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业水平化学
试卷
1.下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石油裂化C.高炉炼铁D.煤的干储
2.运输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LiB.MgC.NaD.Al
4.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84消毒液”对环境消毒杀菌。"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是()
A.NaClB.NaClOC.Na2CO3D.NaHCO3
5.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B.油脂C.乙酸乙酯D.纤维素
6.下列仪器能用于分离水和四氯化碳混合物的是()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C02B.K2S04C.HNO3D.NaOH
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KC1溶液D.Agl胶体
9.青蒿素易溶于乙醛等有机溶剂。屠呦呦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方
法是()
A.过滤B.萃取C.吸附D.灼烧
10.检验Fes。,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Fe3+,宜选用的试剂是()
A.氯气B.铁粉C.KSCN溶液D.铜粉
1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N2B.H2OC.NaOHD.NaCl
12.下列金属中,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A.MgB.FeC.ZnD.Hg
13.中国的刘庄教授为汞元素的代言人。下列关于悬8Hg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80B.中子数为118
C.质量数为278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0
1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氨的电子式:H:《:H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硫酸铝的化学式:A1SO4
15.下列变化过程中无电子转移的是()
2+3+
A.HC1-Cl2B.CuO—CuC.FeTFeD.SO^~~SO2
16.下列物质的溶液与BaCO3发生反应,能用Bag+2H+=C02T+H20+Ba2+表示
的是()
A.HC1B.H2sO4C.NaHS04D.CH3COOH
17.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B.生石灰、白磷、胆研
C.干冰、铁、氯化氢D.水、硫黄、自来水
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18.XYZXY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Z
A.原子序数:X>Y>Z
B.原子半径:X>Y>Z
第2页,共28页
C.非金属性:Y>X>Z
D.最外层电子数:X>Y>Z
19.相同质量的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最快的
是()
选项T/℃c(H2so4)(mol•L)
A201
B202
C401
D402
A.AB.BC.CD.D
20.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铝熔点高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氢氧化铝能溶于任何酸或碱溶液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21.标准状况下11.2L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Cl2B.N2C.CH4D.H2
2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B.氯气可用于制取漂白粉
C.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用于盛装浓硫酸
D.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23.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极有出逸出
B.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C.溶液的pH逐渐变小
稀硫酸
D.外电路中电子从Zn流向Cu
24.如图的某有机反应,其反应类型为()
»+0-0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酯化反应D.置换反应
25.下列各反应中,符合如图能量变化的是()
A.HC1和NaOH的反应
B.A1和盐酸的反应
C.Na和也0的反应反应过程
D.Ba(0H)2■8H2。和NH4cl的反应
26.某溶液中含有HCOJ、Na+、Ca2+.C「等离子,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后,离子数目
保持不变的是()
A.HCO3B.crC.Ca2+D.Na+
27.下列物质除杂时,选用的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FeCk溶液(CugFe粉
BNaCl溶液(MgCk)KOH溶液
CCO2(HC1)碱石灰
DAl2O3(SiO2)NaOH溶液
A.AB.BC.CD.D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6gH2。的物质的量为Imol
B.常温常压下,lmolC)的体积是22.4L
C.0.5mol•L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
D.lmolC。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x1023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B.乙醇能发生酯化反应
C.苯能发生水解反应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0.恒容密闭容器中,CO?与H2催化合成甲醇:C02(g)+3H?(g)=CH30H(g)+
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C02,出、CH3OH,电0在容器中共存
B.CO2s%、CH3OH、的浓度相等
第4页,共28页
C.CO2、电、CH3OH,H2O的浓度不再变化
D,正、逆反应速率等于零
31.如图为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
空气过量空气水
硫酸
炉渣
回答下列问题:
(l)FeS2(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2)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
(3)设备I得到炉渣的主要成分为Fez。?。设备I发生的反应中铁元素被.(填
“氧化"或“还原”)。
(4)设备n中,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即使通入过量空气也不能将SO2完全转化为
S03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设备in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2.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氨,并探究其性质。
收
集
装
置
.
图1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图1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1方框中的收集装置应为(填图3中字母标号)。
B
图3
(4)将蘸有浓盐酸的棉球放入收集满NH3的集气瓶中,迅速盖上玻璃片,可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是
(5)甲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乙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合理,其理由
是o
33.回锅肉是四川传统名菜,口味独特,肥而不腻。制作原料除豆瓣酱外,还有:①五
花肉、②青椒、③蔗糖、④味精等。
用数字序号填空:
(1)富含油脂的是。
(2)富含蛋白质的是。
(3)属于糖类的是。
(4)含有维生素C的是。
(5)属于增味剂的是。
34.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是铁轨上高速运行的列车,图2是
列车车厢内部场景。
图1图2
部分材料类别如下:
A.合金
B.玻璃
C.橡胶
D.塑料
E.合成纤维
用以上一种材料类别的字母标号填空:
(1)钢轨属于。
(2)车头上雨刮器的软性材料属于
(3)透明车窗使用的主要材料是.
