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2021学年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2021学年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2021学年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2021学年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正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

正面

ax2+Z>x+c=0;N:ex2+bx+a=0-其中acH0,a+c,以下四个

结论:

①如果方程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也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如果方程M有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的两根符号也相同;

③如果m是方程M的一个根,那么工是方程N的一个根;

m

④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根,那么这个根必是咒=1

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一6乂-8=0,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x-6)2=-8+36B.(%—6>=8+36

C.(x-3)2=8+9D.(%-3)2=-8+9

4.如图,在AABC中,DE//BC,分另ij交AB,4c于点D,E.若2E=3,EC=6,

则豢勺值为()

B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有60%的时间都在降雨

B.“抛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为”表示每抛2次就有1次反面朝上

C.“抛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是5的概率为J”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

朝上的点数是5”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左右

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肯定会中奖

6.对于方程M—2|x|+2=M,如果方程实根的个数为3个,则小的值等于()

A.1B.V2C.V3D.2

7.将一张长宽分别为4cm和2cm的长方形纸片4BCD按如图方式折

叠,使点4C分别落在长方形纸片内的点A,C'处,折痕BE,DF

分另ij交力D,BC于点E,F(0cm<AE<2cm),且满足AABEWA

C'DF.喜欢探究的小明通过独立思考,得到两个结论:①当点E,

A,C,F在一条直线上时,AE=|cm;②当=60。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

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错误

8.若点4(%1,%),8(久2,、2),。(久3,乃)在反比例函数y=2(k<0)的图象上,且%>0>、2>为,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xr<x2<%3B.x2<xr<x3C.xr<x3<x2D.x3<x2<xr

9.如图,以平行四边形A8C0的一边为直径作。。,若O。过点C,且乙40C=70°,则乙4等于()

D

A

A.145°B.140°C.135°D.120°

10.如图,菱形A8C0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丫=引町=母的图象上,若MCD=60。,则微的值

为()

A.V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

11.一元二次方程3久(x-1)=2(%-1)的解是.

12.已知乙4是锐角,且3ttm4—V3=0>贝1Jz•力=

13.如图,已知正方形4BCD的边长是4,点E是4B边上一动点,连接CE,

过点B作BG1CE于点G,点P是4B边上另一动点,则PD+PG的最小

值为______

14.如图,正方形力BCD中,点E在边上,连接2E,过点。作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C

作CG1D尸于点G,延长4£、GC交于点H,点P是线段DG上的一动点,连接CP,将△CPG沿CP翻

折得到ACPG',连接4G'.若CH=1,DH=3V2,贝必G'长度的最小值是

15.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

测得一根长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

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

部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其墙壁上影长为3米,

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米,则树高为.

16.如图,直线与。。相切于点A,AC,CD是。。的两条弦,S.CD//AB,

连接4。并延长,交CD于点E,若O。的半径为5,CD=8,则弦AC的长为

17.如图,在菱形2BCD中,/.BAD=120°,DE1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E交BD于点F,交CD

于点G.FH1CD于点H,连接CR有下列结论:①2F=CF;②AF?=EF-FG;③FG:EG=4:

5;④cosNGF”=鬻,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2.0分)

18.(1)计算:2cos45°+(sin60°)2—V2tan45°

(2)V3tan(a-10)O-3=0,求a的度数.

19.为了解“永远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某校组织了党史知识问

D

卷测试,从中抽取部分答卷,统计整理得到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

B

计图.,%/40%

等级成绩/分频数

A95<x<100m

B90<%<958

C85<x<90

D80<%<85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m=,n=,扇形统计图中“D”等级的圆心角为度;

(2)若成绩不低于90分为优秀,请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

(3)已知2等级中有2名男生,现从4等级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试用列表或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

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

20.图1是某城市三月份1—8日的日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小刚根据图1将数据统计整

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2中补全条形统计图;

(2)这8天的日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

(3)计算这8天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数.

21.如图1,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一点,过点P作尸41久轴于点4以4P为边在右侧作

等边△APQ,已知点Q的纵坐标为2,连结。Q交4P于B,BQ=3OB.

(1)求点P的坐标;

(2)如图2,若过点P的双曲线y=1(k>0)与过点Q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D,连接PD.求tan/PDQ.

22.如图所示,在矩形力BCD中,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BD=40米,EF=

30米,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并求出它的面积.

23.如图,四边形48CD是菱形,对角线4C与BD相交于。,4B=6,B。=3.求2C的长及NBA。的度

数.

