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15篇中考作文指导1
1.明确文章的论点
概括论点应注意: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句子。
2.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判断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注意: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常常容易混为一谈。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4.理清论证的结构
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通读整篇文章,常常会出现了“首先”、“其次”、“再次”这之类的关键词语,清晰的表现出这三段是层进关系。
5.品味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某语句的作用。
6.开放型试题
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有的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有的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还有的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等。
议论类文章的解题并不难,只要你细细读文章,认真审题目,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每一部分的分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和结构层次,扎实地掌握知识点,那么,你在议论文阅读中不仅可以得高分,而且可以得满分。
中考作文指导2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中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差一分可能就是差好几千个名次,如果能在作文题上比别人多拿分数,那就是比别人多了更多的机会。李兰奇老师介绍:“虽然中考的作文题形式各样,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但都是有规律的`,总结起来都逃不出四大‘母题’,1人与自己;2人与人;3人与自然;4人与社会。这四大母题包含了所有中考作文命题方向。”李兰奇老师告诉大家,只要熟读掌握了这四大母题,中考考场作文那就手到擒来,拿高分就很容易了。
“大家在写中考考场作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作文写成小学生作文一样没有深度,要用阅卷老师的心态想一想,这样的作文能不能拿到高分。”在李兰奇老师看来,写中考考场作文,写什么比怎么写更加重要,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档次,不能玩一些花里胡哨的花架子,这样对于拿高分并没有帮助。
如何写出高分作文?“一题四写”来练习
知道了中考作文的四大“母题”,要怎样写才能让阅卷老师给出高分?李兰奇老师给同学们教授了特别实用的方法,“其实中考考场作文有四类高分作文,可以适用于所有题目,这四类作文包括:历史类,表现历史的厚重感;人文类,体现人文情怀;自然类,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实类,用真情实感写现实生活中感人的瞬间。”李老师用作文举例讲述具体写作方法,极具感染力的文章让大家拍手叫好。
“大家可能觉得我刚举例的作文写得非常的好,写这些作文的孩子确实在学校的模拟考试中获得了满分。其实这样的作文大家都可以写出来。”李兰奇老师一说这话,听讲座的学生和家长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们拿好了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而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拿起手机准备录下视频回家继续研究。
“大家训练写作的方法很简单,遇到任何话题都从历史、人文、自然和现实的角度写一遍,一题四写,练习好了不但可以拿到高分,而且遇到任何题目都不害怕啦。”
中考作文指导3
1、赞美颂扬法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2、静态素描法
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3、总分结合法
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4、特征举例法
采用特征举例法描写动物时,一般先指出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证实。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动物的这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尽量写具体,使读者觉得可信。
5、特征说明法
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中考作文指导4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让一组学生随便以自己生活中某一物,仿照“一本书”说一个短语。
2、给自己说的短语加上修饰语,谁的?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怎样的?
如:“我奶奶房间里的一张老照片”
3、引导思考:
——提问:这些物都是你们的写作素材吗?——如果这个物见证了或记录了一件事、一个人或一段情,那么它就成了你的素材。其实,只要有心留意,我们身边的许多物都是我们的素材,比如:一本书,一棵树,一张照片等等。牛汉先生小时候的一本书让他写出了《我的第一本书》;英子家院子里的一株夹竹桃让我们读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鲁迅先生书桌前的一张黑白照片让我们认识了藤野先生。
(二)课文分析回顾:
1、牛汉《我的第一本书》
学生分小组回忆讨论后,填出空格,看那一组想到得更多。
一本书——一个人物——一段情
一本书——父亲——父子情
一本书————
一本书————
一本书————
2、口头表达:牛汉小时候的'一本书——记录了一段苦难的岁月,见证了人间温馨的真情和纯真的童趣。英子家院里的夹竹桃——鲁迅时时凝望的一张照片——
小结:物——人——事情——趣——理
——以物为线写人记事
(三)步骤一:“感受生活,发现线索”
