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考古发掘的中国早期玉器生产的三个中心,可用于佐证早期中华文明中心距今时间分布地点玉器特征红山文化遗址约5000年左右辽河流域有关自然崇拜和神权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约5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象征神权和王权的礼器二里头文化遗址约4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代表王权的礼器A.以玉器开发使用为主要特征 B.具有多源特征和统一性的基础C.具有高度的同源同向性特征 D.神权与王权从紧密结合到对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可知,早期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较多,具有多源性特征。根据材料中“有关自然崇拜和神权的礼器”、“象征神权和王权的礼器”、“代表王权的礼器”可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玉器都是权力的象征,说明早期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的特点,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A项;从遗址的分布地点可以判断早期文明具有多源性,并非同源性,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的对立,排除D项。故选B项。2.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19代商王盘庚迁都,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2代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而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末亡国之君商纣王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 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 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虽然商王盘庚和武丁在位时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商末的亡国之君商纣王受到的关注却更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商纣王成为古代亡国之君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成为历代君主统治的反面教材。所以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而对商纣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忽略了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盘庚和武丁,说明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C项正确;史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历史价值观,但不可能决定价值观,排除A项;历史研究与大众的历史认识是有联系的,历史研究会对大众历史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不可能是相互脱节的,排除B项;历史事实的记录和解读应该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而不能是偶然的,排除D项。故选C项。3.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分封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故A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周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排除B;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排除C;材料并没有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相关信息,排除D。4.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5.西周后期,周厉王打破王室与诸侯共享的传统,要求诸侯上交山林川泽的所有物产;同时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诸侯拒交贡赋,国人暴动,厉王“流于彘”。这反映了()A.“天下一家”观念的消亡 B.王权强化受制于传统体制C.“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 D.土地国有制逐步走向解体〖答案〗B〖解析〗材料“西周后期,周厉王打破王室与诸侯共享的传统”“最终国人暴动”体现的是王权的强化受制于传统的体制,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C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性质的变化,D排除。故选B。6.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答案〗B〖解析〗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百姓无事”“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反映了“无为”的思想,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7.《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A.植根于礼制传统 B.蕴含着人文精神C.体现了平等意识 D.彰显出士人风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可见诗经注重表现人体美;根据材料“‘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可见楚辞中也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见诗经和楚辞都注重表现人的精神和意蕴,都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是植根于礼制传统,排除A项;材料与平等意识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士人风骨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8.《礼记》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这意在强调()A.礼是人性基础 B.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C.礼是治国的法则 D.用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答案〗A〖解析〗根据“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可得出材料强调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礼数的,而动物没有,因此强调礼是人性的基础,A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类社会的礼,而不是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礼与治国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礼制,并没有体现仁爱,排除D项,故选A项。9.阅读下表时间事件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掉晋静公,并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齐国围魏救赵,魏国大败。公元前303年齐、魏、韩联合讨楚,楚国请得秦国救兵,三国方才退兵。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上述历史事件A.反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 B.体现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C.利于诸侯割据局面结束 D.表明齐国丧失春秋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以来,晋国被瓜分,魏国和楚国、齐国的实力不断被削弱,秦国独强,有利于诸侯割据局面结束,C项正确;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排除B项;材料是战国时期,故D项齐国丧失春秋霸主地位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0.