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3.语言简洁生动,感情真挚。4.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搜索、蟋蟀、恐怖、残暴、抵御、脆弱、惯”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解析:D【详解】考查汉字的读音。A项蒸融(zhēng);坚劲(jìng)。B项依偎(wēi);漩涡(xuán)。C项敦厚(dūn);瞻仰(zhān)。3.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A项正确。B项,“心平气合”应为“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C项,“美味家肴”应为“美味佳肴”,指精致可口的饭菜。D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指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4.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2分)5.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对病句的掌握,要注意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并且能准确判断病因。选项A属于搭配不当,“唤来”不能和“目光”搭配,可改为:近日,在北京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一种“纳米电池”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选项B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改为:这次诗歌诵读活动,使同学们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选项C属于不合逻辑,可改为:今后我们应该接受教训,避免此类事故再发生。选项D正确。6.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项说话人在中间,句号改成逗号。B项正确。C项中“如何”是疑问词,应该在呢后用问号。D项身体轻盈后应该分号。7.B解析:B【解析】略8.B解析:B【详解】考查句子排序。“火把在燃烧”承接②句写点燃火把,③句写了火把梨的寓意,这是解释“火把梨也纷纷掉落,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忙着去抢去拾”的原因,因此插入②句和③句中间最合适。9.
教室里,大家都在安静的上着自习课:小红专心致志地写着作业,小华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试卷,小明全神贯注地看着课外书。
写成了优美的文章
时间在冰川的悄悄融化中
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弟弟用渴求的眼神看着妈妈,晃了晃妈妈的手,说:“妈妈,可以给我买一个变形金刚吗?”妈妈眉头一皱,用严肃的语气拒绝了弟弟。
妈妈对小华说,她把小华的书包缝补好了。
如果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你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句子仿写。表示“专心”的词语还有: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废寝忘食、心无旁骛、心无二用等等。例句冒号前面的部分是总起句,冒号后面的部分,是对冒号前面的句子进行细致描述。进行句子仿写时,要注意句子是否通顺,不要出现错别字。(2)本题主要考查句子补充。例句的意思为“时间在谁的……中,怎么样了”。其中“农民”与“稻穗”相搭配,综上所述,本题第一空所补充的内容应与“作家”相搭配,答案的第二空“冰川”和第三空“江海”相匹配。(3)本题主要考查描写手法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可以从弟弟想要变形金刚的角度入手,例如撒娇、哭泣等等;也可以从妈妈的反映入手,例如同意或拒绝等等。(4)本题主要考查引述句与转述句之间的转换。首先将冒号、引号去掉,接着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最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5)本题主要考查用关联词合并句子的能力。关联词“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还可以用“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都表示假设关系。用关联词进行合并以后,读一读,适当调整语序,或进行字词的删减与替换。10.
天街小雨润如酥
随风潜入夜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两山排闼送青来
野旷天低树
清风半夜鸣蝉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详解】(1)本题考查古诗识记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韩愈,全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杜甫,全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本题考查古诗识记默写。《江南春》作者是唐代杜牧,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宋代王安石,全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3)本题考查古诗识记默写。《宿建德江》作者是唐代孟浩然,全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代辛弃疾,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本题考查名言识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11.B解析:(1)B(2)
黄香温席
孟母择邻
仲尼师项橐
负薪挂角(3)启航小学将于下月第一个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三字经》和《弟子规》朗诵大赛,特邀您参加,欢迎您的莅临!【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以及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考点。(1)本题告诫同学学会友爱,即应该选B项,AC两个选项是说朋友的重要性。(2)本题根据每句话的含义联想到所蕴含的典故,写出所含典故即可。主要不要写错别字,要加大平时的积累和文学常识的摄取。(3)本题中写一则邀请函,要注意邀请函的格式,仔细审题,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12.C解析:12、C13、D14、
后来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有一个人在战斗中常打头阵,五次冲锋打退敌人,取到敌方将军的头献给楚王。
