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讲义第4部分第十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讲义第4部分第十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讲义第4部分第十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讲义第4部分第十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讲义第4部分第十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讲eq\b\lc\|\rc\(\a\vs4\al\co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eq\a\vs4\al([感性认知——试一试])eq\a\vs4\al([理性归纳——记一记])(一)区域的含义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干湿区划分图,回忆相关知识。1.区域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如:通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图中①是湿润区,②是半干旱区。2.区域类型区域的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根据下列我国几个区域性质,回答(1)~(2)题。①我国北方方言区②南方的水稻种植区③上海自由贸易区④西部经济地带⑤四川盆地(1)上述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上述区域中尺度最小的是()A.①B.③C.④D.⑤答案:(1)A(2)B3.区域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区域和地域的异同两个概念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等。2.区域三大特征的关系区域的整体性是指区域内部的联系;区域的差异性是指区域之间和内部的不同;区域的开放性是指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开放性的基础。3.区域的类型类型含义举例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自然区域如高原区、平原区;人文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功能区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城市经济区如辽中南工业区4.区域的空间尺度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二)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完成(1)~(2)题。(1)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A.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2)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A.生产活动方式不同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答案:(1)D(2)C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划分指标:地形和气候。(2)具体划分:①三大自然区名称: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②界线eq\b\lc\{\rc\(\a\vs4\al\co1(a与b界线①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a与c界线②大致与横断山脉吻合,b与c界线③大致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一线吻合))1.区域差异的含义:(1)产生原因:各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各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表现:各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2.地理位置差异→自然环境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3.地理环境差异分析主要从自然要素差异(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土壤、植被、资源等)和人文要素差异(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环境、商业贸易等)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异同点。4.图示法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区域内部的差异:(三)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1.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据此回答(1)~(2)题。(1)三大极点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位置优势、政策优势 B.政策优势、历史基础C.人才优势、资源优势 D.资源优势、位置优势(2)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区域发展哪一阶段()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答案:(1)A(2)B2.《敕勒川》中对内蒙古草原的描述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据此完成(1)~(2)题。(1)说明当时内蒙古草原处于发展的()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2)当时该地的人地关系是()A.基本协调 B.开始明显不协调C.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严重答案:(1)A(2)A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区域发展阶段特点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基本协调成长阶段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转型阶段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集聚效应减弱;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地矛盾加剧再生阶段采取措施,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紧张走向协调eq\a\vs4\al(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以“识记”为前提——准确记忆·灵活迁移][全练题点]1.(2016·浙江高考)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如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1)~(2)题。(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解析:(1)B(2)A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坐标轴的含义。读图可知,山西人均GDP低于湖北,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选项A错误。上海人均GDP增长率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选项B正确。湖北人均GDP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选项C错误。广西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故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选项D错误。第(2)题,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应与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相适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万元产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选项A正确。广西万元产值能耗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也不合适,选项B错误。上海和江苏经济技术水平较高,资源和能源都比较缺乏,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选项C错误。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不利于降低能耗,选项D错误。2.(2018·河北三市联考)如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m,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此完成(1)~(2)题。(1)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解析:(1)B(2)A第(1)题,由题意可知乙湖为死海,死海主要受约旦河补给,受西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约旦河冬季水量相对较多,夏季较少,故死海夏季得到的补给量最少,且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故死海即乙湖夏季水位最低。第(2)题,图中①地位于死海西岸,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少;②地位于死海东岸,海拔较高,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多。[谨记要点](一)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可以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2.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3.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4.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进行分析。(二)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eq\a\vs4\al(考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理在书中]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及人地关系(以美国东北部地区为例)区域发展往往要经历几个明显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特点,在阶段转变过程中完成了区域的不断成长壮大。