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是故子墨子言曰:“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节选自《墨子·尚贤》)材料二: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明允笃诚,天下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宣慈惠和,天下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八元”。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好行凶德;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颛顼氏有不才子,傲很明德。此三族也,以至于尧,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侵欲崇侈,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舜臣尧,流四凶族,投诸四裔。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

(节选自《左传·文公十八年》:)材料三:“八凯”“四凶”,见《左氏·文十八》传。《尧典·序》又云:“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孔氏注曰:“尧知子丹朱不肖,故有禅位之志。”案汲冢琐语云舜放尧于平阳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尧为号。识者凭斯异说,颇以禅授为疑。然则观此二书,已足为证者矣,而犹有所未睹也。何者?据《山海经》谓放勋之子为帝丹朱,而列名于帝者,得非舜虽废尧,仍立尧子,俄又夺其帝者乎?观近古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节选自刘知几《史通·疑古》)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每对一处给1分,断句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案汲冢琐A语云B舜放尧C于平阳D而书E云某地有城F以囚尧G为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永远不变的意思,荀子说的“天行有常”中的“常”引申为规律。B.很,通狠,意思是狠毒、残忍,和今天所用的程度副词“很”不同。C.是以,即以是的倒置,与《小石潭记》中“全石以为底”结构相同。D.异说,怪诞的言论,具体指上文《尧典·序》和孔氏注中的有关说法。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伊尹身为厨师,职业卑贱,能被汤提拔而成为名臣,这使普通人看到前途和希望。B.八恺、八元是前代帝王的才子贤士,他们的家族都传承到了尧时,尧却不能重用。C.天下人心意一致,都愿意拥戴舜为天子,是因为尧的圣君形象已经崩坏无法服众。D.《山海经》提出,尧的儿子丹朱拥有帝王名号,可能是因为舜废掉尧后拥立了丹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2)然则观此二书,已足为证者矣,而犹有所未睹也。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舜的贤能,但材料一说“尧举舜”,材料二中说“舜臣尧”,请说说两者为何有此不同。(3分)10、BDF11、D【解析】①正推——“异说”应该指的是“舜放尧”之事和“囚尧”之名的争议。②反推——《尧典·序》和孔氏注表意大致相同,都是禅让之说,只不过注有了新的补充,所以大致相同不能称之为“异说”。12、B【解析】①A选项错在“使普通人看到前途和希望”,主要论述的是有能和无能。②C选项错在“崩的译法”,应译为“死亡”。③D选项错在“《山海经》提出可能是因为”,这是作者的想象推测。13、①如果要效法尧舜汤禹的治理之道,那就不能不推举贤士。推举贤士治理国家,是政事的根本。②既然这样,那么只要看这两部书,就已经足够作为证据了,但是这些书仍然有未能明察的地方。【解析】①第一句的关键词是:祖述、尚贤、判断句。②第二句的关键词是:然则、有所、未睹14、①材料一突出古代圣王为政提拔有德有贤之人,以“尧举舜”论证古圣王之明;②材料二以尧不能用才去凶衬托舜的贤能,如果说“尧举舜”就会使文意产生矛盾,只能说“舜臣尧”。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淮浦先生张公①传[明]吴廷翰公讳某,字廷言,自称淮浦钓者,无为桐城乡人。公生颖秀异常,始读书,能通大义。及长,潜心正学,博通五经,尤邃于《春秋》,至诸子百家靡不殚究,与兄载道一时皆以经学闻,然不为举子业。尝从葵苍公入京师,阅历山川形胜及民风土俗。每喟然兴叹,盖深有志于时焉。及归,坎坷,人无由知,乃隐居泥汊河,以渔为业,不别治生。郡举怀才抱德,吏以牒从事,曰:“何以异于举业?”辞不就。府守宋公鉴、州守赵公璧闻而高之,数延不至。后更回禄②。愈不能自存,乃入城,僦刘氏塾。既而官授一社,先府君始遣不肖往学焉。未几,郡大疫,家口多没,公悲悼之余,神气安定,起居如常,竟不染。性不喜老释攻之不遗余力若世俗巫觋祷祝一切禁不行。乡人迂之,至是始心服公。呜呼!公为人孤介绝俗,性复峭直,时面规人过不贷,乡人稍为不善者,唯恐公知之。家极贫,无寸业,不喜干谒富人,室无履迹焉。方伯微时,与其相善,后贵显,数欲得一顾,竟不往。方伯子石池先生恩亦雅敬公,然毫发不以资。某童子时窃尝记公终日危坐,短衣弊履,凝尘满几,澹如也。每饔飧不继,其室悬釜以待,有叹声,公若罔闻。时于童子家取米一二合作粥,然亦止今日,若明日亦不复计。盖有人所甚不堪者,而未尝一见颜色。每朗吟长啸,声如玉磬,琅琅然,闻者莫不竦敬,不知其贫也。尝自赞曰:“言不足以惊世,貌不足以动人,饘粥于以糊口,缊袍于以蔽身,匪矫情而干誉,聊乐道以安贫。文敛华而就实,学温故而知新,樓神乎鸿濛之表,适意乎寂寞之滨。吾之所志如此而已,庶几效古之逸民。”某尝得之故纸中,乃手笔也。夫公之所志如此,而世方眩于功利词章之习,孰有能窥之者!(选自《吴廷翰集》,有删改)[注]①淮浦先生张公:吴廷翰外祖父张纶,作者早年曾受其启迪。②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名。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性不喜A老释B攻之C不遗余力D若世俗E巫岘祷祝F一切G禁H不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邀请,与《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帝”的“延”词义都不同。B.不肖,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才、不贤,也可用作自谦之辞,文中为作者自指。C.贷,宽恕、宽免之意,与成语“严惩不贷”“法无可贷”中的“贷”词义相同。D.微,无、没有,与《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淮浦先生聪颖过人,通晓大义,曾跟随葵菴公游历名山大川,考察风俗民情,有济世之志;后回归乡里,虽不得志,但其品行深受地方官吏推崇。B.在淮浦先生教授乡学后不久,郡里发生大瘟疫,先生家中人口大多病死,他悲伤之余神态依然安详平和,日常生活照常,由此乡人认为他迂腐。C.石池先生与其父亲方伯一样,也非常敬重淮浦先生,但从未给过先生任何钱财资助,这与先生为人耿直方正、性格严峻刚正、追求异于世俗有关。D.淮浦先生学问高深,其诗文风格质朴,寄寓高远,却很少有人能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作者认为这与世人汲汲于功名,一味研习科考文章有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郡举怀才抱德,吏以牒从事,曰:“何以异于举业?”(4分)(2)吾之所志如此而已,庶几效古之逸民。(4分)14.淮浦先生自赞为“乐道以安贫”,其“乐道安贫”分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10.BDF11.D【解析】选文中的“微

