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下册2月期初模拟评估卷(四)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1页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下册2月期初模拟评估卷(四)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2页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下册2月期初模拟评估卷(四)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3页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下册2月期初模拟评估卷(四)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4页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下册2月期初模拟评估卷(四)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2月期初模拟评估卷(四)

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

点。人们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什么是内涝?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

害的城市灾害。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

干扰,产生的径流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

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5倍左右。

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路上

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

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灾害。

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

以内的降雨。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

15平方公里以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而且

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

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每年夏天都是雨水多发的季节,许多地方都会遭到水淹,即便是一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

建筑也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座600多年的古建筑

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工匠们在每一座宫殿下都修筑了代表帝王权威的须弥石座,避免木质

建筑被水浸。整个故宫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高度相差1.22米,本身具有自留排泄的能力,但因

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

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

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每年春季工人会重新淘挖渠道,避免沟渠堵塞导致排水不顺畅。另

外,故宫的夯土层要做得厚实紧密,就像在地下铺设一块巨大海绵,保持良好的吸水性。而对比

普通路面的水泥路,故宫地面铺设的青石砖能够很好下渗雨水,减少雨水淤积。而外部排水,故

宫外部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也就是现在北海、中海;第三道

是外金水河、筒子河。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

如今城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

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加大应急处置力度,

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

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

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减缓灾害形成。重视韧性城市①建设,

在遇到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取材于庞无忌、雷晓琳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地下水

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

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

处,各家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瑞士政府

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

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

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预

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并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

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

施组成。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

化,景色清新自然。在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唯一的亲水区域;在丰水期,当暴雨

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

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既保证了汛

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一渗渠系统”,

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

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

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

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取材于《中国气象报》相关文章)

[注]①韧性城市:指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

速恢复过来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个无琥的一项是(3分)

A.内涝是指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城市涝灾。

B.高度城市化区域和自然区域在同等雨量下产生的径流量差异达5倍左右。

C.郑州产生内涝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也有超标准降雨的客观因素。

D.郑州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已有段时间,但因范围过小,发挥作用缓慢有限。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下牖干故宫常年不被水淹的原因是(3分)

A.地势由高到低B.自流能力强C.排水系统完备D.夯土层厚实

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年硕的一项是(3分)

A.瑞士的雨水利用工程花费小、利用多、实用性强、民众参与度高。

B.新加坡因疏导雨水有方,建筑排水标准严格,所以鲜有内涝发生。

C.德国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既能减少雨水径流又能防止地面的沉降。

D.日本德国都有大容量地下调蓄库,能保障城市水文系统良性循环。

4.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绵城市不能解决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只能应对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

B.每到夏季,暴雨频发,设计感十足的现代化建筑都避免不了水患侵袭。

C.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和超前设计思想使北京故宫从未被水淹过。

D.文中列举的国外城市都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

5.暴雨积涝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顽疾,如何有效减轻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要概

括具体措施。(5分)

【答案】1.C2.B3.D4.D

5.①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提高设施标准。②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完善应

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③借鉴国内国际有关经验,建设完善的雨水调蓄设施,使城市水文生态

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错,根据原文“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

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可见最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城市化只是主要

原因之一。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自流能力强”错,根据原文“本身具有自留排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

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

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

可见故宫的自流能力强并不是很强,是靠每个院落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来排水的。所以自流能

力强不属于故宫常年不被水淹的原因。

故选Bo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日本德国都有大容量地下调蓄库”错,根据材料二介绍,“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

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

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可见两国的调蓄情况不大相同,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海绵城市不能解决内涝问题”错,根据材料一“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

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可知,海绵城市并不能解决所有

的内涝问题,“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可见选项杂糅信息曲解文意。

B.“都避免不了水患侵袭”错,根据材料一“许多地方都会遭到水淹,即便是一些科技感十足

的现代化建筑也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文中用的是“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说明有些

现代化建筑还是能避免水患侵袭的。

C.“北京故宫从未被水淹过”错,据材料一可知,“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

座600多年的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文中用的是“屈指可数”,“屈指可数”形容

数目很少,但不是没有,选项说法绝对。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的“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

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以及第六段“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发

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减缓灾害形成。重视韧

性城市建设,在遇到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分析,可概括

出: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提高设施标准。

结合材料一的第六段“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

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加强宣

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分析,可概括出: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完善应急

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结合材料一“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座600多年的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屈

指可数”“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市建

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和材料二中新加坡“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

和城市排水系统。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并建立严格的地面

建筑排水标准”,日本“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

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

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景色清新自然”,以及“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

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既保证了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分析,可概

括出:借鉴国内国际有关经验,建设完善的雨水调蓄设施,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0题。(共18分)