第6页,共28页
(4)座椅下方的电源插座面板属于。
(5)座椅上套的维纶面料属于。
35.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填字母标号)。
A.二氧化硫
B氮气
C.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做法是(填字母标号)。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化工厂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医疗垃圾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中的(填字母标号)。
/X
八
可回收物
Recyclable
B
(4)人造板材、家具及装修材料挥发出的和苯是常见的居室环境污染物;存
在于石材中的氨因为具有性,也是居室环境污染物之一。
36.5.6啾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铁粉完全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消耗H2s的物质的量是moL
(3)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是L。
37.①〜⑥六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
族
IAHADIAIVAVAVIAVHA
周期
2①②
3③@⑤
4⑥
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元素名称是O
(2)①、②的简单氢化物中,熔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
(3)③、④、⑤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
(4)③、④两种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
(5)⑥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38.下列①〜⑤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微粒。①H2s②C2H2③BF3④出。2⑤NH:
用数字序号填空:
(1)立体构型为V形的是。
(2)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的是。
(3)所有原子共线的是。
(4)存在配位键的是o
(5)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o
39.如图为几种物质的晶体结构或晶胞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
(2)如图所示的四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o
(3)MgO晶体中Mg?+的配位数是。
(4)每个Cu晶胞中平均含有个铜原子。
(5)金刚石的熔点远高于冰晶体,原因是。
40.将一定量的铜加入到100mL稀硝酸中,铜完全反应,生成2.24LNO(标准状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
(2)列式计算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第8页,共28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海水晒盐,是水的挥发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大分子的烬裂化为小分子的烧,属于化
学变化,故B错误;
C.高炉炼铁是铁矿石中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金属铁,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错误;
D.煤的干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
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要注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
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B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B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结合图中所示
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汽油的性质、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则金属性Na>Mg>Al;
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金属性Na>Li,所以这几种金属中
金属性最强的是Na,
故选:Co
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
增大而增强。
本题以金属性强弱判断为载体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
力,明确同一周期、同一主族金属性变化规律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84消毒液”能够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故B正确,
故选: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组成,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物质组成及性质即可解答,试题侧
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A.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l2。6,相对分子质量只有180,不属于高分子有机
物,故A错误;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相对分子质量也较小,小于1000,不属于高分子有机物,
故B错误;
C.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2,相对分子质量只有88,不属于高分子有机物,故C错
误;
D.纤维素可表示为(CGHIOOS”,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故
D正确;
故选:D。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的有机高分子,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B
第10页,共28页
【解析】解:A.为烧瓶,加热反应装置,故A错误;
B.为分液漏斗,可分离水与四氯化碳,故B正确;
C.为漏斗,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溶液,故C错误;
D.为长颈漏斗,加注溶液装置,故D错误;
故选:Bo
水与四氯化碳混合物分层,用分液法分离,可选分液漏斗分离,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分离仪器的选择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
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仪器的结构及使用,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
B.硫酸钾是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硝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o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
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以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为解答关键,试题侧
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硫酸铜溶液、稀硫酸、氯化钾溶液都是溶液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碘化银胶体属于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故选:D。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都不能产生,据此判断解答。
本题考查了胶体相关知识,明确胶体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青蒿素不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醛等有机溶剂,则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抗疟
疾药物青蒿素的方法是萃取,与过滤、吸附、灼烧无关,只有B正确,
故选:Bo
青蒿素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萃取分离,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萃取的原理及使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
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A.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检验Fe3+,故A错误;
B.Fe与Fe3+反应生成生成亚铁离子,不能检验Fe3+,故B错误;
C.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试剂KSCN溶液可检验Fe3+,故C正确;
D.Cu与Fe3+反应生成生成亚铁离子与铜离子,不能检验Fe3+,故D错误;
故选:Co
含铁离子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试剂KSCN溶液可检验Fe3+,以
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铁离子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检验的特征试剂、反应与现象为解答的
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AN2的结构式为:N三N,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H2O的结构式为:H-O-H,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
C.NaOH的电子式为:Na'[:6:H「,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为离子键,0和H之间为极
性共价键,故C错误;
