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评试卷_第1页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评试卷_第2页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评试卷_第3页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评试卷_第4页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评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用途对应正确的是A.烧碱Na2CO3碱制玻璃B.生石灰CaO氧化物干燥剂C.干冰H2O酸灭火D.熟石灰CaCO3盐中和酸性土壤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A.表示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B.表示发生的反应为:C.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反应D.表示向盛有的烧杯中加入溶液3、实验探究是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某同学设计下图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钡[Ba(OH)2]的某些性质,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Ba(OH)2溶液呈碱性B.验证Ba(OH)2能与酸反应C.验证Ba(OH)2能与某些盐反应 D.验证Ba(OH)2能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4、以下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 B.稀释浓硫酸C.测定溶液pH值 D.干燥NH3气体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5O2↑=2P2O5 B.4Fe+3O22Fe2O3C.Cu+AgNO3=CuNO3+Ag D.Mg+2HCl=MgCl2+H2↑6、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B.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2SO4,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C.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D.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的是A.CaCO3→Na2CO3 B. C.CO2→O2 D.H2O2→H2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CaO(CaCO3)——高温充分煅烧B.CuCl2溶液(Fe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D.KCl(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9、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A.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低到高B.物质形成溶液的pHC.根据铁的含碳量,将其分成生铁和钢D.20℃时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10、《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硫酸C.稀盐酸 D.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人们认识物质组成、性质,实现物质转化,以及获取能源的重要手段。(1)通过研究如图1所示的变化,可以确定水的组成。图中与试管a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b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___________来检验。(2)化学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镁条与稀盐酸 B.生石灰与水C.氧化铁与稀硫酸 D.氢氧化钠与稀硫酸(3)在一定条件下,A与B能发生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四种物质微观图如图2,下列结论,不能从该图示得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4)通过如图3所示实验研究金属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①向反应后的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由此推测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___。②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试推测该气体的成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2、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北京奥运“样云”火炬设计有回热管,即用铝箱将铜棒贴在燃料筒外侧,使火矩上下的热量能够交流,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性。(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3、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的__________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__________的含量不断上升。(2)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3)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同时接触。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电池是生活中的重要能源。下图是千电池的截面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干电池中锌皮做电极的负极,这是利用锌的______性。(2)将电池填充物(MnO2、炭粉及NH4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______,可得到NH4Cl溶液。NH4Cl可作氮肥,这种化肥与碱性物质(例如:氢氧化钙)一起使用会降低肥效,请写出它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方向为______能转化为电能。5、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得洁白坚硬,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干冰可用作制冷剂,依据的性质是_____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_____)2、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____)3、生锈的铁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溶液中一定会有气泡产生(____)4、硫酸钡能用于X光透视,碳酸钡也能代替硫酸钡(____)5、磷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___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南山中学化学兴趣第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氢氧化铜沉淀___________g。(2)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01%)。2、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100g该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提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及二氧化碳)(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所得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请计算此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小明取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152.2g,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她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图,其中纵坐标是溶液中的pH,横坐标表示的是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2)B点含有的溶质___________。(3)若A点对应的横坐标为20,B点对应的横坐标为60时,求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是多少?(H2SO4—98,FeSO4—152)5、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90克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其中缓慢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质量为5.91g。(1)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化学老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探究)小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烧杯壁发热______。②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_____。溶液变红有Ca(OH)2③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______无CaCO3(交流讨论)(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_。(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③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______。(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思应用)生石灰要______保存。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1)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______________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四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实验探究)(2)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结论)(3)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4)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5)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NaOH俗称烧碱,类别为碱,用途炉具清洁剂等,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CaO俗称生石灰,类别为氧化物,能吸收水分,常用作干燥剂,故选项B符合题意;C、固态的CO2俗称干冰,类别为氧化物,常用作制冷剂,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Ca(OH)2俗称熟石灰,类别为碱,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A、铁与硫酸铜反应:,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56:44,不符合题意;C、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金属过量,酸不足,故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D、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A、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验证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正确;B、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说无明显现象,不能验证,错误;C、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能验证,正确;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能验证,正确;故选B。4、D【详解】A、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定溶液的pH值: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符合题意。故选D。