”为“卑下、卑微

”之意,与《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的“微

”词义不同。12.B【解析】“乡人迂之

”是因为淮浦先生“世俗巫觋祷祝,一切禁不行

”。13.(1)郡里推举德才兼备之人,官吏拿官方文书让其就职,(淮浦先生)说:“(这)和参加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

”【解析】①举,推举,举荐。②怀才抱德,德才兼备之人。③从事,任职,就职。④

何以异于:和……有什么区别(不同)。各

1

分,共

4

分。意思相近即可。(2)我的志向(不过)如此罢了,希望(但愿)效仿古代的隐士。【解析】①所志:志向。②庶几:希望,但愿。③效:效仿。④逸民:隐士。各

1

分,

4

分。意思相近即可。14.①乐道表现在:精通儒学;朗吟长啸;时规人过。②安贫表现在:隐居乡间,拒绝举荐;不慕富贵,不喜干谒;短衣敝履,三餐不继【解析】乐道与安贫能在其下答出任意一方面就行,答出一方面给1分,两方面给3分,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张公避某讳,字廷言,自称为淮浦钓者,无为桐城乡人。张公生来聪颖秀异异于常人,

才开始读书,就能够通晓大义。长大后,专心研究儒学,通读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及

至诸子百家没有不深入钻研的,和其兄长载道在当时都凭借研习经学而闻名,但不修习科考

文章。曾经跟随葵菴公到京城,游历山川名胜以及考察风俗民情。常常因感慨而深深叹息,

大概是有济世之志。等到回乡,不得志,人们没有机会了解他,张公就隐居在泥汊河,

以打

鱼为生,没有别的谋生方式。郡里举荐德才兼备之人,官吏拿官方文书让其就职,张公说:

“这和参加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

”(张公)推辞,没有赴任。府守宋公鉴、郡守赵公璧听

说后都很敬重他,多次邀请张公,(张公)都没有去。后来经历了火灾,更加难以自谋生计,

于是就进城,租赁在刘氏私塾。不久承担起教授乡学的责任,先父开始送我前去学习。没过多久,郡里发生大瘟疫,家中人口大多病死,张公悲伤之余,神态安祥平和,日常生活照常,

最终没有染病。生性不喜欢道家和佛家,不遗余力地批判它们。像世俗中的巫师向鬼神祈祷

之事,一概禁止不做。乡人(一直)认为他迂腐,到这时候才开始在心里敬服他。张公为人耿直方正,超过世俗,性格又严峻刚正,经常当面规劝他人的过错而不宽容,

乡人中略微做了点不好的事情,只怕被张公知道。(张公)

家里非常贫穷,没有一点产业,

又不喜欢为谋求禄位而拜见富贵之人,家产又无祖业可承袭。地方长官(原先)地位卑下时,

与先生交好,后来地位显贵,多次想要拜访他,张公终究不与其来往。方伯的儿子石池先生

恩也敬重张公,但是没有拿过一点钱财资助他。我孩童时曾偷偷地看到张公整日端坐,(即

使)穿着短衣破鞋,小桌上满是尘土,也是一副恬淡的样子。常常三餐不继,家里等米下锅,

有家人的叹气声,张公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时常从我家拿一点米煮粥,但也仅限于当天,至

于第二天(的生计)则不再考虑。家里有人苦不堪言(无法忍受这样贫穷的生活),却从未

曾看见张公脸色有变。(张公)

