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8份)-苏教版16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8份)-苏教版16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8份)-苏教版16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8份)-苏教版16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8份)-苏教版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本课话题——直言敢谏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大舞台上,敢于批“龙鳞”、逆“圣听”的忠贤之臣比比皆是,而像魏徵这样敢于直谏君王的臣子并不多见,所以唐太宗把其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魏徵的直言敢谏不仅照出了太宗的宽容与大度,也照出了太宗的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也正因为魏徵这面镜子的存在,唐太宗才能够悬崖勒马,保住“从谏如流”的晚节,在俗世喧嚣中保持一颗澄明、灵动的心,使贞观盛世成为现实。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北宋天圣七年(),仁宗皇帝要在冬至节这天率领百官为皇太后祝寿,并行跪拜之礼。此举悖逆皇帝事亲的仪规,然而大臣们却面面相觑,无人敢言。时任秘阁校理的范仲淹上书,直言此举不当:“天子有事亲的本分,却不能用做臣子的礼节。有向南的位置,而没有朝北的礼仪。如果在家里,给家人行礼可以,今天与百官同列在一起,有辱天子的身份,损害天子的威风,不可以作为后世遵循的法则。”范仲淹此举令他的老师,同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的晏殊深为不安。晏殊指责范仲淹出言无忌,近于沽名钓誉,并会累及他人。对此,范仲淹给晏殊写信坦陈自己的心迹:我一直相信圣人之书,师法古人行事,忠于朝廷,爱护黎民百姓。故对皇帝的过失,应“有犯无隐,有谏无讪”,即使是冒杀身之祸,也要敢言直谏。背诵——相关名言警句.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司马迁.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陈寿.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司马光.直言者,国之良药也;直言之臣,国之良医也。——唐甄第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浚源()壅蔽()谗邪()黜恶()谬赏()豫游()【答案】ùōáùùù第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信\\\{(\\\\(信者效其忠(),愿陛下亲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诚\\\{(\\\\(必竭诚以待下(),诚能见可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虽在下愚,知其不可(),代下司职()))()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今存其本不忍废(),若止印二三本()))()简\\\{(\\\\(简能而任之(),衣冠简朴古风存(),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固\\\{(\\\\(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终\\\{(\\\\(终苟免而不怀仁(),能克终者盖寡(),则思慎始而敬终()))()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步当车(),安能屈豪杰之流(),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而\\\{(\\\\(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蟹六跪而二螯()))()其\\\{(\\\\(必固其根本(),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其皆出于此乎()))()以\\\{(\\\\(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虽董之以严刑(),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答案】()形容词,诚实动词,信任名词,信用()名词,诚心副词,果真副词,确实()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之下名词,下等的名词,臣下()名词,本源,基本名词,底本名词,书册,本子()动词,选拔形容词,简单形容词,简便,容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形容词,牢固,稳固副词,本来副词,究竟,到底()副词,最终动词,坚持到底名词,最后()形容词,安定形容词,安逸,安乐形容词,缓慢疑问代词,怎么动词,养,奉养疑问代词,表示反问()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代词,它的副词,难道代词,自己语气助词,还是语气词,表揣测,大概()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第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貌恭而不心服()()君人者()()则思江海下百川()()诚能见可欲()()将有作()()载舟覆舟()()鸣琴垂拱()()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则思正身以黜恶()()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欲流之远者()()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必固其根本()()则思知止以安人()()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正身以黜恶()()宏兹九德()()何必劳神苦思()()乐盘游()()忧懈怠()【答案】()动词作名词,在表面上;从内心里()名词作动词,统治()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动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动词作名词,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倾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鸣()形容词作名词,重任、重权()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危难的情况()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形容词作动词,流得远()形容词作动词,流得长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弘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劳;使……辛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第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答案】()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泛指古代的帝王。()放纵情感。()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把(它)当作。第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译文:()江海下百川。()译文:()虽董之以严刑。()译文:()震之以威怒。()译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译文:【答案】()判断句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省略句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状语后置句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状语后置句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定语后置句国君承担着君主的重要职责,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识作者])诤臣——魏徵魏徵(—),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有“诤臣”之称。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探背景])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主,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劝谏,甚至被誉“从谏如流”。但到了贞观中期,随着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针对这些情况,魏徵在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的第二疏,也称“论时政第二疏”,简称《十思疏》。\\\([巧识文])疏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疏”始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比较著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诸葛亮的《街亭自贬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等。