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分层练(含解析)【基础巩固】1.(2023秋·辽宁朝阳·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先秦时期强调“夷夏有别”,春秋战国时期“尊王攘夷”成为诸侯称霸的重要条件。而《史记》中认为匈奴是黄帝的后裔,与华夏民族共祖,汉武帝时期泰山刻石碑文中“四夷”臣服、万邦来朝是帝王功成业就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汉代(
)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著史规范逐渐形成 D.华夏认同观念的强化【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先秦“夷夏有别”“尊王攘夷”,汉朝《史记》中认为“匈奴是黄帝的后裔,与华夏民族共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和华夏认同观念的强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先秦时期和汉朝关于“民族认同观念”的变化,并不只是为了说明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巩固,排除A项;一般说是唐代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而不是汉代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材料虽涉及到《史记》,但不能得出“著史规范”是什么,是否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广东·模拟预测)下面是出土于陕西神木大保当的汉代画像石上的“驯象”图。图中有一头大象,象奴头戴胡帽,着左衽袍,左手持钩,面向大象,作驯象状。材料料反映了当时(
)A.作品风格注重写意 B.外来文化的影响C.大象成为新的畜力 D.驯兽之风的盛行【答案】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焊点(中国)。陕西神木发现汉代画像石,其主要内容——戴胡帽、着左衽袍(少数民族的特点)的象奴驯象。以上信息体现了中原与其他地区间的交流,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该作品注重写意(强调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排除A项;驯象有可能是为了娱乐表演,而非劳动,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推出当时驯兽之风盛行,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开芳宴是表达夫妻恩爱而举办的宴饮,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至元代走向没落。开芳宴也是宋金辽墓葬中流行的装饰题材之一,多见于北方地区中小型墓葬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理想家庭模式和正统道德。这一现象说明(
)A.理学成为辽和金的官方哲学 B.妇女冲破汉唐儒学束缚C.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D.民族交融是时代的主题【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至元。根据材料,开芳宴是中原传统文化,宋金时发展鼎盛,“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理想家庭模式和正统道德”,即开芳宴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理想家庭模式和伦理道德;材料中开芳宴也是金、辽墓葬中流行的装饰题材,即金、辽地区的人们也认同其理念,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理学对辽和金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开芳宴是儒家理想家庭模式的体现,“妇女冲破汉唐儒学束缚”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时代的主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春·广东汕尾·高二统考期末)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谈到金代文学的集大成者元好问及其作品时言:“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有集大成之意。以词而论,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矣。”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也言:“至金人入主中国,而女真乐亦随之而入。……则北曲双调中之《风流体》等,实女真曲也。”两位学者意在强调(
)A.宋金文化的地位与意义 B.金文化是汉文化的附庸C.宋金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D.金文化受到了学界重视【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金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有集大成之意。以词而论,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矣”可见汉文化对元好问的影响,“北曲双调中之《风流体》等,实女真曲也”则可见汉人对女真音乐的认可和吸纳,体现宋金文化的交融与传承,C项正确;宋金时期南方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对峙上百年,但并没有影响双方的交流往来,汉胡文化共存与交融,同时促进了中华民族雅文学与俗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但材料并未体现宋金文化的地位与意义,排除A项;按照马克思主义“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不分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的民族观,“金文化是汉文化的附庸”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金文化受到了学界重视说法片面,材料不只肯定金文化,还肯定汉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春·辽宁大连·高二校联考期中)“大皇帝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这一规定表明(
)A.中央政府权威得到强化 B.西藏实行政教合一C.西藏正式归属国家版图 D.藏传佛教重视传承【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结合所学可知是金瓶掣签制度,必须得到驻藏大臣的认定,反映了中央对西藏的有效管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不能得出政教合一,排除B项;西藏正式归属国家版图是在元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重点是中央对西藏管辖的加强,并不是藏传佛教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6.(2023秋·四川成都·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某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春秋时期的三轮青铜盘、西汉时期“滇王之印”金印、辽正慧大师舍利塔小石碑、元八思巴字《百家姓》、清《平定准噶尔图卷》等文物。据此推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 D.民族团结与近代化发展的历程【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材料中的文物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文化交融和大一统治理等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主题,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都是出土的一些文物,没涉及传统文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不是近代,排除D项。故选A项。【能力提升】1.(2023秋·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史载,“秦始皇遣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充之,名曰新秦”。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秦汉统治者的举措(