鲁肃’”论

孙权以荆州资刘备,肃劝之。荆州不还,权深为肃病。或曰:“肃心不忘汉,故资蛟龙以云

雨。”或曰:“是肃之失计,公瑾在,必不为此。”是二说者,皆不明天下之大计,而熟筹于当日

之形势者也。

三国时,最强者操耳!赤壁之战,权能独力以破曹乎?抑合力于刘以共破曹乎?荆州得矣,

权能兼取蜀以独力乎?抑终不免于依草附木以自立于?孔明之谋蜀也,先结孙权而后攻魏;鲁

肃之谋吴也,先结刘备而后攻魏。魏可灭,操可诛,天下事未可量也;魏未可灭,操未可诛,而唇

齿已固,外难不侵,大丈夫将三分鼎足,南面而称中耳,安肯受人封拜,屈节一朝,局促如辕下驹

哉?英雄所见,大抵同也。惟孙权见不及此,然后袭取荆州,通和于魏,而从此称臣质子,无虚日

矣。亦惟昭烈⑵见不及此,然后因荆州之故,而白帝郡兵,一败呕血矣。不特此也,曹操据形胜

之地,拥百万之众,又得孙权为之外应,宜若无所却顾者。然赵俨襄阳之役,不肯穷追关公,功留

之为权害,操深然其说;权请擒关自双,操发露其奏,射以示关而使之走。夫以操之强,犹欲学战

国两利而俱存之说,使自树其敌;而以区区之吴,乃欲外绝蜀援,孤军当操,不已悖乎!

古者,虞假道而偕虢亡,韩、魏肘而智伯灭.陈涉不听张耳、陈余立六国后以败,马超受曹公反间

离韩遂以败,权不能效韩、魏'张、陈之谋,后甘心于虞公、陈涉'马超之下,误矣。且权绝蜀

好之后,其不亡于魏者幸也。蜀修关公之怨伐吴,吴求救于魏,刘晔动袭之,赖魏主不从以免。出

兵后,魏伪助讨备,仍欲袭之,赖陆逊⑶收兵以免。及至钟会⑷伐蜀,吴不力救,遂至两亡,此皆

日后之明验也.然则知此者,孔明、子敬而外无人乎?

曰:史称曹操方作书,闻权以荆州资刘备,不觉落笔于手。夫荆州已非曹有矣,以一家物与

一家,与操何与?四乃骇然震惊者,正恐鲁肃之计行,两雄相传,而天下难争故也。呜呼!操之才

所以终出孙刘上哉!

(取材于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释:[1]鲁肃:东汉末年孙权重臣字子敬。【2】昭烈:刘备的谥号。【3】陆逊:东吴大都

督,在夷陵击败刘备。【4】钟会:魏臣与邓艾分兵灭蜀。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无南的一项是(3分)

A.白帝称兵称:举,兴

B.曹操据形胜之地胜:优越

C.宜若无所却顾者去|1:推辞

D.权请擒关自双效:献出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肃之失计操之才所以终出孙刘上哉

B.权能独力以破曹乎权能兼取蜀以独力乎

C.抑合力于刘以共破曹乎其不亡于魏者幸也

D.四甘心于虞公、陈涉,马超之下后乃骇然震惊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下年玻的一项是(3分)

A.权深为肃病:孙权对鲁肃非常不满

B.孔明之谋蜀也:诸葛亮谋划攻取西蜀

C.犹欲学战国两利面俱存之说:还要学习战国时让双方都得到好处而使他们共存的主张

D.蜀修关公之怨伐吴:蜀国为报关公被杀的怨愤讨伐吴国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下年琥的一项是(3分)

A.曹操把孙权写的奏表射给关羽看,是为了显示自身强大,劝降关羽。

B.孙权与蜀断交的做法是错误的,吴国没有被魏所灭,只不过是侥幸。

C.蜀吴两国最终都灭亡的历史事实,从反面验证了鲁肃谋略的正确性。

D.作者认为曹操和鲁肃,诸葛亮一样,都能把天下大势看得十分透彻。

10.“鲁肃之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析“鲁肃之计”对东吴

的意义。(6分)

【答案】6.C7.D8.B9.A

10.内容:先结刘备而后攻魏。

意义:联蜀攻魏,进一步可先灭曹操而后两国相争天下;退一步可三足鼎立北面称帝,不屈居人

下,对吴蜀来说属于“两利而俱存”的办法。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本句意为:应该像是没有什么可回头犹豫的了。却,和“顾”组成固定词组,回顾,犹豫之意。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助词,主谓间取独;结构助词,的。

B.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

C.介词,和;介词,在。

D.连词,表转折,却。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子的能力。

B.“孔明之谋蜀也”结合下文“鲁肃之谋吴也”的对称句式,可知,鲁肃不可能谋划夺取吴国,

而是为吴国谋划,故该句意思也应为“孔明为蜀国谋划”。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是为了显示自身强大,劝降关羽”错误,根据原文“操发露其奏,射以示关而使之走。夫以

操之强,犹欲学战国两利而俱存之说,使自树其敌”可见,曹操这么做,是为了给孙权树敌,而不

是为了显示自身强大,劝降关羽。

故选Ao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鲁肃之谋吴也,先结刘备而后攻魏可见,鲁肃为吴国谋划的内容是,先结交刘备,

再联合刘备攻打曹操。

从“魏可灭,操可诛,天下事未可量也;魏未可灭,操未可诛,而唇齿已固,外难不侵,大丈夫将三

分鼎足,南面而称中耳”可见,鲁肃的计划,是先联合刘备而灭了曹魏,如果曹操被灭,那么吴蜀

两国的争斗谁能夺得天下还不能预料;如果曹操不灭,而吴蜀联盟也将让曹操无法逐一攻破他

们,将能够三足鼎立而称帝,不至于屈居人下称臣。即,吴蜀联盟对于吴蜀来说都是具有好处,

能够共存且分割天下的办法。

参考译文:

孙权用荆州来帮助刘备,是鲁肃劝导的。荆州不能归还回来,孙权深深地诟病鲁肃。有人说:

“鲁肃心中不忘汉朝,所以给蛟龙资助以云雨。”有人说:“这是鲁肃失策了,如果周瑜在,一

定不会做这种事。”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明白天下的大势,而只熟悉筹划当日的形势。

三国时期,最强的是曹操啊!赤壁之战,孙权能够独自凭借力量攻破曹操吗?又或者和刘备

合力来共同打败曹操?得到荆州,孙权能够同时获取蜀地来独力支撑吗?又或者最终仍旧不免

于依附他人来自立?孔明为蜀谋划,是先结交孙权然后攻打魏国;鲁肃为吴谋划,是先结交刘备

然后攻打魏国。魏国可灭,曹操可诛,天下的事情还不能预料;魏国不能灭,曹操不能诛杀,而吴

蜀宛如唇齿相依已然牢固,没有外力入侵,他们将要鼎足三分,面向南方而称帝了,怎么肯受人

封赏,屈节朝拜,局促如同被驾在车辕下的马匹一样呢?英雄所见大概都是一样。只有孙权的见

识不到这个地步,这之后袭取荆州,和魏国结交,因而从此只能够俯首称臣将儿子作为人质,天

天如此。也只是刘备的见识不到这个地步,这之后因为荆州的缘故,而在白帝城兴起战事,一场

败仗而吐血身亡。不止如此,曹操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拥有百万军队,又得到了孙权作为他的外

应,应该是没有什么犹豫回顾的。然而赵俨在襄阳之战,不肯对关公穷追猛击,这份功劳便留着

直到他被孙权所害,曹操认为他的观点很正确;孙权请求擒拿关羽来献出自己的忠心与力量,

曹操却把他的奏章泄露出来,射给关羽看而让他逃走。凭借曹操的强大,尚且想要学习战国的

“对双方有利,就可以都存在”的说法,让孙权自己树起自己的敌人;而凭借区区吴国,竟然想

要在外断绝蜀国的援助,而孤军独自抵挡曹操,不是已经糊涂了吗!

古代,虞国借道给晋国而和虢国一道灭亡,韩、魏如同肘足一般衔接,却被智伯分裂灭亡,陈

涉不听张耳、陈余的计策立六国后便失败了,马超受到曹操的反间计策疏远韩遂而失败,孙权不

能效仿韩、魏、张、陈的谋划,而甘心在虞公、陈涉'马超之下,大错特错。况且孙权断绝与蜀

国交好之后,他不被魏国灭亡是侥幸。蜀国因关公战死而怨恨讨伐吴国,吴国求救于魏国,刘晔

则想要趁机偷袭吴国,多亏了魏主没有听从不才得以幸免。出兵后,魏国假装帮助吴国讨伐刘备,

仍旧想要趁机偷袭吴国,多亏陆逊收兵才得以幸免。等到钟会讨伐蜀国,吴国便不在权利施救,

于是最终导致两国都灭亡了,这都在日后一一明验,然而知道这些后续发展的,除了孔明'子敬

而再也没有人了吗?

我认为:史书上称曹操刚打算写信,听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不觉笔从手中落下。荆州已

不是曹操所有,别人将自己所有物送给另一家,与他有什么关系?他竟然如此骇然震惊,正是害

怕鲁肃的计策能实行,两位英雄相传,而天下难以争夺的缘故。唉,曹操的才能因此最终是在孙

刘二人之上啊!

(-)根据要求,完成11题。(共6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公冶长》)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

矣。”(《泰伯》)

(1)请解释“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2分)

(2)结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与曾子思想的相同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

【答案】(1)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的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

(2)相同点:都主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启示:即使是孔子与曾子这样的圣人尚且主张不耻下问,我们在学习上更应该谦虚,面对不懂的

地方,要多请教询问他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有:有学问。无:没有学问。实:充满,指满腹知识。虚:空虚,指没有知识。

犯:被冒犯。校:指计较。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

孔子说的话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与曾子话中“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意思都是一

样的,即“不耻下问”。孔子是圣人,曾子是亚圣,他们的学识和道德水平都远超当时的其他人,

然而他们却始终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愿意向远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习,即使自己有知识,面

对自己不曾接触过的领域,也诚恳询问。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上要保持谦虚心态,时刻向他人请教,

而不要骄傲自满。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尾犯•寒夜

蒋捷①

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②,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孤飞、萧萧

桧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

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忆,似双瞳、缤

纷翠绿。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

注:①蒋捷:南宋遗老,拒仕元朝,隐居终老于竹山。②敲碎唾壶:晋朝大将军王敦每次酒后都

边吟咏曹操的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用铁如意敲打唾壶,壶口尽碎。

12.下面对本词的理解下年琥的一项是(3分)