以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为依据的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黄河流域政治稳固 B.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C.农耕文明传承发展 D.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及所学知识,可得知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各民族所采用和共享,反映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传承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政治稳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古代中国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排除B项;材料体现古代中国中原文化影响了各地区,而不是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材料属于韩非的话,其意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由此可知A强调无为不符合题意,B、与题干无关,C、为儒家思想,所以A、B、C都不正确,材料符合法家的主张,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12.与战国相比,秦朝雇佣劳动者的身份更为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徒隶、“诸当作县道官者”、戍卒等这些由官府掌握的劳动力。他们必须在官府安排下从事雇佣活动,不得私底下佣作,劳动所得也需上交官府。由此可推秦朝()A.社会生产领域出现新经营方式 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官府意在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秦朝时期官府掌握的劳动力也被安排从事雇佣劳动,从而对劳动力进行了更加充分的利用,C项正确;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经营方式指的是雇佣劳动,到明清时期才出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力的利用,并不是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秦朝官府对劳动力进行充分利用并不能说明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列材料是关于秦始皇登湘山的不同记载,对其解读合理的是()材料一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叠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其皆禁勿伐。
——《岳麓书院藏秦简(伍)》“秦始皇禁湘山诏”材料二(秦始皇)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司马迁采自当地民间传说,载《史记·秦始皇本纪》A.原始文献必须经由后世史籍验证 B.材料一属于原始文献,记载更为真实C.叙述主体立场差异影响历史叙述 D.材料二经过实地考察,叙述更为可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叠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其皆禁勿伐。”可知,关于秦始皇登湘山,秦简记载秦始皇喜爱自然,禁止砍伐树林以保护环境,对秦始皇进行褒奖;而史记记载秦始皇征服自然、毁坏山林,对秦始皇进行负面评价。秦简是秦代的官方记载,对秦始皇有一定的美化成分;而史记是汉朝所著,具有批判秦始皇的倾向,可见叙述主体立场差异影响历史叙述,C项正确;“原始文献必须经由后世史籍验证”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属于原始文献,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叙述主体立场差异影响历史叙述,并非比较两者的可信度,排除D项。故选C项。14.汉武帝在甘泉(今属陕西延安)、汾阴(今属山西运城)设立祠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在全国各地广修祠庙以祭祀五岳四渎(指长江、济水、黄河、淮河)等山河。这些举措说明()A.分封制的社会影响仍然存在 B.关中地区经济文化地位增强C.大一统治理得到统治者推崇 D.儒学成为国家礼仪主要依据〖答案〗C〖解析〗要投“设立祠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可得出统治者通过推广祭祀天地宗庙,以此宣扬大一统的思想与理念,从而维护统治,C项正确;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是削弱诸侯国实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儒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5.《后汉书》记述,刘秀“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后“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汉明帝“学道九载”“通明经义,观览古今”。这类记述可以说明()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统治者利用政权干预思想演变C.西汉历代帝王对儒学的重视 D.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的政治需求〖答案〗D〖解析〗根据“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学道九载”“通明经义,观览古今”等内容可以看出,帝王利于儒学来维护统治,反映出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D项正确;A项是在西汉,而材料所涉及的是东汉,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权对思想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涉及东汉,并不是西汉,排除C项。故选D项。16.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到汉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丝文绣。这一变化反映了()A.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B.等级观念的消亡C.先进纺织技术的推广 D.平民政治的发展〖答案〗C〖解析〗汉代丝织品从专供贵族消费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丝织品产量的增加,C项正确;人人可以衣丝不能说明汉代中后期的贫富差距缩小,A项错误;汉代社会等级观念并未消亡,B项错误;丝织品应用的增多不能说明平民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17.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由此可知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的原因是宗法制走向衰落;分封制在战国开始走向衰落,A选项与史实不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与题意无关;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走向瓦解,与史实不符。18.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19.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由于老子代表的是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阶级上的差异性使得其不可能迎合封建贵族的诉求,排除B项。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20.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21.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老子、孙子、韩非、苏秦、扁鹊与人臣一起列入“列传”,而墨子仅二十四个字述及。这反映出,当时()A.正统思想已经形成 B.底层民众受到歧视C.思想流派异彩纷呈 D.阶级分化日益加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说明的是儒学地位的提升,A项正确;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C项说法错误。故选A项。22.秦汉时期,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A.