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203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前言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4月25日至5月1日)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每年宣传周期间,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等有关部门和组织围绕一个主题联合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目录2020年宣传周知识科学预防职业病防治尘肺病,从预防做起2020年宣传周知识2020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8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以“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为主题,聚焦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进一步推动落实地方委政府领导责任、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病防治的浓厚氛围。宣传周知识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今年宣传周活动以线上活动为主,线下为辅,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线下活动。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的活动:
(一)开展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活动。各地区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线上咨询等方式,向企业负责人和劳动者广泛宣传用人单位防治责任、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深入解读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等相关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
(二)开展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各地区可通过网络公开课、视频讲座等线上培训方式,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进一步掌握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熟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要求,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活动内容
(三)开展职业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各地区可通过在线问卷、电话访问等方式,组织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职业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奠定基础。
(四)开展职业健康优秀传播作品展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宣传海报、推荐宣传用语,并在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展示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各地区可以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或展示,配合整体宣传活动的开展。活动内容(一)各地区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认真抓好组织实施。要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和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企业做好防控作为宣传周活动的重要内容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二)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平台,策划开展群众参与度高、传播效果好的线上宣传活动,推广一批兼具科学性、艺术性,贴近职工、贴近实际的传播作品。有条件的地区组织开展线下活动时,要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落实好防范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活动要求(三)企业要统筹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职业健康宣传工作,组织员工积极参与问卷调查、知识竞赛、视频讲座等活动,引导其树立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企业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富有特色的宣传周活动,形成人人关注职业健康、争做健康达人的文化氛围。(四)各地区要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参与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围绕活动主题和重点内容,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有效举措。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各类技术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为宣传周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各地区、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宣传周活动的典型经验、创新做法和存在的不足,于2020年5月10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活动要求科学预防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什么是职业病?1.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2.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3.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4.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6.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7.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10.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职业病种类根据2013年12月30日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它包括十大类,132种职业病,分别是:一法:《职业病防治法》
六令:
卫生部令第20号《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卫生部令第21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2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4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5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一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4职业安全健康——“一法六令一规范”积极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包括: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和离岗后体检。如在“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时,发现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症”,即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用人单位应考虑不上岗或换岗。“疑似职业病”是在“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的,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用人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何发现职业病?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职业病,可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如职员或用人单位对结果存在异议,可到职业病鉴定机构进行职业病鉴定。
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有给劳动者交工伤保险,部分救治费用则由工伤保险部门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交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劳动者单位已经破产、倒闭等,则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求助。此外,如果患者还伴有伤残,或今后旧病复发,其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和上述支付方式一样。
职业病患者救治费用谁来付?1.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要正确使用配备好的通风、排毒系统;2.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保持其洁净;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更衣,在车间内不进食、不吸烟等;4.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使用的设备应经常检查、维修,使其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安全技术,了解作业中的危险性及潜在的危害;5.定期接受职业健康体检;6.学会自救、互救知识,掌握基本的常用救护知识,包括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职业病防护工作中接触的各种有害烟尘、化学物、生物和物理有害因素,其重要的途径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因此劳动者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治尘肺病从预防做起近年平均每年新发职业病约3万例。尘肺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人总数的90%。胸闷、呼吸沉重、肺里有咳不完的痰。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肺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为了顺畅呼吸,他们只能坐着、跪着,直到生命的终结。这就是号称“藏起来”的隐形矿难——尘肺病。尘肺病尘肺病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患者因为肺泡内潴留粉尘,肺部交换气体的作用受阻,使得血液中的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多,身体持续缺氧。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呼吸越来越困难,患者无法躺着睡觉,只要躺下,就有窒息的危险,睡觉时只能跪着或者趴着。尘肺病不可逆转,一旦发病,终生无法治愈,死亡率高达22%。尘肺病不可逆转1.矿山开采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开采,是产生职业性尘肺病的主要工作场所,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工、爆破工、支柱工、运输工。哪些行业易患尘肺病?2.机械制造金属铸件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配砂、混砂、成型,铸件的清砂、喷砂和电焊作业等,主要作业工种是配砂工、造型工、铸件清理工、电焊工。哪些行业易患尘肺病?3.金属冶炼矿石装卸、炼钢铸模、锰铁铸锭、氧化铝烧结等,主要作业工种是烧结球团原料工、烧结工、高炉运装工。4.建材行业如耐火材料、石英砂、陶瓷、玻璃、石材、水泥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以及石棉制品的加工制造,主要作业工种是耐火材料粉碎工、防水材料包装工、陶瓷成型工。根据粉尘接触情况和胸片检查结果,尘肺病分为三期。Ⅰ、Ⅱ期尘肺主要靠洗肺来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并发症。严重的Ⅲ期尘肺病人有的只有靠肺移植才能挽救生命。洗肺时,从引流管排出来“洗肺水”的颜色,就能看出来工人从事的工种,矿工流黑水,陶瓷工流白水。但洗肺只是洗掉肺泡中的粉尘,并不能使“受伤”严重的肺泡恢复正常。尘肺病靠洗肺延缓病情尘肺病虽然如此可怕,但只要防尘工作做到位,完全可以避免患上尘肺病。控制和减少尘肺病的关键环节是防尘,最大限度防止粉尘的吸入。防治尘肺病关键在防尘01、工矿企业应生产工艺,采取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的办法,防止粉尘飞扬。02、定期检测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严格执行防尘工作管理制度。03、上岗前,企业应组织工人体检,排除感染性疾病;在岗时,定期安排工人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体检,每年拍一次胸片,测试肺功能。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04、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个人加强防护,佩戴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面罩)等。防治尘肺病关键在防尘防尘口罩(面罩)正确用法必须选择性能可靠,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防尘口罩(面罩),不能随便买一个普通口罩;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工作时始终佩戴;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能从侧脸和防尘口罩(面罩)的缝隙间进入,工友同事之间可互相检查;定期更换口罩(面罩)内的滤膜或滤罐,防止挤压变形。防尘口罩(面罩)正确用法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203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生产经营单位
