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1页
《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2页
《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3页
《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4页
《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使形而上学代替自然哲学,从而把研究自然的目光转向自身的学

派是()

A.米利都学派

B.毕达哥拉斯学派

C.希波克拉底学派

D.雅典学派

2.第一次对日食、月食的原因做了理论总结的我国古代典籍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草象新书》

3.发生于近代科学产生前夕的科学史重大事件是()

A.几何学的建立

B.《物种起源》的发表

C.牛顿力学的建立

D.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4.20世纪初,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科学的功利性和实用价值日益受

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产生的科学课程模式是()

A.实物教学

B.自然学习

C.进步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5.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布鲁纳

C.施瓦布

D.斯金纳

6.以下哪种当代科学教育的特点是在STS(科学、技术、社会)思潮

的影响下,基于对结构化课程弊端的反思而形成的()

A.探究学习的兴起

B.科学课程的综合化

C.关注学生科学概念转变

D.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7.强调按照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组织学校课程的是()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教师中心课程

8.标志着我国小学教育肇始的文献是()

A.《新学制课程纲要》

B.《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C.《小学课程标准》

D.《钦定小学堂章程》

9.以下不属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内容的是()

A.物质科学

B.生命科学

C.地球与空间科学

D.信息科学

10.将“亲近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列入科学课程总目标的国

家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日本

11.科学教育中主持并编写了第一个有实际影响的小学科学课程的

学者是()

A.哈里斯

B.帕克

C.杰克曼

D.克雷格

12.直接承载科学教学内容的媒体资源是指()

A.课内资源

B.内容资源

C.条件资源

D.方法资源

13.小组合作教学的评价标准是()

A.个体成绩

B.团体成绩

C.前测成绩

D.后测成绩

14.小学科学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是()

A.探究式学习

B.实验法

C.课外实践

D.合作学习

15.为班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捷克教育家是()

A.波斯纳

B.卢梭

C.穆勒

D.夸美纽斯

16.关注结果,重在判定,着眼于“过去”的评价是O

A.定量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评价

17.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

B.布鲁姆

C.加涅

D.艾斯纳

18.关于一般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个体自己特定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是属于()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19.

将教育研究分为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的分类依据是()

A.研究水平

B.研究目的

C.研究范式

D.研究层面

20.定量研究的目标在于确定()

A.数据类型

B.实验对象

C.因果关系

D.教育现象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21.以下属于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的是()

A.增加短时记忆容量,适度提供教学信息

B.教学过程中合理制造认知矛盾

C.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观

D.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E.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22.以下对科学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B.问题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

C.问题解决能力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保障

D.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障碍

E.科学问题一定是清晰明确的,不需要考虑更多情境因素

23.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科学教材影响最大的有()

A.《科学探索者》

B.《小学科学探究》

C.《科学课程改进研究》

D.《科学一一个过程模式》

E.《科学》

24.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原则是()

A.学生自愿

B.主辅相宜

C.循序渐进

D.勇于创新

E.安全第一

25.在学校教育研究中,获得的资料主要有()

A.实践训练资料

B.定性记录资料

C.定量数据资料

D.记录表资料

E.档案性的资料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

26.科学知识不具有完全的,科学理论不可能是完满的。

27.在科学课程发展过程中,重内容与重的争论,是近

30年来一直持续的热点问题。

28.基于学习理论,科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已有经验,让

儿童从探究中自主发展科学理解。

29.在设计科学课程时,要从项目设计、和项目改进三

个维度体现项目完成能力。

30.科学素养从结构要素上讲,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

31.小学科学教育中最常见的课外探究教学是探究性的o

32.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的表达。

33.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陈述方式应采用

O

34.确定教育评价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效果的基础是0

35.《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0

四、问答题(共11题,共60分)

36.名词解释:观念转变理论

37.名词解释:迷思概念

38.名词解释:可持续发展

39.名词解释:数字化资源

40.名词解释:相关研究

41.科学教育中,应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知识的相对性?

42.简述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的主要内容。

43.简述科学读本对小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的意义。

44.简述小学科学教学讲授应该遵循的原则。

45.联系实际谈谈科学教育中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

46.结合发展性评价的特点,试述目前学校的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与发

展性评价理念不一致的主要表现。

1、正确答案:D

2、正确答案:C

3、正确答案:D

4、正确答案:B

5、正确答案:A

6、正确答案:B

7、正确答案:A

8、正确答案:D

9、正确答案:D

10、正确答案:D

11、正确答案:A

12、正确答案:B

13、正确答案:B

14、正确答案:A

15、正确答案:D

16、正确答案:C

17、正确答案:B

18、正确答案:D

19、正确答案:A

20、正确答案:C

21、正确答案:CDE

22、正确答案:ABC

23、正确答案:BCD

24、正确答案:ABCDE

25、正确答案:BCE

26、正确答案:

客观性

27、正确答案:

过程

28、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

29、正确答案:

项目实施

30、正确答案:

科学态度

31、正确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32、正确答案:

发散性思维

33、正确答案:

表现性目标

34、正确答案:

教育目标

35、正确答案:

全体学生

36、正确答案:

认为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前已经形成很多观念,这些观念促进或阻碍

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因而科学教育应以前有观念为基础,通过观念

转变帮助学生学习科学。

37、正确答案:

是指儿童在接受正规学校教学之前所形成的源自生活经验的关于科

学问题或自然现象的观念,虽然这些观念与科学概念不一致,但对于

儿童而言却是合情合理的,因而转变迷思概念就成了科学课程与教学

的一个重要问题。

38、正确答案:

主旨是促进人群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

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是指导科学课程设计的重要理念。

39、正确答案:

以网络为载体,采用多媒体呈现的资源,突破纸质教材的局限,从单

一的教材编撰发展到网络课程、教学课件、音像制品、教学资源库、

教材应用和服务支撑平台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呈现。

40、正确答案:

是对两个或多个数量的教育现象间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如何进行

判定,重点是“两者的关联程度如何”。

41、正确答案:

在学习科学的启蒙阶段,应该要求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感悟知识的相对

性:

⑴知识的表征。

(2)知识的领悟。

⑶知识的整合。

42、正确答案: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

⑵跨领域概念。

(3)学科核心概念。

43、正确答案:

⑴拓展和补充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

⑵帮助形成和理解科学概念。

⑶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4、正确答案:

⑴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

⑵设疑激趣相结合,增强讲授的吸引力。

⑶科学透辟相结合,增强讲授的说服力。

⑷注重生动形象,增强讲授的感染力。

45、正确答案:

⑴指导学生选择和捕捉问题。

⑵指导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

⑶指导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

⑷指导学生参与和合作。

46、正确答案:

⑴发展性评价的特点: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学性目标

和表现性目标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⑵主要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