1、“那些难忘的物”——经典回顾: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会发现很多写人叙事抒情的文章都与“物”有关的,记录了(“见证了”等)。
2、“那些难忘的物”——搜索生活:
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句式照前)的,记录了(“见证了”等)。(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他人的)
(四)步骤二:“穿针引线,谋篇布局”——用四类不同的例文让学生理解怎样才是有效的物线和如何设物线。
例文一:有物,但不是线索而是介绍的主体。(四类卷)
例文二:有物,能贯穿一件事,但意义不大。(三类卷)
例文三:有物,能成为线索,线索痕迹太生硬(二类卷)例文四:以物为线,自然天成(一类卷)(例文见学生学案)
四:随堂训练:
中考作文指导5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中考作文指导6
角度,就是写文章的出发点。从什么角度立意,从哪个角度表现主题,对写好作文,至关重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行文成篇,就能获得别有洞天、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两点考虑。
一、角度小巧。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小”,从小处着墨,便于行文,容易写好;二是“巧”,角度上灵巧高明,超过寻常,文章便会胜人一筹。例如,北京市有一位考生写的应试作文《从拿筷子谈起》,角度就具有小巧的特点。题目是议论式的,行文却采用记叙方式,记叙之中又不乏说理内容,这是“巧”;“拿筷子”是日常生活现象,是中国人吃饭的一个常见动作,以此作为话题,作为文章内容,这是“小”。请看其中的一段文字:“我赞同地说:‘对,其实拿筷子与用刀叉是没有雅俗之分的,只不过是一种习惯,一种需要而已,而有些人认为外国什么都好,自然也就认为用刀叉的外国人就是雅了!我们使用筷子,能锻炼人的大脑与手的灵巧,外国人想用还不会哩!’我的'话,引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段文字,小中见大,观点十分明确,很有说服力。
二、角度翻新。在旧的基础上变化出新的内容来,它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旧的基础,文中要有这种内容的交代和介绍,但它是次要的,文字应少,一般用于开头,以形成铺垫;二是翻出新意,这是文章的重点,是主体部分,是角度转换出新的主要内容。这种情况,多用于议论文。例如,浙江省有一位考生在《伯乐看过的就是千里马吗》这篇中考应试作文中,就采用了这种写法,请看其中的一段文字:“‘伯乐’看过的就是千里马吗?非也,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现在不少‘伯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给我钱,再差的马都能成为‘千里马’。何况又有不少‘伯乐’都是假的,更别说‘千里马’了。”这段文字,由古及今,由物及人,与打假联系起来,无论对“伯乐”还是对“千里马”,都一反过去的肯定说法,翻出了新意,使论述的内容更为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考作文指导7
一、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人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中考作文指导8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中考作文指导9
一、好作文题的标准
1、简练
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这时,如果你的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你的作文的主题思想,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
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也很看重的,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从而获得高分。当然,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当然,考场作文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的关系,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但,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中考作文指导10
一、研究实验——探索叙事过程中,“地点”摆放的位置
在下面的叙事语句中,插入句子后面规定的地点,寻找事件发生地点的陈述位置。
1.下午自习课,老师经常给我们上辅导课。(教室里)
2.昨天上午八点到十点,校长正给我们做《严谨做事,坦荡做人》主题报告。(学校礼堂)
3.昨天晚上,灯一直亮着。(书房里)
4.星期天上午,他在读《红楼梦》。(图书馆的角落里)
5.昨天下午整理物品时,他发现了爸爸遗留下来的一本发黄的.考古笔记。(在一个纸箱里)
二、实验结果
1.下午自习课,老师经常在教室里给我们上辅导课。(地点放在“时态”和“具体行为”中间)
2.昨天上午八点到十点,校长正在学校礼堂给我们做《严谨做事,坦荡做人》主题报告。(地点放在“时态”和“具体行为”中间)3.昨天晚上,书房里的灯一直亮着。(地点放在“行为对象”之前,修饰“行为对象”)
在本句中,“地点”还可以安排在另外两个位置上——(1)昨天晚上,灯在书房里一直亮着;(2)昨天晚上,灯一直在书房里亮着。就含义表达和语法规则而言,这两个位置都没有问题,但读起来语感都非常别扭,因此,将“地点”放在“行为对象”之前做修饰语,才是位置。
4.星期天上午,他在图书馆的角落里读《红楼梦》。(地点放在“时态”和“具体行为”之间)
5.有两种位置都比较好:
(1)昨天下午整理物品时,在一个纸箱里,他发现了爸爸遗留下来的一本发黄的考古笔记。(地点放在时间和行为对象之间)
(2)昨天下午整理物品时,他在一个纸箱里发现了爸爸遗留下来的一本发黄的考古笔记。(地点放在“行为对象”和“具体行为”之间)
三、实验结论
叙事过程中,“地点”相对“时间”、“行为对象”、“具体行为(状态)”、“时态”四个要素,在一句话中只有以下四个合适位置:
1.在“时态”和“具体行为”之间。
2.在“行为对象”之前,修饰“行为对象”;
3.在“时间”和“行为对象”之间;
4.在“行为对象”和“具体行为”之间。
在写作过程中,到底摆在哪个位置,作者要根据语感而定,选择位置。
中考作文指导11
初看这个题目,可能大家也会问,对呀,谁是读者?