职业健康管理演讲人:课程内容一、我国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职责三、职业病及防治我国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一、我国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它们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相关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行政法规及各种标准等技术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具体规范大多数立足于作业场所生产过程中防控职业危害,来规范相应主体所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安全监管部门作为行政执法主体,有权适用相关规范,确保相应权利义务得到落实。法律1.《职业病防治法》2.《中华人民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法规
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XX)2.《尘肺病防治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20XX)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XX修订版)部门规章《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XX」第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XX〕第63号《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XX]第14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20XX)《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20XX)《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20XX)《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1号(20XX)《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XX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XX〕73号《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遮咔口》安监总安健〔20XX〕89号(16)《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XX〕171号《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XX〕111粤(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XX〕16号技术规范及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29510-20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职责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对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遵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职责:1.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的设置。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2.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建设。存在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需要制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中新增加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用人单位未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完善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建设的,安全监管部门将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给予罚款,依据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罚款上限由原来的2万元上调至10万元。2.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3.加强用人单位作业环境管理。《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用人单位除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外,还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此外,新《规定》将“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等列入了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基本要求之中。3.加强用人单位作业环境管理。《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六)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资料。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资料既可以为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鉴定提供必要的依据,也方便了安全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如下12项职业卫生档案资料: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及其配备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5.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每3年至少进行1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同时,对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或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用人单位,要求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用人单位在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6.严格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同时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若劳动者健康出现损害需要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提示: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费用,建立档案并妥善保存,为诊断鉴定提供资料。7.完善职业卫生警示告知制度。《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除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签订劳动合同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外,还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在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在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8.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根据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和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着重强调了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用人单位应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若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或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及防治三、职业病及防治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对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遵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职责:1.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的设置。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这一目录规定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等共10类132种疾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职业病的种类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二、职业性放射疾病11种三、职业中毒60种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六、职业性皮肤病9种七、职业性眼病3种八、职业性耳鼻4种九、职业性肿瘤11种十、其他职业病3种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①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②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提花布产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扶式铣刨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型纯净水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频道无线麦克风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透明CD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解锁裁判技能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从合规到安全医疗大数据的管理与运用
- 防范网络沉迷主题教育宣讲大纲
- 人文关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 垫资协议和借款合同
-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的禁忌
- 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实施方案
- 利达消防L0188EL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基于PLC的高空作业车电控系统设计
-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江苏盐城市射阳县临港工业区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昭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声音感应控制电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福格行为模型(中文版)
- 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