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纲要之《地理1》
一、宇宙中的地球
1.知道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A)
r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休率的「地月系{鬻
天体系统I太阳系YL月球
Ir["''I其它行星系
、总星系1银河系I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十分相似: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按体积、密度、质量可将八大行星分为三类一一类地行星、巨行
星、远日行星。地球与类地行星在质量、体积、密度上相似。
4.分析地球适宜生物生存的条件(B)
外部因素r安全的宇宙环境
I稳定的太阳光照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表面均温约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内部因素\L大气层的存在
体积与质量适中f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水多以液态存在
5.了解太阳辐射能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A)
r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促进表层物质运动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I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6.说出太阳的大气分层(A)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三层:光球、色球和日冕
7.知道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A)
「主要类型:黑子和耀斑,周期约11年,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1对地球的影响J产生磁暴,指针不能正确指向,
极地地区产生极光
I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
8.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
J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r方向:自西向东I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J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r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I速度I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9.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
,方向:自西向东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周期:I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球公转]角速度:约1度/天]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线速度:30千米/秒/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10.理解昼夜交替及时差的成因(B)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又不发光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又不发光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再加
上地球的自转。
时差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11.了解北京时间的含义(A)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H北京的地方时(北京的经度约116°E)
12.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C)
地方时计算方法:(1)计算经度差(同减异加)
(2)换算成时间差(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3)判断东西,东加西减
「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向东、向西各7.5度为中时区,依次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
东西一区、东西二区到东西十二区,其中东、西十二区各有7.5度合为东西十二
区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倍数,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I区时换算:(1)计算时区差(同减异加,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2)判断东西,东加西减
13.知道地转偏向力及其影响(A)
r偏转原因:物体运动的惯性和地球自转
使地表水平运动r北半球:沿运动方向的向右偏转
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偏转规律\赤道:不偏转
I〔南半球:沿运动方向的向左偏转
影响:大气运动,洋流运动等
举例: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
14.描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B)
「自转:赤道平面]
-卜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赤道平面J
15.运用太阳光照图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C)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J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则那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空间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r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
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值
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
i一年中最小值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最大,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
16.理解四季的成因和五带的划分(B)
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四季的更替空间分制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I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气候四季:北半球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
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北塞避一直极量极夜现塞_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圈66。34,N
北蝇一一西整诙1.....-北回归线23。26,N
五带划分1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海帝…西奉芬冢—南回归线23。26,S
南极圈66°34,S
17.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及其分界面(A)
'地壳1莫霍界面(地下33千米处)
地幔(上地幔
地球的内部圈层]I下地幔jI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千米处)
地核J
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8.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上正确标注岩石圈(A)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坚硬的岩石(如右图所示(A+C=岩石圈))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和能量交换
1.区分三大类岩石(A)
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一喷出型岩浆岩(如玄武岩)、侵入型岩浆岩(如花岗岩)
变质岩一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2.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与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B)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知道内外力因素的能量来源及表现方式(A)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一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和外力
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一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4.结合实例分析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C)
「背斜:常形成山岭;被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褶皱t向斜:常形成谷地和盆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了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断层t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成为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I相对上升的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
5.知道六大板块(A)
--------板块边界---------未定板块出界一板块运动方向
消亡边界:海沟、岛弧、褶皱山脉等
板块边界类型1
I生长边界:海洋、海岭、裂谷等
6.结合实例,分析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表形态(地貌类型)(C)
「流水作用: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形成的主要地貌-风力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
冰川作用:冰川U谷,刃脊、冰斗、角峰、峡湾、冰蚀平原
7.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C)
一、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喇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总趋势: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
3.对地表的影响
购趋势:传地表趋向干平缓
8.结合实例,分析大气受热过程(C)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较少,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较多,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地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r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对地面保温作用L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
国要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西
表现形式参与大气成分波长范围特点实例
反射云层、颗粒较大的尘埃所有波段无选择性夏天多云白天气温
等不会太高
吸收臭氧(平流层)紫外线、红外线有选择性,对可见南极“空洞”
水汽、C02(对流层)光吸收很少
散射质点是空气分子,微小蓝紫色光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
尘埃色
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各种光无选择性天空呈白色
埃、雾滴等
应用
1)白天阴天较冷:大气的反射作用造成,云层反射了大量的太阳辐射.
2)晴朗的天空蔚蓝色:大气的散射造成,蓝紫光波长较短最易被散射.
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亮的:散射作用造成.