D.NaCl的电子式为:Na*[,只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离子键是指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第12页,共28页
12.【答案】A
【解析】解:A.金属Mg为活泼金属,需要用电解法冶炼,故A正确;
B.金属铁的冶炼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B错误;
C.金属锌的冶炼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C错误;
D.金属Hg的冶炼采用热分解法冶炼,故D错误;
故选:A。
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
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得;热还原法:
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出等):热分解法:
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常见金属的冶炼,为高频考点,把握金属活泼性与金属冶炼的方法为解答的关
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C
【解析】解:照8Hg的质子数为80,质量数为198,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98—80=
118,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80,综上,A、B、D正确,C错误;
故选:Co
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质量数标注于元素符号的左上
角,质子数标注于左下角,据此计算判断。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核素符号、微粒数关系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C
【解析】解:A.氨气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N、H原子共用1对电子,N原子有1对孤
电子,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H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书写结构简式时不能省略,其结构简式为CH?=(:也,故
B错误;
C.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铝离子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离子化合价为-2价,则硫酸铝化学式为A12(S04)3,故
D错误;
故选:Co
A.氨分子中N原子有1对孤电子;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碳碳双键;
C.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铝离子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离子化合价为-2价,据此书写化学式。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为高频考点,涉及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
简式和化学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
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D
【解析】解:A.HC1-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
故A错误;
B.CuO—Cu,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电子转移,故B错误;
C.Fe2+—Fe3+,Fe元素失电子被氧化,涉及电子转移,故C错误;
D.SOg-SO2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涉及电子转移,故D正确;
故选:D«
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变化过程涉及电子转移,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
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A
+2+
【解析】解:A.BaC()3与HC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C02T+H20+Ba,
故A正确;
+
B.H2sO4与BaC()3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CC)3+2H=C02T
第14页,共28页
+H2()+Ba2+表示,故B错误;
+
C.NaHSCU与BaCC>3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CC)3+2H=C02?
+H2()+Ba2+表示,故C错误;
D.CH3COOH为弱酸,不能拆开,CH3COOH与BaC()3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CC)3+
2H+=(:027+力0+822+表示,故D错误;
故选:A。
+
离子方程式BaC03+2H=C02T+H20+Ba?+表示碳酸钢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钢盐、
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的一类反应,以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
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书写原则,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D
【解析】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液态氧为单质,碘酒是碘单质酒精溶液,为
混合物,故A错误;
B.生石灰为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白磷属于单质,胆帆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铁为单质,氯化氢是化合物,故C错误;
D.水是氧化物,硫黄是单质,自来水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o
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氧化物、单质和混合物概念的理解
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C
【解析】解: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序数增大,则原子
序数:Z>Y>X,故A错误;
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
Z>X>Y,故B错误;
C.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
Y>X>Z,故C正确;
D.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大,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最外层电
子数:Y>X>Z,故D错误;
故选:Co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序数增大;
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
C.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D.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大,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D
【解析】解:A.温度为20久,C(H2SO4)=lmol/L,溶液中c(H+)=2mol/L;
B.温度为20。3c(H2so。=2mol/L,溶液中c(H+)=4mol/L;
C温度为40冤,c(H2soQ=lmol/L,溶液中c(H+)=2mol/L;
D.温度为4(TC,C(H2S04)=2moi/L,溶液中c(H+)=4mol/L;
由于温度越高、c(H+)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选项D的反应速率最大,
故选:Do
2+
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实质是Fe+2H+=Fe+H2T,温度越高,c(H+)越大反应速率
越快,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温度、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0.【答案】A
【解析】解:A.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作用力为离子键,熔点高,故A正确;
B.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三位的元素分别为0、Si、Al,则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故B错误;
C.氢氧化铝与弱酸、弱碱不反应,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故C错误;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故D错误;
故选:Ao
第16页,共28页
A.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
B.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三位的元素分别为0、Si、Al;
C.氢氧化铝与弱酸、弱碱不反应;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本题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
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1.【答案】A
【解析】解: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万MM=0.5mol,物质的量的相同时,
摩尔质量大的气体质量大,氯气的摩尔质量为71g/mol,氮气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故质量最大的气体是氯气,
故选:Ao
由公式n=5可知,标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由公式m=nM可知,物
质的量的相同时,摩尔质量大的气体质量大。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转化关系是解
题的关键。
22.【答案】D
