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2022级仁寿一中南校区2024年春入学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标号;答非选择
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
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
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
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
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
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
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
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
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
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
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
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
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
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
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
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
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
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
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
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
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
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
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
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前期的唐朝拥有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且秉持开放理念治理国家的统治集团。这个统
治集团就是以李渊为核心的领导层。陈寅恪先生归纳为“关陇集团”。它最初是由西魏
的掌权者宇文泰所创立。宇文泰为扭转与东魏抗衡中的弱势地位。他聚合关中陇右的各
路豪强和朝中汉人等,团结在他周围,形成力量以壮大自身。此后的北周兼并北齐、隋
唐之统一,其凝聚力量都与这个集团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它的特点就在于融合了众多的
胡汉势力,集中原传统、草原游牧文化诸多要素于一身。其有强烈的兼纳和开放精神。
这也是促使它在那纵横掉阖的博弈中能够展现开拓进取,引领潮流的基本动因。
唐朝兴盛局面的出现,是魏晋南北朝以来胡汉结合的成果。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若
从人群组合为中心的结构上考察,大体可分作汉系和胡汉结合的两种类型,有的学者将
其归结为“外侯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像制国家”和“内亚边疆帝国模式”,是吗?
唐朝之强盛,最终的促成要素是人而非物,即人群构成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如
果说唐朝有什么区别于秦、汉、宋、明这些中原汉系主体王朝的地方,那就在于它人群
多样的“异质性”组合的形态,而今日的话语表述就是多民族多族群,尤其是来自诸如
粟特人等那些域外群体的参与和合入。
首先,外族人于唐廷为官者的高比率。据史料记载,贞观四年(630)唐朝征服东
突厥之后,为了妥善对待他们,朝廷将其民众安置在长城沿线地区,设置羁縻州,满足
其生活需求;上层贵族则落居长安,任命官职,“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伴”。
其次,粟特等西域胡人在唐朝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西域胡人朝向东方求得发展,是
那个时代一个颇为耀眼的行为。他们中不乏使节、学者、宗教信徒。更多的则是从事商
贸的各类人等。另据文献记载,唐后期德宗在位期间,宰相李泌出于朝廷负担过重的考
虑,曾下令检括那些定居在长安城免于赋税的胡人户口,查得4000余人,唐廷下令让
他们选择:要么入籍成为唐朝百姓承担相应税赋,要么返回西域老家。结果没有一个返
回的。他们早已娶妻生子,置办产业,与长安社会融结一体了,倘若离开长安返回原籍
后,无异于抛家弃子。
最后,胡人在丝绸之路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沟通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渠
道,丝绸之路在唐朝表现得十分突出。然而仔细分析,承担其重要角色的,更多的是粟
特商人。出土文献中记载的“商胡”“兴胡”,主要指的就是他们。
史实证明,当王朝强盛繁荣之时,往往伴随着开放的内外交流和中西互动;反之,
当大门紧锁、自我封闭之时,也多与萎缩衰落相伴生。前后300年的唐朝历程,我们看
到的恰是这种盛世及衰相的前后嬉替。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唐朝的兴盛与域外人士的参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的时代,性情更为平易开朗,其深入浅出而气象蓬
勃的诗歌风格与《国风》比较接近。
B.盛唐时期,人民力量高涨,喜欢歌颂正面力量、追求光明理想的作品,不喜欢揭
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
C.促成盛唐强盛的最终要素是人,多民族多族群的"人"的组合形态是唐区别于秦、
汉、宋、明这些中原汉系主体王朝的地方。
D.丝绸之路是唐朝沟通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渠道,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丝绸之
路贸易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主要是粟特商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等句子夸张地表现了愁之多、愁之长,因而是
盛唐气象的突出体现。
B.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都说愁之多、愁之长,在
艺术造诣上却有着云泥之别。
C.盛唐之时,检括定居长安城免于赋税的胡人人口达4000余人,足见当时胡人朝
东谋求发展是一个颇为耀眼的行为。
D.盛唐局面的出现,是魏晋南北朝以来胡汉融合的成果,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统治
集团具有强烈的兼纳和开放精神。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A.千里黄云白日璃,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D.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4.材料一在论述“盛唐气象"时,提到楚国的屈原和南唐后主李煜,这样写的用意是什
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随着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盛唐又被推到了我们眼前,由《长安三万里》回望
盛唐,世人皆想去长安。盛唐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2.D3.D4.①文章以屈原的《离骚》为例,论证有思想性的作品不
一定总是描述黑暗。
②文章将李煜的《虞美人》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体现两者在描写愁怨及形
象上的差异,突出盛唐气象饱满蓬勃的特点。5.①盛唐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
人民力量日益高涨,人民的情感饱满充沛,人民性情平易开朗。
②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
③盛唐具有强烈的兼纳和开放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引领潮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喜欢歌颂正面力量、追求光明理想的作品,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
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
总是描述黑暗";且对于盛唐气象,原文说的是“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
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反映的
是时代的整体偏好,而并非绝对的"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而是盛唐气象的突出体现"强加因果。材料一原文说的是"我们如果以为伯发三千
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
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文中不是因果关系。
B."在艺术造诣上却有着云泥之别"曲解文意。材料一原文说的是"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强调的是形象区别,
而非艺术造诣。
C."足见当时胡人朝东谋求发展是一个颇为耀眼的行为”以偏概全。材料二原文说的是"宰
相李泌出于朝廷负担过重的考虑,曾下令检括那些定居在长安城免于赋税的胡人户口,
查得4000余人",因此可知,“检括定居长安城免于赋税的胡人人口达4000余人"只是
朝廷减轻赋税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行为,不能得出“当时胡人朝东谋求发展是一个颇为
耀眼的行为"。原文中"西域胡人朝向东方求得发展,是那个时代一个颇为耀眼的行为"。
故选Do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
