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同步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原子弹、氢弹等)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为“这些东西”献身的科学家代表有()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王进喜1964年10月,法国总统蓬皮杜坦言:“这个事件改变了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地位。”香港新晚报称:“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值得自豪的一天。”他们评价的是()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在50年前的这一天()A.成功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研制第一颗氢弹

C.成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精神国人牢记,“两弹一星”元勋世人敬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个飞船”是()A.神舟一号飞船 B.神舟三号飞船 C.神舟五号飞船 D.神舟六号飞船2019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一批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共和国勋章,其中袁隆平被授予勋章主要是因为他()A.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B.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C.首次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D.首次培育出型杂交水稻他的研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斯瓦米纳森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他”是()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黄伯云“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这句颂奖词称赞的人物是()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1956年,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出现的优秀作品是()A.《黄河东流去》 B.《春天的故事》

C.《青春之歌》 D.《抉择》如图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C.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D.现代科技文化成就平昌冬奥会闭幕式通过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及机器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科技手段讲述中国奇迹,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这反映了我国()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发展

C.科技水平提升 D.国防现代化水平提升我国自行研制的巨型计算机“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属于863计划中哪一领域的成果()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新材料“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可见我国发展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我国国防力量

B.带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C.消除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核威胁

D.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人眼中,‘863’并不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以此命名的一项科技计划,20多年来带动了中国高技术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升,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对“这项计划”理解正确的是()

①取得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

②是我国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成果的应用

③是我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表现

④是我国面对当今世界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的行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出现这一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②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③城乡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材料二:(1996年)中国的导弹试验,虽说是精密而准确,但却暴露出其军事技术还停留在七十年代而未达九十年代的水平。因此,很难把中国说成是一种“威胁”。尽管中国的防卫力量很强大,但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也只能算是二流的军事强国。不过,忽视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是不明智的。

一一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青蒿素是传统中医学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使用核武器的原则。(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军事技术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科技成就。(3)依据材料三,指出青蒿素是属于哪方面的成就?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感想。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邓稼先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故选:C。

本题考查了邓稼先的相关史实。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2.【答案】B

【解析】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北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故“1964年10月”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关。

故选:B。

本题以“1964年10月”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有关内容。

3.【答案】D

【解析】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20-50=1970年。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在50年前的这一天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的相关史实。掌握我国“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及重要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它们都属于国防军事领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有钱学森、邓稼先。

故选:D。

本题考查两弹一星;“两弹-星”是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欣欣向荣的科技成就。

5.【答案】C

【解析】据“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可知,“这个飞船”是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神舟五号飞船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神舟五号飞船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解析】其中袁隆平被授予勋章主要是因为他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杰出贡献。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袁隆平。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贡献。

7.【答案】A

【解析】他的研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斯瓦米纳森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他”是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袁隆平。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贡献。

8.【答案】D

【解析】“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屠呦呦。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屠呦呦。屠呦呦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屠呦呦的主要贡献。

9.【答案】C

【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出现的优秀作品是《青春之歌》。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双百方针”。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双百方针”的提出与《青春之歌》创作的时间。

10.【答案】C

【解析】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因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决定,自2001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故题干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共和国的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共和国的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11.【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及机器人”“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这主要反映了我国的科技成就,说明我国科技水平提升,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C。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注意信息“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及机器人”。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1986年,我国形成了《863计划纲要》,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我国将海洋高技术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我国自行研制的巨型计算机“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属于863计划中信息技术领域的成果,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863计划的相关史实。巨型计算机“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863计划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解析】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原子弹虽然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我们也要研制它。据“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可见,我国发展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消除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核威胁。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发展原子弹的直接目的的相关史实。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发展原子弹的直接目的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①取得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863计划无关,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的信,建议发展高科技,经邓小平批示和一百多个专家近半年的反复论证后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故选:D。

本题考查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

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15.【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出现这一巨大变化的原因是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②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