常常高声吟诵,如同玉磬之声,声音清朗,听到的人没有不

肃然起敬的,并不知道他家境贫穷。(张公)曾经自我评价:“言语不足以使世人震惊,容貌

不足以打动世人,

以吃粥来勉强维持生活,穿着旧衣来遮蔽身体,并非故意违反常情来追求

名誉,姑且安于贫困,

以坚守圣贤之道为乐。文章收束华丽而追求朴实,在学问上温习旧知

而获得新知,凝神专一于远古宇宙之表征,

自在快意于孤寂清静的世界。我的志向不过如此

罢了,希望效仿古代的隐士。”我曾经在旧纸中看到这些话,是张公亲手所写的。张公志向

如此,可是世人却正沉迷于研习求取功业的诗文,有谁能够探察其中的深意呢!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懑以送之。”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从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诗》云:“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通也。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节选自《说苑下·善说》)材料二:子胥善谋而吴勠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比干剖心,孙子膑脚于魏,吴起抆泣于岸门,公孙痤言国器反为悖,公孙鞅奔秦,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此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勠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节选自《韩非子·难言》)材料三:庄辛谏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从新安君与寿陵君同轩,淫衍侈靡,而忘国政,郢其危矣。”王曰:“先生老惛欤?妄为楚国妖欤?”庄辛对曰:“臣非敢为楚妖,诚见之也。君王卒近此四子者,则楚必亡矣!辛请留于赵以观之。”于是不出十月,王果亡巫山、江汉、鄢、郢之地。(节选自《新序·卷第二》)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然A且七十B说而不受C身执鼎俎D为庖宰E昵近F习亲G而汤乃仅知其贤H而用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矫,矫正、纠正,与《归去来兮辞》中“时矫首而遐观”的“矫”意思不同。B.而,可表相承关系,与《<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中“而”意思不同。C.听,听见、听清,与《陈情表》“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听”不同。D.诚,确实,与《齐桓晋文之事》“挟太山以超北海……是诚不能也”中“诚”相同。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卿所说的“齐庄、端诚、坚强”强调说者态度,“譬称、分别、欢欣愤懑”强调言谈技巧。B.材料二通过概述诸多历史人物向君主进言的遭遇,来阐明“愚者难说”“君子难言”之理。C.庄辛劝楚王警惕州侯夏侯等四人,这四人一起淫乱奢靡不理政事,会败亡政权导致灭国。D.邹忌讽劝齐威王成功,从言说者方面来看,可称道处之一在于进言时讲究“譬称以谕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2)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14.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庄辛进谏不成功的原因。(3分)10.CEG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解析】“昵近习亲”是动宾结构,“昵近”,亲近、靠近,“习亲”,熟悉和亲近的人,不能断开。“知其贤而用之”句“而”表承接关系,连接“知”和“用”,不宜断开。11.C【解析】A选项两个“矫”意思不同,文本一中的“矫”是“矫正、纠正”之意,《归去来兮辞》“时矫首而遐观”中的“矫”是“抬头”之意;B项考查文言虚词“而”的用法与意义,“而”在文本一中可理解为相承紧承关系,而在《<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中“而”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C项,文段中“听”是“采纳”“听从”,并非“听见、听清”,“听臣微志”也是“采纳”,意思相同。D项均为的确、确实之意。12.C【解析】庄辛提醒楚王不要和左州侯等人一起淫乱,楚王的不理国政会亡国,不是四人的行为会亡国。13.(1)言语辞令,就是用来尊崇君主,推重自身,安定国家,保全性命的(手段)。【解析】关键点:“者…也”,判断句式。“所以”…用来…的。“重身”,推重自身(提高自身身价、使自己重要)。(2)况且恳切合理的意见逆耳而不顺心,如果不是圣贤之君是听不进去的,我希望大王您对此详察。【解析】关键点:“忤于耳”,逆耳、听不进。“愿”,希望。“熟”,仔细、详细。14.①楚王昏聩霸道,不接受逆耳忠言;②庄辛劝谏不讲技巧,难以达到预期;③庄辛劝谏未能坚持,遇责难就放弃。【解析】劝谏不成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既有庄辛不注重技巧,不坚持进谏的原因,也有楚王昏聩不接纳逆耳良言原因。译文材料一:孙卿说:“那言谈游说的方法,要恭敬严肃地确立它,正直诚实地对待它,坚定顽强地把握它,用比喻引证来宣示它,用分析辩别来阐明它,用欢快、激情来表达它。”鬼谷子说:“人在犯错误的时候要纠正他,是很难的,劝说行不通,论理不被听从,那是你辩论的道理不清楚,道理已经明辨却仍行不通,那是因为你没有牢固地坚持,已经牢固地坚持却还是行不通,那是因为你没有切合他心中的喜好。明辨道理,说理清楚,坚持它,加固它,又能适合那人的喜好,你的言辞就能进入对方的心中。像这样还游说不成功的,天下未曾听说过。这样的游说就叫善说。”