有时私人交往的书信也称之为“疏”,如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本文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十思”,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谏太宗十思疏【答案】①固本浚源②垂拱而治一、阅读课文第~段,回答下面问题。.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人君不能善始善终的原因的一项是()①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③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④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⑤怨不在大,可畏惟人.①③⑤.①②④.③④⑤ .②④⑤【解析】①指出“人君不能善始善终”这一历史现象;②就这一现象,提出疑问;③④⑤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答案】.下列对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作者说理时,正反交叉结合,正面运用比喻说理,引出正题,反面申述,语气强烈。.“而况于明哲乎!”这句反问,差不多带有“挑衅”的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这一段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解析】项,先从正面说,后从反面申述,正反并无交叉。【答案】.下列对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段指出君主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的原因,从正面论述“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开头几句,寥寥数语,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殷忧”与“得志”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说明能否恭俭德义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最后,作者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解析】项,本段是从反面论述“居安思危”的必要性。【答案】二、阅读课文第段,回答下面问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十思”内容的一项是()①知止以安人②谦冲以自牧③慎始而敬终④正身以黜恶⑤简能而任之⑥役聪明之耳目.①②⑥.②③⑥.①③⑤ .①③④【解析】⑤⑥均为魏徵提出“十思”后建议太宗做或不做的事。【答案】.下列对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是对唐太宗的忠诚告诫。.“十思”可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想谗邪”戒轻信;“恩所加”“罚所及”戒赏罚不公。.“思知足以自戒”谈的是君王的个人欲望,“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十思”,人君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这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致的。【解析】项,“垂拱而治”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答案】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下列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文章开篇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第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第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这“十思”就是十条劝诫,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文章最后从反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解析】项,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答案】话题:古人云“文以载道”,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穿透岁月的风云,流传至后世,是因为它承载着对当时乃至后世的一些良好的规谏。魏徵在本文中强调以德治国,这在我们今天强调健全法制的背景下,还有它的时代意义吗?学生甲:今天,我们构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理念与“十思”中的核心思想是有共性的。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国际社会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我们自身尚存在的许多问题无不要求我们冷静地思考、清醒地做事,必须坚定“不折腾”、求稳定、谋发展的信念不动摇。我的观点:【答案】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危机、困难依然存在;拜金主义、享乐思想还大有市场,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坚持以“德”治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也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以“法”治国。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有保障,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希望树木高大的人,一定要栽牢树的)\(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根部;希望水流长的人,一定要疏通水的源头;希望国家安定的)\(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人,一定要厚积君王的恩义。)\\\[(\\\\(之: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长(áɡ):高。固:使动词,))\\\\\](\\\\(使……牢固,栽牢。浚(ù):,疏通。德义:恩德,恩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如果泉源不深却指望水流长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树根不牢固却指望树木高大,恩德不深厚却指望国家安定,)\(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我虽然愚笨,也知道那是行不通的,更何况对于皇上这样圣明)\(哲乎!,睿智的人呢!)\\\[\\](\\\\(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于:介词,对。之:同前。))\(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君王掌握帝位的重任,处于天地间的大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想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戒奢华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就是砍掉树根却指望树木茂盛,堵塞泉源却指望水流长远。)\\\[(\\\\(神器:指帝位。域中:天地间。《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居安思危:))\\\\\](\\\\(今作成语,意为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早做准备。,以:第一个是动词,用,行;第二个同“而”,转折连词。伐:砍。))\(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当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好的实在很多,能保持到底的大概就少了。)\\\[(\\\\(凡百:指,所有的。))\\\\\](\\\\(景:大。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道夺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处在有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诚心对待臣民;实现理想之后,就放纵欲望轻视臣民。)\\\[\\](\\\\(夫:句首发语词。殷忧:深重的忧患。殷,深。下:指臣民。,得志:满足了心愿。傲:轻视。物:指自己以外的人,此指臣民。))\(竭诚则吴越,如果竭尽诚心对待臣民,那么即使像吴越这样的)\(为一体,傲物则,敌国也能形成一个整体;如果轻视臣民,那么即使是)\(骨肉为行路。,至亲骨肉也会变成陌生人。)\\\[\\](\\\\(一体:整体。行,路:路人。))\(虽,即使用严刑)\(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峻法来督责他们,用发威动怒来震慑他们,最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不感念皇上的恩德,外表恭顺但心里并)\(不心服。,不顺从。)\\\[\\](\\\\(虽:让步连词,即使。董:督责。以:介词,,用。