-大气的保温作用
口诀: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应用: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的原因
大气与太阳辐射的削号作用温度(:)]
1(—.包出或收)11—1高I最高士温
由上图可得,太阳辐射最强时为12时左右,地面温度最高时在13时左右,大气温度最高时在14时左右,说明地
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很弱.
彩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9.运用示意图描述大气热力环流过程(B)
空气
同一水平空气
垂直
面气压差水平
运动
异运动
热力环流最简单形式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
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高低气压:无论在上空还是
在近地面,“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即一般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异而言。近地面,一般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就某处气压大小而言,近地面气压值
高于高空气压值,且高低空的气压名称相对
10.描述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规律(A)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6个风带
西风\北纬30
一一一7南纬3c
*/
缸------模东风■*〜甫绯60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至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
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
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
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
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
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
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冬季偏南,夏季偏北“七北一南”)
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做有规律变化的风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一季风环流r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一东亚季风
-1气压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西南季风
11.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的影响(B)
热带草原气候: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间的大陆中西部地区,不同季
节会受到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当受赤道低压影响时,降水丰富;受信风控制时,降
水稀少;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地中海气候: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夏季亚热干燥,冬季温和
多雨)
>必须学握的几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国
类型分布规律基本特征主要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两侧低气压控制地区(如:亚马终年高温多雨,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
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控制,多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东北信冈带内大陆的南部和东南部终年高温,有明显海陆热力差异和气
(如: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雨、旱季(降水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在2000至米左右)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海陆热力差异
性湿润气候(如:我国秦岭以南)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夏季炎热干燥,冬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季温和多雨西风带交替控制
美洲太平洋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冬季温和,夏季凉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爽,全年降水均匀
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北部(亚洲大陆东部,如:夏季高温多雨,冬海陆热力差异
我国东北、华北)季寒冷干燥
12.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特征和分布(B)
季风东亚谭风南二IE季风
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
源地亚洲高压(蒙古副高(西太平洋副亚洲高压(蒙古东南信风北移越高
一西伯利亚高热带高压)-西伯利亚高赤道右偏而成
压)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风带位置的
成因差异季节移动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我国秦岭淮河以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
区北地区等南地区等
特点夏季1司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有明显
冬季寒冷干燥冬季低温少雨的旱(冬)雨(夏)两季
气候共性特点:雨热同期
成因: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风向:夏季风从海洋吹来(湿润),冬季风从陆地吹来(干燥)
13.在简易的天气图上识别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及天气特点(A)
(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冷锋J过境前的天气: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过境时的天气:阴天、刮风、下雨
过境后的天气: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锋面系统:分类\定义:暖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过境前的天气: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暖锋]过境时的天气:持续性降水或阴天
过境后的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I准静止锋: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2.锋的分类标准及主要区别比较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
概念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动的锋动的锋
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缓缓上滑
锋图\v^\
图示
〜QR
天气图港
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
过境时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冷却凝结形成连续性降水或成持续性降水
天气
等天气现象雾
特征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后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
度下降,天气转晴下降,天气转晴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江淮地区的梅雨,云贵高原
天气实例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
风、沙尘暴、寒潮
:口护*■泮.里任二台论决决一修泡下•雨壬||*田.拈总主南陛融釉.注维喀共蛭箭e
气流
气旋反气旋
气压
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水平北半球低空逆时针辐合,高空顺时针辐散低空顺时针辐散,高空逆时针辐合
气流南半球低空顺时针辐合,高空逆时针辐散低空逆时针辐歌,高空顺时针辐合
垂直气流上升下沉
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示意图X
(北半球)
——风向
一一工压梯度力-©-风向
---尢压梯度力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我国北
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4.气旋各部位风向的判新方法
(1)风向判别法:首先,找研究点所受的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上图中B点所受风是AB;其次,头脑中要有研究点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第三,看研究点所受的风向
弧线与哪个方位有夹角,如果AB与西部有夹角,故称偏西风.
(2)口诀记忆法:从上述三个步骤,我们不难得出:北半球气旋各个部位所吹的风向:东部一一偏南风,南
部一一偏西风,西部一一偏北风,北部一一偏东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
类型口诀具体内容
N:气旋东南西北风东---偏南风,南----偏西风,
S:反气旋往后退一风西---偏北风,北----偏东风
N:反气旋东南西北风东---偏北风,南----偏东风,
S:气旋往前进一风西---偏南风,北----偏西风
方法: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
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
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方,西部吹偏南风(如上图所示).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
似,可依理类推.