A.“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这句话运用王敦敲碎唾壶的典故表达救国无方之痛。

B.“雁孤飞、萧萧桧雪”大雁孤飞,萧萧的桧树也披霜带雪,借景抒情营造了清丽的氛围。

C.“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阑干外,鱼鳞般的万顷云天,消除不了心中愁绪。

D.“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描写自身现状,其中“棱棱”既状身体之消瘦又状气骨之嶙峋。

13.下列诗词中“梅花”象征之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B.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唐王勃《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D.梅蕊露鲜妍,雪态冰姿巧耐寒。(宋无名氏《南乡子》)

14.古典诗词研究专家陈祥耀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是:“激昂敛归凄婉,凄婉不掩激昂”,请谈

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答案】12.B13.B

14.全诗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从环境角度营造冬季孤寂寒冷的氛围,从自身角度追思亡国的悲哀,

抒写亡国之痛;但激昂之气仍内蕴其中,多处运用典故含蓄表达壮心不已的豪壮之气,读来让人

振奋和感喟。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清丽”错,“雁孤飞、萧萧桧雪”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

故选Bo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C、D中的“梅花”都是冬梅、寒梅,象征傲霜斗雪、坚守高洁的品性。

B.东风送暖,郊外,梅枝上的残花零落了。春天的脚步“惊”得甸上的杨柳,抽出了嫩嫩的新叶。

表现出春日来临,万物复苏的清新景象。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首先理解“凄婉”和“激昂”的含义,从中找到诗句解读:

从凄婉的角度看,“孤雁飞,萧萧桧雪”该句刻画出一幅冬季孤寂寒冷的月夜图,失群孤雁,不

断哀鸣,萧萧的桧树也披霜带雪。作者通过这些典型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衬托了作

者悲哀的情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阑干以外,却是状如鱼鳞的万顷云天,

却也消除不了心中的牢愁。自然界的严冷,象征着当时遗民的政治处境;“瘦骨棱棱,但凄其衾

铁。”“棱棱”既状身体消瘦,又状气骨嶙峋,点明学不成“豪杰”的原因在于身躯之消瘦和生

活之穷困,充满了凄婉之情;“是非梦'无痕堪忆,似双瞳、缤纷翠绿”追思亡国之痛,已经没

有什么回忆,好像双眼受乱花迷惑,进一步抒写内心的凄婉。

从激昂的角度看,“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我靠着床读书,在暗淡灯光下,和朋友对谈,说到激

昂处,击碎唾壶。运用王敦敲碎唾壶的典故,表达亡国之后,救国无方的愤激心情;“鸡边长剑

舞”写晋代志士祖逖闻鸡起舞以锻炼报国的典故,借古来壮士的凌云豪气抒写内心的激昂;

“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表达出作者坚持民族气节的豪情。“梅花”是坚持名族气节、

遗民、志士的象征。亡国之事已成过去,作者北定中原的“浩然”之心依然存在,但由于元朝已

经建立,作者的“壮心”不能当众倾吐,只能对着“梅花”诉说。

这首词,紧紧围绕的是一片凄凉的氛围,而激昂之情,恰如雷电一般撕开乌云的一角,让人感到

亮的存在和希望之所在。可以说“激昂敛归凄婉,凄婉不掩激昂”。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D实践出真知。苏轼乘舟往石钟山探寻声响的来源,“徐而察之微

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2)每逢佳节倍思亲,独自在外漂泊的人形单影只,往往会联想到李密的

(3)张若虚于月夜连续发问,表现其哲思的句子是“??”

(4)重阳节,登临高处,眼望秋叶纷飞、气势雄浑之景,脱口而出杜甫的

【答案】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江畔何人

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罅”“茕茕”“孑”“畔”“萧萧”。

(-)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共6分)

16.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的“影子写法”是红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是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中一个女子

是另一个女子的影子,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女性的性格有高度的相似性。请以以下两组人物中的

一组,举原著情节,论证这两个女性在某种性格上的高度相似性。

①薛宝钗和花袭人②林黛玉和晴雯

要求:观点明确,自圆其说。150字左右。

【答案】①袭人与宝钗骨子里面都是比较封建的女孩子。宝钗沉默少于,大智若愚,事不关己绝

不开口。但若是贾府发生任何事情,薛宝钗都了如指掌。在贾府宝钗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感,

宝钗的深得人心,是和她平时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所下的功夫分不开的。袭人也是话少的姑娘,

贾母曾经说她是“没嘴的葫芦",但心里是却十分清楚。袭人和宝钗都是孝女。

②黛玉和晴雯都比较高傲。林黛玉行事总是小心翼翼,为了不伤己,她不得不端着架子,以高傲

的面目示人。作为一个丫鬟,晴雯极其自尊自爱,从不巴结主人,从她最后宁死不讨好王夫人可

以看出来,也从不奢望得到宝玉的宠爱,不似其他丫环,尽是奴颜媚骨。黛玉和晴雯的高傲十分

相似的,二人也因自身的高傲而疏远于人,交友极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①首先,袭人与宝钗骨子里面都是比较封建的女孩子。在第42回,黛玉在和大家玩耍行酒令的