丧失了社会批判精神 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 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答案〗D〖解析〗材料“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认为儒家“法家化”是在董仲舒的手上实现的,董仲舒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成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而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则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因此“法家化”指的是儒学为封建专制服务,和官僚政治相结合成为大一统的工具,D项正确;“丧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不符合史实,汉代时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排除B项;“融入于”法家思想表述错误,是以儒学为基础,带有法家色彩而非彻底与法家思想融为一体,排除C项。故选D项。23.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了《淮南子》一书,认为孔子仁义之术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治本之道,同时又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这A.符合了汉初的治国理念 B.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C.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 D.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答案〗A〖解析〗〖祥解〗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政策,材料“孔子的仁义之术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治本之道,同时又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实际上提倡了道家思想,符合了汉初的治国理念,A项正确;材料提倡道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并不能推动王国问题的解决,且材料没有体现汉初已经出现了王国问题,排除B项;道家无为而治有利于恢复汉初的经济,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排除C项;D项“阻碍了”的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时期,儒家就确立了独尊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4.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的内容,秦汉铁制农具种类丰富,农具丰富说明了耕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首先并不能说明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其次依据史实当时冶铁主要用于锻造兵器,故A项错误;题目中和表格中都没有涉及官营手工冶铁业,并且根据铁制农具数量也不能得出其发达程度,故B项错误;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不能说明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故D项错误。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答案〗B〖解析〗〖祥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26.“帝”在上古时期专指神灵中的统治者。商王死后往往被迫尊为帝,如帝乙、帝辛等;到了周代,周王死后不再追尊为帝,而采用“王”这一称呼。这反映出周代()A.君权与神权完全分离 B.注重礼乐教化的作用C.弱化了对宗教的依靠 D.分封制导致权力分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商朝统治者被视为与上天融为一体的“天帝”,而周王认为自己是上天的代理人,只能自称人间之王,但他们是上天寻找的有德之人,代上天治理民间,强调以德治民,注重礼乐教化的作用,B项正确;当时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排除A项;周朝依靠宗教强化王权,排除C项;材料反映统治者称谓的变化,与分封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7.汉代流行“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农耕经济的发展 B.审美水平的提升C.政局的相对安定 D.社会思想的变动〖答案〗D〖解析〗汉代注重遮掩身体的“深衣"被魏晋时期流行的宽袍、大袖、长裙、博带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思想变动导致的审美观变迁,D项正确;魏晋时期上层服饰变化与农耕经济发展无关,A项错误;社会上层流行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魏晋的审美水平较汉代水平有所提高,B项错误;魏晋时期社会分裂动荡,C项错误。28.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29.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的建立 D.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由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国对称的士大夫之家拥有对领地的政治、军事、司法等各种权力,是一个政治单位,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打破了士大夫的宗族组织,使小家庭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基本单位,家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A项正确;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周已经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战国和秦朝儒家思想受到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30.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①设丞相②设内朝③设御史大夫④设司隶校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题干考查汉代与秦朝制度差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实行内外朝制度,设置内朝,有别于秦朝。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首创司隶校尉一职,以监督京师(中央)和周边地方,②④是汉代有别于秦朝的内容,D正确;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在中枢设置丞相和御史大夫,①③是秦汉相似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31.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32.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较易排除A、B两项;D项所指在当时主要是指盐铁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等;只有C项把题中材料的抑制豪强大族与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问题(土地兼并)相联系。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解析〗(1)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对比。从材料一中“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可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是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从“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可知孟子的观念是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孟子的主张体现传统的中国式思想,忠孝很重要,因此在不能违背法律的同时要注意孝行,因此才会有放弃天子地位来救父亲的行为。