具体表现如下:[题在书外](2014·上海高考)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2)题。(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审题指导]1976年至1998年间,耕地和草地都有小幅度的减少,林地、水域和城乡用地有小幅度的增长;1998年至2010年间,耕地、草地减少的幅度加大,林地、水域、城乡用地都有增长,以林地的增长最明显。[答案](1)A(2)C[把握规律]1.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三大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转化工业类型转化产值比重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工业类型由资源型、能源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不断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再生阶段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以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题组冲关]1.(2018·广东七校联考)辽东湾海岸经历了多次变迁。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人口自发迁入辽河流域,促进了流域的大规模开发。1950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如图示意辽东湾辽河河口附近近百年来海岸线的变迁,图中最终海岸线(实线)为2003年实际状况。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2)题。(1)图中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增加B.辽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C.辽河河口不断围海造田D.辽河河口潮浪侵蚀减弱(2)1979年以来,辽河三角洲向南发展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是()A.人为截取河水,入海径流锐减B.流域内降水减少,干流流量减少C.流域内植被增加,水库调沙蓄水D.海防大堤和海产养殖工程束缚解析:(1)B(2)C第(1)题,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说明其海岸线不断南移,河口泥沙不断淤积。由图可知,有两条河流注入盘锦湾,如果河流流域植被覆盖增加,则河流的含沙量会减少,河口泥沙淤积也会减少,A项错误;辽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加重,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辽河河口不断围海造田的信息,无法判断其是否是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原因,C项错误;辽河河口潮浪侵蚀作用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短时间内其强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D项错误。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1979年到2003年,辽河河口地区海岸线向南推移的速度逐渐减缓,说明河口泥沙淤积减轻,主要原因应是河流含沙量减少。由材料可知,1950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水利枢纽能够调蓄洪水和拦截泥沙,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流域内植被增加,其涵养水源、调蓄径流的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从而使河口泥沙淤积减少。综上可知,C项正确。2.a、b、c表示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图回答(1)~(2)题。(1)不同时期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是()A.a—①、b—②、c—③ B.a—②、b—③、c—①C.a—③、b—①、c—② D.a—②、b—①、c—③(2)如果①②③代表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区布局发展情况,则②时期该城市可能()A.改进资源开采技术,加大资源开采量B.GDP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第一产业的比重最高解析:(1)B(2)C第(1)题,根据城镇空间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b、c、a;根据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③①②,因此对应关系是b—③、c—①、a—②。第(2)题,②时期的功能区布局是研发、设计等服务业与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企业大多位于城市外围,说明此时追求的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该城市此时最可能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大题增分(六)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答题规范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典题示例](2014·北京高考·节选)“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问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审题指导]1.审设问“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明确了比较的对象——“长三角地区”;“地理优势”→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大的方面比较分析。2.审材料“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国家政策的支持。3.审图表从图中看,川渝地区有煤矿、金属矿、天然气等资源,而长三角地区则没有;川渝地区面积比长三角地区大,地价较低;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而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大。[技法点拨]一、循思维流程——快解题角度一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思维流程为:角度二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思维流程为:角度三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思维流程为:二、用答题术语——保高分(一)自然要素差异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二)人文要素差异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农业农业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应用体验](2018·河南六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匹兹堡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有“世界钢都”之称。20世纪70年代匹兹堡钢铁工业由盛转衰,经济发展一度面临危机。面对危机,匹兹堡通过经济复兴计划,将经济转向教育、旅游、贸易等服务业和以医疗、电子、智能机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图为匹兹堡位置简图。材料二鞍山是东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有着“共和国钢都”的美誉。如图示意鞍山钢铁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煤炭、铁矿的来源地。(1)简述匹兹堡经济一度面临危机的可能原因。(2)匹兹堡与鞍山均为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试分析两者工业区位的异同点。(3)匹兹堡是美国钢铁设备、技术与服务的核心源地,其市场面向全美及全球主要钢铁基地。简要分析美国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匹兹堡地区的主要原因。(4)匹兹堡的成功转型对鞍山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解析:第(1)题,迁移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匹兹堡面临危机的可能原因。第(2)题,相同点主要从原料、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不同点主要考虑原料产地。第(3)题,钢铁技术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钢铁制造企业,匹兹堡曾经是钢铁工业基地,选址匹兹堡主要是因为该城市原有钢铁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技术条件好。第(4)题,从技术、产业结构、环境等方面回答。答案:(1)匹兹堡钢铁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迫使多数企业的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匹兹堡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其他回答合理亦可)(2)相同点:原料丰富;靠近河流,水源丰富;靠近铁路线和河流,交通便利;位于制造业较发达地区,接近钢铁消费市场。(任答3点即可)不同点:匹兹堡靠近煤炭产地,鞍山靠近铁矿石产地。(3)原有钢铁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技术条件好。(任答2点即可)(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和应用高新技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eq\a\vs4\al([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菏泽模拟)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1、图2划分的分别是()A.地形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C.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2.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图2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C.图1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3.