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七单元第16讲课时跟踪练_第1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七单元第16讲课时跟踪练_第2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七单元第16讲课时跟踪练_第3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七单元第16讲课时跟踪练_第4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七单元第16讲课时跟踪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临沂模拟)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解析:根据材料“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可以得出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2.(2017·赣州模拟)“在18世纪的英国,它使整个阶级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东西。社会模仿效应使本来只买‘体面用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用品’,只买‘必需用品’的人开始买‘体面用品’……”这种现象表明()A.消费观念的变化 B.工业革命的发展C.浪漫主义的流行 D.自由主义的传播解析:购买需求的增加体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故B项正确;消费观念的变化是表象,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强调反思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自由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B3.(2018·汉中模拟)“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论述()A.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B.证明城市生活方式被普遍欢迎C.认为粮食问题阻碍城市化进程D.指出世界城市化取得同步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4.(2017·长沙模拟)下表中英国棉纱售价的变化反映出()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年份17861790180018071830售价/先令38309.56.753A.经济危机发生导致产品滞销B.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C.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成本降低D.政府加强调控降低商品价格解析:从1786年到1830年,英国的棉纱价格大幅度下降,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可知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C5.(2017·岳阳质检)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A.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B.工业革命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府职能的完善解析:为应对工业化带来的问题,英国政府为加强公共管理职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6.(2017·洛阳二模)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此后20年间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工厂”的地位。这表明当时()A.国际贸易缺乏竞争 B.世界市场很不成熟C.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D.世界局势比较稳定解析:英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20年间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工厂”的地位,这说明在当时的世界市场中英国处于中心地位,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并未建立,世界市场很不成熟,故B项正确。答案:B7.(2018·张家口模拟)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解析:纤维等人工合成材料,依赖的正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单从女性服饰的变化并不能显示出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故A项错误;推动女装材料由棉转换至纤维等,这是材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非棉纺织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审美情趣虽然与女装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本上还是由于科技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物质基础前提,故D项错误。答案:C8.(2017·商丘模拟)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故C项正确;“1901年”可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主要是美国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相对论”是20世纪上半期才出现,故D项错误。答案:C9.(2017·合肥质检)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18824239191907354223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从劳动力比重变化看,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是因为德国的工业化,不是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故A项错误;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是在1871年,故B项错误;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在1871年,故C项错误。答案:D10.(2017·德州模拟)1890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简称《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限制贸易做法及垄断贸易的行为。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A.限制企业竞争 B.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C.干预经济发展 D.接受了凯恩斯主义解析:依据材料“禁止限制贸易做法及垄断贸易的行为”可知当时美国政府鼓励企业的正当竞争,故A项错误;美国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联邦国会通过《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简称《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可知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干预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美国接受凯恩斯主义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7·宜宾模拟)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答案:A12.(2017·洛阳模拟)1870年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的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而英国为14%。这反映了()A.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已完成B.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英国已失去殖民帝国地位D.德国与英法的矛盾面临激化解析:根据材料,德国工业化速度远高于英国、法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故B项正确;工业化已完成的表述存在绝对化倾向,故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才最终瓦解,故C项错误;德国与英法的矛盾,材料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深圳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前工业时代(1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行政人员数量少,军队行动缓慢,信息传递耗时较长,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薄弱。中央政府仅负责军队、治安、税收等核心职能,学校、喷泉、引水道等公益设施多来自民间捐赠而非中央政府。大量非行政人员,比如封建领主、显贵、士绅,负担着协助政府治理地方的任务。官员能力低下,机构职能交叉,致使行政信息得不到妥善的搜集和管理,更遑论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最高统治者之间传递。在新的工业时代,政府获得的新能力可以“PEP”表达,“P”代表“plenty”(丰裕),国家财富迅猛增长;“E”代表“energy”(能源),自然能源和无生命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技术和劳动;“P”代表“penetration”(渗透),政府能够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直接作用于民众,同时,在收集、储存和检索信息方面的巨大的新能力,还有公务人员数量的巨大增加,政府的渗透也相应地大大增强。——[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材料二在我们做出“在第一个工业革命中,市场是唯一的推动力,与政府丝毫无干”这个结论前,应该记住:使英国地位与别国不同的这个市场环境的特点,大部分还是国家行动所造成。英国自十七世纪内战以后政府演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创造一个相当严密和统一的市场。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利用它时使人们能自由发挥能力和利用资源的影响,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掀起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构。——[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工业时代政府行政的特点。试分析工业革命的开展为政府能力的增强创造了哪些条件。(10分)(2)材料二中作者如何看待“工业革命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试用所学的英国史相关内容对作者的观点加以论述。(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条件”,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二“这个市场环境的特点,大部分还是国家行动所造成”“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掀起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构”归纳;第二小问“论述”,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环境、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边疆管理不善;公共职能有限;依赖地方精英;官僚机构效率低下。条件: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国家财富迅猛增长;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的应用和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善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能力。(2)观点:政府行为推动工业革命。论述:“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本。日益扩张的海外市场需求推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成为雇佣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保护发明专利,催生了一批技术成果,在技术层面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发展。14.(12分)(2017·蚌埠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大事年表》(部分)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1652—1672年,三次英荷战争1687年,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问世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21—1742年,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为第一位内阁“首相”1756—1763年,“七年战争”176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锭纺纱机——“珍妮机”1767年,瓦特改进纽卡门蒸汽机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自动织布机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830年,托利党一党统治终结,辉格党政府组建,议会改革开始1831年,法拉第证实电磁感应现象;1832年,议会改革法令通过,部分“腐败选区”被废除;1839年,挑起鸦片战争——闫兆祥《英国史》上述材料能够反映英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拟定一个明确的观点,以英国政治民主化为题,通过“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两党政治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历史事件,分析英国是如何由专制过渡到民主、以及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完善的;以英国经济工业化为题,分析英国是如何通过工业革命,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答案:示例一趋势:政治民主化。说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