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示意图朝鲜与韩国示意图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国家分裂状况有何相同的历史背景?对!都是美苏冷战的产物。那么,二战后的冷战与国际格局是如何演变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示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分区占领,后来美、英、法的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1948年6月,柏林西占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引发苏联不满。苏联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切断了对西柏林的电、煤、食品等供应。美国通过“空中走廊”向西柏林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美苏在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即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的分裂已不可避免。冷战与两极格局学习聚焦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的含义是什么?冷战的原因和表现如何?问题情境1.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2.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3)战后美国称霸世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界反对共产主义。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4)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已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史料阅读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1944年10月21日),法学教材编辑部《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思考点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学思之窗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苏]萨纳柯耶夫等编,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德语专业1971届工农兵学员译《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斯大林为什么这样说?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历史纵横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双方的态度也逐渐强硬,都把对方视为敌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这是遏制政策的前奏。同年9月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由此可见,二战结束仅仅一年,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大国合作转向了对抗。3.表现政治经济军事美国1947年3月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第一次柏林危机后扶植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杜鲁门发表演讲政治经济军事苏联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扶植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是怎样正式形成的?其特点如何?问题情境4.两极格局(1)正式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失衡对抗: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3)中间地带: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合作探究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史料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我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思考:(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外来压力”“美国的政策”的各自内涵。提示:外来压力: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的政策: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2)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杜鲁门讲话的本质是什么?本质:通过干涉别国内政,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学习聚焦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是如何发展的?多极力量的成长又有何表现?影响如何?问题情境1.冷战的发展(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2)表现: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出现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3)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时美苏坦克对峙的场景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8月1213日,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一道全长约154千米的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第二次柏林危机时美苏坦克对峙的场景这就是“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但双方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美国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古巴导弹危机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这幅漫画勾勒了美苏领导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2.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①西欧与日本实力增强:欧共体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②中国的和平崛起:

以中国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③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同步进行。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2)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思考点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已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史料阅读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五大力量将决定经济的未来,由于经济力量对其他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五大力量也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编者摘译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英文版欧共体成立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讲话▲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的徽标冷战发生后,一些国家希望保持中立,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倡导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次会议提出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合作探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发展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摘编自[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思考:史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的表现有哪些?提示: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新的力量”的表现: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的经济“起飞”和谋求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的和平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等。两极格局的瓦解学习聚焦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苏关系是如何演变的?问题情境1.美苏关系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2.美苏关系缓和: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该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是在美国上空建立一种反弹道导弹的核战略防御体系,利用太空和地面武器拦截敌方导弹,以保证美国在核攻击时处于安全状态。▲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示意图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影响如何?问题情境(1)原因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局面。(2)影响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②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苏联解体示意图东欧剧变示意图“和平演变”战略历史纵横“和平演变”是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它们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该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探究与拓展问题探究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苏]赫鲁晓夫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特点。学习拓展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启示?随堂练习1.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 B.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美国百姓对苏联敌视A2.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