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形象分析_第1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形象分析_第2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形象分析_第3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形象分析_第4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形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尼克作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是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精心塑造的人物。尼克形象的性格特征主要有理智、宽容、对立三个方面,他在文中充当许多重要作用,他是连接着众多人物的核心,是参与小说关键事件的重要人物,是承担叙述全文的叙述者,同时,他还拥有“见证者”、“代言人”的特殊意义。分析尼克的形象有助于读者对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这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有着很大提升。关键词:尼克性格作用意义AbstractNick,astheprotagonistintheGreatGatsby,isacharactercarefullycreatedbytheauthorwithsuperbartistictechniques.Nick'scharactersaremainlyrational,tolerantandantagonistic.Heplaysalotofimportantrolesinthetext.Heisthecoreofmanycharacters,animportantpersonwhotakespartinthekeyeventsofthenovel,anarratorwhoundertakesthenarrative.Atthesametime,healsohasthespecialsignificanceof"witness"and"spokesperson".AnalyzingNick'simagewillhelpreaderstohave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him,whichwillgreatlyimprovetheunderstandingofthemainideaofthearticle.Keywords:Nick;character;Effect;Significance目录一、引言 8二、尼克形象的性格分析 9(一)理智 9(二)宽容 11(三)对立 13三、尼克形象的作用 16(一)连接者的作用 16(二)参与者的作用 17(三)叙事者的作用 18四、尼克形象的意义 19(一)作者的代言人 19(二)时代的见证者 21五、结语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形象分析一、引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极大地还原当时美国真实的社会风貌,记录了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金钱与爱情的浪漫故事,又是一个现实击碎梦想,金钱腐蚀爱情的反浪漫故事。本文的关注点是作者在小说中精心设计的一个“双重人物”——尼克。他在整个作品中充当着许多重要角色,他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同时又是故事的叙述者和事件的见证者,还充当作者在小说中的评论者和代言人。罗姆•塔勒指出,相对于盖茨比这个本质上简单、静态的人物,不断变化的尼克才是故事的主人公。[1]尼克对这场豪门情变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作者对这个社会的思考,因此他在整个作品中承担着各种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了解尼克,本文主要对他进行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明白他在文中的作用以及挖掘他在小说中存在的意义。二、尼克形象的性格分析尼克·卡罗威出生在中西部城市,家族依靠三代人的打拼,成为中西部城市里少有名气的家族。