时候,不觉说了《牡丹亭》《西厢记》的两句唱词,宝钗是拿出作姐姐的身份,用封建社会贵族小

姐的言行规范的标准来教导黛玉。当薛姨妈答应了宝玉的婚事,前来征求自己姑娘宝钗的意见

死,薛宝钗立即正色道:“这话又说错了,自古以来女儿的婚事都是父母做主的”。在婚姻大事

上.宝钗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模式,和三从四德的伦理规范。此外,宝钗还多

次劝说宝玉要多在仕途经济上下功夫,走立身扬名的道路,这也是种封建思想的表现,从以上我

们可看出,宝钗是一位正统的封建淑女,她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完全符合封建正统的标准。在

这一点上袭人和宝钗是相同的,人们曾评价袭人:“从历史观点出发来看,花袭人是封建社会里

的贤人,她的封建道德修养是很高的。”她也曾劝宝玉要走读仕途之路。袭人身上的封建思想

也是很浓厚的,她的思想是完全遵从封建礼法的要求。比如:管葡萄的婆子想摘一个葡萄给袭

人尝尝,被袭人给严辞拒绝了:“上头的人还没品尝,如今们倒先吃了?”封建社会时,主人对

下人有绝对的权威。下人绝对不能对主人无礼。袭人就是严格按照封建礼法要求来约束自己的。

其次,袭人和宝钗都富有心机。宝钗沉默少于,大智若愚,事不关己绝不开口。但若是贾府发生

任何事情,薛宝钗都了如指掌。在贾府宝钗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感。宝钗的深得人心,是和她平

时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所下的功夫分不开的。宝钗平时不乱说句话,她在人面前每说-一句话,

都是用了心思的。当贾母给宝钗过生日时,询问宝钗有什么要求时?宝钗便总依贾母的意思,

她是有意识要讨得贾母好感。当王夫人需要人参的时,宝钗连忙到自家去取。宝钗极力在王夫

人面前表现出识大体,通人情,懂道理,从而给王夫人一种好印象。就连大家都很反感的贾环,

宝钗也会送他礼物,赵姨娘都对宝钗赞不绝口。袭人也是话少的姑娘,贾母曾经说她是“没嘴的

葫芦”。但心里是却十分清楚。袭人的内心是抑黛褒钗的。于是有意在湘云面前夺薛宝钗有教

养,心底宽大,贬黛玉小心眼儿。在宝玉的婚姻选择上,袭人是十分重视的。她更希望宝玉迎娶

的是宝钗,但又不知道黛玉这面有什么态度,于是,两次来到黛玉处套话。当袭人看到自己对宝

玉的劝谏没作用时,便利用回家的机会,编出赎身之论,探其情,压其气,用柔情以警之。最后,

使宝玉答应了她提出的三点要求。可见,袭人心机之深。

最后,袭人和宝钗都是孝女。宝钗是从小没了父亲,只有母亲和一个哥哥薛蟠。只知道吃喝玩乐,

他不但对家里不能给于照顾,而且,经常在外面惹祸。又兼聚了个媳妇又是一个不安静的,薛姨

妈为此受了不少的气,流了不少眼泪。整天提心吊胆、操心。宝钗在家中不但要帮助妈妈管理

家务,还为分忧解愁。即使日后出了嫁,但依然抽空回来帮助妈妈。袭人也是孝女。袭人回家,

母兄打算欺她回去,她说:“当日你们没饭吃,就认为我还值几两银子,原本不叫你们卖。没有个

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第19回)作为个小孩子谁也不愿离开自己家。被卖到一个人生地不

熟的地方,毕竟前途未bo袭人也不愿意自己被父母卖掉,但为了不让老娘活活饿死,最终还是

接受了被卖掉的命运。可见,袭人是一个孝女。两个人虽然出身不同,但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

达了对父母的孝。

②黛玉和晴雯的高傲贯穿全文。黛玉的高傲从书中第七回的送宫花片段、第十八回的剪香囊片

段可以看出来,林黛玉的高傲是自尊和自卑相结合的产物,自尊是对自己才情的自信,自卑源于

对自身身份的敏感,而身份的敏感则是因为寄人篱下,世俗的眼光令其行事总是小心翼翼,为了

不伤己,她不得不端着架子,以高傲的面目示人,这也是孤儿的可悲可怜之处。是对自身家境的

自信,而其敏感则是对寄人篱下之自卑的过分掩饰,二者互为因果,造成其高傲敏感之性格。作

为一个丫鬟,晴雯极其自尊自爱,从不巴结主人,从她最后宁死不讨好王夫人可以看出来,也从

不奢望得到宝玉的宠爱,不似其他丫环,尽是奴颜媚骨,这从她屡次拒绝宝玉的讨好,屡次奚落

极力讨好宝玉的袭人可知。此外,晴雯的容貌非凡,连贾母都想要将她送给宝玉当通房丫鬟,有

的是高傲的斐本。晴为黛影,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黛玉和晴雯的高傲还是十分相似的,二人也

因自身的高傲而疏远于人,交友极少,不同的是晴雯是丫环,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王夫人非要将

晴雯赶出贾府了,晴雯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个没有奴才相的奴才。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共18分)

