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它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与材料中“它”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忽必烈 B.郑和 C.朱元璋 D.宋应星2.1925年闻一多先生挥笔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年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门在16世纪被哪个国家攫取了居住权(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3.“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的功绩是(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C.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率船队七下“西洋”4.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远洋航行,对其阐述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B.1405-1436年郑和七次下西洋C.最远到达美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欧洲早100年5.青岛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名,如灵山卫、浮山所等都与历史上的倭寇有关,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很多“卫”“所”等军事机构。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A.卫青 B.岳飞 C.戚继光 D.林则徐6.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其中,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7.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事迹是(

)A.抗击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B.击败荷兰殖民者,成功收复台湾C.驱逐葡萄牙殖民者,收回其在澳门居住权 D.抗击沙俄入侵,通过《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8.朱元璋认为:“西洋诸国,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岁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郑和下西洋A.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B.慷慨送礼以展现大国风度C.展开贸易赚取大额的利润 D.积极开拓发展新海上航线9.九年级(1)班同学们开展“诗言志·悟情怀”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晋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凯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敢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日月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A.岳家军纪律严明精忠报国的精神 B.戚家军誓死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C.郑成功抗击殖民维护统一的决心 D.林则徐虎门销烟反抗侵略的斗志10.46集电视剧《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下列场景不可能在电视剧中出现的是(

)A.废除丞相制度 B.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C.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D.郑和下西洋11.《明史》记载:“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的目的是A.促进民族交融 B.宣扬明朝国威 C.重视海外贸易 D.加强对边疆管辖12.以下食物中,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百姓餐桌上的是①猪肉

②花生米

③羊肉

④葵花籽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3.戚继光曾写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一位民族英雄高尚的思想和崇高的情操。我们尊称威继光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B.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D.抗沙俄收复新疆14.明朝立国之后,以恢复华夏正统为己任,一改元朝威服天下的政策,奉行“以德睦邻和谐周边”的外交政策,致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A.毕昇探索用胶泥刻字,发明活字印刷术B.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的空前壮举C.戚继光发明“鸳鸯阵”平定了倭寇之患D.葡萄牙人来到中国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在东南亚国家有一些地名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新加坡有“三宝山”。从中不能得出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A.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家 B.郑和远航增进了各国友好往来C.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 D.当地人民以命名的方式纪念郑和16.历史课上,老师设置了一个卡片游戏,请同学们把下列朝代填入卡片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①隋唐②秦汉③明清④宋元________雄风________气象________繁盛________余晖扫六合修长城罢百家开丝路开运河创科举出天竺入东瀛苏湖熟天下足科技兴疆域阔下西洋八股文引玉米景德镇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17.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553年,哪一殖民者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18.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用《明史,郑和传》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据此推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发展海外贸易C.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海外各国 D.进行殖民扩张19.明朝中后期倭寇流窜于东南“沿江郡县不下数百处”,且“杀伤人民百余万”;为平息倭患,明朝“军民之死,军需之费”不计其数。这表明当时(

)A.政府惧怕倭寇 B.倭寇活动猖獗C.民众消极抗倭 D.海防日渐巩固20.下表是某一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①处应填类别中国古代人物第一类宋太祖、明成祖、康熙帝第二类张骞、玄奘、①第三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A.郑和 B.岳飞 C.司马光 D.关汉卿二、简答题21.下面是小历和小史对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看法,谁的看法不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22.1689年中俄双方在什么情况下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意义?23.(1)图一人物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他统领的军队被誉为什么?(2)这位人物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你如何评价他?(3)图二在当时叫什么?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4)图二是用来做什么的?它的出现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三、综合题24.探究问题。材料一

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貂猴,与倭寇混杂.祸害更为巨大。——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江抗倭。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一万余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一万多人,平定了浙东的倭患。——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材料三相关史实材料

研读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凯歌》(“戚家军”军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一戚继光《止止堂集》(1)据材料一,指出“倭寇”“祸害更为巨大”的直接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倭寇”的下场。并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五年(631年)……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3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3次。材料二:天宝元年,日本访问僧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前四次均未成功,第五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船随浪涌,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材料三:戚继光为践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灭倭志向,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严格要求士兵,不准扰害百姓,做到兵民相体。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他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力量,有效地打击了敌人。(1)指出材料一中派出“遣唐使”的国家。(2)材料二体现了鉴真的哪些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鉴真东渡日本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归纳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4)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哪两种方式?出现这两种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与材料一图中③所指国家双边交往情况。这些交往对图中③所指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2.C3.A4.A5.C6.C7.A8.B9.B10.D11.B12.B13.C14.B15.A16.C17.C18.A19.B20.A21.小史的看法不正确。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郑和下西洋时才开辟的,早在西汉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22.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地区;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是我国的领土。23.(1)戚继光

明代

戚家军(2)消灭了倭寇,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基本解除;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3)司南

汉代

(4)指南工具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4.(1)直接原因:倭寇与民间走私者相混杂或勾结。(其他表述大意相同即可)(2)下场:灭亡。成因:朝廷的信任:人民的支持:戚继光指挥能力强;“戚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威继光善于创新;“戚家军”战术战法得当;"戚家军"官兵团结等原因均可。25.(1)日本。(2)不畏艰险,坚韧不拔。(意思相近即可)意义: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促进佛教在日本的传播。(意思相近即可)(3)戚继光立志灭倭;带兵有方;部队纪律严明;改革军制;正确指挥,战术得力等。(写出其中三点即可)(4)友好交往与战争冲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