我,就是早先在殿上被揪下帽缨的那个人啊。当时就应该受刑而死,至今愧疚很久了,没能有所报效。15、楚庄王胸襟宽广,仁厚开明。理由:“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大臣知恩图报,忠勇(忠义)双全。理由:“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分析】译文:楚庄王宴待群臣,天晚时群臣喝酒尽兴,人都醉了。大殿上火烛灭了,有人暗拉王后的衣裳,王后扯断了这人的帽缨,对楚王说:“刚才火烛灭时,有人拉我的衣裳。我扯断了他的帽缨,请快点火查看帽缨断的人。”楚王说:“不要燃火!”立刻下令:“今日大家与我欢乐饮酒,谁的帽缨不断,表示他还不尽兴。”于是群臣都自动把帽缨扯断了,于是楚王与群臣欢饮后才散席。后来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有个人常常打头阵,楚国与吴国五次会战,他五次攻破敌人行阵打退敌人。楚王奇怪地问他:“我不曾优待于您,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那人说:“我就是大殿上帽缨被扯断的人。”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言文字词翻译。“寡人未尝有异于子”的意思是“我不曾优待于您。”这里“异”的意思是“优待”。1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言文字词用法。A.“其”用作代词。B.“之”用作代词。C.“之”用作助词。D.前一个“于”用作介词,后一个“于”用作动词。1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言文句子翻译。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应该学会联系前后文,融会贯通后,解题的准确率会更高。1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言文。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应该深刻理解前后文,然后从原文中提取信息。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楚庄王胸襟宽广,仁厚开明。他没有杀掉拉王后衣裳的人。表明理由的句子为:“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大臣知恩图报,忠勇双全。在战斗中,他尽自己所能为楚王效力。表明理由的句子为:“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13.16、
地位
历史
文化内涵17、
默默奉献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1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
文明用餐,使用公筷19、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更好的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分析】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材料一首先介绍了筷子的地位,它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接着介绍了筷子的来历,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篌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著”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然后介绍了筷子蕴含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尾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17、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识记。“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这首诗的意思是筷子被频繁的使用,先尝到各种或甜或苦的味道,但真正的滋味确实由人来品尝,筷子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热情歌颂了筷子默默奉献的精神。罗隐的《蜂》,全诗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意思是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歌颂了蜜蜂勤劳无私、甘于奉献的品格。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可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可知,此海报的目的是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由海报图片可知,此海报倡导大家在饭桌上文明用餐,使用公筷。1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这句话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四个“通过……”的句式,将小孩、老人、孤独的人、相守的人通过筷子诉说着的人生和情感写出来,这样更好的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14.20、底气十足寂静继续隐藏21、
事情发展
时间22、
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
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解析:20、底气十足寂静继续隐藏21、
事情发展
时间22、
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
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的“胆大”23、因为老家的屋边上新葬了一个坟母亲跟“我”生活在一起,父亲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感到害怕。24、“不害怕,我胆大!”其实父亲不是不怕而是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他要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25、父亲为了家庭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走山路,过坟墓。30年后当儿子成长起来后第一次承认自己胆小。充分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吃苦耐劳、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解析】20、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上下文的语境,进行辨析,找出合适的词语即可。2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写作的顺序,仔细阅读原文可以得出,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和时间的顺序来记叙的。22、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仔细阅读划线句,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的“胆大”。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情节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我”工作后,父亲还一直在外打工是因为老家的屋边上新葬了一个坟母亲跟“我”生活在一起,父亲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感到害怕。24、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文章中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项目一任务二思考与练习答案
- 急救护理学绪论
- 个人房屋租赁协议模板
- 2025国内货物买卖合同模板「」
- 小学梅花魂教案
- 广州短期装修工程合同
- 2025合同能源效益提升宣传口号标语
- 2025汽车销售合同模板
- 合同纠纷处理手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学案+素材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新生儿科护理文书
- 奇特的视觉图形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JTGT3650-01-2022)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 食堂生物防治制度
- 2024年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
- 《陆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规程》(NB/T 10087-2018 )
- 2024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主题课件
- 输电线路(电缆)工程施工作业票典型模板(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