下列有关图1中四个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光照充足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土壤肥力高解析:1.C2.C3.B第1题,图1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南向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划分的是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及国界线图例可以确定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划分的是行政区。第2题,图1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型的划分,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区之间区域特征差异较大;图2为非洲西北部政区图,总体上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只有局部边界线是殖民时期依照经纬线划分的,图2中的区域虽有大有小,但同为一个层次,即都是国家。第3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丙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变化大;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高温多雨,枯枝落叶腐烂速度快且养分易淋失,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4~6题。4.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5.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6.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解析:4.B5.A6.D第4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山东纬度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第5题,乙为宁夏平原,三者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A正确。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错;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错。第6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①③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④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宁夏平原C.长江三角洲 D.三江平原8.从第Ⅰ阶段到第Ⅲ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 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市场解析:7.C8.D第7题,油菜、水稻种植区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而油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由此可知该地区最可能位于长江三角洲。第8题,发展到第Ⅲ阶段时,农业生产以蔬菜和花卉为主,而蔬菜和花卉主要是面向市场的农产品,说明市场是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2018·山东滨州一模)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9~11题。9.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环境、科技 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 D.成本、人才10.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11.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A.农业经济消失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解析:9.A10.D11.B第9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第10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工农业产值和部门都在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第11题,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演进的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8·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如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8分)(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6分)(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6分)(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6分)解析:第(1)题,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照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第(3)题,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13.(2018·河北廊坊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30分)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法国示意图。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000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材料三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地点海拔/m1月均温/℃7月均温/℃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hR2012.620.754.160.6824.51975.3Q1111-8.423.31.242.2193.72975.7(1)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6分)(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6分)(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4)图中P处地势________(高/低)于Q处;土壤盐分________(高/低)于Q处,请分析原因。(10分)解析:第(1)题,R地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Q点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R地海拔较低,Q地海拔较高;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第(2)题,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本地区来说,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第(4)题,根据黄河的流向可判断图中P处地势高于Q处;土壤盐分低于Q处。原因是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答案:(1)R地海拔较低,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海拔高且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4)高低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第二讲eq\b\lc\|\rc\(\a\vs4\al\co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eq\a\vs4\al([感性认知——试一试])eq\a\vs4\al([理性归纳——记一记])(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RS)读下图,回答问题。(1)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各不相同。(2)主要环节:目标物eq\o(→,\s\up7(物体辐射和),\s\do5(反射电磁波))传感器eq\o(→,\s\up7(收集),\s\do5(传输))遥感地面系统eq\o(→,\s\up7(信息处理),\s\do5(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1.遥感的特点:2.遥感技术能够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3.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二)全球定位系统(GPS)读下图,回答问题。(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2)组成eq\b\lc\{\rc\(\a\vs4\al\co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1.全球定位系统能够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和时间。广泛应用于确定考察点的地理坐标(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2.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读某城市功能区、交通线、地价图层示意图,回答问题。GIS可以显示同一地区不同地理要素的图层,同时也能对几种图层进行叠加,进而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如上图)(1)图中显示该城市的中心区位于区域西南部。(2)图中甲乙丙丁最适宜建成物流中心的是eq\a\vs4\al(丁)地,原因是丁地位于主干道上,交通便利;地价最低;且位于工业区,货物运输量大。1.简要程序2.GIS具有地图所不具备的优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四)电子地图与数字地球1.与传统纸质地图不同,电子地图除地图和文字信息以外,一般还包括相关的照片、图表等信息。据此完成(1)~(2)题。(1)电子地图建立的基础是()A.传统纸质地图B.地理信息系统C.国际互联网D.全球定位系统(2)电子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其优点是()A.数字化存储信息量大,不便携带B.保存时间短,但不易损坏和变形C.能够进行空间分析D.能够及时更新内容,应用领域较广答案:(1)B(2)D2.