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共危机社会动员_第1页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共危机社会动员_第2页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共危机社会动员_第3页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共危机社会动员_第4页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共危机社会动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学生考研意向情况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共危机社会动员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党和政府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将整个社会联系起来相互合作的一个有效手段便是社会动员。在动员全体人民积极参与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以下三种因素相互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国家的动员能力;二是社会成员的承压能力;三是高度的社会整合。关键词:新冠肺炎、公共危机治理、社会动员社会动员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必要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稳定。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公共危机时,社会动员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一般而言,社会进入危机状态之后,国家必须尽快转变角色,从常规治理模式中脱身出来,进入一种紧急动员的状态,唯有如此,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危机的破坏力,带领社会各界度过危机。同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更需要通过社会动员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由于交通工具的改进、社会分工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个群体、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这种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带来了社会活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跃升,另一方面也极大增加了危机治理的困难。对于新冠肺炎这样的疫情,如果是在社会成员自给自足、交往范围较小、社会流动性不强的传统社会,国家很容易将其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而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高速流动,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高密度的人员流动造成了新冠疫情的快速传播,这种情况如不采用社会动员的方式予以应对,将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动员的影响因素国家的动员能力所谓国家的动员能力,主要指执政党和政府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以实现既定社会动员目标的基本能力。在重大公共危机中,国家是社会动员的主导力量,应对危机的重大决策由国家做出,各方面人员、物资主要由国家组织协调,这时候,一旦国家的动员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一系列极为严重的后果。正如美国学者享廷顿所说的那样,“社会的动员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日新月异,而政治上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却步履蹒跚。结果,必然发生政治动荡和骚乱”。可以说,国家的动员能力是将社会动员维持在可控范围内、防止社会动员失败的最为基础的条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动员的反应速度迅速。2020年1月18日,中国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肯定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1月22日,中国政府就果断做出武汉“封城”的决定,前后仅用了5天时间。并且为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财政经费,截至2020年3月13日,全国各级财政投入疫情防控资金高达1169亿元,这样的经费投入离不开近年来国家财力的增长。据统计,2019年中国全年财政收入达19万亿元,同时,国家还掌握着近210万亿元的国有资产(2018年数据)。巨量的可支配财富使中国政府在应对国内外各种危机中游刃有余。同时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从一开始就吸取了抗击“非典”期间积累的经验教训,包括中医尽早进入疫情防治、复制“小汤山医院”模式、加强科普宣传、增加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透明度等。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成员的承压能力一方面,重大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动员考验着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承压能力。经济暂停和自我隔离是应对新冠疫情的重要举措,该举措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社会成员将不得不度过一段相当长的没有收入的时期。对于中国人来说,长期以来养成的储蓄传统使其比较容易抵抗上述压力,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权衡新冠肺炎危险和个人经济承受力的基础上,选择服从国家动员,暂时放弃谋生手段,自觉居家隔离,这对中国短期内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重大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动员考验着社会成员在心理上的承压能力。面对社会动员中的一系列强制措施,不同社会中社会成员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中国文化中有着强烈的纪律意识,公众在纪律和自由之间往往倾向于选择服从纪律,因此,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国家的强制措施始终处于公众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和配合。相比较而言,西方社会有着较为强烈的自由主义传统,公众在纪律和自由之间往往更倾向于维护个人自由,国家的强制性措施超出了一些人的心理承受范围,他们认为这些措施侵犯了个人的自由权利,因此采取了不配合的行动策略。从现有的新闻报道可以看出,美国、意大利、法国等西方社会中不遵守国家规定、不配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离的现象时有发生。高度的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状态。从社会状态的视角来看,描述社会整合的指标主要包括团结、忠诚、适应、认同、合作等,高度整合的社会面对危机时往往能够在民间组织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抗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从社会过程的视角来看,社会要想达到上述高度整合的状态,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与社会动员短期内发起的特征极为不同。在常规化生活之中,社会整合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一旦社会进入紧急动员的状态,它就会变成社会动员的重要根基,没有长期积累的社会整合根基,就不会有短期内社会动员的成功。首先,高度整合的社会中存在发达的社会互助系统。该系统能够创造出一种守望相助的文化氛围,在它的支持下,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危机和社会动员的状态中“减少孤独、反常状态,提高自尊,增进健康,增强健康资源和选择”。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民间社会的社会互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疫情期间,全国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人员在志愿者配合下,对65万个城乡社区进行了深入走访,他们宣讲防疫知识、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接收快递、代购生活必需物品全面保障了公众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这种社会互助还广泛地存在于邻里、亲友等微观社会网络之中,正是因为社会中存在一张紧密的社会互助网络,中国人才能度过疫情期间最为艰难的日子,成功夺取了抗击疫情的胜利,相比较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却缺乏这种发达的民间互助系统。一份关于美国老年人的调查表明,"所有独居老人中,18%的人在有需要时没有亲戚可以帮助他们度过几天时间,28%的人无法找到为他们提供持续几个星期帮助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执行社交管制,独居老人也就失去了同社会的联系,难以独自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以“社交禁令”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动员措施,显然难以有效头施。其次,高度整合的社会中存在发达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动员的重要主体之一,有了社会组织的支持,社会动员的一系列措施便能够更为顺畅地落实,中国经过多年的社会建设,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据我国《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1.7万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团体)12.9万个,群众性自治组织60.5万个。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以“韩红基金会”“马云公益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表现出极高的效率,为抗疫成功提供了必要支持,此外还有大量社區社会组织充实了社区防疫的一线力量,对社区防控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除此之外,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还涌现出了一批社会自组织。比如,武汉快递小哥汪勇自发组建起一支志愿者车队,在疫情期间义务接送医护人员7000余次,为保障医疗系统的高强度运转做出了一定贡献。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培育,中国的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最后,高度整合的社会拥有极强的社会向心力,这种社会向心力主要表现为执政党和政府对社会成员的号召力以及社会成员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信任。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社会表现出极强的社会向心力,公众基于社会责仁感和对政府的信任感,积极投入到对疫情的全民抗击之中。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局面,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抗击疫情的重要经验。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之后,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采取了一定的社会动员措施,但其动员效果却大相径庭。总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社会动员成效显著,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和赞扬,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但同时,社会动员一旦启动,往往会对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社会动员而言,这些影响主要包括限制了社会成员的行动自由、减少了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打破了社会成员的平静生活、增加了社会成员的失业风险等。鉴于上述一系列负面影响,社会动员并不适用于常规环境下的社会治理。换句话说,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