读者是阅卷老师,也许你孩子的作文永远只有这么一个读者,之后再无人问津,除非是写得特别好的满分作文或是优秀作文,才可能会在某些书中刊登得以面世。既然这样,即使是作家在写作前,也要仔细研究读者群的心里及数量,否则他的大作如何畅销?他如何挣钱?好吧,我们就仔细地研究中考作文这个特殊的读者吧。
读者:阅卷老师
年龄:35-50岁
性别:男or女
生活年代:大约70后
职业:语文老师
阅读经历:读过太多的作文,尤其是千篇一律的'作文
阅读癖好:抠字眼
阅读习性:爱惜书面整洁
看完这些,我想大部分家长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从读者的基本情况看,读者和我们家长的生活年代基本相同,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见证了祖国从贫穷到富强的历程,心里想的及想听到的、看到的观念也与我们大致相同,那么我们怎么想的呢,大致是要求下一代要励志、感恩、成才、有爱心、有毅力等等等等,这是中考作文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我们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往这方面思考,去迎合读者的心里。有什么办法,人家掌握着咱的生杀大权呢。
2、从读者的职业及阅读经历来看,这个读者可不简单,他读过的作文何止上千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中考作文要想打动读者的心,仅从第1条上入手得高分那还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办?8个字:素材新颖、思想共鸣。
有一篇作文是《目光因你而停留》,我想中考作文:想得高分,你能否让阅卷老师的目光因你的作文而停留?
3、从读者的阅读癖好和习性来看,不喜欢有错别字、不喜欢作文上画得较乱。我们普通的读者不喜欢可以不买这本书,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个读者若不喜欢可不得了,他可要扣分的。所以,娃儿们还是
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不修改或少修改。
这一点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是多写、多读、但一定要字迹工工整。
我们搞清楚上述这些,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在写作时,你就把阅卷老师当成自己的老年朋友,你在跟他讲故事,诉说自己的感想和情感,并尽己所能打动这个读者。
中考作文指导12
很多初中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甚至直到初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导致写作总是信手而写,出现诸多问题。希望本文能在这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帮助,因为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美”,从而得到好的分数。
建议学生写作之前留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完整的构思,在提笔为即将进行的写作有一个大体规划。构思时可参照如下步骤。
s1:审准题,立深意
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
1、审准标题的关键词,提示中的短语对写作有何限制和深意?
2、哪些立意符合这个作文题的.要求?
3、在符合的立意中哪一个是最好的?(从新颖及深刻两方面判断)
s2:筛好材,定结构
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
1、筛选材料。立意过后,心中会有一系列材料。此时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个。
思考在最好的立意里,能选择的材料有哪些?其中最好的是哪一(几)个?
2、筛好的材料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3、用什么结构来组织材料对表现材料的效果最好?(从曲折,吸引人角度考虑)
s3:实细节,展文采
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
1、具体表现材料时,根据文章主题,应重点充实描绘什么细节?在应描绘的细节中,最打动人的细节是什么?
2、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以及重点段落中,是否能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s4:设亮点
本环节应为作文设亮点以提高分数,思考如下问题:
1、开头和结尾是否可采用适当的艺术手法进行创新?
2、是否可在文章适当位置用用过渡和照应?
养成如上的写作习惯,再加以平日对相应步骤中所需的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真正写作时就可一气呵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作文,并避免初中作文常见的问题,如跑题,选材不当,详略不当,结构不完整,过于平淡等等。
中考作文指导13
动笔之前先列提纲
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些,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
篇幅争取要写满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
字迹是得分关键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首尾两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想好主题和文体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
吸引人的标题
好的'题目非常重要,如果能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多加一两分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
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
段落分明,干净整洁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5~6段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
中考作文指导14
1、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2、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
学而思老师建议: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3、引用古诗词、句
在通篇的作文中,出现一两句古诗词,不仅会是作文富有文学气息,还会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的印象。(想要把古诗词、句,活用,当然首先是清楚每一句古诗词的含义、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洁材料购销合同范本
-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八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麦棉套专用短季标记棉种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贵州省煤层气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Unit 5 Colours Lesson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红外广角探测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粗纱断头自停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不烧镁铬砖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儿科影像诊断学课件
- 高中课程表模板1
- tlc-jc dy001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检验报告模板va
- 阀门噪声计算程序(IEC)(带公式)
- 2022年RDA5807m+IIC收音机51单片机C程序上课讲义
- 雅马哈贴片机_修机_调机的经验之谈1
- 全自动咖啡机基本结构及原理教程课件
- 金属风管支架重量计算表
- 正负零以下基础施工方案(44页)
-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课堂PPT)
-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