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大学语文真题_第1页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大学语文真题_第2页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大学语文真题_第3页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大学语文真题_第4页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大学语文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大学语文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选出。

(总题数:20,分数:20.00)

1.

《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述“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

是()。(分数:1.00)

A.西楚霸王

B.汉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庄宗7

解析: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

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2.

《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分数:1.00)

A.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V

B.先抑后扬,论说逐层推进

C.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论述

D.结合自己经历,以身说法

解析:

本文写作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耍以坚韧不

拔的毅力战胜逆境,继续从事革命。本文主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费",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一一进行正反对比。

3.

《我的世界观》中,被爱因斯坦斥为“妖魔”的是()。(分数:1.00)

A.猪栏的理想

B.天才的暴君

C.专制

D.战争V

解析:

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被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

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加以有计划的破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4.下列《垓下之围》语句中,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无可奈何心境的是()。(分

数:1.00)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J

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C.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解析: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

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动机是()。(分数:

1.00)

A.废弃文治,崇尚武功

B.匡正风俗,破除陋习

C.克敌复仇,开拓疆土V

D.党同伐异,巩固统治

解析: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经过变革,找过的军事改革迅速取得成功,使其成为一

等强国,一举扭转了往昔秦兵东进和胡马南下的被动挨打局面。

《先妣事略》的艺术特色是()。(分数:1.00)

A.叙事一波三折,写人先抑后扬

B.意境冷寂峭拔,细节动人心弦

C.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V

D.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幽默风趣

解析:

《先妣事略》是明代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全篇主要借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治家

的勤俭、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文章笔意疏淡,虽写家常琐事,但读来亲切动人。

7.

《香市》结尾说:“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

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分数:

1.00)

A.揭示城市经济的萎靡及其对农村的影响

B.揭示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V

C.表达对商人阶层兴起的期待

D.表达对游客稀少状况的遗憾

解析:

本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

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

展和繁荣。作品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

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通过今与昔、冷落与热闹的对比来表现主旨。

8.下列作家中,在小说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的是()。

(分数:1.00)

A.傅雷J

B.巴金

C.施蛰存

D.余秋雨

解析: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庵,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

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世纪60年代出,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其

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9.《我与地坛》:“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

变它的。”其中,“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象征着((分数:1.00)

A.作者倔强的心魂J

B.地坛公园的四季

C.作者孤独的情绪

D.母亲的身影和爱

解析:

古园的形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可以被认为地改变,但它内在的精神与古园内的•切有生命力的东西不会被改

变。作者在这里体会了古园给他的真谛,激起了对生活新的希望。

10.《陌上桑》中,罗敷说“识夫婿”的标志是()。(分数:1.00)

A.脱帽著梢头

B.五马立胸蹦

C.白马从骊驹-J

D.皆言夫婿殊

解析: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11.就题材而言,陶渊明《饮酒》(其五)是()。(分数:1.00)

A.宴饮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D.田园诗V

解析:

陶渊明(365-427),东晋潺阳柴桑人,字元亮,陶渊明名潜,世称情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媚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12.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是()。(分数:1.00〉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拔剑四顾心茫然V

C.行路难,行路难

D.多歧路,今安在

解析: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的心情。这里诗人连用四个动词,以两个连续动作,借动

作举止抒情,真实地刻画出诗人抑郁悲愤的心情。

13.《长恨歌》中“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地点是()。(分数:1.00)

A.华清池

B.马嵬坡V

C.蓬莱宫

D.长生殿

解析: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

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怀,仓皇西逃入蜀。途径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

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

唐玄宗无奈,被迫蜴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

14.《八声甘州》中“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所抒写的情怀是()。(分数:1.00)

A.青春不再的感伤

B.事业无成的悲哀V

C.人生如寄的慨叹

D.晚年孤苦的凄凉

解析: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

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扪心问声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

哀。有问无答,因为诗人不愿说出来,显得很含蕴。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

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

15.下列诗词句中,作者以“花”意象自喻的是()。(分数:1.00〉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J

解析: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

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己损,则欲摘己不堪

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

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16.戴望舒的成名作是()。(分数:1.00)

A.《雨巷》4

B.《狱中题壁》

C.《望舒草》

D.《我用残损的手掌》

解析:

《雨巷》的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阴

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

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

意境,含蓄地喑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17.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句中,象征青年一代的觉醒的是().(分数:1.00)

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V

解析: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是指当时青年人的觉醒。

1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喻指“我的爱人”的是()。(分数:1.00)

A.山间的小河

B.城堡的废墟

C.熊熊的烈火V

D.破碎的大旗

解析:

全诗通篇比喻抒情。五小节就有五组比喻,“急流”和“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

青藤”,“草棚”和“火焰”,“云朵”和“太阳”。每一组比喻,前者是作者的自喻,后者是对妻子的

比喻。

19.《断魂枪》中,王三胜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分数:1.00)

A.张扬外露,争强好胜J

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

C.冷漠孤傲,老练深沉

D.眼光深远,胸怀宽广

解析:

《断魂枪》对王三胜练武比武过程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他的庸俗自私、盲目、争强好胜。对

沙子龙内在复杂心态下的外在行为显现,尤为精彩,表现了他困惑、孤芳自赏、无奈的心态。

20.《金鲤鱼的百桐裙》中,百制裙上所绣花样是()o(分数:1.00〉

A.花开富贵

B.丹凤朝阳

C.麒麟送子

D.喜鹊登梅V

解析:

金鲤鱼有一条百蒯裙,大红洋气的,前幅绣着“喜鹊登梅”。金鲤鱼就喜欢个梅花,那上面可不是绣满了

一朵朵的梅花,算一算,足足有九十九朵。两只喜鹊双双一对地停在了梅枝上,姿势、颜色,配得再好没

有,长长的尾巴,高高地翘着,头是黑褐色的,背上青中带紫,肚子上一块白。梅花朵朵,真像是谁把鲜

花撒上去的。旁边两幅是绣的蝴蝶穿花,周边全是如意花纹的绣花边。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总题数:5,分数:10.00)

21.下列语句中,引用者在进行演绎论证时用作论据的有()。(分数:2.00)

A.《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B.孔予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簧,进,吾往也。”

C.孟子日:“有为者,警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D.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V

E.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V

解析:

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

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

22.下列《前赤壁赋》语句中,表现了作者失意时消极情绪的有()。(分数:2.00)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寄蜉娜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V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J

E.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V

解析:

把握文章语言的环境、方向。

23.下列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分数:2.00)

A.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V

B.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

C.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

得见J

D.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

E.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V

解析:

把握文章语言的环境、方向。

24.下列情景交融画面中,出现于《再别康桥》一诗的有()。(分数:2.00)

A.关河残照

B.青存柔波V

C.篙船星辉J

D.小楼东风

E.烟雨篱墙

解析:

软泥上青存,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

更青出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5.下列事物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有()。(分数:2.00)

A.《婴宁》中的“笑矣乎”

B.《宝箧吵架》中的“通灵玉”J

C.《苦恼》中的“小母马”V

D.《哦,香雪》中的“铅笔盒”J

E.《断魂枪》中的“五虎断魂枪”J

解析: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

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

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考点】小说

三、词语解释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解释下列划线的字或词。

(总题数:10,分数:10.00)

26.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分数:1.00)

正确答案:(

盈:满溢

解析:

【考点】《秋水》

2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分数:1.00)

正确答案:(

逸豫:图享安逸

解析:

【考点】《五代史伶官传序》

28.

项王自度不得脱(分数:1.00)

正确答案:(

度:估计

解析:

【考点】《垓下之围》

29.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分数:1.00)

正确答案:(

逆遁:事先遁逃

解析:

【考点】《张中丞传后续》

30.吾小人辍娘饕以芸吏者,且不得暇(分数:1.00)

正确答案:(

劳:慰劳小吏

解析:

【考点】《种树郭橐驼传》

3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分数:1.00)

正确答案:(

渔樵:打鱼砍柴

解析:

【考点】《前赤壁赋》

32.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分数:1.00)

正确答案:(

遁:逃脱

解析:

【考点】《马伶传》

33.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蠡里湖(分数:1.00)

正确答案:(

嚣:呼叫

解析:

《西湖七月半》

34.

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起在这园子里(分数:L00)

正确答案:(

耗:呆

解析:

【考点】《我与地坛》

35.

听见没有,你这条老之?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分数:1.00)

正确答案:(

老龙:老家伙

解析:

【考点】《苦恼》

四、简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总题数:5,分数:30.00)

36.

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

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

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

见解。(分数:6)

A.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这一问题,这段文字包含了怎样的答案?(分数:2)

正确答案:(

避免产生愚蠢见识的措施之一是储备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解析:

B.文中一再出现以“如果”开头的句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态度?(分数;2)

正确答案:(

谨慎和谦和。

解析:

C.指出文中反复采用第二人称所产生的效果。(分数:2)

正确答案:(

形成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

解析:

37.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竞与巡

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

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杭而

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妣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

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

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

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分数:6)

A.韩愈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分数:2)

正确答案:(

为许远辩诬。

解析:

B.这段文字表现了许远怎样的人物特征?(分数:2)

正确答案:(

为国让贤,忠贞不畏死。

解析:

C.说明这段文字驳论方式的着眼点。(分数:2)

正确答案:(

反驳论点。

解析:

38.

阅读《都江堰》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实

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中国宗教颇多世

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

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

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泗.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

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分数:6)

A.造“二王庙”是为了纪念哪两位人物?(分数:2)

正确答案:(

李冰父子

解析:

B.根据作者的描述,傩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2)

正确答案:(

表现鬼神生活,求福避灾。

)

解析:

C.作者为什么说“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分数:2)

正确答案:(

李冰为人民造福,升格为深,而神的世界也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

解析:

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登白莅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薪中?皆何为兮木上?沅有苣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

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溪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

西澧。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分数:6)

A.概括这节诗的主要内容。(分数:2)

正确答案:(

描述湘君对湘夫人的胶州期待和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解析:

B."鸟何萃兮演中?譬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几句描写事理

颠倒的假想景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分数:2)

正确答案:(

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解析:

C.指出“思公子兮未敢言”一句所使用的抒情方法。(分数:2)

正确答案:(

直抒胸臆。

解析:

40.

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姚纳看一看他的话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什么影响也没有看见。那年青小伙子已盖上被子蒙着

头,睡着了。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出去看看马吧,”姚纳想,“有的是

工夫睡觉……总归睡得够的,不用担心……”

他穿上大衣,走进马棚,他的马在那儿站着。他想到燕麦,想到干草,想到天气……他孤单

单一个人的时候,不敢想儿子……对别人谈一谈儿子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出他的模样,

那是会可怕得叫人受不了的……(分数:6)

A.姚纳为什么要去马棚看马?(分数:2)

正确答案:(

没有人倾听姚纳诉说苦恼,反应出社会化环境的冷漠。

解析:

B.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