泉水润泉城

①济南因泉水闻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代刘鹑在《老残游记》中用八个字,道出

了济南泉水之多、分布之广。

②我对济南泉水的了解始于四十多年前。那年,我从邻居三叔家里看到了老舍先生的散文

《济南的秋天》,文中有几句是这样描述的:“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有泉——到处是泉……”济南真的到处都是泉吗?泉水能像村里的山泉水那样用手捧着直接

喝吗?读到这里,我年少的心里产生了好奇。一个乡下孩子,对泉城济南的向往之情泄然四生。

③机缘出现在十五年前。2005年初春,我调入省城工作,梦一样走进了济南。那时候,单位

办公楼在杆石桥一侧,属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往东数百米就是的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

护城河和泉城广场。周末,我怀着急切的心情,冒着寒冷走进的突泉公园观赏。春)突泉三股泉水

的喷涌之势令人惊叹,相比之下,村里山泉水的潺潺细流黑肯然去色。天气虽冷,但望着那一池池'

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我的心里却暖融融的。

④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济南人爱泉、惜泉。为了保护泉水,规划修建的地铁工程多番论证,

谨慎施工。作为群泉之首的突泉,水位的高低变化牵动着成千上万济南人的心。水位上涨,人人

面露喜色;水位下降,全城人跟着心急。前几年遭遇大旱,的突泉一度几近停喷,三股水偃旗,兽

尊,爱泉的济南人就像是自己家里停了水、断了电一样,心急不已。这些年,随着护城河的疏浚,

加上良好的保护意识,法]突泉再现生机。那汩汩喷涌的泉水,仿佛也在昭示着济南这座城市永不

停歇的发展脚步。

⑤泉水滋养了济南这座城,也孕育了这里的文化。诗圣杜甫曾用“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的诗句,形容济南积淀深厚、人才众多。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今,位于济

南晌突泉公园一隅的漱玉泉,相传李清照曾在泉边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词集《漱玉集》即

以此泉命名。李清照是济南章丘人,那里,有泉水从众多脉孔里喷涌而出,谓之“百脉泉”。也

许,正是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其不尽的文思。

⑥时至今日,泉水孕育的文化一脉相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济南人有爱读书的传统,书

店、书屋、书吧多,各种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和文学沙龙遍地开花。受其影响,我也参与其中,与

书友、文友交流阅读感受和写作体会。参与这些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读书、讲座'交流活动

时间久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底子薄的人来说,真是受益匪浅,不仅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而且

眼界也得到了极大开拓。我一面用心感受着济南的泉水和泉城的文化,一面用手中的笔书写着

身边的城市和身边的人。

⑦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轰轰下泻,澎湃万状”的黑虎泉边,每天前来

打水做饭、饮用泉水的市民络绎不绝,水壶、矿泉水瓶、塑料桶……各式各样的容器悉数上场,

令前来赏泉的外地游客艳羡不已。泉水已成为济南人的生命之水,它滋养着济南人的身体,涵养

着济南人的心性。在大明湖南门对面,有一条久负承冬的曲水亭街,一条小河从街上穿过,河里

流淌着清清的泉水。闲暇时我常去曲水亭街转转,街上的景致百看不厌。前年盛夏的一天,坐在

临街摆放的茶桌旁,年逾花甲的老燕递给我一杯用泉水冲泡的绿茶,然后如数家珍地跟我讲起

曲水亭街及济南这座城的往事。有游客从身边经过,我担心影响老燕的生意,便起身准备告辞。

可老燕却拉住我,笑着说不差这一会儿工夫。临别时,实在过意不去的我要付钱给老燕,可老燕

说什么都不收。三个多月后,我写的《曲水亭街》一文刊发在晚报上,我将报纸送了一份给老燕,

老燕在文章里读到了自己,“嘿嘿”笑个不停。

⑧这就是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与他们打交道时让人从心里感到熨

帖。记得有一次,我到派出所办事,年轻的工作人员态度和蔼,手把手告知如何填表,下一个环节

怎样办理,使人如沐春风,似饮甘霖。还有平日里,公交车司机的一句“您好”,出租车司机亲切

的笑容,困难面前好心人的热心相助……都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使人难忘。

⑨时间像是流动的水。如今,我已在济南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早已视济南为第二故乡,感情

和依恋与日俱增。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一天天里,幸福感像泉水一样涌进心头。济南的泉水,也流

淌在每一个生活在济南的人心中永不枯竭。

(取材于王国政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下中南的一项是(3分)

A.对泉城济南的向往之情泄然回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B.村里山泉水的潺潺细流黯然朱年黯然失色: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C.三股水强镇,兽慈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D.有一条久负尊名的曲水亭街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很好的名声。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下中碘的一项是(3分)

A.刘鹑笔下的“家家泉水”及老舍先生笔下的“到处是泉”均道出了济南的泉水之多。

B.李清照能写出《漱玉集》是因为“百脉泉”那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她不尽的文思。

C.外地到济南来赏泉的游客对济南人能够在做饭、饮水上享用黑虎泉的水而感到艳羡。

D.第⑧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济南人那待人友善'和蔼热情的热心肠。

19.文章第⑦段写到了与老燕的一些交往,请结合全文,多层面分析作者在此写该内容的作用。

(6分)