从材料二“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可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是守法是正义行为。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要是源于民主政治的法治理念,是城邦政治的产物。主张大义为先,因此不会违背应有的“大义”,法律至上。(2)本题考查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回答社会背景时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来回答背景。针对他们的不同要分别分析背景对他们的作用。对于历史价值的评判,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价值和对后世的价值来谈。要充分肯定他们思想的重要意义,给出最中肯的评价。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注:灵台,即天文台;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上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北魏洛阳城的建设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北魏洛阳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结构,宫城处于中心位置,凸显其政治上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北魏洛阳城的道路以宫城正门为核心建立城市布局中轴线,形成“T”字形的道路格局,显示了皇权的权威与至高无上。明堂与圜丘作为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制建筑,以服务皇权为主要职能,彰显了皇权至上。综上,洛阳城的形制布局、道路交通和礼制建筑都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示例二:北魏洛阳城见证了当时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北魏洛阳城以宫城为中心,布局规整有序,遵循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礼制秩序,体现出鲜卑族对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太学、明堂等建筑,表明北魏对儒学的尊崇;白马寺等寺院的存在,表现出佛教在北魏占有重要地位。鲜卑族的游牧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在洛阳城共存。四夷馆、四夷里为来自四邻或外国的使节、商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体现出多元文化的交流。总之,在孝文帝开明民族政策的作用下,北魏洛阳城商业发展、文化昌盛,体现出民族交融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时代特色。(其他论题: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布局深受儒学影响;北魏洛阳城承续前朝遗址,彰显正统地位;北魏洛阳城复原图反映了都城的多重功能等。)〖解析〗本题为观点阐述类题目,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首先,根据材料“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提取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信息,如:灵台、明堂、圜丘、四夷馆、四夷里等标志性建筑,可以提炼出论题:北魏洛阳城的建设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或者北魏洛阳城见证了当时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其次,结合北魏迁都洛阳及汉化改革的相关知识,围绕论题进行详细阐述,如:北魏洛阳城的建设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北魏洛阳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结构,宫城处于中心位置,凸显其政治上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北魏洛阳城的道路以宫城正门为核心建立城市布局中轴线,形成“T”字形的道路格局,显示了皇权的权威与至高无上。明堂与圜丘作为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制建筑,以服务皇权为主要职能,彰显了皇权至上。或者,北魏洛阳城见证了当时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北魏洛阳城以宫城为中心,布局规整有序,遵循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礼制秩序,体现出鲜卑族对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太学、明堂等建筑,表明北魏对儒学的尊崇;白马寺等寺院的存在,表现出佛教在北魏占有重要地位。鲜卑族的游牧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在洛阳城共存。四夷馆、四夷里为来自四邻或外国的使节、商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体现出多元文化的交流。最后,对论题再次总结升华,强调论题的准确性,如:综上,洛阳城的形制布局、道路交通和礼制建筑都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或者,总之,在孝文帝开明民族政策的作用下,北魏洛阳城商业发展、文化昌盛,体现出民族交融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时代特色。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请考生在第35、36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涂黑。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答案〗(1)弊端: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2)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解析〗(1)依据材料“‘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结合所学从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和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等方面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2)依据材料“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等方面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据《长乐老自叙》等材料二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旧五代史》材料三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新五代史》(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答案〗(1)材料一高度肯定,为官不贪,为人真诚,忠孝两全。材料二,辩证看待,为人淳朴大度,但为臣不忠。材料三,全面否定,不忠不义,寡廉鲜耻。
(2)评价的角度;评价者所持的标准;时代变化;史料考订与发现。
〖解析〗(1)评价:根据材料一中“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可知,忠孝两全;根据“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可知,为人真诚,为官不贪,综合材料一可知,其自我评价是高度肯定;根据材料二中“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宇量,深得大臣之体”可知,为人淳朴大度,根据“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可知,为臣不忠,综合材料二可知,其对冯道的评价是辩证的;根据材料三中“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可知,寡廉鲜耻,不忠不义,综合材料三可知,其对冯道的评价是全面否定的。(2)因素:综合三则材料中对冯道的评价及其出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主要有评价的角度、评价者的标准、评价者所处的时代和史料的考订与发现等。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考古发掘的中国早期玉器生产的三个中心,可用于佐证早期中华文明中心距今时间分布地点玉器特征红山文化遗址约5000年左右辽河流域有关自然崇拜和神权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约5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象征神权和王权的礼器二里头文化遗址约4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代表王权的礼器A.