【解析】解:A.晶体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主要原料,故A正确;
B.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工业上用此反应制取漂白粉,故B正
确;
C.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所以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用于盛装浓硫酸,故C正确;
D.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可用作供氧剂,氧化钠不具有此性质,故
D错误;
故选:D。
A.晶体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
C.依据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判断;
D.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可用作供氧剂。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
大。
23.【答案】C
【解析】解:A.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zT,Cu表面有氨气产生,故A
正确;
B.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B正确;
C.溶液中氢离子被消耗,pH增大,故C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Zn)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u),故D正确;
故选:Co
由图可知,Zn比Cu活泼,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M+,Cu作正极,电极
反应式为2H++2e-=H2T,据此作答。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题目难度中等,能依据图象和题目信息准确判断正负极是解题的
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把握有机物结构
的变化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发生类似+二巴+〃a的反应,在产物中第一种分子中一
个原子被其他原子所代替,生成新的分子和另一种分子,属于取代反应。
故选Bo
25.【答案】D
【解析】
第18页,共28页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生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可以根据
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解题】
根据图示可知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当生成物的能量高于
反应物的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当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则反应是放热
反应;然后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
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
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02),碳与水蒸气反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
物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铁盐和强碱)来分析;
A、HC1和NaOH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A1和盐酸的反应是金属与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Na和电0的反应是金属与水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Ba(OH)2•8%0和NH4cl的反应是镂盐和强碱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6.【答案】B
【解析】解: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后,Na+的数目增大,HCO]、Ca2+,01T之间反应
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HCO]、Ca2+的数目减少,只有C厂的数目保存不变,
故选:Bo
某溶液中含有HCO.、Na+、Ca2+、Cl-等离子,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后,Na+的数目增
大,与0H一发生反应的离子数目会发生变化,以此结合离子的性质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明确题干暗含信息、常见离子的性质为解答关
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27.【答案】A
【解析】解:A.Fe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u,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A正
确;
B.KOH溶液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KC1,引入新杂质KC1,不能除杂,故B错
误;
C.二者均与碱石灰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C错误;
D.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D错误;
故选:A»
A.Fe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u;
B.KOH溶液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KC1;
C.二者均与碱石灰反应;
D.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的分
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
难度不大。
28.【答案】D
【解析】解:A.水的物质的量n=^=谭黯=2mol,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加。1口2的体积是22.41,常温常压下lmol氯气体积大于22.4L,故B错
误;
C.题干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不能根据n=cV计算出含有的Na+的物质的量,故C错
误;
123
D.lmolCOz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nNA=lmolX6.02xlO^mor=6.02X10,故
D正确;
故选:Do
A.根据n=巳计算;
B.常温常压下,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C.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
D.根据N=IINA计算。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
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及化学计算能力。
29.【答案】C
第20页,共28页
【解析】解: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乙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B.含有羟基和竣基的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乙醇中含有醇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
故B正确;
C.苯中不含卤原子、酰胺键或酯基,性质稳定,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
D.乙烯分子中碳碳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锯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
D正确;
故选:Co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B.含有羟基和竣基的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
C.苯性质稳定,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碳碳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锯酸钾溶液氧化。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官能团
及其性质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0.【答案】C
【解析】解: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O?、电、CH3OH、出0在容器中都共存,
故A错误;
B.平衡时CO?、出、CH30H,电0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C02、k、CH3OH、也0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大于零,故D错误;
故选:Co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V正=丫逆(同物质),n.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以及
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标志如压强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气体的颜色不
再变化等等,以此为判断依据。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把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判定方法是解
题关键,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力的
31.【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氧化2SQ+O2-=i2SO3SO3+
催化茶
H20=H2sO4
【解析】解:(l)FeS2(二硫化亚铁)中铁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是-1,
故答案为:-1;