20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17.C18.B

19.①内容上:写老燕身为泉水滋润下的泉城人的热情大方,并表现老燕以自己是泉城人而自

豪,同时流露出作者从泉城人老燕身上获得的美好印象。②结构上:印证前文,引出下文。印证

前文泉水“涵养着济南人的心性”等内容;引出下文所谈的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

一副热心肠”及“让人从心里感到熨帖”的特点。③主旨上:借老燕这一泉城人的代表,抒发

了对高洁淳朴的泉城人的颂扬之情,并表达了对清澈透亮的济南泉的喜爱之情。

20.①济南那一池池、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温暖人心。②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滋养了济南这座城,

济南人与泉水心心相连。③泉水孕育了济南的文化,济南积淀深厚、人才众多。④泉水孕育的

文化一脉相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他们有爱读书的传统。⑤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

关,济南人离不开泉水,打心眼儿里喜爱泉水。⑥在泉水的滋润下,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

有着一副热心肠,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C.“三股水偃旗息鼓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敲战鼓”错误。偃旗息鼓:字面义为放倒军旗,

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这里比喻泉水声势减弱或中止。不合

语境。

故选Co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李清照能写出《漱玉集》是因为‘百脉泉'那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她不尽的文思”错误。

从原文“也许,正是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其不尽的文思”来看,李清照能写出《漱玉集》也许

是那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她不尽的文思,选项的错误在强加因果。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多层面分析作者在此写与老燕的一些交往这一内容的作用。作答本题,先找

出有关老燕的描写或事件,确定答题区间涉及文章第七段。

从内容上看,由“有游客从身边经过,我担心影响老燕的生意,便起身准备告辞。可老燕却拉住

我,笑着说不差这一会儿工夫。临别时,实在过意不去的我要付钱给老燕,可老燕说什么都不收”

分析可知,作者写“老燕”,其目的是突出济南人的特点,老燕就是一个典型。老燕身为泉水滋

润下的泉城人的热情大方,他有着济南人的友善、低调、包容等,老燕以自己是泉城人而自豪,

同时流露出作者从泉城人老燕身上获得的美好印象。

从结构上看,老燕友善、低调、包容这些特征与前文“泉水已成为济南人的生命之水,它滋养着

济南人的身体,涵养着济南人的心性”的内容相互印证;且引出了下文对济南人特性的概括:

“这就是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与他们打交道时让人从心里感到熨帖。”

从主旨上看,老燕是泉城人的代表,有着高洁淳朴的特性,作者赞美老燕,就是赞美泉城人;同时

人与泉互相映衬,表达了对清澈透亮的济南泉的喜爱之情。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全文,理解“济南的泉水,也流淌在每一个生活在济南的人心中,永不枯竭。”这

句话的含义。

由“天气虽冷,但望着那一池池、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我的心里却暖融融的”分析可知,济南那

一池池、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温暖人心。

由“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济南人爱泉、惜泉”“作为群泉之首的突泉,水位的高低变化牵动着

成千上万济南人的心”分析可知,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滋养了济南这座城,济南人与泉水心心相

连。

由“泉水滋养了济南这座城,也孕育了这里的文化”“也许,正是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其不

尽的文思”分析可知,泉水孕育了济南的文化,济南积淀深厚'人才众多。

由“时至今日,泉水孕育的文化一脉相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济南人有爱读书的传统,书店'

书屋、书吧多,各种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和文学沙龙遍地开花”分析可知,泉水孕育的文化一脉相

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他们有爱读书的传统。

由“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每天前来打水做饭、饮用泉水的市民络绎不绝,

水壶、矿泉水瓶、塑料桶……各式各样的容器悉数上场”分析可知,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济南人离不开泉水,打心眼儿里喜爱泉水。

由“这就是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与他们打交道时让人从心里感到熨

帖”“都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使人难忘”分析可知,在泉水的滋润下,济南人友善、低调、

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

五、本小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却更多停留在

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未能成为精准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

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

工之人,君子不齿”,()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

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的想象要深刻得

多。

(1)下列选项填在括号里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是而是B.不但而且C.虽然但是D.因为所以

(2)划线句子有语病,不改变原意,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

【答案】(1)C

(2)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

流社会所不屑谈及。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虽然……但是”表转折关

系,“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

语境“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前后是转折关系,

所以应该用“虽然……但是”。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成分残缺,“停留在”后面缺少宾语,

可在后面加上“层次”。

“未能成为精准的文化”中“精准”修饰“文化”搭配不当,可以将“精准”改为“精致”。

所以最终修改为: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社区准备举办“2022虎年迎春”活动,请你为该活动献计献策,确定一个体现虎年文化特

色的主题,并说明理由。要求:主题恰当,用对联概括;理由充分。150字左右。

【答案】例文:

千家万户百虎乐,社区大地万象新

新的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为了驱散疫情的阴霾,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情”,社区

将举办“千家万户百虎乐,社区大地万象新”的主题迎新年活动,神虎驱“魔”,万象更“新”;

“百虎乐”驱“疫情”阴霾,“万象新”展“邻里情”。大家可以通过“缝、剪、蒸、画”等

方式,制作出如布老虎、纸老虎、泥塑老虎、花惇尊老虎等形象,共同迎接虎年春节的到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为议论类微写作题。