《诗经》说:“辞令语气和悦呀,能使百姓安定。”言辞,是用来使人们互相沟通的。从前郑国子产修饰自己的言辞,就使赵武对他表示恭敬;王孙满阐明道理,就使楚庄王感到惭愧;苏秦推行他的合纵主张,六国因此安宁;蒯通陈述了他的理由,从而保全了性命。言语辞令,就是用来尊崇君主,推重自身,安定国家,保全性命的。所以言语辞令不能不修饰,而说辞不能不美好。材料二:伍子胥善于谋划吴国却杀了他,孔子擅长游说人主却遭到匡人的围困,管仲确实贤能鲁君却将他囚禁起来。伍子胥、孔子、管仲这三位大夫难道没有才能吗?而是吴国、匡地和鲁国这三个国家的君主不明智。上古有商汤,是最圣明的圣主,伊尹,是最智慧的臣子,最明智的大臣向最圣明的国君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尚且说了七十次而不被接受,最后伊尹只好亲自操炊具去为商汤做厨师,通过亲近使商汤熟悉接受自己,商汤这时才知道伊尹贤能而使用他。因此说:以最明智的臣子去想最圣明的君子进言,这样的臣子也不一定会被接受,伊尹向商汤进言就是如此;以明智的大臣向愚昧的君主进言一定不会被采纳,周文王向商纣王进言就是如此。所以周文王向商纣王进言商纣王却将他囚禁起来,比干进言被纣王剖了心;孙膑在魏国进言被挖掉了膝盖骨;吴起在岸门抹眼泪,痛哭西河之地将要成为秦国的领土,他自己最后在楚国被肢解;公孙痤向魏惠王推荐杰出的人才反被认为是说胡话,商鞅则逃到了秦国;西门豹不与人争斗却被他人杀害。这几位士人,都是当时社会的仁厚贤德忠诚有本领的人,不幸遇上了荒谬混乱的君主而死。这就说明了即使是贤能明智之士也不能逃避死亡,躲开受刑凌辱,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昏庸的君主难以劝谏,所以有道的君子难以进言。况且恳切合理的意见逆耳而不顺心,如果不是圣贤之君是听不进去的,我希望大王您对此详察。材料三:庄辛劝谏楚襄王说:“君王您的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后面跟着新安君和寿陵君,和他们同乘一车,行为放荡、奢侈浪费,忘记处理国家的政事,郢都大约危险了!”楚襄王说“先生老糊涂了么?是在胡说楚国的不祥吗?”庄辛回答:“我不敢说楚国的不祥,是真的看到了。君主要是始终亲近这四个人的话,楚国一定会灭亡!我请求您允许我留在赵国观察形势。”于是不到十个月,襄王果然失去了巫山、江陵、江汉、郢、鄢等地。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末作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材料二: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不殆。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节选自《商君书》,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为末A作B奇巧者C一日作D而五日食E农夫终岁之F作G不足以H自食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指治理,与《屈原列传》“治乱之条贯”中“治”词义相同。B.末作,古代常指工商业,与下文中的“本事”所指的行业不一样。C.宿,指隔夜的,与词语“深仇宿怨”“宿志”中“宿”词义不同。D.贵,指看重,与《师说》“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词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子·治国》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继而通过剖析国民富裕与贫困对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来支撑自己的观点。B.管仲通过对先王重视农业发展,而当时社会却追逐商业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忽视粮食生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C.商鞅认为,如果官员治政勤勉,就没有时间到百姓那里谋取私利,农民就不会受到危害,这将有利于荒地开垦。D.如果朝廷有信誉,官员不肆意妄为,农民认真从事农业,不轻易转行,百姓就不会非议君主,官员也就不辛苦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4分)(2)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4分)14.材料一中倡导通过“禁末作”来“利农事”。请概括这一观点在材料二的具体体现。(3分)10.CE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者”,代词,……的人,在“今为末作奇巧者”是主语,较长,在其后C处断开;“而”连接“一日作”和“五日食”,意思完整,不可在中间断开,在E处断开;“农夫终岁之作”,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在其后G处断开。故在CEG三处断开。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一词多义和文化常识的能力。A.错误。词义不同。“治乱之条贯”中“治”词义是“治理得好”。句意: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国家治乱兴亡的条例。B.正确。“本事”指根本大事,可代指农业。句意: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C.正确。“深仇宿怨”“宿志”中“宿”的意思是“旧有的、素有的”。句意:不允许官吏留下当日的政务不办。/深而大的仇恨;一向怀有的志愿或素有的、向来的志愿。D.正确。“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词义是“地位高”。句意:那样百姓就不会看重学问。/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故选A。