一九一五年从纽黑文毕业,毕业不久便投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年龄增长的原因,尼克渴望在大家族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但面对中西部的衰落,尼克无力创造大家认可他的机会,又不甘改变自我的认知,妥协于眼下的生活,便借着“所认识的人都在做证券生意”[2]的机会去了纽约,期望在东部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但经历了一系列的豪门情变使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失落地回到了中西部。为了更好理解尼克这个人物,突出他的性格特征,结合具体事件概括出他的三个性格特征:宽容、理智、对立。(一)理智学者王秋湜与焦冰冰则通过研究菲兹杰拉德的生平表示:盖茨比与尼克的人性性格正是反映了菲兹杰拉德的两面。盖茨比代表菲茨杰拉德感性的一面:他们不惜一切追求爱情,他们相信金钱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尼克则相反,体现了菲兹杰拉德理性的一面:他们都深刻认识社会的现实、美国梦的虚假,人们的精神空虚和人性的沦丧。[3]作者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思考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创作一个理智的人物审视当下社会就变得很有必要,而尼克的存在就提供了叙事载体。为了突出尼克理智的性格特征,通过三个事例进行分析。一是从阶级属性上,尼克的卡罗威家族算得上一个名门世家,而他的母亲与黛西母亲是姐妹,凭这两点来看尼克应属于上层阶级的后裔。上层阶级之间拥有着独特的认可度,汤姆对待盖茨比的态度就能明显觉察出,即便像盖茨比这样拥有财富也无法得到认可,甚至是受到其鄙夷的,但从汤姆和黛西都把尼克奉为座上宾来看,可见尼克跟他们之间应该有着同样的处事思考方式,也深谙豪门的原则。上层阶级盛行的浮夸风气并没有影响尼克理智的判断,即便他身处上层阶级也没有向别人吹嘘过自己的家世、他的学历,同时他能够非常坦诚地承认自己当下并不富裕的情况。尼克在对待下层阶级的态度,他与汤姆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例如在初遇汤姆情人默特尔时,尼克称她在光秃秃的修理铺时显得有十分旺盛的活力,但在拥有巨大豪华家具挤满的狭小公寓时却变得越来越膨胀、越发矫揉造作起来。这里暗示了虽然人民向上层阶级流动的意识无可厚非,但默特尔之流在深受阶级出身影响,并在自我毫无作为的情况下伪装上流身份行为则显得虚伪可笑,相反在汽车修理铺展现出的活力才是真正的自我。对于汤姆来说,默特尔只是他偷情的工具,但对于尼克来说,光秃秃的汽车修理铺和拥挤的公寓相比,其实光秃秃的修理铺象征着留给像默特尔这样的下层阶级很大的生存的空间,同时他想象修理铺上可能还暗藏着富有情调的房间,象征下层阶级能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并没有否认下层阶级的价值。尼克没有一味否认下层阶级,而是理智地去分析其中的问题,这与汤姆一味抗拒盖茨比有着很大的区别。二是从主观角度分析,尼克在认知新事物的方面也是深受理智性格的影响,例如在初识盖茨比时便体现出来。尼克在西卵受盖茨比邀请参加派对时,他便敏锐地觉察到派对上的许多人并未受到邀请,甚至连盖茨比的本人也未曾谋面,仅仅抱有最单纯的目的,那就是享乐。尽管他们都是享受东道主的恩惠,但背地里却私传起关于盖茨比的谣言,尼克却并没有被这些谣言先入为主,与盖茨比交谈时还是理智地保留自己对他独特看法。尽管尼克对盖茨比的身世颇有兴趣,但他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接触盖茨比,而非随便妄下定论,对于盖茨比出示给他的证据,他选择尽最大程度去相信盖茨比的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见解。实际上通过尼克的理智性格能更好地反映出社会风气导致了人们对主观判断的缺失,盲目跟风成为主流意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存在各种荒诞、无意义的信息。三是从客观角度上,尼克审视事物的一致性是展现他理智性格的重要一面,作者试图将他规避在任何直接利益之外来保证他的客观、理智。例如尼克在帮助盖茨比重遇黛西时,盖茨比曾试图以一份能获得不错报酬的工作作为回应,但被以“不得体”的理由婉言拒绝了,此举保证了他在审视盖茨比时不会被利益所混淆。不仅如此,尽管尼克与汤姆、黛西与贝克之间都有着浅尝辄止的关系,但都并没有使得尼克产生主观偏颇,影响对他们的主观判断,对他们都体现了审视的高度一致,这也是尼克为何能相较于他人而言,更能察觉他们的本质。例如尼克在盖茨比与黛西的相处中,他便能敏锐地察觉到盖茨比把自己梦想赋予在一个冷酷虚伪的世俗女子身上,同时也能觉察到黛西只不过把盖茨比当作填补内心空虚的一件牺牲品。在这个大环境下也仅有保持理智的人才能看透这一切。这种理智的性格保证了尼克能够不受阶级属性的影响,不受利益促使,不受人物关系的限制,保持他超然于世、审视一切的独特设定,而尼克的理智也是作者对现实提出理性思考的重要前提。