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3.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4.阐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1.通过神经元膜两侧的离子分布特点分析,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生命观念)2.分析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科学思维)3.分析学习、情绪、毒品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关注人类健康。(社会责任)4.了解大脑皮层的分区,分析各自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生命观念)5.分析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科学思维)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必备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巩|固1.兴奋的传导(1)传导形式: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也称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①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②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兴奋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和类型(2)兴奋的传递过程①过程②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神经递质与受体(4)兴奋传递的特点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1)兴奋剂和毒品大多是通过突触起作用的。(2)作用机制①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速率。②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③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静息状态下,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兴奋状态下相反。(×)(2)膜外Na+通过Na+-K+泵主动运输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3)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延|伸|探|究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沿导线的传导有什么异同?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输形成的。2.(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2)神经递质不是生物大分子却通过胞吐运输的意义是什么?提示:胞吐运输方式可以短时间大量集中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3)研究发现,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突触后膜有许多突起,请据所学知识分析突触后膜的这种结构特点有何生理意义?提示:扩大了突触后膜的面积,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3.若催化分解神经递质的酶失活,会出现什么情况?提示: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引起持续兴奋或持续抑制。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的产生(2)动作电位的产生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1)电位变化示意图(2)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l-、K+的通透性,Cl-进细胞或K+出细胞(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与Cl-内流有关)。(3)结果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精|准|命|题考向一围绕兴奋的产生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考查理解能力》例1(2021·湖北卷)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mmol·L-1,细胞外液约为4mmol·L-1。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当K+浓度为4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B.当K+浓度为150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C.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解析: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mmol·L-1,细胞外液约为4mmol·L-1,当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浓度为4mmol·L-1时,和正常情况一样,K+外流不变,细胞的兴奋性不变,A错误;当K+浓度为150mmol·L-1时,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细胞容易兴奋,B错误;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但>4mmol·L-1),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C错误,D正确。〔变式训练1〕(2022·浙江6月卷)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解析:根据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A错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正确;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传播出去,C正确;将电表的两个电极置于③④处时,兴奋传至④时,由于会存在电位差,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考向二围绕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及特点,考查科学思维能力》例2(2022·广东卷)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解析:多巴胺是乙释放的神经递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使其膜发生电位变化,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多巴胺可在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不能在甲和乙之间传递信息,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乙膜既是乙酰胆碱作用的突触后膜,又是释放多巴胺的突触前膜,C正确;多巴胺的释放受乙酰胆碱的调控,故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D正确。〔变式训练2〕(2022·全国乙卷)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B)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解析:若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则会导致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过多,使兴奋传递更加过度,此治疗方法不合理,A错误;若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过度会被抑制,此治疗方法合理,B正确;若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则会导致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不能及时被分解,使兴奋传递更加过度,此治疗方法不合理,C错误;若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会导致神经递质与更多受体结合,使兴奋传递更加过度,此治疗方法不合理,D错误。考向三借助兴奋剂和毒品与兴奋传递的关系,考查社会责任》例3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参与调控运动和情绪等多种大脑重要的生理功能。神经元接受信号后会迅速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转运载体可以将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回收以备再利用。毒品可卡因可以抑制多巴胺转运载体的活性,干扰兴奋的传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回收利用,因此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B.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会使突触后膜的钠离子大量内流C.可卡因的存在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减少,不利于回收利用D.可卡因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使人产生愉悦感解析: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多巴胺被突触前膜回收用于下一次兴奋时再释放,A错误;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会使突触后膜兴奋,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正确;可卡因抑制多巴胺转运载体的作用,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上升,C错误;可卡因抑制多巴胺转运载体的作用,多巴胺转运载体位于突触前膜上,D错误。兴奋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变式训练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对人体有几种作用:①能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的作用。②刺激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③阻断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回收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可大规模在临床手术时使用可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B.可卡因可能作用于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效应C.可卡因与突触前膜转运蛋白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