1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官员也就不辛苦了”错误,由原文“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可知,意思是“如此百姓就不会议论君主不对,心中也不会感到官吏害民”,此项曲解文意。故选D。

13.(1)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是治国的道路。(2)国家的安全没有危险,农民尽力从事农业生产不偷懒,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者,……也”,判断句的标志;“人主”,人君;“涂”通“途”,途径。(2)“殆”,危险;“勉农”,农民尽力从事农业生产;“草”,荒地。14.①不准商人卖粮谋利;②抬高奢侈品的价钱,加重其赋税;③加重关口、集市上商品的税收,使商人怀疑从商,使农民讨厌从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解答时先理解“禁末作”来“利农事”的意思,然后从材料二中找到有效的信息区间,最后分条概括其具体表现和做法。结合“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可知,不准商人卖粮谋利;结合“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可知,抬高奢侈品的价钱,加重其赋税;结合“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可知,加重关口、集市上商品的税收。参考译文:材料一:但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很难治理。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治理国家。从前,七十九代的君主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称王。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是治国的道路。材料二:不允许官吏留下当日的政务不办,那样邪恶的官吏就没有空闲时间到百姓那里谋求一己私利。假如群臣的政务不相互拖延,那么农民就会有充裕时间来耕田;邪恶的官吏没有时间到百姓中谋私利,那么农民就不会受到危害。农民不会受到危害,就会有充裕时间来从事农业生产,那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了。根据粮食的产量来计算田赋,那么国家的田赋制度就会统一,而百姓承担的赋税才会公平。国家的田赋制度统一了,就会在百姓中有信誉;有了信誉大臣便不敢做不应做的事。百姓的负担公平,就会谨慎对待自己的职业;百姓慎重对待自己的职业就不会轻易改变。国家有了信誉大臣便不敢做不应做的事,百姓慎重对待自己的职业就不会轻易改变,如此百姓就不会议论君主不对,心中也不会感到官吏害民。百姓就不认为君主不对,心中也不恨官吏,那么壮年农民就会尽力从事农业生产不改做其它行业。壮年人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不改做其它行业,那么年轻人一定会不断向他们学习,从事农业生产。年轻人不断学习务农,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不要用务农以外的因素来衡量给某些人封官晋爵,那样百姓就不会看重学问,也不会轻视农业。百姓不认为有学问尊贵,就会愚笨;百姓愚笨无见识,就不会到外国交游;百姓不到外国交游,那国家的安全没有危险。农民不轻视农业,就会努力生产而不偷懒。国家的安全没有危险,农民尽力从事农业生产不偷懒,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商人不准卖粮食,农民不准买粮食。农民不准买粮食,那么懒惰的农民就会努力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商人不准卖粮食,到了丰收年就不能靠卖粮谋利来增加享受了;抬高酒肉等奢侈品的价钱,加重收取这些东西的赋税,让租税的数量高出它的本钱十倍。加重关口、集市上商品的税收,那么农民就会讨厌经商,商人就会对经商产生怀疑甚至懒得干的思想,农民讨厌经商,商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业怀疑,不愿意经商,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臣。得民心者民从之,有贤佐者士归之。贤者立于本朝,而天下之豪相率而趋之也。何以知其然也?管仲者,桓公之雠也。鲍叔以为贤于己,而进之桓公,桓公委之国政焉,垂拱无事而朝诸侯,鲍叔之力也。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史䲡患之,数言蘧伯玉贤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生不能进速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于北堂厅于我足矣。”灵公往吊,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召弥子瑕而退,徙丧于堂,成礼而后去。卫国以治,史之力也。纣杀王子比干,而箕子被发阳狂;灵公杀泄冶,而邓元去陈以族从,自是之后,殷并于周,陈亡于楚,以其杀比干与泄冶,而失箕子与邓元也。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今知恶古之危亡,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则未有异于却走而求及于前人也。(节选自《大戴礼记》)材料二:今夫爚蝉者,务在乎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何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归之也,若蝉之走明火也。凡国不徒安,名不徒显,必得贤士。赵简子昼居,喟然太息曰:“异哉!吾欲伐卫十年矣,而卫不伐。”侍者曰:“以赵之大而伐卫之细,君若不欲则可也;君若欲之,请今伐之。”简子曰:“不如而言也。卫有士十人于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义也,而我伐之,是我为不义也。”故简子之时卫以十人者按赵之兵,殁简子之身。卫可谓知用人矣,游十士而国家得安。简子可谓好从谏矣,听十士而无侵小夺弱之名。(节选自《吕氏春秋·期贤》)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是A不能B正君者C死D不当E成礼F而置尸G于北堂H于我I足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指“使……来朝见”,与“侣鱼虾而友麋鹿”中的“侣”用法不同。B.不肖,指没有才能,与文中的“贤”相对。代指自己时,常表示自谦。C.被,意为“覆盖”,与《促织》“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词义相同。D.而,代词,它的意思与《项脊轩志》中“而母立于兹”中的“而”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的作者认为,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就功名,一个重要原因是任用了管仲,而管仲得到重用,是因为鲍叔认可管仲才能,因而推荐了他。B.商纣王杀了比干,陈灵公杀了泄冶,他们手下的贤人就全都离心离德,不愿再为其卖命;而缺少了贤人的辅佐,最终导致了商和陈的灭亡。C.赵简子攻打卫国的想法,过了十年尚未实施,他为此发出了慨叹:在侍者劝他付诸行动时,他认同卫国的十个士人所说的攻打卫国是不义的行为。D.两则材料虽然出处不同,但作者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即作国君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得到贤能的人,这样才可以长治久安,才能够获得好的名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则未有异于却走而求及于前人也。(2)故简子之时,卫以十人者按赵之兵,殁简子之身。14.材料一和材料二选用的事例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10.CFH【解析】联系前文可知,所谓“不能正君”即“不能进蓬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是不能正君者”是史对自己的评价,句意完整,故在C处断开。“不当”的意思是不应该,“成礼”是按一定礼仪办丧事,“不当成礼”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在F处断开。“置尸”是动作,“北堂”是地点,两者形成了动补关系,故在“于北堂”后面的H处断开11.C【解析】材料中的“被”同“披”,意为披散、散开,指不束发而使之披散开。12.【解析】“他们手下的贤人就全都离心离德,不愿再为其卖命”错,范围扩大,材料中只提到了箕子和邓元。13.(1)不致力于沿用前代安国存身的方法,那就与往后面跑却想要追赶上前面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啊。[重要词语“袭”袭,沿用)、“却走”(后面跑)、“及”(追赶上)各1分,意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所以在赵简子当政时,卫国用十个人就扼制住了赵国的军队,一直到赵简子去世。[重要词语“以”(用、凭借)、“按”(遏住、扼制住)、“……之身”(去世)各1分,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4.同:都选用了任用贤人会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正面事例。材料一选用了鲍叔和史两个正面事例;材料二选用了卫国任用十个士的事例。异:材料一选用了商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和陈灵公杀死泄冶导致亡国的反面事例。(同2分,异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国家不追求大,而追求得到民心;辅佐之臣不追求多,而追求得到贤臣。得到民心的人百姓顺从他,有贤臣辅佐的人士人归附他。贤臣立在自己的朝廷,天下的豪杰就一个接一个地奔赴前来了。凭什么知道事情会这样呢?管仲,是齐桓公的仇敌。鲍叔认为他比自己贤能,就把他举荐给齐桓公,齐桓公委任他掌管国政齐桓公垂衣拱手,不做什么事,就能使诸侯来朝拜,这是鲍叔的力量啊。卫灵公的时候,蘧伯玉贤能而不被任用,弥子瑕没有才干却担当大事,史䲡对此很是担心,多次言说蘧伯玉贤能而国君不听。