以玉器开发使用为主要特征 B.具有多源特征和统一性的基础C.具有高度的同源同向性特征 D.神权与王权从紧密结合到对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可知,早期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较多,具有多源性特征。根据材料中“有关自然崇拜和神权的礼器”、“象征神权和王权的礼器”、“代表王权的礼器”可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玉器都是权力的象征,说明早期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的特点,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A项;从遗址的分布地点可以判断早期文明具有多源性,并非同源性,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的对立,排除D项。故选B项。2.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19代商王盘庚迁都,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2代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而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末亡国之君商纣王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 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 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虽然商王盘庚和武丁在位时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商末的亡国之君商纣王受到的关注却更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商纣王成为古代亡国之君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成为历代君主统治的反面教材。所以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而对商纣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忽略了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盘庚和武丁,说明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C项正确;史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历史价值观,但不可能决定价值观,排除A项;历史研究与大众的历史认识是有联系的,历史研究会对大众历史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不可能是相互脱节的,排除B项;历史事实的记录和解读应该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而不能是偶然的,排除D项。故选C项。3.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分封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故A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周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排除B;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排除C;材料并没有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相关信息,排除D。4.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5.西周后期,周厉王打破王室与诸侯共享的传统,要求诸侯上交山林川泽的所有物产;同时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诸侯拒交贡赋,国人暴动,厉王“流于彘”。这反映了()A.“天下一家”观念的消亡 B.王权强化受制于传统体制C.“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 D.土地国有制逐步走向解体〖答案〗B〖解析〗材料“西周后期,周厉王打破王室与诸侯共享的传统”“最终国人暴动”体现的是王权的强化受制于传统的体制,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C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性质的变化,D排除。故选B。6.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答案〗B〖解析〗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百姓无事”“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反映了“无为”的思想,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7.《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A.植根于礼制传统 B.蕴含着人文精神C.体现了平等意识 D.彰显出士人风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可见诗经注重表现人体美;根据材料“‘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可见楚辞中也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见诗经和楚辞都注重表现人的精神和意蕴,都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是植根于礼制传统,排除A项;材料与平等意识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士人风骨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8.《礼记》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这意在强调()A.礼是人性基础 B.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C.礼是治国的法则 D.用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答案〗A〖解析〗根据“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可得出材料强调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礼数的,而动物没有,因此强调礼是人性的基础,A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类社会的礼,而不是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礼与治国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礼制,并没有体现仁爱,排除D项,故选A项。9.阅读下表时间事件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掉晋静公,并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齐国围魏救赵,魏国大败。公元前303年齐、魏、韩联合讨楚,楚国请得秦国救兵,三国方才退兵。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上述历史事件A.反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 B.体现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C.利于诸侯割据局面结束 D.表明齐国丧失春秋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以来,晋国被瓜分,魏国和楚国、齐国的实力不断被削弱,秦国独强,有利于诸侯割据局面结束,C项正确;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排除B项;材料是战国时期,故D项齐国丧失春秋霸主地位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0.以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为依据的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黄河流域政治稳固 B.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C.