“社区准备举办’2022虎年迎春'活动”是背景;“体现虎年文化特色”是主题;“并说明

理由”是内容要;“对联概括”是格式要求;“理由充分”需要考生使用议论性文体,也就是

说,通过陈述理由来说明为什么以此为主题;“150字左右”是字数限定,最好140160字之间。

因为是社区举办的活动,写作时要符合社区的要求,不能太深奥,应该通俗易懂,让社区的居民

能够看得明,听得懂。

行文时,先明确所选的“体现出'虎年文化特色’的具体主题是什么,可以通过所熟知的虎天

生具有王者风范,威震四方,虎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虎是扶正镇邪的保护神等角度进行分析,

也可以从有关虎的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等方面谈起。另外,还要注意,主题拟定还要恰当,就是

说所拟定的主题要和社区“2022虎年迎春”活动的内容相符合。

(2)请以“灯”为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小诗不超过150

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不得直接抄用阅读材料原句。

【答案】①夜幕中,它暗黄的光晕朦胧。悠悠岁月中,它依然如旧,尽微薄的余光照亮这方天。

老师就是一盏灯,它照亮了我们的思路,注入了我们知识,它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长久地照

耀着人生的道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母亲也是一盏灯,这盏灯照亮了我们的好习惯,注入了

我们健康,对我们的爱永恒不灭。

②上帝说/要有光/所以就有了白天的太阳〃夜晚/灯下看书的我/突然有一个念头/灯是夜晚的

上帝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关键词:以“灯”为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小诗。

写作对象:灯

写作要点:描写抒情类微写作通常要求学生描写人物心理,或者描摹人或物的外观,或者描写一

些动作和场景等,所以需要考生平常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有助于考生在面对此类微作文时可

以游刃有余。题目要求以“灯”为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小诗。解答本题,要抓住写作对象

“灯”的特点,写出它的功能。灯的作用是以发光显示光明的存在,灯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灯是光明,是目标,灯是给予,是奉献。写作时要抓住它的比喻义。如果写作的是小

诗,因为“灯”是一个常见的事物,所以创作时要注意符合诗歌的特点,语言要含蓄,最好具有

一定的模糊性,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切忌过于平白。

注意字数要求。

(3)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

《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

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1:《红岩》中江姐的去世就是悲剧美的最好体现之一。江姐是美好的象征,是拥

有坚贞之志,烈火之情的地下党革命战士。而当她被捕入狱,遭受了诸多惨不忍睹的酷刑。何为

对立冲突?是国共两党的斗争;何为毁灭美好的事物?是坚贞不渝,拥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

的江姐身上那累累的伤痕。江姐的去世无疑是悲剧,但带给读者的是革命战士那令人震撼的顽

强毅力与意志。这种精神是极美的,是撼人心灵的。

示例2:《边城》中翠翠便是悲剧美的代表。她是一个美好的女孩子,外表纯洁美丽,内心善良

质朴,但最终却遭遇了爱人远走、至亲亡故的亲情爱情双重悲剧。翠翠拥有由内而外的美好,

本应顺理成章地拥有幸福,但作者却施加其以惨痛的悲剧,这理想与现实之间强烈的反差,刺痛

人们的心灵,引发读者的思考:自然纯良的人性在遭遇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时,是否终将落得毁

灭?一出悲剧,加深了作品的人文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题目先解释了何为“悲剧”,鲁迅先生的话关键词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材料后面又提到

“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由此可知,无论选择哪部作品中

的哪个人物,都应当讲清楚三个要点:人物美在哪里;哪些冲突或对立毁灭了美;美被毁灭后

产生的影响,尤其要扣住“动人心魄、撼人心灵”来写。这三者缺一不可,但应以最后的“对悲

剧美的理解”为主。

《红岩》《呐喊》:英雄悲剧。英雄的理想与信仰被摧毁,得不到实现;肉体被摧毁,正义得不到

伸张,让人感受到理想信仰的可贵和伟大。《边城》《平凡的世界》:凡人的悲剧。生活当中的种

种阻遏,产生一个个困境,让人感受到生命中真善美的可贵。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二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一些星光穿越时空,闪烁着文明的光芒,照进我们的现

实,点亮我们的梦想。生活中,“星光”往往能点亮我们的生活,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

考。

请以“星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叙事合理;有故事,有细节,不少于700字。

【答案】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本次作文材料属于关系型比喻性材料,题目是“星光”。材料

中“星光”和“文明”实际上是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我们在审读材料时,要注意厘清概念。这

里说的“文明”是历史长河中的文明,而非现代文明;这里说的“文明”是能够影响现实、点

亮梦想的。“文明”有物质和精神之分,前者是物质层面的存在,像工具、语言'文字,或是古

代的科技成果、创造创新;后者是意识层面的存在,可以是孔孟学说,程朱理学,也可以是儒释

道的思想;亦或是法律、民风民俗;可以是一种品质,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此外,此处的“星

光”还有“穿越时空”的限制,即我们所选择的“星光”必须具有传承性、延续性的特点,并且

影响至今。如果仅仅选择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东西即为跑题。“星光”起“照亮现实”和“点

亮梦想”的作用,所以,此处的“星光”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性的特征。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不可以只写“文明的光芒”,在材料里“文明的光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