24.在矩形4BCD中,AB=12,P是边4B上一点,把△PBC沿直线PC折叠,顶点B的对应点是点G,

过点B作8E1CG,垂足为E且在2。上,BE交PC于点F.

(1)如图1,若点E是4D的中点,求证:4AEB"DEC;

(2)如图2,①求证:BP=BF;

②当4D=25,且4E<DE时,求cos/PCB的值;

③当BP=9时,求的值.

G

GG

图1图2图2备用图

25.在△ABC与△4。尸中,Z5XC=ADAF=90°,AB=AC,AD=AF,DF的延长线交BC于点E,

连接DB、CF.

(1)如图1,当点C、4、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4C=V^4F,4F=&时,求CE的长;

(2)如图2,当乙4/。=90。时,求证:E是BC的中点;

(3)如图3,若CF平分N4CB,且CF的延长线与DB交于点G,请直接写出BG、DG、FG之间的数量关

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L答案:A

解析:解:从左边看,从左往右小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2,1.左视图如下:

故选:A.

细心观察图中几何体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判定则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

的一个平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常不在一个平面上.

2.答案:C

解析:①两个方程根的判别式都是A=b2—4ac,所以如果方程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

N也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此选项正确;

②由根与系数的可知:方程M的两根和为两根积为:,方程N的两根和为微,两根积为£,a、

c异号,两个方程的两根和异号,两根积同号,所以此选项错误;

③由两个方程的两根积;金=1,所以如果爪是方程M的一个根,那么上是方程N的一个根正确的;

acm

④当x=1时,代入两个方程得出a+b+c=O,所以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根,那么这个

根必是%=1是正确的.

所以正确的选项是3个,故选C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正确配方是解此题的关键.

移项,配方,即可得出答案.

解:/-6%一8=0,

%2—6%=8,

%2—6x+9=8+9,

("3)2=17,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解:•・•△力BC中,DE//BC,

AD_AE_AE_3_1

"AB-AC-AE+EC-3+6-3,

故选:B.

直接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解答即可.

该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应用问题;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正确写出比

例式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4、“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8、“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m表示每次抛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是点故8不符合题意;

C、“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为2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

为2”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稳定在:附近,故C符合题意;

O

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有可能中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概率是指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多少,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在某一个固定数附近,可得

答案.

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一2闭+2-爪=0,解得因=1土标=I,

•••1——1>0,则方程有四个实数根,

•••方程必有一个根等于0,

1+yjm—1>0,

1—Vm—1=0,

解得根=2.

故选:D.

先把已知方程转化为关于阳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根据方程有三个实数根判断出方程根的

情况,进而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根据题意得出|x|的值,判断出方程必有一

根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①由折叠可知,/-A/EB=^AEB=90°-AABE,

乙FBE=90°-4BE,

•••^A'EB=乙FBE,EF=BF,

作EK1BC交于点K,

设ZE=CF=a,贝!|BK=AE=a,CF=4—2a,

EK=AB=2cm,1

EF—2y/a2—4a+3cm,

EF=BF=(4—a)cm,

•••2Va2—4a+3=4—a,

a=2an或a=|cm,

・,.A'E=AE=2cm或4E=AE=-cm,

0cm<AE<2cm,

2

AE=A'E=-cm,

3

故①正确;

②作AGIBC于点G,

•••Z.AEB=60°,

•••乙ABE=WBE=^A'BC=30°,

由折叠可知,AB=A'B=2cm,

A'G=lcm,BG=yf3cm>

:.AE=CF=AB-tan300=—cm=A'E,

3

•••GF=BC-BG-CF=^~^)cm,A'F=A'E=^-cm,

••・四边形AECF不是菱形,

故②不正确,

故选:A.

①作EK1BC交于点K,设AE=CF=a,则BKAE=a,CF=4-2a,可得EF=27a2-4a+3=

2

4—a,即可求AE=1C7n;

②作4G1BC于点G,求得AE=CF=AB-tan30°=^cm=A'E,GF=BC-BG-CF=^-

更)an,A'F=A'E^^cm,四边形4ECF不是菱形.

373

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变换,熟练掌握图形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

键.

8.答案:C

解析:

依据反比例函数为y=((k<0),可得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

增大,进而得到X1,比2,的大小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

的性质解答.

解:,♦,反比例函数为y=;(k<0),

・•・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光的增大而增大,

又•••yi>0>y2>y3,

**•%1<0,%2>>0,

•••/〈去V%2,

故选:C.