D.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表现的是对友人的相思之愁,李商隐是晚
唐诗人,没有盛唐诗歌朝气蓬勃的特点。
故选Do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材料一论述屈原的语句主要是"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
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性格形象,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可见,文章以屈
原的《离骚》为例,论证有思想性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
②原文中,"李白的《将进酒》……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
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李煜的《虞美人》......也是说愁多、愁长,
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文章将李煜的《虞美人》与李白的
《将进酒》进行对比,体现两者在描写愁怨及形象上的差异,突出盛唐气象饱满蓬勃的
特点。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从材料一“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
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
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
更为平易开朗""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可以
看出,盛唐人民力量日益高涨,人民的情感饱满充沛,人民性情平易开朗。
从材料一"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
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中可知,盛
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
从材料二"它的特点就在于融合了众多的胡汉势力,集中原传统、草原游牧文化诸多要
素于一身。其有强烈的兼纳和开放精神。这也是促使它在那纵横碑阖的博弈中能够展现
开拓进取,引领潮流的基本动因"可见,盛唐具有强烈的兼纳和开放精神,勇于开拓进
取、引领潮流。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①账房里的钟已指向12点30分,大家都准备去吃饭了。这时,昆宁先生敲了敲窗
子,打手势要我去账房。我进去了,发现那儿还有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
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
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
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
眼镜——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即使他用来看了,
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②“这位就是。”昆宁先生指着我说。
③“这位,”那个陌生人说,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还有一种说不出的
装成文雅的气派,给我印象很深,“就是科波菲尔少爷了。你好吗,先生?”……
④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
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想,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一路上,米
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
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
⑤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
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
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较了。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
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婴儿是双胞胎
里的一个。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不曾见到这对
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
⑥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在
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人。不
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我的房间
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
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
⑦“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
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
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我回
答说:“你说得对,太太。”“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
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
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
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⑧米考伯先生曾当过海军军官,这是米考伯太太告诉我的,还是出于我的想象,我
已弄不清楚……我只知道,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他确实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只是不
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相信。现在,他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不过恐怕赚不到
多少钱,也许根本赚不到钱。
⑨)“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伯太太说,“那他们就得
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还不了
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
⑩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
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
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
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
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
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
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
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
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
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
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
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
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弹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
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
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
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
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
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
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
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
天晚上更好的了。
(节选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米考伯太太生活很不如意,虽然不喜欢以招租的形式和陌生人住在一起,但为了
缓解经济困难最终同意;她不懂持家,用典当餐具的钱吃喝享受。
B.成为米考伯先生的房客之后,"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中"我们的家"这称呼
主要表现了“我"去米考伯先生家的兴奋。
C.米考伯太太刻意向"我"介绍米考伯家庭的遭遇,"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写出其无
力偿还债务的境况,刻画出他们夫妇的无赖形象。
D.童年的大卫,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事件的观察者,作者将自己回忆过去时的
情感寄托在大卫身上,极力探索孩子的心灵世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考伯家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是"一个孤儿",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描绘,
