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2课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2课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2课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2课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2课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名师点金1.将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做成“空心”的,可以增大浮力。2.轮船的排水量是轮船按设计要求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

量,而不是重力。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向水舱中注水或将水舱中水

排出)来实现浮沉的。知识点1轮船1.[2023·金昌]2023年4月,我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了环

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各项任务。如图所示的

是参加演习的我国山东号航空母舰,当战斗机从军舰上起

飞后(

B

)A.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不变B.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变小C.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不变D.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变大(第1题)【点拨】军舰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当战斗机从军舰上起

飞后,重力变小,军舰受到的浮力变小,根据F浮=ρ液gV排

可知,舰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小,舰体略上浮。【答案】B2.(母题:教材P58想想做做)在物理课“造船比赛”中,小明

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这是

采用⁠

⁠的方法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

用的浮力。某同学用质量为20g的橡皮泥做成的船能漂浮

在水面上,此时橡皮泥排开水的质量是⁠

⁠g。空心20

(第2题)知识点2潜水艇3.用硬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

作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体积。要让原本

悬浮在a位置的潜水艇下潜至b位置悬浮,采取的措施是使

瓶内气体(

D

)D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4.央视军事频道《军事科技》栏目介绍了“海水断崖”——

海水密度的突然变小;若潜艇遭遇“海水断崖”,潜艇会

急速下沉,如不及时控制很快将超过潜深极限而沉毁。

1963年4月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遭遇海水断崖坠毁

在2600m海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潜艇遇“海水断崖”时所受浮力突然减小B.潜艇急剧下降所受压强急剧增大C.潜艇内海员应立即启动潜艇排水系统工作D.低密度海水一定是含盐度较低,同样深度压强相应较小【点拨】潜艇在海水下航行时浸没在海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

变,发生“海水断崖”时,海水的密度突然变小,由公式F

浮=ρ液gV排知,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故A正确;潜艇急

剧下降,其上方海水越来越深,潜艇所受压强越来越大,故

B正确;此时为防止潜艇超过潜深极限而沉毁,应减小潜艇

自重使其上浮,故应立即启动潜艇排水系统工作,故C正

确;海水密度的变化可能是由含盐度的变化造成的,也可能

是由于其他因素(如海水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故D错误。【答案】D知识点3气球和飞艇5.[2023·成都·新趋势·科技应用]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主研发

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主气囊

内充满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副气囊内充有空气。当驻空

的浮空艇要上浮时,排出副气囊内的部分空气,使浮空艇

受到的重力⁠

⁠浮力,实现上浮。小于(第5题)【点拨】浮空艇上浮,重力小于浮力。易错点

误认为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6.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

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

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B

)A.F氢>F空B.F氢=F空C.F氢<F空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第6题)【点拨】气球体积相同,则它们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由公式F

浮=ρ空气gV排可知,两气球所受浮力相同。【答案】B⁠

密度计7.[2023·株洲]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一

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

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

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

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D

)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点拨】同一个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则F甲=

F乙=G,即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

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故A、B错误;由图知密度计排

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F浮=ρ液V排g,则ρ甲<ρ乙,

故C错误、D正确。【答案】D⁠

浮沉子8.如图所示,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

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

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A.用力捏大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点拨】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水被压入小瓶中,使

小瓶中的空气被压缩,小瓶内气体密度变大,小瓶内水的重

力增加,大于它的浮力,所以会下沉;当用力适当时,小瓶

处于悬浮状态,故A错误、B正确;盖上小瓶瓶盖,挤压大

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水不能进入小瓶,小瓶不会下

沉,故C错误;打开大瓶瓶盖,用力捏大瓶,水不能进入小

瓶中,小瓶不会下沉,故D错误。【答案】B⁠

利用浮沉条件进行计算——二力平衡9.科考队员在南极惊奇地发现长方体冰山,边缘齐整宛如人

工切割而成。测得长方体冰山露出海面的高度为4m,ρ冰

=0.9×103kg/m3,ρ海水=1.1×103kg/m3,则冰山在海面下

的深度为(

A

)A.18mB.22mC.36mD.40m【点拨】

【答案】A⁠

利用浮沉条件进行计算——多力平衡10.[2022·益阳·新趋势·文化传承]我国从远古时代就开始

利用浮力了。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7500年前的

新石器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制造出了独木舟,

如图所示。该独木舟外形可看成一个长方体,它长2

m、宽50cm、高15cm,质量为50kg,g取10

N/kg,ρ水=1×103kg/m3。求:解:p=ρ水gh=1×103kg/m3×10

N/kg×10×10-2m=1000Pa。(2)独木舟空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舟=m舟g=50kg×10N/kg=500N。(1)当独木舟底部距离水面10cm时,底部受到的压强;(3)独木舟能承载的最大货物的重量。解:V=abc=2m×50×10-2

m×15×10-2m=0.15m3,F浮大=ρ水gV排

=ρ水gV=1×103kg/m3×10N/kg×0.15m3

=1500N,G总=F浮大=1500N,G货=G总-G舟=1500N-500N=1000N。11.[2022·重庆·新考法·演绎计算]底面积为150cm2、重3N、

盛水4cm深且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

图所示。将底面积为50cm2、质量为450g、密度为0.9

g/cm3的不吸水圆柱体用轻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由

图示位置缓慢向下浸入水中,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

后,只取走弹簧测力计,再打开阀门K向外放水。g取10

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1)圆柱体的体积;

(2)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当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解:V排=Sh=50cm2×2cm=100cm3=10-4m3,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

N/kg×10-4m3=1N,G物=mg=450×10-3

kg×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