)A.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 B.维护了秦汉王朝的长治久安C.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D.旨在加强对匈奴的有效管理【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秦汉时期在北部和西北部边境地区采取修筑城池,迁徙民众发展生产和加强防卫,屯田等政策,促进了农耕文明向西北地区的扩展,A项正确;秦朝二世而亡,“长治久安”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所述举措都发生在秦汉实现国家统一后,排除C项;材料所述举措是为了防备匈奴,加强边境管理,而非为了管理匈奴,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秋·湖南长沙·高三浏阳一中校考期中)西汉在北疆的统治主要分为称县和属国两种形式。在属国管辖区域内,少数民族保留本族官号和部落组织,在特定的地域内从事游牧生产,并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匈奴民众往往被编入军队,成为“属国骑”,随汉军四处征战。据此可知,属国的设置(
)A.不利于王国问题的解决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管理特征C.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D.是处理对外交往的积极探索【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在属国管辖区域内,少数民族保留本族官号和部落组织,在特定的地域内从事游牧生产,并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在北疆的统治尊重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保留其原有的行政体制,这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管理特征,有利于维护统治,B项正确;根据材料“匈奴民众往往被编入军队,成为‘属国骑’,随汉军四处征战。”可知,属国仍然归属于汉王朝的管辖和统治,并非形成了割据势力,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排除C项;西汉对北疆的管理属于民族内部,并非对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春·江西南昌·高三统考开学考试)《北史·西域传》载:“(高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1972年吐鲁番出土开元四年(716年)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片,说明了(
)A.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 B.民族交融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族际流动与文化整合加强 D.西城少数民族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代之前的高昌就已经设有官学,并以《五经》等为教材,教授学生,而吐鲁番出土文书有《论语》等典籍,这些书籍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也已成为西州地方学校的教材,且与中原地区学校教材无异,这说明魏晋以来西域少数民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魏晋以来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融趋于一体化的整合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秋·河北保定·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下面是《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由此可推知(
)A.朝代变迁决定民族国家认同 B.古代少数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C.唐代民族矛盾得以有效解决 D.国家统一利于推动民族友好交融【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十六国、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地图可知,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唐朝国家统一,加强了对少民民族的管理,民族友好交融,D项正确。朝代变迁影响民族国家认同,而不是决定,排除A项;古代少数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唐代民族矛盾得以缓解,而不是“有效解决”,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广东·模拟预测)元朝在西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明中后期,西南地区的府州县官由布政司领之,宣慰司、招讨司等土司由都指挥领之;西南地区广建军事卫所,隶属各省都指挥使司。由此可知,明朝(
)A.强化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C.实施了改土归流消除地方割据 D.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政治权力【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元朝土司制度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西南地区的府州县官和土司分别隶属于布政司、都指挥使司,并在西南地区广建军事卫所,这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地方行政效率提高,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改土归流,排除C项;这是对地方制度的调整,不会削弱中枢机构的政治权力,排除D项。故选A项。6.(2023秋·安徽·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明朝时,西北军用马匹主要是通过茶马互市获得的,朝廷在西北设立秦州、洮州等8个茶马司。清朝顺治至雍正年间,西北茶马司大体在5个左右。到乾隆中叶,西北各茶马司被朝廷裁撤。据此推知,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B.马匹在战争中的地位下降C.各民族之间差异逐渐缩小 D.茶叶生产格局的时代变化【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西北边疆形势不稳,因此战马需求量大,经过清初几十年的努力,西北紧张的民族关系得以缓和,西北的民族与政治格局基本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由此推知,乾隆中叶茶马互市走到了尽头,于是西北各茶马司裁撤,清代茶马互市走向终结,故其原因在于清代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明朝战马需求量大,材料不涉及马匹在战争中的地位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明清时期茶马互市,材料不涉及民族融合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明清时期茶马互市的信息,据材料无法推断出茶叶生产格局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秋·广西贵港·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儒们秉持先秦儒家追求统一的观念,把大一统当作政治理想的首要大事,董仲舒明确提出,“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在大一统观念的指导下,儒家认为无论是居于中央的“华夏”,还是分居四边的“夷狄”,都是汉朝天予统治下的臣民。汉代在管理四夷的机构上承袭了秦代,也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但是设官更加具体,职权更加明晰。在中央机构中,汉朝继承了秦的典客制度,典客的名称在景帝中元六年(前114年)被更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又把“大行令”改称为“大鸿胪”。汉代对秦朝管理四夷的中央机构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所进行的改革,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与四夷交往频繁的现状,也表明了汉武帝对四夷的有效统治。——摘编自林先建《儒家华夷观与汉武帝民族政策研究》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交融推动了胡汉交往交融,承袭而立的李唐皇室本身也带有鲜卑血统。