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结合所学内容回答(1)~(3)题。(1)数字地球的核心是()A.应用信息技术将地球每个角落紧密联系起来B.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C.运用电脑将地球的所有重要数据储存起来D.用数字表示地球的所有地理特征(2)数字地球数据传输的基础是()A.网络B.虚拟现实技术C.GISD.数据存储技术(3)目前数字地球中存储的信息是()①数量巨大且都是真实可靠的②采取分散式存储,能够快速提取③数字化的信息④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是信息采集的主要来源之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B(2)A(3)C1.电子地图:(1)概念: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呈现完整地理信息的地图。(2)优点: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展示方式灵活多样,附加多种智能化服务功能,并能及时更新内容。(3)应用领域:公众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管理,政府管理与决策。(4)类型:光盘电子地图和网络电子地图。2.数字地球:(1)概念: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2)核心思想: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3)特点eq\b\lc\{\rc\(\a\vs4\al\co1(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三者融合统一,迅速充实和联网,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服务对象覆盖全社会层面))(4)应用领域: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农业产出、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等。3.数字地球不等于“3S”技术的综合,而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eq\a\vs4\al(考点一遥感技术RS的应用)[以“应用”为目的——指导生产·服务生活][典题示例](2014·广东高考)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公路 B.菜园C.鱼塘 D.果园[审题指导]1.审设问“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地物在影像中的亮度与其表面温度有关→晴天正午,比热容越eq\a\vs4\al(小),温度越eq\a\vs4\al(高)。2.审选项公路→比热容小→升温快→四个选项中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高。菜园、果园→比热容较小→升温较快→四个选项中晴天正午时刻温度较高。鱼塘→比热容大→升温慢→四个选项中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低。[答案]A[应用指导]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等方面应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一)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方向资源普查矿产资源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和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监测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二)农业方面[题组冲关]1.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1)~(2)题。(1)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③滑坡④农林病虫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解析:(1)C(2)B第(1)题,遥感灾害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第(2)题,阔叶林、针叶林反射波谱不同;落叶林与常绿林可根据不同季节的遥感图像区分;植物遭受病害,反射波谱将变化;草场退化,植被减少,其反射波谱也发生变化。2.北京时间2016年5月15日10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十号发射升空。遥感卫星三十号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据此完成(1)~(2)题。(1)利用遥感卫星三十号可直接()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取矿床露头信息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2)遥感技术诞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遥感技术在作物监测与产量预估方面的应用。遥感技术能对小麦进行估产的原因是()A.可监测小麦生长区域的气候变化状况B.可监测小麦生长区域的土壤变化状况C.可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D.可区分农民收获小麦的品种解析:(1)B(2)C第(1)题,利用遥感技术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全球定位系统可确定矿床露头位置。第(2)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从而可以对小麦进行估产。eq\a\vs4\al(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以“识记”为前提——准确记忆·灵活迁移][全练题点]1.(2018·菏泽模拟)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500m),回答(1)~(2)题。(1)该骑行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坡度相对平缓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戊(2)自行车骑行的地区位于()A.湖南 B.台湾C.广东 D.四川解析:(1)D(2)B第(1)题,根据材料,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密集,说明骑行速度慢,应是上坡路段,稀疏说明可能是下坡路段,密度居中的才是平缓路段,丁戊段密度居中,说明坡度平缓。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台湾。2.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M表示()A.制作GPS接收机 B.分析交通状况C.生成电子地图 D.计算三维坐标(2)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解析:(1)C(2)B第(1)题,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可以生成电子地图。第(2)题,车载GPS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谨记要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应用领域功能表现具体用途军事定位导航主要用来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野外军事行动中单兵和移动装备定位及跟踪测量定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察、地壳运动观测、地基测量交通定位导航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车辆,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同时GPS对车辆还具有导航功能救援定位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从而提高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农业定位实施“精准农业耕作”及捕鱼区域地理研究在区域环境中利用较多的是导航服务,地面监控系统把信息传给GPS卫星,得出处理后的考察点的地理位置和高程,获得精准数据,从而确定位置和前进方向,进而导航eq\a\vs4\al(考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以“应用”为目的——指导生产·服务生活][典题示例](2016·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⑤C.③④⑥ D.②③⑥(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审题指导]1.审设问第(1)题,“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是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一般分布在地表的地物信息易被获取,如居民点、水系、土壤、地形。第(2)题,“农业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评价需借助GIS对图层综合分析,一般主要考虑自然因素,如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2.审图表图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居民点、水系、土壤、地形、岩层、地下水等图层信息构成。[答案](1)A(2)C[应用指导]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研究、城市建设和管理及灾害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分析如下:(一)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二)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应用领域主要功能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规划和管理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基础设施管理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生态环境管理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三)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题组冲关]1.(2018·武汉调研)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使用摩拜单车智能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1)~(2)题。