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等问题的广泛关注。
B.米考伯先生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人们将这一典型形象特征概括为"米考伯主义”,
可见作者人物塑造之成功、影响之大。
C.小说以全知视角叙事,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能激发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
考,也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产生艺术感染力。
D.第④段写米考伯太太跟"我”谈论现在与她结婚以前的生活比较,表现出她对过
去优越生活的怀念,对现在贫困生活的不满、无奈。
8."我"对米考伯夫妇的情感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请依据节选内容加以梳理概括。
9."米考伯"一词被收入英语词典,意思是“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请结合选文
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参考答案:
6.D7.C8.①"我"对米考伯先生的文雅、周到表示敬意;
②"我"对米考伯夫妇贫穷、悲惨的生活状况表示同情;
③"我"对米考伯夫妇的不切实际、虚荣、盲目乐观等表示委婉的批判、温和的讽刺。
9.①运用了夸张手法(或漫画式)。如米考伯先生初次亮相,"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
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
单片眼镜”,刻画出一个爱慕虚荣,喜欢装"文雅气派"的米考伯。
②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如第⑦段中米考伯先生遭遇讨债后“作出抹脖子的动作",与
擦亮皮鞋、"哼着一支曲子”出门去形成鲜明对比,在迅速转换中表现了他喜欢享受、缺
乏责任心,但面对困难时乐观自在的性格特征。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不喜欢以招租的形式和陌生人住在一起"错误,米考伯太太排斥招租,并非不想和陌
生人住在一起,而是因为对自己家需要通过招租以度过难关感到难过。
B."兴奋"错误,应该反映了"我"内心的孤独。
C."刻意……”"刻画出他们夫妇的无赖形象”错误,并非刻意,只是客观地向"我"介绍米考
伯家庭的遭遇,同时这句话写出了他们生活极端穷困的现实状况。
故选Do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小说以全知视角叙事”错误,由原文"我进去了,发现那儿还有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
子......""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可知,小说以第
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的。
故选Co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一路上,
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
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可知,"我"对米考伯先生的文雅、周到表示敬意;
由原文"‘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
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可知,"我"对米考伯夫妇贫穷、悲
惨的生活状况表示同情;
由原文"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
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
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
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可知,"我"对米考伯夫
妇的不切实际、虚荣、盲目乐观等表示委婉的批判、温和的讽刺。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
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
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
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一一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
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可知,运用了夸张手法(或漫画式),刻画出一
个爱慕虚荣,喜欢装"文雅气派"的米考伯。
由原文"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
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
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
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可知,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表现他喜欢享受、缺
乏责任心,但面对困难时乐观自在的性格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4小题单独成题
文段一:
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
楚,目:“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
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日:“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
万,虏楚将屈自,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
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竞怒,不救楚,楚大困。
(节选自《屈原列传》)
文段二: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遣楚王书日:“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林,太子入
厦,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
闻君王乃今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岁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
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
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唯日:“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
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日:“吾王在秦不得还,
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日:
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潜王召群臣谋之,或
日:“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日:“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
于天下也。”其人目:“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日:'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
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问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
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毒于泰,秦人归其丧。
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日:“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
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
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王与太子A俱困B于诸侯C而今又倍王D命E而立F其庶子G不宜H乃诈I赴于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表亲属关系,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意思相同。
B.质,即作人质,作抵押品,与“燕太子质于秦"的"质"意思相同。
C.婚姻,指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意同。
D.薨,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亡称为"薨",与《祭十二郎文》中“明年,丞相
薨"中"薨"意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
赴会,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决。
B.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昭睢与子兰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
说去了秦国,结果被扣留。
C.楚怀王从秦国逃跑,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
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后来被秦国人追上。
D.楚怀王去世后,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很悲伤。从此
楚国不再尊重秦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