(二)宽容尼克宽容的性格实际与他自身待人处事的方式有着很大的联系,他为了在社会中保护自己总是小心翼翼、循规蹈矩,同时在心中,他将这种活法解释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证据。他的“不评判”与他宽容的性格相一致,之所以能不评判,是因为他能够理解“人的基本的礼仪廉耻观生来就是分配不均的。”[2]他是立于道德的制高点去看待问题,所以他认为自己是天生的“正派人”,但他的不评判,实际上并不是基于对事件的理解与宽容,而是他想要活成他人所期待的样子的怯懦之人所需的保护伞。例如尼克在学校中,他自认为看穿了那些向自己透露心声的年轻人,并且总结出他们倾诉秘密的一般规律——“那些隐私时所用的语言,通常都是剽窃来的,而且由于明显想隐瞒实情而断章取义。”[2尼克对这种倾诉衷肠是厌倦的,所以总是想着方法去逃避这种情况。因为他竭力活成被别人认可的样子,自然就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真正倾听、同情那些被排挤在主流边缘以外的人。对于他来说,对评判的有所保留正是关系到要不要对未来寄予无限希望的问题,他则期望以求这种宽容的方式成为被其他人认可的人。为了更好理解尼克宽容的性格,以三个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一是在文中,偷情这个概念对于整个故事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尼克通过汤姆第一次接触上流阶级的幽会,虽然他对汤姆会有外遇这种行为觉得不足为奇,面对汤姆硬要其陪同的做法,他称之为“无异于暴力行为”,站在大众的价值观的立场上,他也认为有妇之夫的幽会是件让人厌恶的事情,但站在他个人的立场上,在经历了幽会的时候,尼克的态度随之发生了改变,变得摇摆不定。他并没有直接去指责汤姆出轨的行为,而在这场幽会中他把自己当作大街上的“巡夜人”,对于他来说仅是在他众多的秘密中又增添了一件而已,甚至处身其中,让尼克体会到了陶醉与嫌恶并存在心中,而不是一味地抗拒。实际在这场幽会中突显了尼克的性格特征,塑造了尼克的人物形象,而这一切就源于他”不评判“的宽容性格。二是与乔丹•贝克的恋爱,她的出现正是丰富对尼克人物的塑造。起初,尼克陪同她周游各地,久而久之这种陪同便产生“一种温柔而奇特的感情。”但在参加家庭聚会时觉察到她的不诚实,以及靠撒谎欺骗获得荣誉,甚至这种不诚实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尼克认为自己的基本德性就是“诚实”,但他却不苛责贝克的不诚实,这种心理优势给了他高人一等的假象,他认为:“女人的不诚实是一件你根本用不着去深究的事情——我只是偶尔感到有些遗憾,过后也就忘了。”[2]他企图将这种心理优势建立在“贝克是女人”基础上,以此掩盖贝克不诚实的错觉,而当贝克深思熟虑希望改变他们的关系时,也只是“一度以为自己爱上了她。”显然在和贝克交往过程中,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意识到对方的不诚实,或者意识到自己没有爱上对方而放弃和对方以恋爱的方式来往。[4]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性格所导致,他能宽容尼克的欺骗,但由于他“不评判”的惯性注定他难以坦诚,才使得他在爱与不爱贝克这件事上陷入了“混乱”。总结这汤姆与贝克这两件事,就能理解为何尼克选择宽容他们的作为,尽管他看透汤姆的粗野蛮横,但仍陪着汤姆去和情妇幽会;看穿贝克是个无可救药的“说谎者”,同时也跟贝克恋爱。对于尼克来说,他通过汤姆和贝克所接触到的上流社会,实际上给了他心中一个模糊未来的大概轮廓,他无法去抵挡这种吸引力,又无法轻易的颠覆过去自己坚持的价值观,让自己成为汤姆与贝克一样的人,所以在对待这两件事上,就能明显看出他既不主动,也不拒绝,有点道貌岸然的意思。尼克并非是内心有无比坚定信仰的人,他之所以选择“不评判”,实际上在面对生活的绝大多数层面时,最终都被这种主流的价值观所挟持,尼克来到纽约面对的是人生的未知与无意义,他想成为能被认可的人,就必须做出选择,而这种主流价值观就提供了一个最贴切、最快速的解决方案。三是在盖茨比逐梦这件事上,尼克看到了除跟随主流价值观的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在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对黛西有着不同寻常的执念后,他惊叹于一个处于上流社会的大富豪会有如此纯粹的心,他清楚盖茨比把梦想都寄托于一个凡俗女子的身上,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奋斗。虽然每个人自身拥有各种欲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盖茨比与汤姆、黛西等追求欲望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对于自身欲望的冲突,汤姆、黛西或贝克,他们都选择被动地接受主流价值观,而接受主流价值观荫蔽的他们,在处理欲望与价值观时,都“灵活”地无视了价值观,宁可任由自我认知一致性的崩坏,宁可辜负别人,也不愿意拿出面对欲望冲突的勇气。