9.答案:A

解析:解:「aB为直径作。0,若。。过点c,

11

•••4ABC=-^AOC=-x70°=35°,

22

•••四边形ABC。是平行四边形,

•••^DAB+AABC=180°,

.­.4DAB=180°-4ABC=145°,

故选A.

先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求出N2BC,再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求出乙4.

此题是圆周角定理,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求出“BC

是解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连接ac、BD,

•••四边形4BCD是菱形,

•••AC1BD,

•••菱形4BCD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和y=孑的图象上,

4与C、B与。关于原点对称,

■■■AC.BD经过点。,

•••乙BOC=90°,

•••乙BCO=-^BCD=30°,

2

•••tan30°

oc3

作BM1%轴于M,。'1.%轴于可,

•・•乙BOM+乙NOC=90°=乙NOC+乙NCO,

••・乙BOM=乙NCO,

•・•乙OMB=乙CNO=90°,

•••△0MBs△CNO,

.S^BOM_(OB、2

"SKON_W,

lfcl_1

■■■车=9

,1k23,

故选:D.

连接4C、BD,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即可得出NBOC=90°,乙BCO=jzfiCD=30°,

解直角三角形求得1加30。=竺=3,作BMlx轴于M,CN1久轴于N,证得AOMBfCNO,得到

OC3

沁(*)2,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结果.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系数/C的几何意义,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菱形的性质.

11.答案:第1=1,%2=|

解析:解:3x(%-1)=2(%-1),

3x(x-1)-2(x-1)=0,

(x-l)(3x-2)=0,

x-1=0或3久—2=0,

i_2

,,久1—1>久2-g•

故答案为:久1=1,X2=|-

移项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12.答案:30。

解析:解:—百=0,

•••tanA——■

3

则乙4=30°.

故答案为:30°.

先求出tcmA的值,然后求出乙4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3.答案:2g—2

解析:

本题考查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通常思想是将线段之和转化为固定两点之间的线段和最短.

作DC关于4B的对称点O'C',以BC中的。为圆心作半圆。,连。0分别交4B及半圆。于P、G.将PD+PG

转化为D'G找到最小值.

解:如图:

C'B0C

取点D关于直线力B的对称点D'.以8c中点。为圆心,0B为半径画半圆.

连接。。'交4B于点P,交半圆。于点G,连BG,连CG并延长交力B于点E.

由以上作图可知,86_1£^于6.

PD+PG=PD'+PG=D'G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PD+PG最小.

•••D'C=4,OC=6

D'O=J42+62=2V13

D'G=2V13-2

・•.PD+PG的最小值为2VH-2

故答案为:2可-2.

14.答案:V26—2

解析:解:如图,作DM1AE于M.

•­•AH//DF,GH1DF,

•••AMHG=乙HGD=乙DMH=90°,

.•・四边形DMHG是矩形,

•••ZXDC=乙MDG=90°,

•••Z-ADM=乙CDG,

在△4DM和△COG中,

/-AMD=乙DGC

^ADM=MDG,

AD=DC

:^ADM=LCDG{AAS},

DM=DG,

・•・四边形DMHG是正方形,

•••DH=3伤

・•.DM=MH=GH=DG=3,

•・.CH=1,

・•.CG=HG-HC=2,

在RtADCG中,CD=VOG2+CG2=V32+22=V13.

•••AC=V2CD=V26,

•・•点P在线段DG上运动时,点G'在以C为圆心,CG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当力、G'、C共线时,4G'最小,

4G,的最小值为2C-CG'=V26-2.

故答案为:V26-2.

如图,作DM14E于M,首先证明四边形0MHG是正方形,求出正方形0MHG的边长,以及AC的长,

因为点P在线段DG上运动时,点G'在以C为圆心,CG为半径的圆上运动,所以当4、G'、C共线时,AG'

最小.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的有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常用辅助线的作法,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求圆外一点到圆上的点的距

离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15.答案:8米

解析:解:将落在墙上的影子看作物体,此时它的影子设为a米,

根据题意得,2=三,

0.8a

,*•(Z—2.4,

所以大树的影子全部落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2.4+4=6.4米,

设树的高度为y米,根据题意得意=言,

y=8米

故答案为:8米.

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先将落在墙上的影子作为物体,求出它在地面的影子,即可求出大

树的影子全落在地面上的长,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实际是一个直角梯形的问题,可以通过作垂线分解成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的问题.

16.答案:4-\/5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熟练运用垂径定理是本题的关

由题意可求。41AB,根据垂径定理可求CE=4,根据勾股定理可求E。=3,

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力c的长.