(2)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设备I发生的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从+2升高到+3价,铁元素被氧化,
故答案为:氧化;
(4)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方程式为:25(入+。:手-25'()3,
催化而
故答案为:2soi+O>『士2so3;
幽t剂
(5)设备in是三氧化硫被浓硫酸吸收生成硫酸,即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
故答案为:SO3+H2O=H2SO4«
黄铁矿被空气氧化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空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
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据此解答;
(1)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
(2)将黄铁矿粉碎可增大接触面积;
(3)设备I发生的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从+2升高到+3价;
(4)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
(5)设备DI是三氧化硫被浓硫酸吸收生成硫酸,即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
结论。
A
32.【答案】酒精灯2NH4Cl+Ca(0H)2二CaC12+2NH3t+2H2。B集气瓶内产生大
量白烟NH3极易溶于水,会导致倒吸
【解析】解:(1)仪器a为酒精灯,
故答案为:酒精灯;
(2)加热NH4cl和Ca(0H)2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Q+Ca(0H)2—CaCl2+
2NH3T+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0H)2—CaCl24-2NH3T+2H2O;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
第22页,共28页
集,集气瓶导管短进长出,选取B装置,
故答案为:B;
(4)蘸有浓盐酸的棉球放在玻璃片上,用集满NE的集气瓶扣住棉球,挥发的HC1与N出生
成氯化锻,产生大量白烟,
故答案为: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5)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将导管插入溶液,会引起倒吸,
故答案为:NE极易溶于水,会导致倒吸。
(1)仪器a是酒精灯;
(2)氯化铉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3)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4)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镀;
(5)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将导管插入溶液,会引起倒吸。
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为高考常见题型,涉及装置分析与评价、实验方案
设计等,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较好的考查学生实验综合能力与知识迁移应用,题目难
度不大。
33.【答案】①①③②③④
【解析】解:(1)五花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即富含油脂的是五花肉,
故答案为:①;
(2)五花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即富含蛋白质的是五花肉,
故答案为:①;
(3)蔗糖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③;
(4)青椒富含维生素C,
故答案为:②;
(5)蔗糖属于糖类,属于常用的调味剂,味精属于增味剂,故属于调味剂的是蔗糖和味
精,
故答案为:(3)(4)o
①五花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②青椒富含维生素C;③蔗糖属于糖类,是常用的
调味剂;④味精属于增味剂,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成分,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蔗糖属于糖类,也是常用的
调味剂。
34.【答案】ACBDE
【解析】解:(1)钢轨属于合金,
故答案为:A;
(2)车头上雨刮器的软性材料属于橡胶,
故答案为:C;
(3)透明车窗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玻璃,
故答案为:B;
(4)座椅下方的电源插座面板属于塑料,
故答案为:D;
(5)座椅上套的维纶面料属于合成纤维,
故答案为:E。
根据材料的性质及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材料的组成及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用途解答的关键,侧重分
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5.【答案】BCA甲醛放射
【解析】解:(1)氮气是空气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答案为:B;
(2)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资源保护,故A不
选;
B.化工厂任意排放工业废水,能引起水体污染,不利用水资源保护,故B不选;
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水资源保护,故C选;
故答案为:C;
(3)医疗垃圾含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应贴有害垃圾标志,
故答案为:A;
(4)装修材料挥发出的甲醛和苯是常见的居室环境污染物,存在于石材中的氨因为具有
放射性,
故答案为:甲醛;放射。
第24页,共28页
(1)氮气是空气成分之一;
(2)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3)医疗垃圾含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
(4)存在于石材中的氨具有放射性。
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环境的污染知识,熟悉常见环境污染源是解题关
键,题目难度不大。
36.【答案】Fe+H2s04=FeSCU+H2T0.12.24
【解析】解:(l)Fe和H2s。4发生置换反应:Fe+H2SO4=FeSO4+H2T,
故答案为:Fe+H2S04=FeS04+H2T;
(2)n(Fe)=5'^g=O.lmol,
由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t,得出n(H2soQ=n(Fe)=O.lmoL
故答案为:0.1;
(3)由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04+H2T,得出武出)=n(Fe)=O.lmohV(H2)=
O.lmolx22.4L/mol=2.24L。
故答案为:2.24。
铁粉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Fe+H2s04=FeSC)4+H2T,由金属Fe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
出消耗的硫酸及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
本题是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简单运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量
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
不大。
37.【答案】氮H2OClMg[Ar]4sl
【解析】解:(1)①的元素名称是氮,
故答案为:氮;
(2)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与非金属性成正比,因而①②的简单氢化物中,熔沸点较高的是
H2O,
故答案为:H2O;
(3)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因而③、④、
⑤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C1,
故答案为:C1;
(4)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层增大的趋势,但是原子在全满、全空和半空时较
稳定,因而③、④两种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Mg,
故答案为: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肥市45中202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质检物理试题含解析
- 潍坊科技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经典文献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义乌地区2024-2025学年初三预测金卷(化学试题理)含解析
- 冀中职业学院《生物材料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医学发育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桥梁检测与加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密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六中学初三下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英语试题及答含答案
- 无人机应用技术概论-第-1-章-绪论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HG∕T 2366-2015 二甲基硅油 标准
- 2024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上(选择题)
- 槟榔园出租合同范本
- 煤炭开采特种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
- TDT 1015.2-2024 地籍数据库 第2部分:自然资源(正式版)
- 小米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 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 需求跟踪矩阵-模板
- G -B- 39800.6-202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6部分:电力(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