尼克认为盖茨比的伟大就在于此,他并没有主动迎合主流价值观,而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他出身的家庭条件并不优越,但他既没有埋怨任何人,还坚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他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种坚定信念一直在他心底生根发芽,直至遇上黛西才使得这种信念转化具体的形态。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正是汤姆、黛西等的衬托,他们借助理智的力量,熄灭自身对梦想的向往,而盖茨比对梦想的坚定执着才愈显得熠熠生辉。尼克从中看到了能被认可的又一种可行的方式,但他因为自身的不评判,对盖茨比获得财富的手段进行了主观过滤,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盖茨比的背后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即使被汤姆当面指出盖茨比暗地里借着药店名义卖酒的嫌疑,尼克也没有立即进行指责,而是耐心倾听他的发家之路,也了解到他捏造身世就为了靠近黛西。尽管如此,他还是认为盖茨比对梦想的执着高于所做的一切,盖茨比的梦想是努力实现的,也是不择手段的,但尼克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成功的可能性,从而选择了宽容。这三件事不难看出,尼克宽容的性格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探寻,寻找一条能够让别人认可的道路。尼克作为文中唯一变化的人物,在选择价值观取向时往往都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但是这样却更能体现一个出人物的真实。(三)对立尼克的对立型性格最大程度反映了人性格的真实,揭示了人的性格运动的内在矛盾性。这种对立型性格正是源于作者能在同一时间容纳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相互对立的情感,却能不受干扰、照样思索下去的本领。学者吴建国表示:“菲兹杰拉德是一位身具双重性格特征的旷世奇才。他既向往富人生活中具有的自由和魅力,又清醒看到上层富豪与普通百姓之间的鸿沟;他既纵情参与“爵士时代”的喧闹,又能用严峻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发生在周围的一切。”[5]这种性格特征首当其冲地影响到了作为第一人称叙事的尼克,作者便借由尼克的心理、叙述反映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我们通过两则事例分析尼克矛盾的性格特征。一是尼克认为盖茨比信奉真爱,一心爱人的做法是值得钦佩的,而且盖茨比敢于面对自己,敢于承担的做法都是反映这个社会所缺失的东西。但不可忽视的是,尼克是站在大众价值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他能够理智清楚爱人先爱自己的道理,任何形式的爱都不能背叛自己。尼克在文中最大的矛盾就是他见证着盖茨比对黛西的努力付出,盖茨比把自己的梦想完全寄托于一副冷酷的躯体上,却仅为了找回爱上黛西的那个理念,脱离了现实的基础注定了这段恋情是架空的。尼克曾告诫盖茨比“你可不能重温旧梦”,他作为最了解黛西、汤姆的人之一,他早就清楚结局会有多糟糕,只是他没想到结局要以盖茨比死亡作为收尾。黛西的本质是冷酷、麻木的,她仅仅把盖茨比当作填补精神空虚的一记兴奋剂而已。在这场豪门情变中,尼克才清楚自己的表妹的下限是如此之低,也清楚了盖茨比为了一个女人可以达到这种地步。尼克既认同盖茨比追逐梦想的这种执着,同时又鄙夷盖茨比脱离现实盲目地追求梦想。在处理这件事上,尼克没有选择破坏盖茨比追逐梦想的纯粹,但又理智地看到黛西本质上的虚伪;为盖茨比的付出、深情感到不值得,但又希望帮助他能成功印证现实道路的可行性。显然尼克是矛盾的,又是后悔的,辅助黛西出轨,撮合盖茨比与黛西,这一切都有错误的成分,他清楚自身无能力改变,只是一条生命却要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二是贝克与尼克就盖茨比暴露这件事上发生了决裂,证明了贝克与尼克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贝克是自私的,这是因为她一旦处于某种不利的局面,她就会无法忍受,“灵活”地退缩进有利于自己的位置,正如她对于开车的看法,只要别人小心,我就能不小心,所以她讨厌粗心大意的人,仅顾着自己的利益,宁可辜负别人,却完全无视了自己的过错。由于尼克不主动的行为,也令她产生了误解,“我本以为你是一个相当诚实、相当正直的人。”