解:如图:连接。C

••・直线与。。相切于点力,

•••0A1AB,

CD//AB,

•••AELCD.

•••CD=8,

•••CE=DE=-CD=4.

2

在RtAOCE中,OE=70c2一CE2=V52-42=3,

・•.AE=AO+OE=8,

则AC=7CE2+AE2=V42+82=4A/5.

故答案为:4A/5.

17.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解:•・,菱形ABCD,

・•・对角线80所在直线是菱形ABC。的对称轴,沿直线对折,/与C重合,

/.AF=CF,故①正确,

Z.FAD=Z.FCD,

•・•AD//BC,

Z.FAD=Z.FEC,

Z.FCD=乙FEC,

又乙CFG=(EFC,

CFG~2EFC,

.CF_GF

''EF~CF9

・・・CF2=EF-GF,

:.AF2=EF-GF,故②正确,

•菱形力BCD中,ABAD=120°,

•••乙BCD=120°,乙DCE=60°,4CBD=乙CDB=30°,AD=CD=BC,

设4。=CD=BC=m,

DE1BC,

•••乙DEC=90°,

Rt△CDE中,CE=CD-cos600=-CD=-m,

22

・•・BE=-m,

2

•••AD//BE,

AF_AD_m_2

"EF~BE~

2

设力F=2n,贝!ICF=AF=2n,EF=3n,

XCF2=FG-EF,

(2n)2—PQ.2n,

4

•••FG=-n,

3

•••EG=EF-FG=-n,

3

FG-.EG==4:5,故③正确,

设CE=|m=t,

RtACDE<dp,CD=2t=AD,DE=V3t>

RtABDE中,BD=2DE=2何,

•••AD“BE,

.DF_AF_AD_2

''BF~EF~BE~

*'•DF=一BD=—tf

55

RtADFH中,FH=-DF=—t,

25

RtAADE中,AE=VXD2+OF2=J(2t)2+(V3t)2=V7t-

.33\[1

・1•7・rEF=7-1cAlE=——t,

55

•・•FG-.EG=4:5,

厂144V7

•••FG=r-1rElF=——t,

915

2V3f]—

RtAFHG中,cos/GF”=翳=君=箸,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由菱形ABCD的对称性可判断①正确,禾!J用△CFGsAEFC,RTMCF2=EF-GF,从而判断②正确,

,11oAFADm

设4。=CD=BC=m,RtACDE^,CE=CD•cos60°=-CD=-m,BE=-m,可得z痴=嬴=%=

222crDn2771

I,设4F=2n,贝UCF=4F=2n,EF=3n,可得FG=[n,EG=EF-FG=jn,从而FG:EG=

=4:5,可判断③正确,设CE=3RtACDE^,CD=2t=AD,DE=V3t,Rt△BDE

中,BD=2DE=2V3t,可求出DF-BD=—t,Rt△DF”中,FH^-DF=—t,RtZkADE中,

5525

AE=y/AD2+DE2=J(2t)2+(V3t)2=V7t-即可得EF=|aE=誓3FG=^EF=^-t,Rt△

2V3i—

F”G中,cosNGF”=震=&=等,即可判断④正确,

-iFt

本题考查菱形性质及应用,涉及菱形的轴对称性、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

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性质,从图中找出常用的相似三角形模型解决问题.

18.答案:解:(1)原式=2xj+(/)2—V2x1=京

(2)已知等式整理得:tan(a-10)°=亲=次,

•••a—10。=60°,即a=70°.

解析:(1)原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求出值;

(2)已知等式整理后,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答案:32572

解析:解:(1)抽取的总人数有:8+40%=20(人),

m=20X15%=3,

C等级的人数有:20-3-8-4=5(A),

n%=-x100%=25%,即ri=25,

20

扇形统计图中“D”等级的圆心角为360。x/=72。;

故答案为:3,25,72;

(2)2000x^=1100(人),

答: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有1100人;

(3)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男1男2女

男1男1男2男1女

男2男2男1男2女

女女男1女男2

由上表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符合条件的结果有4种,

则恰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是:=|.

OD

(1)根据90<x<95的频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抽取的总人数,用总人数乘以95<%<100所占的

百分比求出小,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等级的人数,求出C等级的人数,然后除以总人数,求出n,用360。

乘以“D”等级所占的百分比求出“D”等级的圆心角度数;

(2)由该校总人数乘以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即可;

(3)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恰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情况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

解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

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

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也考查了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

20.答案:解:(1)图略.

(2)2.5℃.

-1

闭二=豆*(1*2+2乂2+3*3+4乂1)

19一

=百(℃)(或2.375℃).