农耕文明传承发展 D.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及所学知识,可得知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各民族所采用和共享,反映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传承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政治稳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古代中国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排除B项;材料体现古代中国中原文化影响了各地区,而不是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材料属于韩非的话,其意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由此可知A强调无为不符合题意,B、与题干无关,C、为儒家思想,所以A、B、C都不正确,材料符合法家的主张,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12.与战国相比,秦朝雇佣劳动者的身份更为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徒隶、“诸当作县道官者”、戍卒等这些由官府掌握的劳动力。他们必须在官府安排下从事雇佣活动,不得私底下佣作,劳动所得也需上交官府。由此可推秦朝()A.社会生产领域出现新经营方式 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官府意在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秦朝时期官府掌握的劳动力也被安排从事雇佣劳动,从而对劳动力进行了更加充分的利用,C项正确;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经营方式指的是雇佣劳动,到明清时期才出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力的利用,并不是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秦朝官府对劳动力进行充分利用并不能说明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列材料是关于秦始皇登湘山的不同记载,对其解读合理的是()材料一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叠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其皆禁勿伐。
——《岳麓书院藏秦简(伍)》“秦始皇禁湘山诏”材料二(秦始皇)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司马迁采自当地民间传说,载《史记·秦始皇本纪》A.原始文献必须经由后世史籍验证 B.材料一属于原始文献,记载更为真实C.叙述主体立场差异影响历史叙述 D.材料二经过实地考察,叙述更为可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叠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其皆禁勿伐。”可知,关于秦始皇登湘山,秦简记载秦始皇喜爱自然,禁止砍伐树林以保护环境,对秦始皇进行褒奖;而史记记载秦始皇征服自然、毁坏山林,对秦始皇进行负面评价。秦简是秦代的官方记载,对秦始皇有一定的美化成分;而史记是汉朝所著,具有批判秦始皇的倾向,可见叙述主体立场差异影响历史叙述,C项正确;“原始文献必须经由后世史籍验证”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属于原始文献,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叙述主体立场差异影响历史叙述,并非比较两者的可信度,排除D项。故选C项。14.汉武帝在甘泉(今属陕西延安)、汾阴(今属山西运城)设立祠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在全国各地广修祠庙以祭祀五岳四渎(指长江、济水、黄河、淮河)等山河。这些举措说明()A.分封制的社会影响仍然存在 B.关中地区经济文化地位增强C.大一统治理得到统治者推崇 D.儒学成为国家礼仪主要依据〖答案〗C〖解析〗要投“设立祠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可得出统治者通过推广祭祀天地宗庙,以此宣扬大一统的思想与理念,从而维护统治,C项正确;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是削弱诸侯国实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儒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5.《后汉书》记述,刘秀“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后“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汉明帝“学道九载”“通明经义,观览古今”。这类记述可以说明()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统治者利用政权干预思想演变C.西汉历代帝王对儒学的重视 D.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的政治需求〖答案〗D〖解析〗根据“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学道九载”“通明经义,观览古今”等内容可以看出,帝王利于儒学来维护统治,反映出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D项正确;A项是在西汉,而材料所涉及的是东汉,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权对思想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涉及东汉,并不是西汉,排除C项。故选D项。16.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到汉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丝文绣。这一变化反映了()A.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B.等级观念的消亡C.先进纺织技术的推广 D.平民政治的发展〖答案〗C〖解析〗汉代丝织品从专供贵族消费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丝织品产量的增加,C项正确;人人可以衣丝不能说明汉代中后期的贫富差距缩小,A项错误;汉代社会等级观念并未消亡,B项错误;丝织品应用的增多不能说明平民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17.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由此可知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的原因是宗法制走向衰落;分封制在战国开始走向衰落,A选项与史实不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与题意无关;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走向瓦解,与史实不符。18.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19.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由于老子代表的是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阶级上的差异性使得其不可能迎合封建贵族的诉求,排除B项。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20.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21.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老子、孙子、韩非、苏秦、扁鹊与人臣一起列入“列传”,而墨子仅二十四个字述及。这反映出,当时()A.正统思想已经形成 B.底层民众受到歧视C.思想流派异彩纷呈 D.阶级分化日益加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说明的是儒学地位的提升,A项正确;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C项说法错误。故选A项。22.秦汉时期,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A.