5、D【详解】A、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缺少反应条件,氧气无需标气体符号,不符合题意;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错误,不符合题意;C、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硝酸铜的化学式错误,不符合题意;D、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相同,选项A不正确;B、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和氯化钠,但氯化钡溶液过量,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钡,带入了新的杂质,选项B不正确;C、NaOH溶液不但能和HCl反应,还能和CO2气体反应,选项C不正确;D、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不和氯化钙反应,过量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是不含其他杂质的氯化钙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7、C【详解】A、CaCO3→Na2CO3,转化一步不能实现;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转化一步不能实现;C、CO2→O2,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转化一步就能实现;D、H2O2→H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转化一步不能实现;答案:C。8、B【详解】A、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加热,使得碳酸钙高温分解形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使气体逸出即可得到纯净的氧化钙,故A正确;B、氯化铜溶液中混有氯化亚铁,加入铁粉后氯化铜被消耗生成氯化亚铁,不能达到目的,故B错误;C、氧气中混有水蒸气,可通过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使其干燥,故C正确;D、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入水后溶解、过滤,可分离出二氧化锰,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钾,故D正确;故选B。9、B【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于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因此地壳中元素含量Fe<Al<Si,选项A正确;B、酸奶呈酸性,pH<7;纯碱溶液呈碱性,pH>7;食盐溶液呈中性,pH=7。因此物质形成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酸奶、食盐、纯碱,选项B错误;C、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03%~2%,选项C正确;D、碳酸钙难溶于水,20℃时的溶解度小于0.01g;氢氧化钙微溶于水,20℃时的溶解度在0.01g~1g之间;氯化钠易溶于水,20℃时的溶解度大于10g。因此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氯化钠,选项D正确。故选B。10、D【详解】A、硫酸亚铁是盐溶液,不能和活泼性弱的金属,如金反应,说法错误;B、硫酸和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能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如不能和铜反应,说法错误;C、盐酸和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能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如不能和铜反应,说法错误;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能和大多数金属反应,能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说法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1)负带火星的木条(2)C(3)B(4)氢氧化钠aOH氢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1)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a试管内气体较多,产生的是氢气,与负极相连。b中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2)A、镁条与稀盐酸是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有明显的热量变化。B、生石灰与水是放热反应,有明显的热量变化。C、氧化铁与稀硫酸没有明显的热量变化。D、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有明显的热量变化。故选C。(3)A、图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均为4种,正确。B、图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分别为7和11,不能从图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错误。C、图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正确。D、图中反应前为NH3和CO2分子,反应后变为CO(NH2)2分子和H2O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4)①无色酚酞变为红色,说明生碱性物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生成物中含有钠、氢、氧元素,推测为氢氧化钠。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氢氧化钠和水中的氢、氧比,可以推测出生成的气体为氢气。【点睛】2、(1)导热(2)Al2O3(3)铁和铜【分析】(1)用铝箱将铜棒贴在燃料筒外侧,使火矩上下的热量能够交流,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热性,故填:导热。(2)铝和氧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氧化铝,能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故填:Al2O3。(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和氯化锌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故填:铁和铜。3、(1)氧气##O2二氧化碳##CO2(2)碳酸钙3(3)水蒸气和氧气(H2O和O2)【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氧气,所以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所以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结果。(2)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溶液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3)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所以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同时接触。4、(1)导电(2)过滤(3)化学【解析】(1)锌皮做电极的负极,这是利用锌的良好导电性。(2)二氧化锰、碳粉不溶于水,分离固液体可以选择过滤操作,故填过滤;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氨气和水,。(3)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方向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1)CO2+Ca(OH)2=CaCO3↓+H2O(2)升华吸热【解析】(1)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2)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填:升华吸热。三、判断题1、正确【详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正确。2、正确【详解】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但该反应却不是复分解反应。【点睛】3、正确【详解】稀盐酸过量,先于铁锈反应,待铁锈反应完全后,稀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此时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此说法正确。【点睛】4、错误【详解】碳酸钡和硫酸钡都不溶于水,但碳酸钡能溶于酸。碳酸钡和胃里的胃酸(盐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钡能溶于水,导致钡离子重金属中毒。且二氧化碳会造成胃穿孔,故不能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错误。【点睛】5、正确【详解】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故判断正确。四、计算题1、(1)1.96(2)解:设CuSO4的质量为x,生硫酸钠质量为y,和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zx=3.2g答: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为3.2g。(3)和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0-16=84g设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质量为m反应后m(溶液)=100g+100g-1.96g=198.04g所以Na2SO4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8.96%。【解析】(1)由题意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完全反应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由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6g;(2)见答案。(3)见答案。2、(1)中性NaCl、HCl(2)解: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解析】(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及二氧化碳,A点为转折点,反应恰好结束,溶液为中性。B点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过量氯化氢;故填:中性,NaCl、HCl。(2)见答案。3、(1)(2)氯化钠(3)解:设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设氯化钙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8%。【分析】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呈酸性,溶液经历酸性到中性,再到碱性的过程。加入碳酸钠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原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当到达A点时,盐酸完全反应;稀盐酸反应结束后,碳酸钠开始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当到达B点时,氯化钙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再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再加入,没有反应的发生,碳酸钠溶液过量,溶液呈碱性。(1)AB段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到达B点时,溶液呈中性,说明稀盐酸、氯化钙、碳酸钠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B点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3)B点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乘以百分之百。溶质氯化钠为来自于两个反应,一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二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减去第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气体质量和第二个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的质量,详解见答案。4、解:设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为xx=1.52t答: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是1.52t。【详解】解:设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为xx=1.52t答: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是1.52t。5、(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x=3.18gy=2.4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1.2%。(2)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5g-3.18g+2.4g=14.22g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4.22g。【分析】(1)见答案;(2)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有CaO无色酚酞无气泡产生CaO与水反应也能生成Ca(OH)2取②中的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到固体全部溶解,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密封【详解】实验探究:①取样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