(2)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
14.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实。
参考答案:
10.CGH11.A12.D13.(1)太子欺凌杀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
我确实愤怒之至,便派军攻打您的边境。
(2)秦国真是太无道了,害死楚怀王又威逼他的儿子;楚国不强大,忍受杀父之仇而
与自己的敌人通婚。
14.①贪图秦国六百里土地。②轻信张仪而与齐绝交。③怒而轻率发兵攻秦,以致
楚将被擒,楚兵被斩首八万。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别的诸侯国,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旨去拥立他的庶子,
不合适。”于是假称楚怀王去世到齐国去迎太子回国。
"于诸侯"是"困"的后置状语,状语后断开,即C处;
"而"连接"倍王命"和"立共庶子",结构紧密,中间不能断开,在"立共庶子”后断开,即G
处;
"不宜"前省略代词主语,在“不宜”后断开,即H处。
故在CGH三处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堂房亲属。句意: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
善。/《春天夜晚和堂弟在桃花园宴饮序》
B.正确。句意: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
C.正确。句意:相互通婚结为姻亲的关系。/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约定作儿女亲
家。
D.正确。句意: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第二年,丞相去世。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楚国不再尊重秦国"错,"楚国"应为"诸侯国",原文是"诸侯由是不直秦"。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陵杀",欺凌杀死;"谢",道歉;"诚",确实。
(2)"甚哉秦之无道也”,主谓倒装句,秦国真是太无道了;"劫",威逼;"婚",通婚。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曰:’……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可知,贪图秦国六百里土地。
②由原文"信张仪,遂绝齐"可知,轻信张仪而与齐绝交。
③由原文"泰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可知,怒而轻率发兵攻秦,以致
楚将被擒,楚兵被斩首八万。
参考译文:
文段一: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
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
常憎恨齐国,齐国却与楚国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
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
国接受土地。张仪却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
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
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自,于是夺取了楚
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
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
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文段二:
秦人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
弟,在黄棘立盟,(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太
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要的臣子,不道歉就离开了,我实在气愤难忍,派兵攻打了您的边
境。现在(我)听说大王让太子到齐国充当人质以求和解。我国与楚国相邻接壤,相互
通婚结为姻亲的关系。如果今日秦国、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号令别的诸侯。我希
望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相约,结盟后再离开,(这是)我的愿望。”楚怀王忧虑此
事,想前往又担心被骗,想不去又担心秦国更加愤怒。昭雎说:“秦是虎狼之国,有吞
并各诸侯的心思,不可以相信呀!”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赴约,楚怀王于是到
了秦国……秦人把他扣留了下来。楚国的大臣们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
王(被扣留)在秦国不能回来,被用割地要挟,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
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
昭雎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别的诸侯国,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旨去拥立他的庶
子,不合适。”于是假称楚怀王去世,到齐国去迎太子回国。齐潜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有人建议:“不如扣留太子来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齐国的丞相说:“不可。
楚国另立新王,这样我们就空有人质而又在世人面前做了不义的事。”那个主张扣留太
子的人说:“不是这样。如果楚国拥立新王,我们就与他们的新王做交易说:'让给我
们下东国,我们替您杀太子。不这么做,(我们)将会联合三国一起立太子为楚王。'”
齐潘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楚国立太子为楚王。
十八年,楚怀王逃跑回楚国。秦国人发现后,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
路逃到了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楚怀王。楚怀王准备逃往魏国,
秦国人追上了他,抓回秦国。十九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
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悲伤。各诸侯因此不再认为秦国
有理。
司马光说:秦国真是太无道了,害死楚怀王又威逼他的儿子;楚国不强,忍受杀父
之仇而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唉,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臣子如果能任
用得当,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君主不致力于治国之道而(只想)
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1516小题。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
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②高士,钓鳌词客③。千百年传吾辈语,
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④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
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入①王实之、郑伯昌均是作者的好友,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后
郑伯昌被派为"近畿"地方官。此词乃作者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所作。②冥鸿:高飞的鸿
雁,形容才士高绝尘俗。③"钓鳌",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抬起脚没走几步就到了这五座
山所在的地方,一钩就钓上了六只大鳖,合起来背上就回到了他们国家。比喻非凡的事
业。④晞(xT)发:洗净晒干头发,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晞女发兮阳之阿"。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变幻莫测无常雨,南北东西不定风,留不住郑伯昌离乡赴任的匆匆脚步,此处的
风雨,也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B.上片末尾两句重述离别的现实场景,与首句的风雨之声形成呼应,又营造起肃杀
中见意气飞扬的沉雄壮阔之境。
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这里是化用,想象自己只能游于乡野、困
于乡间,表现遭贬后的落魄。
D.词人一方面期望友人保持气节,不轻易摧眉折腰迎合世俗趣味;另一方面又担心
友人的豪言壮语惹来杀身之祸。
16.顾易生评价本词"一扫’彷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于离别中见振奋之意",请结
合词句,分析“振奋之意”的表现。
参考答案:
15.C
16.①"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表达友人与词人志存高远、不肯趋炎附势的高
尚节操。
②“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化用孔子困于匡时"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
如予何"之语,赞颂友人的高才雄略,并指明其任重而道远的济世使命。
③“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体现出作者坚信忠心为国、德才兼备的贤良终将名垂青史。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想象自己只能游于乡野、困于乡间,表现遭贬后的落魄"错。"晞发处,怡山碧;垂钓
处,沧溟白"是回忆他们三人赋闲乡野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并非表现遭贬后的落魄。
故选Co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振奋之意”的表现在: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意思是劳烦你捎个口信,捎给那鸿雁般高翔的志士;