史䲡病得快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我马上要死了,在北堂为我办理丧事。我活着的时候不能使蓬伯玉进入朝廷,并且斥退弥子瑕,这说明我是不能纠正国君错误的人,死了以后不应按规定的礼仪办理丧事,把尸首放在北堂上,我就满足了。”卫灵公前往吊唁,询问其中的缘故,史䲡的儿子把父亲的话报告上去.卫灵公不安地变了脸色,说:“我错了!”立刻召见蘧伯玉而让他显贵,召见弥子瑕就罢免了他,让史蜡的丧事在正厅办理,完成礼仪之后才离开。卫国治理得好,是史的力量啊。商纣王杀了王子比干,箕子就披散头发,假装疯颠;陈灵公杀了泄冶,邓元就带着整个家族离开了陈国,自此以后,商并入了周,陈被楚灭亡了,就是因为他们杀了比干与泄冶,失了箕子和邓元呀。所以说没有总是安定的国家,没有适宜治理的百姓,得到贤能的人就能使国家安定而得以生存,失去贤能的人国家就会危险灭亡,从古到今,没有不是这样的。明镜,是用来察看形体的;过去的事情,是用来了解当今的。如今知道憎恨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不致力于沿用前代安国存身的方法,那就与往后面跑却想要追赶上前面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啊。材料二:如今那些通过用火照蝉的方法来捕蝉的人,致力于使火明亮、摇动树木罢了。火不明亮,即使摇动树木,有什么好处?国君有能够昭明自己的品德的,天下的士人归附他,就像蝉飞向明亮的火一样。所有的国家不会无缘无故地安定,名声不会无缘无故地显赫,一定要得到贤人才行啊。赵简子白天闲坐,慨然长叹说:“真怪呀!我想攻打卫国已经十年了,但到现在也没有攻打。”侍者说:“凭着赵国的强大攻打弱小的卫国,国君您如果不想打就罢了;您如果想打,请现在就攻打它。”简子说:“不像你说的那样啊。卫国有十个士在我这里,我将要攻打卫国了,十个人都说这是不义的行为,而我攻打它,就是我做不义之事啊。”所以在赵简子当政时,卫国用十个人就扼制住了赵国的军队,一直到赵简子去世。卫国可以说是懂得任用人的了,让十个士出游赵国,国家就得到了安定。简子可以说是喜欢听从劝谏的了,听了十个士的话避免了侵夺弱小的坏名声。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ér)熊蹯(fán)不熟,杀之,寘(zhì)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①、士季②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④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③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节选自《左传》)【注】①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相),谥号宣子。②士季:晋国的大夫,姓士,名会,字季。③大史:后来写作“太史”,官名,这里指晋国太史董狐④鉏麑拼音:[chúní]春秋时晋国力士。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宦三A年矣B未知C母之D存否E今F近焉G请H以遗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文中指经过、走过,与杜牧《阿房宫赋》中“宫车过也”的“过”意思相同。B.骤,文中指多次、屡次,与苏轼《赤壁赋》中“知不可乎骤得”的“骤”意思相同。C.食,文中指吃、吃饭,与《论语》中“食无求饱”的“食”意思和用法相同。D.亡,文中指逃亡、逃走,与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亡走赵”的“亡”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就写明晋灵公不行君道,并且用三件事来表现他的贪婪、荒唐与残暴。B.赵盾和士季询问原因后心中忧虑,准备劝谏晋灵公,士季讲明理由后先进行劝谏。C.赵盾看到饿病的灵辄,给了他一半食物,在他吃完后又给了一筐饭和肉装进袋子。D.赵穿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却记录赵盾杀了他的国君,孔子对这一记录给予肯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14.文中描写了鉏麑、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请分别简要概括其形象特点。(3分)10.B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宦三年矣”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吾”,“宦三年”是谓语部分,“矣”是句末表陈述的语气词,所以在B处断开。“未知母之存否”中“未知”是谓语,“母之存否”是宾语,所以在E处断开。“今近焉”,语意完整,“焉”是句末语气词,所以在G处断开。故选BEG。1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过错/经过、走过。句意: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是皇上的宫车驰过。B.错误。多次,屡次/一下子。句意:赵盾又多次劝谏。/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C.错误。给……东西吃/吃、吃饭。句意: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饮食不求饱足。D.正确。亡:逃亡、逃走。句意:于是赵盾自己也逃亡了。/他逃往赵国。故选D。1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给了他一半食物”错误。根据原文“食之,舍其半”,可知赵盾给他东西吃,他吃一半,留下了一半。选项说法曲解文意。故选C。13.(1)晋灵公感到厌烦,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2)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患”,感到厌烦;“贼”,刺杀;“辟”,开,敞开;“盛服”,穿戴好礼服。(2)“亡”,逃跑,逃亡;“竟”,通“境”,国境;“讨”,讨伐;“非子而谁”,判断句。14.①鉏麑:忠信之士;②提弥明:有勇有谋/勇猛善战;③灵辄:知恩图报/是非分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根据原文“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可知麑奉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但当他看到“盛服将朝”的赵盾时,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杀赵盾是不忠于国家,不杀赵盾是不守诺言,最后选择了自杀。“盛服将朝”表现了赵盾忠君与守职,而面对这样的忠臣,晋灵公还要“贼之”,就是他的寡恩。所以从麑的自杀,可看出他是个忠信之士,是个舍生取义之人。根据原文“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可知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有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礼,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由此可见提弥明有勇有谋,勇猛善战。根据原文“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可知灵辄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击,救出了赵盾。当赵盾询问恩人的姓名时,他只说是“翳桑之饿人”。由此可见灵辄知恩图报,是非分明。参考译文:晋灵公不行君道。加重赋敛并图画城墙(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他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经》说:‘没有谁(向善)没有开始的,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像这样,那么能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晋灵公感到厌烦,便派麑去刺杀赵盾。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于是赵盾自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勠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节选自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是以A狱吏B专C为深刻D残贼E而亡F极G不顾国H患I此J世之大贼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亡”,同“无”,与《苏武传》中“空自苦亡人之地”的“亡”词义相同。B.“勠力”,指合力,与《鸿门宴》中“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的“戮力”词义相同。C.“被”意为“遭受”,与《促织》中“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中“被”含义相同。D.“黎民”指“民众,百姓”,与“庶民”意思相近。其中“黎”是“众多”的意思。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朝重用司法官吏,不重视讲究仁义的人,导致正直的言论被歪曲,尽忠国事的人不敢说话,而赞美奉承的声音充塞朝廷,国家因此而亡。B.路温舒认为审理案件的官吏互相勾结,大都想置人于死地,以求自我保全,所以他们把苛刻作为明察,以期得到执法公正的名声。C.路温舒认为刑狱过于严苛是国家最严重的祸患,从“刻木为吏,期不对”等俗语可以看出,老百姓对玩弄文字、罗织罪状的断案者深恶痛绝。D.司马迁认为,国家法网严密的时候,邪恶伪诈的事不断发生,而西汉初年法治环境宽松,官吏治民却成绩斐然,可见国家安定不在于严刑苛法。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2)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班固《苏武传》)14.两则材料在观点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3分)10.DGI