解析:本题通过折线统计图及条形统计图的转化,考查数据的特征,难度较小.

21.答案:解:(1)过Q作QClx轴于点C,则CQ=2,

•・•△4PQ是等边三角形,

・•・乙PAQ=60°,

vPA1%轴,

・•.Z.CAQ=30°,

AC—2A/3,AP=AQ=4,

••AB//CQ,

.OA_OB_1

••ZC-BQ-3’

…1“2V3

OA=—AC=—,

33

••.P(¥,4);

(2)设DQ的延长线与过P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E,

,・,双曲线y=㈢(k〉0)过点产,

742738V3

Afc=4x—=—,

33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逋,

,3x

T7八二04I7!r2V30873

乂OC=OA+AC------F2QV3=—,

33

D点的纵坐标为1,

DE=4—1=3,

在RtAPEO中,PE=AC=2由,

-nccPE2V3

••.tan"DQ=^==

解析:(1)过Q作QClx轴于点C,解RtAACQ,求得等边AAPQ的边长,再由A8〃CQ,根据平行线

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得。力,便可得P点坐标;

(2)设DQ的延长线与过P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E,由(1)的P点坐标求得双曲线的解析式,由。点

的横坐标求得O点的纵坐标,进而求得OE,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待定系数法,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第(1)关键在求。4,第(2)关键在求。点的坐标.

22.答案:解:如图,连接DE、BF,

•••四边形A8CD是矩形,

AB//CD,

DFC

:.乙ODF=/.OBE,1^------亍、—

由EF垂直平分BD,

得。。=0B,乙DOF=X.BOE=90°,J~E5

DOF=△BOE,

故。尸=BE,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又;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

FD=FB,

四边形BFDE是菱形;

•••四边形BFDE是菱形;

11

EFBD2

S菱形BFDE=2'=-x30x40=600(m).

答:四边形BFDE的面积为600(爪2).

解析:

连接DE、BF,因为四边形48CD是矩形,所以4B〃CD,进而求证DF=BE,再求证FD=FB,即

可判定四边形BFDE是菱形;根据菱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BFDE的面积.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矩形对边相等且平行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本题中求证。尸=BE是

解题的关键.

23.答案:解:•••四边形48CD是菱形,

•••AC1BD,AC=20A,AD=AB=6,BD=2BO=2x3=6,

'''AABD是等边三角形,

•••/.BAD=60°;

OA=7AB2-BO?=3V3,

AC=20A=6A/3-

解析:由四边形2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0,AB=6,B0=3,易证得△4BD是等边三

角形,即可求得NB2D的度数,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04的长,继而求得4c的长.

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证得△ABD是等边三角形是

关键.

24.答案:解:(1)在矩形ABCD中,乙4=ND=90。,AB=DC,

•••E是力。中点,

AE=DE,

AB=DC

在△ZBE和△DCE中,\/_A==90°,

AE=DE

:小ABE三二DCE(SAS);

(2)①在矩形/BCD,4ABe=90。,

・・•△BPC沿PC折叠得到^GPC,

APGC=Z-PBC=90°,乙BPC=乙GPC,

BE1CG,

・•.BE//PG,

•••Z-GPF=Z-PFB,

•••乙BPF=乙BFP,

BP=BF;

②当AD=25时,

•••乙BEC=90°,

・•・乙AEB+乙CED=90°,

•・•AAEB+Z.ABE=90°,

Z.CED=Z.ABE,

•••Z.A=Z-D=90°,

ABE~XDEC,

tAB_DE

••AE~CD'

设AE=x,

DE=25—x,

.12_25-x

,,=,

x12

•••x=9或%=16,

AE<DE,

AE=9,DE=16,

・•・CE=20,BE=15,

由折叠得,BP=PG,

.・.BP=BF=PG,

•・•BE“PG,

ECF〜公GCP,

.EF_CE

,,PG-CG,

设BP=BF=PG=y,

.15-y_20

,,=,

y25

25

••・y=亍

BP=—,

3

在RtAPBC中,。。=会更coszPCB=—=—;

3PC10

③如图,连接FG,

G

•・•乙GEF=(PGC=90°,

・•・乙GEF+乙PGC=180°,

・•.BF//PG

•・•BF=PG,

.,.□BPGF是菱形,

・•.BP//GF,

Z.GFE=Z.ABE,

GEF~AEAB,

.EF_AB

,•=,

GFBE

•••BE•EF=AB•GF=12x9=108.

解析:(1)先判断出乙4=ND=90。,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