劳烦你转达问候,问候那海滨钓鳌的诗翁。写临行前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表达友人与
词人志存高远、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节操。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意思是千百年后,人们会传诵我辈今朝的话语;
诸君数人,维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作者化用孔子困于匡时"天之未丧斯文也,匡
人其如予何”之语,进一步赞颂友人的高才雄略,并指明其任重而道远的济世使命。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意思是别笑话我今日仕途坎坷,也许后世能洞察我抗直的初
衷。"笑,,字体现出睥睨天下、超然物外之意,视功名如粪土,坚信庸庸碌碌的"拙宦”必
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被遗忘,而像自己和友人这样忠心为国、德才兼备的贤良终将名
垂青史。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词中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
颇有"振奋之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两句表明秦始皇的暴力统治不但震慑了北方的少
数民族,也震慑了国内的勇士。
(2)《屈原列传》中写出了屈原如莲、如蝉一般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3)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
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
答案:17.(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题。
桑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
战士等"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
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在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
桑地亚哥是一个失败的英雄。()o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他是无论是
84天的"背运",还是在与马林鱼搏斗"感觉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时候",他"还要试它一试”,
还要“忍住一切的疼痛,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余的力气统统拼出来”。在与鲨鱼群进行
的境况中,老人在一的情况下,仍然拖着伤残的身躯,与残暴的鲨鱼展开了一场一、注定
失败的战斗。虽然桑地亚哥在与暴力世界的较量中失败了,但他坚信:“一个人并不是
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最终,他虽然只带回来巨大
的一副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陪伴着他,他也正在梦见狮子。这是对未来胜利的向往,
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此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B.然而在对待输赢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C.然而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D.然而在对待胜利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冕之王声嘶力竭精神抖擞众寡悬殊
B.无冕之王殊死搏斗精疲力竭众寡悬殊
C.冠冕堂皇殊死搏斗精神抖擞难与匹敌
D.冠冕堂皇声嘶力竭精疲力竭难以匹敌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他只带回来巨大的一副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陪伴着他。
B.虽然他只带回来一副巨大的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陪伴着他。
C.他虽然只带回来巨大一副的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陪伴着他。
D.虽然他只带回来一副巨大的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看守着他。
参考答案:
18.C19.B20.B
【解析】18.本题既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选用句式的能力。
A.根据语境,可知前后是转折关系,没有因果关系。
B.说的是输赢,但结合语境,桑地亚哥应该是面对失败。
D.说的是对待胜利,意思和语境相反。
故选Co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无冕之王:虽然没有被加封官衔,但也是一个高官;指没有权威的名义而影响、作用极
大的人。冠冕堂皇: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
义。此处是想赞扬桑地亚哥,应用"无冕之王"。
殊死搏斗:进行了事关生死的斗争。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
此处强调主人公在行动上与鲨鱼的较量,应用"殊死搏斗"。
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精神抖擞:形容精神
振奋,饱满。此处用来形容疲惫的桑地亚哥,应用"精疲力竭"。
众寡悬殊:形容双方人力相差极大。难与匹敌:势力难与对手争锋匹敌。此处写桑地亚
哥与众多鲨鱼展开了一场搏斗,应用"众寡悬殊"。
故选Bo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序不当:一是复句中,主语不同时,分句主语应该放在关联词之后,应将
"他"放在关联词"虽然"之后,据此排除C项;二是数量短语"一副"应该放在形容词短语
"巨大的"之前,据此排除A项。由于老人和小孩是朋友关系,故而D中的"看守"一词使
用不当。
故选Bo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3小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
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
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
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
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
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
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有删改)
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选出正确的一项()(3分)
A.比喻比拟设问B.比拟夸张反问
C.夸张拟人排比D.比喻排比设问
2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B.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C.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院子里很干净也很凉爽”,与原文
句式相比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21.A22.C23.①原文短句突出强调地点出了院子处于月色的笼罩下,写出
院子环境的美好。
②原文连续两个"得很"写出院子整理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
③原文句式短促,富有节奏感,更具有口语化特点,表现力更强。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等句子都是比喻;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则是比拟;
"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新疆2025年新疆伊犁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7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示波冲击试验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29年中国钒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精密机加工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三折防紫外线广告伞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电磁油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球台发球标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爱立信企业系统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7《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美团外卖骑手服务合同(2025年度)
- 应急预案解读与实施
- 2025年春季学期团委工作安排表
- 2025年《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腐败案例剖析》心得体会样本(3篇)
- 广告行业安全培训详细介绍
-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氨能源(绿氨)应用可行性研究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福南平市建武夷水务发展限公司招聘2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应届毕业生招聘(第二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一科一品一骨科护理
- 加气站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