11.C

12.B

13.(1)刑狱是天下的大事,死了的不能再活过来,(斩)断的头不能再接上。(2)(缑王)连同卫律所率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

14.同:都反对酷刑。异:材料一将滥施刑罚的根源归咎于“治狱之吏”,材料二肯定以德治天下,反对以刑罚治天下。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听说秦朝有十条过失,其中一条现在仍然存在,就是关于司法官吏的过失。秦朝时轻视儒术,崇尚武勇,看不起仁义之士,重视司法官吏,合于正道的话被认为是诽谤,防止产生过失的话被认为是迷惑人的邪恶之语。因此,衣冠齐整的儒生不为当时所重用,忠良切实的言论只能郁积在胸中,赞美奉承的声音整天充塞了君主的耳朵,虚假的称誉熏陶着君主的心,实际的灾祸却掩盖起来。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亡国)的原因!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大恩,没有战争的危险、饥寒的忧患,父子夫妻合力齐心,安居家园。但太平之治还没有周遍天下,则是因为刑狱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啊。刑狱是天下的大事,死了的人不能再活过来,(斩)断的头不能再接上。《尚书》说:‘与其杀死无罪的人,宁肯犯不按成法办案的过错。’现在的司法官吏却不是这样,上下级官员互相勾结,把苛刻作为明察,执法苛刻的人得到了公正的名声,追求公平的人反而多有后患。所以司法官吏都想置人于死地。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憎恨谁,而是保全自己的办法就在于致别人于死罪。因此,死人的血淋漓于刑场,受刑罚的人肩膀挨着肩膀站着,处死刑的计簿上每年数以万计。这就是仁人圣人悲伤的原因。太平之治还没有遍及天下,都是由于这个缘故。按人的常情,平安就喜欢活着,痛苦就想寻死。在棍棒击打之下,要什么口供不能得到呢?因此,被拘禁的人受不了痛苦,就说假话去招供;而官吏办案就把屈打成招当作便利,指出法令的根据,说明他们罪行;上报的时候又害怕驳回,于是玩弄文字,罗织罪状,使人陷入法网。由于上奏的判罪理由完备,即使皋陶听了也要认为死有余辜。为什么呢?因为玩弄文字所构成的罪行很多,玩弄法令条文所构成的罪名也很明确。所以司法官吏专做残酷苛刻的事,残害人民而没有止境,不顾及国家的祸患,这就是世上的大害。所以俗话说:‘就是画地做牢狱,也不打算进去;就是木头刻的狱吏,也一定不要同他对质。’这都是憎恶司法官吏的民谣,是悲痛的语辞。所以国家的祸害,没有比刑狱更厉害的了;败坏法纪,混淆是非,离散亲属,堵塞道义,没有比司法官吏更严重的了。这就是前面说的仍然存在的一条过失。材料二: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约束,老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却不懂得羞耻;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义来约束,老百姓不仅能懂得耻辱,而且能够达到自觉地修身。”老子说:“最有德的人不标榜自己有德,因此有德;最无德的人标榜自己有德,因此无德。法令愈加严酷,盗贼便愈多。”太史公说:这些话说得对!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工具,而不是社会治理得好坏的本源。想当初国家的法网曾经是很严密的,但是邪恶伪诈的事不断发生,发展到极点时,上上下下,都一层一层地规避法网,以至于国家无法振兴起来。在当时,官吏用法治,如同负薪救火、扬汤止沸,都于事无补,不采取强硬严酷的手段,官吏们哪能完成职务而心情愉快呢?主张用道德治理人民的官吏,必然使职务沉滞而不能开展。所以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一定要使诉讼事件不要发生!”“浅俗的士人听说用德治,便嘲笑它”,这些都不是假话。汉朝初年,国家法网宽大得可以漏掉吞舟之鱼,而官吏治民的成绩却很辉煌,没有邪恶的行为,百姓平安无事。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用德,而不在于用刑。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赞曰:自古书契之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撰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撰异同为《国语》。又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兼诸侯,有《战国策》。汉兴伐秦定天下,有《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舂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1)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2)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材料二迁、固之悬绝正在于此。夫所谓作者,谓其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己;或情有所激,而词不可缓之谓也。若必其是非尽合于圣人,则圣人既已有是非矣,尚何待于吾也?夫按圣人以为是非,则其所言乃圣人之言也,非吾心之言也。言不出于吾心,词非由于不可遏,则无味矣。有言者不必有德,又何贵于言也?此迁之史所以为继《麟经》(3)而作,后有作者终不可追也已。《春秋》者,夫子之史也,笔则笔,削则削,初未尝按古圣人以为是非也。——明·李贽《藏书·司马迁传论》【注】(1)书:指《报任安书》。(2)《小雅·巷伯》:《诗经·小雅》有《巷伯》一篇,西周王朝寺人孟子任巷伯之职,因遭人谗毁而发泄怨愤之诗。(3)《麟经》:即《春秋》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至于采经A摭B传C分散D数家之事E甚多F疏略G或有H抵梧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指评论、阐述,《论语》中“论”意思是“编纂”,二者不相同。B.迹,推究、考察,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用法也一样。C.圣人,指儒家先哲,文中具体指孔子,与“黄老”“奸雄”“势利”者相对。D.驰骋,是自由往来,随意穿越,熟练驾驭意思。与现在所说的“驰骋千里”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自古就有以文记事的史官,司马迁是在参照众多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有所取舍才写出《史记》的,他的《史记》所记历史与先前史书有不一致的地方。B.《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天汉年间的历史,由于史料的局限,黄帝时事情记录较疏略而秦汉之间历史记述非常详尽。C.刘向、扬雄和班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史记》文辞质朴叙事真实,有“实录”之美誉,也为司马迁遭受极刑感到惋惜。D.李贽认为司马迁能够以自己的感受写出他眼中的历史,而不被前人所束缚,正是他高出班固的地方,后世难以企及。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2)《春秋》者,夫子之史也,笔则笔,削则削,初未尝按古圣人以为是非也。14.李贽不认同班固对司马迁“是非颇缪于圣人”的指责,他的理由是什么?(3分)10.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许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互相矛盾。“采经摭传”作“至于”的宾语,其后C处断开;“数家之事”作“分散”的宾语,其后E处断开;“或有抵梧”主谓宾结构完整,单独成句,其前G处断开。故选CEG。1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都是“编纂”的意思。句意:左丘明编纂有关史实来给《春秋》作传。/编纂孔子的言论。B.正确。都是名词作动词,指推究、考察。句意:推察其所以哀伤自己。/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C.正确。D.正确。自由往来,随意穿越,熟练驾驭;形容骑马奔跑,也可形容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句意:自由往来于古今上下几千年之间。/骑马奔跑千里。故选A。1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刘向、扬雄和班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也为司马迁遭受极刑感到惋惜”错误,刘向、扬雄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班固为司马迁遭受极刑感到惋惜。故选C。13.(1)唐尧、虞舜以前的事情,虽然有留传的文字,但记述不合常理,所以关于黄帝、颛顼的事迹就不太清楚。