(1)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RSGPS B.GPSGISC.RSGIS D.GISGPRS(2)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①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③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④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1)B(2)D第(1)题,“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必然要对单车进行定位、查询,故需要应用GPS和GIS。第(2)题,共享单车主要是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便利,故不会使城市公交客流大幅下降,则③错误,故D正确。(2014·江苏高考·节选)如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下题。2.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解析:选B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需要对影像图进行分析,需要模拟堰塞湖决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图表专攻(十)“3S”图像的判读“3S”图像往往作为考查的载体,主要考查“3S”技术的应用。在遥感图像中,主要是遥感影像图及根据遥感影像绘制的图形;GIS图像主要是根据GIS的图层叠加原理,展示不同的图层;GPS多以材料为背景,图像呈现不多,一般仅通过手持机界面图或工作流程图来考查,但与RS及GIS的综合应用所得的图像也是较为常见的呈现方式。[常考图示]图1某冰川遥感影像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图3车载导航仪示意图图4综合图(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判读技巧]这类图像在判读时,一定要利用题干和图中信息,结合“3S”技术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准确判断出所属的图像类型,再进一步分析其基础应用或原理。(一)遥感影像图的判读(如图1)1.遥感影像图中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类型特征平原色调均一,其中常有水系形成的花纹,耕地形成的色斑以及不同色调的城镇山地以山脊为界形成阴阳坡,在影像上阳坡为浅色调,阴坡为深色调;山愈高,色调差异愈大沙丘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江河、湖海岸边也有零星分布,在各波段均呈浅色调,在沙漠地区水系稀少,河流只显示出较大的主干河道,而缺少细小的支流黄土在各波段均呈均匀的浅色调,其影像表现为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所组成的花纹图案2.高考试卷目前仍是黑白印刷,所以遥感影像图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所以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类型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河流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较深湖泊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城市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道路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农业用地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林地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二)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如图2)首先要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的,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新建商业中心选址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泥石流易发区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耕地的分类和评价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深埋垃圾场选址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坡向分布、岩石倾斜滑坡易发区(三)全球定位系统图像及综合图的判读1.手持机界面图(如图3):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2.综合图(如图4):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应借助于GPS和GIS制作。导航地图,需要运用GPS和GIS。[典例示法](2015·江苏高考)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m2。读图回答(1)~(2)题。(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 B.山脊C.冲积扇 D.盆地(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m2 B.增加了1800m2C.增加了2700m2 D.减少了2700m2[解题示范][答案](1)A(2)D[应用体验](2018·沈阳质检)下图为3轨CCD立体相机在嫦娥一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据此完成下题。1.用3轨CCD立体相机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A.GPS B.GISC.RS D.“3S”解析:选C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A错。GIS,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分析处理数据,不能用来监测面积变化,B错。RS,遥感即“遥远的感知”,用于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可以拍摄图像,获得直观资料,C对。“3S”是对前面三者的统称,D错。2.(2018·大连双基测试)如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车辆行驶中显示车头始终朝向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据此回答(1)~(2)题。(1)关于车载导航仪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利用GIS B.主要利用RSC.主要利用数字地球 D.主要利用GPS(2)汽车在前方左拐后,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导航仪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向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D(2)B第(1)题,车载导航需要随时对运行中的汽车进行定位,并为行车进行导航,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故选D项。第(2)题,结合指向标可知,当前汽车前进方向为西北,当其左转后,前进方向应为西南,车载导航仪面板上,汽车车头向上,即图中的上方表示西南方向,则表示北方的指向标应指向右下角,故选B项。3.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1和图2示意存储同一区域不同信息的两组GIS图层。读图完成(1)~(2)题。(1)将不同要素的图层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的主题地图。若要获得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需要从图1、图2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A.2个、2个 B.2个、3个C.1个、3个 D.1个、2个(2)若利用上面的两组GIS图层进行造纸厂的选址,还应增加()①大气污染图层②区域规划图层③水系分布图层④矿产分布图层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1)D(2)C第(1)题,将地形图层与聚落分布图层、交通线分布图层重叠可形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第(2)题,造纸厂会产生水污染,应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需要考虑水系分布;同时,会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选址要考虑区域规划。eq\a\vs4\al([课时跟踪检测])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据此回答1~3题。1.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如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A.第30天 B.第75天C.第100天 D.第130天2.如果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火灾,可以()A.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探知火灾地点和范围3.除了上述应用外,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直接()A.分析旱灾损失 B.判断人口分布C.监测滑坡灾害 D.确定环境污染类型解析:1.A2.D3.C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类植物的反射率曲线,无论在波段1,还是在波段2,反射率差异最大的日期均在第30天左右。第2题,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和预警火灾,不能预测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后果,但能及时探知火灾发生的地点和范围。第3题,遥感只能对存在的具体的事物进行探测,但不能分析、处理问题。如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完成4~5题。4.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A.飞机跟踪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5.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A.GIS B.GPSC.RS D.电子地图解析:4.C5.A第4题,冰山与周围海水相比,温度和性质差异大,利用遥感技术所获得的影像可以迅速获知冰山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所以适合采用遥感技术进行跟踪研究。第5题,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过去人工测量一个地点的三维坐标,需要几个测量员扛着测量仪器忙几个小时(如图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