震:威吓。苟:苟且。而:转折连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怨恨不在乎有多大,可怕的只是人民;人民能拥立帝王也能)\(覆舟,所宜深慎。,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十分谨慎对待的。)\(奔车朽索,其可忽乎?,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加重视吗?)\\\[\\](\\\\(奔车:疾驰的马车。索:,绳索。忽:轻视,怠慢。))\(君人者,诚能,统治天下的人,如果能见到值得)\(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喜爱的东西,就要想到知道满足并自我告诫;)\\\[(\\\\(诚:假设,连词,))\\\\\](\\\\(如果,常与“则”搭配。以:递进连,词,并。见可欲:这里指看见想要的东西。))\(将有,将有土木)\(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工程的兴建,就要想到知道适可而止以便安定百姓;)\\\[\\](\\\\(作: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物。知,止:典出《老子》。以:目的连词,以便。))\(念,顾及自己)\(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的地位高而险,就要想到谦虚而加强自我修养;)\\\[\\](\\\\(高危:高而险。冲:,谦虚。牧:修养。))\(惧满溢,则思江,惧怕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大江)\(海下百川;,大海低于百川;)\\\[\\](\\\\(满溢:比喻骄傲自大。,下:居于……之下。))\(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喜欢游逸,就要想到把“三驱”作为限度;)\\\[(\\\\(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以:介,词,把。))\(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担心意志松懈,就要想到善始善终谨慎从事;)\\\[\\](\\\\(慎始而敬终:一开头就要争取好的结,果,谨慎从事。而,递进连词。敬,慎。))\(虑壅蔽,,担心耳目受蒙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就要想到虚心接受臣民的劝谏;)\\\[\\](\\\\(壅(ōɡ)蔽:被堵塞、被蒙蔽。,以:连词。下:指臣民劝谏。))\(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担心谗邪小人害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己并斥退邪恶之人;)\\\[\\](\\\\(谗邪:指说坏话诬陷别人,的小人。黜(ù):排斥。))\(恩所加,则思无,恩惠施加到人时,就要想到不)\(因喜以谬赏;,因一时高兴以致错误地奖赏;)\\\[\\](\\\\(以:结果连词,以致。,谬赏:错误地奖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刑罚施行到人时,就要想到不因一时发怒以致不恰当地惩罚。)\\\[\\](\\\\(而:以致。滥刑:,不恰当地惩罚。))\(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归纳这十个“要想到”,弘扬这九种德性,)\\\[(\\\\(总:合,归结。宏:扩大,弘扬。九德:语出《尚书·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上边十思亦在九德之中。))\(简能而任之,择善,选拔贤能的人任用他,分辨正确)\(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的意见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竭尽自己的才智,有勇气的)\(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人就会竭尽自己的胆识,有仁德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信者效其忠;,有信义的人就会贡献自己的忠心;)\\\[\\](\\\\(简:选拔。而:顺承连词。择:,分辨取用。播:扩大。效:献。))\(文武争驰,君臣无事,,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会没有多少烦扰的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安逸的生活,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以得到教化。)\\\[\\](\\\\(松乔:指赤松子与王子乔,古代神仙名。垂拱:,(皇上)垂衣拱手,喻指轻而易举。化:教化。))\(何必,为什么一)\(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定(自己)劳神苦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朵,)\(亏无为之大道哉?,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代下司职:代臣下管理职事。,司,管理。役:役使,劳损。))\\\\\](\\\\(亏:毁坏,,减损。)).写作特色妙用排比,气势纵横本文在论述时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文章开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句排比,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写法指导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格。从结构上可分为三类:()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如: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个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单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复句排比。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使用排比要注意以下几点。()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的突出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阐发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文章的中心,避免失之于滥。()排比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之中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启发读者深思。后一种排比,句尾多用省略号。()在排比中,准确地使用提示语,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迁移应用请你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①使用排比修辞。②语言流畅,不少于字。奉献积累人生感谢【答案】(示例)奉献: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只春蚕,也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使我们只是一片绿叶,也应该“化作春泥更护花”;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只是一朵花,也要给人们带来一丝清香;即使我们只是一颗星星,也要在黑暗中闪出自己的光芒;即使我们只是一滴水,也要在生命的旅途中发出叮咚的脆响;即使我们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给大地带来一点绿色。.课内素材魏徵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魏徵的直言敢谏照出了太宗的宽容与大度,魏徵的“十思”也照出了太宗的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正因为魏徵这面镜子的存在,唐太宗才悬崖勒马,保住“从谏如流”的晚节,使贞观盛世得以善始善终。从此一段君臣佳话亘古流传,一代盛世光景彪炳千秋。这是魏徵的幸事,是太宗的幸事,也是天下的幸事。【应用角度】“爱国情怀”“倾听”“明智”“接受建议”等。.精彩应用针,它锐利至极,轻轻一扎就能“入肉三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几乎离不开它:衣服破了,它可以为我们缝补;生病了,它能把治病的药输入体内;手上扎了刺,它能把嵌在肉中的刺剔出。社会中也有一些“治病救人”的“针”,那就是他人正确的批评和建议。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不中听,常常使人不快,但正确的意见却能够帮助人改正错误,避免走弯路,所以不要听到批评就动怒,看见意见就皱眉。唐太宗是个善于纳谏的帝王,魏徵屡次“犯龙颜”进谏,这对唐太宗来说无疑是非常“扎手”的,可是他思之良久,终于明白谏言的可贵和魏徵的忠心,于是便“从谏如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也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②“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夫差之于勾践、项羽之于刘邦……国家如此,个人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徽,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徵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