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标解读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知道史前时期,人类食物演进历史,从采集狩猎转向种植和畜牧,是人类社会一次革命性变化。

牧业与农业分离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

交流的方式内容,理清线索即可,交流的影响需重点把握。阶段特征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

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学习任务1、从时空观角度,掌握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认识农业的出现产生的影响。2、从时空观角度,概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认识其交流的基本特点。3、通过史料分析,掌握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世界历史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4、通过史料分析,探究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5、通过史料解读,明确粮食问题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习任务一1、从时空观角度,掌握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认识农业的出现产生的影响。活动1:观察“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想象图”,说说远古人类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不同:①生产方式:远古,采集捕猎;新石器时代,农耕畜牧。②生产工具:远古,木、骨、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③居住方式:远古,迁徙、群居;新石器时代,定居、聚落。学习任务一1、从时空观角度,掌握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认识农业的出现产生的影响。活动2:结合原始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你认为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农业革命)。①人类变为食物生产者;②初步改变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③加速人口的增长。(2)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①从迁徙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②手工业发展,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③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①天文历法;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4)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学习任务二2、从时空观角度,概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认识其交流的基本特点。活动1: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有什么特点?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结果具有双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学习任务三3、通过史料分析,掌握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世界历史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活动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传播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材料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学习任务三3、通过史料分析,掌握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世界历史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活动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传播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材料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如玉米、甘薯被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明清人口大量增长。(2)

丰富了人类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咖啡、烟草等改变了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3)

改变了世界各地的食物物种分布和粮食生产结构,促进各地农牧业经济和工商业贸易的发展。如麦子、水稻进入美洲传播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美洲对外贸易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使以前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也造成过度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5)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与融合,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学习任务三3、通过史料分析,掌握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世界历史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学习任务四4、通过史料分析,探究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材料一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材料二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人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中国人也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人的宗法关系。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有必要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意义: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保障食品供应;饮食方式与饮食观念的更新变化;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贡献。学习任务五5、通过史料解读,明确粮食问题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活动1: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材料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会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18日,罗马)(1)原因:①全球人口激增;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③农业投资不足,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破坏;④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流行等;⑤局部地区的战乱(暴力冲突);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⑦霸权主义与经济制裁等。学习任务五5、通过史料解读,明确粮食问题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应对:

国际层面:①粮食安全是当今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国家合作;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国家层面:①将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②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③保护耕地资源、遏制耕地锐减;④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⑤改进技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开源)个人层面: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厉行节约。(节流)活动1: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学习任务五5、通过史料解读,明确粮食问题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活动2:观察下面漫画,指出当今我国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问题。而我国又是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的?(1)问题: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化学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2)保障: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我国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真题训练1.(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详解】“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的运输货物,②正确;通过材料无法证实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而且肉类加工本身不属于机械生产,也不属于现代农业,③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真题训练2.(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应该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主要产粮区应该是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关中地区,排除A;宋元和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D。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真题训练3、材料一(1)有学者认为,材料一中的现象引发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动,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说明:高产作物的大量引入,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使明清经济发生变动;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真题训练材料二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

——据《经济与社会生活》整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咖啡为例,说明全球性物种交流的重大意义。(2)意义: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加强了世界联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