丧失了社会批判精神 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 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答案〗D〖解析〗材料“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认为儒家“法家化”是在董仲舒的手上实现的,董仲舒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成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而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则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因此“法家化”指的是儒学为封建专制服务,和官僚政治相结合成为大一统的工具,D项正确;“丧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不符合史实,汉代时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排除B项;“融入于”法家思想表述错误,是以儒学为基础,带有法家色彩而非彻底与法家思想融为一体,排除C项。故选D项。23.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了《淮南子》一书,认为孔子仁义之术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治本之道,同时又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这A.符合了汉初的治国理念 B.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C.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 D.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答案〗A〖解析〗〖祥解〗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政策,材料“孔子的仁义之术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治本之道,同时又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实际上提倡了道家思想,符合了汉初的治国理念,A项正确;材料提倡道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并不能推动王国问题的解决,且材料没有体现汉初已经出现了王国问题,排除B项;道家无为而治有利于恢复汉初的经济,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排除C项;D项“阻碍了”的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时期,儒家就确立了独尊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4.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的内容,秦汉铁制农具种类丰富,农具丰富说明了耕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首先并不能说明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其次依据史实当时冶铁主要用于锻造兵器,故A项错误;题目中和表格中都没有涉及官营手工冶铁业,并且根据铁制农具数量也不能得出其发达程度,故B项错误;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不能说明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故D项错误。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答案〗B〖解析〗〖祥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26.“帝”在上古时期专指神灵中的统治者。商王死后往往被迫尊为帝,如帝乙、帝辛等;到了周代,周王死后不再追尊为帝,而采用“王”这一称呼。这反映出周代()A.君权与神权完全分离 B.注重礼乐教化的作用C.弱化了对宗教的依靠 D.分封制导致权力分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商朝统治者被视为与上天融为一体的“天帝”,而周王认为自己是上天的代理人,只能自称人间之王,但他们是上天寻找的有德之人,代上天治理民间,强调以德治民,注重礼乐教化的作用,B项正确;当时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排除A项;周朝依靠宗教强化王权,排除C项;材料反映统治者称谓的变化,与分封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7.汉代流行“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农耕经济的发展 B.审美水平的提升C.政局的相对安定 D.社会思想的变动〖答案〗D〖解析〗汉代注重遮掩身体的“深衣"被魏晋时期流行的宽袍、大袖、长裙、博带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思想变动导致的审美观变迁,D项正确;魏晋时期上层服饰变化与农耕经济发展无关,A项错误;社会上层流行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魏晋的审美水平较汉代水平有所提高,B项错误;魏晋时期社会分裂动荡,C项错误。28.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29.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的建立 D.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由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国对称的士大夫之家拥有对领地的政治、军事、司法等各种权力,是一个政治单位,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打破了士大夫的宗族组织,使小家庭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基本单位,家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A项正确;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周已经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战国和秦朝儒家思想受到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30.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①设丞相②设内朝③设御史大夫④设司隶校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题干考查汉代与秦朝制度差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实行内外朝制度,设置内朝,有别于秦朝。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首创司隶校尉一职,以监督京师(中央)和周边地方,②④是汉代有别于秦朝的内容,D正确;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在中枢设置丞相和御史大夫,①③是秦汉相似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31.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32.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较易排除A、B两项;D项所指在当时主要是指盐铁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等;只有C项把题中材料的抑制豪强大族与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问题(土地兼并)相联系。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带担保人的借款合同范本3篇
- 旅游包车司机聘用合同3篇
- 搅拌站施工合同签订注意事项3篇
- 带货主播经纪合同范本3篇
- 新版走账协议合同范本3篇
- 房屋买卖建筑项目股权投资合同3篇
- 就读事宜委托代为办理就学手续3篇
- 整木订制合同范本3篇
- 政府采购合同纠纷解决途径
- 收购农产品协议书3篇
- 分配利润合同范例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陕西省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4小学政教处(德育)副校长年度述职汇报:育德润心砥砺前行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污水处理操作工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 印章交接表(可编辑)
- 体育场馆运营合同
- 5-项目五 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清关
- 物业管家转正工作述职报告
-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与数据分析基础》形考任务1-5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