14.知道水循环的类型(A)
r陆地内循环
按循环范围\海上内循环
I海陆间循环
15.在海陆水循环示意图上,识别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A)
r定义: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动力:太阳辐射、重力等
I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16.结合实例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r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I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之一
17.区分不同性质的洋流(A)
1定义: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洋流〈类型[暖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海区)
II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海区)
18.联系气压带和风带,运用地图描述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C)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分布规律]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顺”
‘南纬40~60度附近海区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19.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和海洋渔场的影响(B)
,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
对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
意义J1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对航运的影响:顺流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等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降低
三、自寐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知道组成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要素(A)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B)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
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3.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B)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
岩石圈
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4.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
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
调(如水土流失过程一黄土高原景观的形成)
5.描述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B)
世界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
冰原气候冰原带
苔原气候苔原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机圈-「亚寒带针叶林带
带
温带海洋性温温带季风温带落叶温带落叶
性
气候尚气候福叶林带阔叶林带
候
气亚热带常绿|
地中海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常绿
气候气候硬叶林带阔叶林带
热带沙漠气候北回归线r热带荒被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李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
6.说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C)
裨地
冰原带
苔原带一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混交林和温带混交林和:热量递减
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I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I赤道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a自然带变化规律:南北方向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在水热条件
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c.主导因素:热量
d.分布明显的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7.说明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C)
水
分
递
减
热
量
递'
减
水
分
递
增
a.自然带变化规律:东西方向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
c.主导因素:水分
d.分布明显的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上左图)。
8.说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C)
a.自然带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更替(上右图)。
b.成因:高山地区,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热状况改变的影响。
c.主导因素: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d.分布明显的地区:低纬度(如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山区、河谷、平原等地的聚落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说明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山区的人口密度小,人口和聚落主要集中于河谷地区因为热量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平原地区人口稠
密,因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条件优越;城市往往沿河沿铁路线分布一地形
平缓,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举例说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B)
(1)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因时制宜)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熟制、产量、种植方式、配置、生产潜力等。
热量-----般农作物在日均温210℃的情况下才能活跃生长,可把日均温,10°C的持续期视为农作
物的生长期。积温的多少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熟制等。
水分一一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需水较多的农作
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需水较少的农作物有甜菜、小麦、玉米和高粱等。棉花在播种期和生长期需水
较多,采摘期需水较少。
光照一一气温的日较差和光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白天气温高,日照强,有利于农
作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削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气象灾害与农业生产(限制因素、改造利用)
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旱、涝、低温、冻害、雪灾、干热风等。
3.运用图表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C)
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目前,全球气候整体是在不断变暖的。
注意:(1)全球平均气温是在波动上升的,而非持续上升。
(2)全球气候变暖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并非每个地区都在变暖,有些地区变化很小,甚至可
能有所降低。
就中国而言,我国南方地区增温不明显,北方地区较明显;夏季增温不明显,冬季较明显。
4.根据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B)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
r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5.结合资料,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
程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B)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纲要之《地理2》
一、人口与城市
1.运用图表说明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B)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差异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A)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3.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B)
人口模式特点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特点(C)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大洋洲)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5.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A)
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居住地的改变(跨越行政界线);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6.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主导作用):经济发展、交通、通信
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种
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一一气候、
经济因素影响
7.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C)
对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弊:造成人才、劳动力外流
对迁入地:利: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
弊:人口拥挤、增加环境压力等
8.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A)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
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9.结合实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B)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相关)。
10.了解常见的城市形态(A)
r团块状:合肥、成都、华盛顿等
r常见形态\条带状:兰州、洛阳等
组团状:重庆
城市形态1{地形
影响因素\河流
I交通
11.运用地图识别城市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A)
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
用地等。
城市基本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某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可能出现行政区、文化区等)
12.结合实例说明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B)
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
宅区的分化。
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CBD)»
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迁。
13.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C)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
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例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图2.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
除经济因素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还受到社会、历史、行政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如:工业区在不断地向城市外围迁移。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森:
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1)历史因素:
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挺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
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用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
住宅区
(3)社会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例如:住宅区出现分化,
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③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例如:高收入阶层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诚信应考的国旗下演讲稿500字范文5篇
- 读书班会主持稿5篇
- 节能环保设备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砂石料生产线承包合作协议书
- 安全伴我同行演讲稿5篇
- 智能家居维修工聘用合同
- 市场的调研报告8篇
- 语文培训机构讲师聘用合同
- 医疗器械供货施工合同范本
- 武汉市舞台搭建租赁合同范本
- 医院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 上海市虹口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物理试卷-教师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模拟试卷(译林版+含答案解析)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档案管理)消防安全档案
- 对话大国工匠 致敬劳动模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半期评估试卷(1-4单元)-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XX学校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实施方案
- 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
- 220KV线路运维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