唐高祖李渊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唐太宗进一步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华夷一体”开明民族观,认为夷狄亦人耳。少数民族也因此将太宗尊称为“天可汗”。唐玄宗时延续了这种包容思想,秉持“中外无隔,夷夏混齐”的态度,以宽广的胸怀纳戎延狄,释放吐蕃俘虏,摒弃民族偏见,以至诚之心安抚四夷。在这种民族观的渗透下,唐代统治者针对少数民族实施了更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摘编自张文玉《唐代和亲与民族关系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设置民族机构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民族政策的共同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唐民族政策的认识。【答案】(1)背景: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儒家大一统观念的强化;各民族交往频繁,民族交融加强。(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共同点:以“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发展性;民族政策多样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3)认识:汉唐的民族政策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维护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详解】(1)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汉儒们秉持先秦儒家追求统一的观念,把大一统当作政治理想的首要大事”可知,儒家大一统观念的强化;根据材料“汉代对秦朝管理四夷的中央机构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所进行的改革,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与四夷交往频繁的现状,也表明了汉武帝对四夷的有效统治”可知,各民族交往频繁,民族交融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共同点: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中国)。根据材料“汉儒们秉持先秦儒家追求统一的观念,把大一统当作政治理想的首要大事”“唐高祖李渊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唐太宗进一步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华夷一体’开明民族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为指导;根据材料“汉代在管理四夷的机构上承袭了秦代,也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但是设官更加具体,职权更加明晰。在中央机构中,汉朝继承了秦的典客制度,典客的名称在景帝中元六年(前114年)被更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又把‘大行令’改称为‘大鸿胪’。汉代对秦朝管理四夷的中央机构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所进行的改革,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与四夷交往频繁的现状,也表明了汉武帝对四夷的有效统治”“唐玄宗时延续了这种包容思想,秉持‘中外无隔,夷夏混齐’的态度,以宽广的胸怀纳戎延狄,释放吐蕃俘虏,摒弃民族偏见,以至诚之心安抚四夷。在这种民族观的渗透下,唐代统治者针对少数民族实施了更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开放性、发展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政策多样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3)认识: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中国)。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汉唐的民族政策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维护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分析。8.(2023秋·福建泉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的朝代。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一条关于边疆治理的信息,并加以说明。【答案】朝代:图1西汉。示例:信息:设立机构,管理边疆。说明: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明朝沿长城布置“九边”军镇,防范蒙古骑兵袭扰。【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从图1中,河西四郡的设置、周边少数民族的状况分析,得出图1是西汉。信息:从对边疆的管理分析,得出设立机构,管理边疆。说明:首先,说明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机构。其次,列举西域都护府,并分析其作用。最后,结合明朝时期,布置“九边”军镇,分析其对蒙古的防范。【拓展延伸】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护乌桓校尉②单于都护府州③伊犁将军B.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C.①护乌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帅府③西宁办事大臣D.①安西都护府②单于都护府③西宁办事大臣【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B项正确;汉代护乌桓校尉,唐代设单于都护府州,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奏意在(
)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 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 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答案】B【详解】由材料“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可知奉天府尹张尚贤在上任后看到奉天境内一片荒凉的景象,从内忧外患的角度向朝廷上奏希望加强东北边务,B项正确;材料强调长期战乱导致东北地区田野荒芜,人烟稀少,而非自然环境导致东北的落后,排除A项;由材料“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有土无人”可知强调奉天地区经济落后,一片荒芜,并未说明东北的军事地位,排除C项;奉天府尹张尚贤掌握管理地方的行政权,弹劾是监察部门的职责,排除D项。故选B项。3.(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答案】B【详解】材料“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体现的是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见病食疗》课件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新人教版
- 初中音乐教学课件走进京剧
- 三年级数学下册专项复习统计与可能性第一组统计新人教版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2观察水教案苏教版
- 小学生赞美别人课件
- 2021一建考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题库试卷考前押题考点题库合集及答案解析五
- 三月份安全教育课件
- 暑假小学生视频课件下载
- 开学安全第一课课件
- 闸阀的操作力矩参考表
- 浙江省市政工程安全台账完整
- 环氧树脂参考配方大全
- 花木绿化养护考核评分表
- #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
- 110KV变电站工程创优监理实施细则
- 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检验批划分大全16页
- 教材中医方剂学
- 2022年2022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 下鼻甲生理、解剖、血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