(2)《春秋》,就是孔子所写的历史,该记录的就记录,该删除的就删除,本来也没有按照古代圣人的是非标准来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遗”,遗留,留传;“经”,常,合乎常理;“明”,清楚,明白。(2)“春秋》者,夫子之史也”,判断句;“笔”,记录;“削”,删除。14.司马迁有感而发,言出于心;孔子自己编纂《春秋》也不按照古代圣人的是非来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有言者不必有德,又何贵于言也?此迁之史所以为继《麟经》而作,后有作者终不可追也已”可知,司马迁有感而发,言出于心;由原文“春秋》者,夫子之史也,笔则笔,削则削,初未尝按古圣人以为是非也”可知,孔子自己编纂《春秋》也不按照古代圣人的是非来写。参考译文:材料一:赞曰:从古人有文字开始就有了史官,并写下了许多史书。到了孔子整理史书,上自唐尧时期,下止秦穆公时期。唐尧、虞舜以前的事情,虽然有留传下来的文字,但记述不合常理,所以关于黄帝、颛顼的事迹就不那么清楚。到孔子依据鲁国的史书著作《春秋》,左丘明编纂有关史实来给《春秋》作传,又编撰了与此不同的史料而成为《国语》。又有《世本》,记录了黄帝以来至春秋时期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先祖、世系的由来。春秋以后,七国争雄,最后秦国兼并了各诸侯国,记述这段历史的史书有《战国策》。汉朝兴起推翻秦朝,平定天下,记载这段历史的是《楚汉春秋》。所以司马迁根据《左氏春秋》《国语》,采用《世本》《战国策》的一些史料,陈述《楚汉春秋》的史实,接续记载其后的史事,截止于天汉年间。所讲的秦、汉时期的历史十分详尽。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许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互相矛盾。他涉猎的范围广博,贯通经传,自由往来于古今上下几千年之间,他已是非常用心了。再有他的是非观和圣人非常不同,论说大道则以黄老学说为主,而以六经为辅,叙述游侠,则贬退隐士而推举奸雄,记述经济活动,则崇尚权势财利,而羞辱贫贱,这些是他的短处。然而,从刘向到扬雄,这些人博览群书,他们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序说事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录。唉!以司马迁的博学广闻,却不能靠智慧保全自己,已经遭受极刑,仍在狱中发愤写作,他给任安的信中所陈述的也是可信的。推察其所以哀伤自己,是属于《诗经·小雅》中巷伯一类的人。像《诗经·大雅》所说的“既明辨又聪明,还能保全自己”,这太难了!——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材料二:司马迁、班固差别极大的原因正在于这里。那所说的写作,是因有所感触但是情感不能只是停留在自己心里而发生的;或者说就是情感有所激发,但是不吐不快啊。如果他的是非一定要全部合乎圣人的意思,那么圣人已经有是非了,还要我说什么呢?如果依照圣人的是非作为自己的是非,那么那所说的话都是圣人的话,不是我心里的话了。话不是我心里想说的,也不是非说不可的,那就没有味道了。如果说话的人真的不一定有自己的德行标准,那又有什么值得看重的呢?这就是司马迁的史书能够上承《春秋》,而后来的作者比不上的原因。《春秋》,就是孔子所写的历史,该记录的就记录,该删除的就删除,本来也没有按照古代圣人的是非标准来写。——明·李贽《藏书·司马迁传论》(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文帝)诏:“群臣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可以启告联。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遑。”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罢卫将军。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颖阴侯骑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曰:“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今陛下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欣欣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节用爱民,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带死,思见德化之成也。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向风而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古者大臣不得与宴游,使皆务其方而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礼。夫士,修之于家而坏之于天子之廷,臣容愍之。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游不失乐,朝不失礼,轨事之大者也。”上嘉纳其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文本二: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呜呼,仁哉!(节选自《汉书·文帝纪》)10.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与之驰A驱B射猎C一日D再三出E臣恐朝廷之解F弛G百官之H堕于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仆,始置于春秋时期,秦、汉沿袭,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舆马和马政。B.狱,案件,与《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狱”词义相同。C.绝,断绝,与《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词义不相同。D.治,修造,与《屈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的“治”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帝请群臣荐举贤良、方正、以正直的言论谏诤的人,主要目的是纠正他的过失和未知、未见的问题,以弥补他的不足。B.贾山认为有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君主就没必要知晓别人对他过失的评价了,这样下去,国家不会再有危险的。C.贾山感到惋惜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在自己家中养成的良好品行,却在天子的朝廷之上被破坏掉了。D.汉文帝曾想造一座露天台榭,招工匠预算,造价颇高;后来文帝担心这样做会使先帝蒙羞,于是没有修筑露台。13.把文本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2)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14.文本二赞扬汉文帝“仁哉”,汉文帝的“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10.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陛下与他们共同驰驱射猎一天之内多次出猎。我担心朝政由此而松弛,百官因此而玩忽职守。“驰驱射猎”整体是谓语,A、B两处不能断开,C处断开;“一日”是修饰“再三出”的状语,所以D处不需断开;“臣”是“恐朝廷之解弛”的主语,所以E处需断开;“百官”是“堕于事”的主语,所以G处需要断开。故CEG三处需要断句。1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断案公平,刑罚宽缓。/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C.正确。断绝。/横渡。句意:断绝天下人的期望。/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D.错误。动词,修造。/形容词,安定太平。句意:修造霸陵陵墓。/而圣明的君主、安定太平的国家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故选D。1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有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君主就没必要知晓别人对他过失的评价了,这样下去,国家不会再有危险的”错误,文本内容是“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意思是“在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之下,人即使有尧和舜那样的智谋,有孟贲那样的勇力,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