甚至指责是尼克抛弃了她,把问题根源统统抛到尼克身上,而尼克只能做出抉择,“要是我年轻五岁的话,我也许可以欺骗自己,说这样做是正大光明的。”实际上反映了尼克内心的矛盾,他爱贝克有利于自己的事业,他爱贝克轻盈的躯体,也爱贝克脆弱的伪装,但他同时鄙夷她谎言堆砌的成功,鄙夷她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姿态,鄙夷她假装高冷的这种幼稚行径。离开贝克的时候,他感到对她仍有“几分依恋”,但也感到“十分难过”。尼克对贝克的几分依恋,既可以是个人对她存在几分的感情,也可以是仅爱她几分而并非全部。尼克感到“十分难过”,其中包含他妄自利用贝克产生的错觉掩盖自己对她矛盾的心理,让贝克误以为他接受了自己背后的所作所为,不会以道德的标准来审视她,其中也包含尼克自身的反思,内心追求诚实,却在恋爱中双方没有达成诚实的标准所造就的一种遗憾。这两件事实际反映了尼克在追逐信念的纯粹性上处于对立的状态,如果说贝克代表尼克“下”的状态,而盖茨比就代表尼克“上”的状态。尼克没有阻止盖茨比,一开始是因为”不评判“的性格,之后则更多是向往盖茨比代表的这种纯粹,不愿打破这种纯粹,在他心底,他不仅了解黛西的为人,他甚至认为盖茨比要面对梦碎的残酷是不可避免的;在另一方面,他可能也想过,要通过亲眼见证盖茨比无望尝试和失败痛苦来下定决心放弃心中的坚持,摆脱上下两难的矛盾境地,才能够成为跟贝克一样的人。但这些上流人士的虚伪、自私和冷酷都远超他的所想,如果成为这样的上流人士,就意味着自身拥有的价值观彻底颠覆,没有了自身价值观作为认知基准,那么基于自身价值观所追求、坚持的一切将土崩瓦解。正是上流人士的反衬,盖茨比的纯粹才显得伟大。尼克从置身事外的观察者,变成了盖茨比的同情者,甚至成为盖茨比的盟友,正是为了印证自己选择的道路,在他选择离开贝克、汤姆这一类人时,他便重新树立一个新的人生指向标,这种艰难的转变便是他勇气的结晶。但尼克显然不能够成为像盖茨比那样坚定的人,他作为土生土长的西部人,伴随着祖辈白手起家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不可见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尼克,这种深入骨髓的价值观成为他的枷锁,使得他无法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而这个社会也没有给新一代年轻人喘息的机会,直至年轻的心直面对这种毫无秩序及无意义的社会时,常常会容易放弃,之后随波逐流,最后迅速沉沦。盖茨比坚定的信念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显然他是极少数的,而尼克面对现实的一切也是无能力改变,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作者为世人展现的永恒话题,找到值得自身所坚持的价值观,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所处位置,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但却是每一个人毕生的功课。三、尼克形象的作用尼克在文中充当着许多重要的作用,他是连接着众多人物关系的核心,是参与小说关键事件的重要人物,是承担着叙述全文的关键人物。(一)连接者的作用尼克作为故事的重要人物,他在整个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作用,作者为了更好地利用尼克的视角讲述故事,把人物关系网的核心设定在尼克的身上,尼克在维系众多关系的同时也能使读者纵观故事的全貌,他拥有着其独特的身份:他是盖茨比的朋友与邻居,同时也是盖茨比一战时的战友;是盖茨比初恋情人黛西的远房表哥;与黛西的丈夫汤姆是纽黑文时期的同班同学;是黛西的好友乔丹·贝克的恋人。作为尼克恋人的贝克是隐藏的另一个叙述者,她与尼克之间有着紧密接触,她的叙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尼克信息的不足,又从另一个方面与尼克的叙述相互交织,前期向尼克传达了故事中两个主要人物的信息,起到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她向尼克透漏了汤姆与黛西之间隐藏的情感危机,她还将盖茨比的名字巧妙地暗示了黛西,不仅如此,她还预先在盖茨比的派对上探明其身份,贝克也是作为尼克和盖茨比之间最早的联系桥梁。正是因这种特殊身份使得尼克即便没有出现在现场,但他总能依托他作为关系网的核心制造无时无刻存在的“准现场”,而他倾听者的特质注定了他能获知更多不同层面的对话,便随之产生思想的碰撞,不仅强化了作品的主题,也给读者带来更多思考。正是因为尼克这个重要人物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读者的阅读疲劳,读者能够直接地从他的叙述和视角中提取到其他主要人物的信息,减少了人物视角的臃肿,方便读者理解的同时还能节省故事过度的铺垫以及不必要的情节安排,依靠他的作用能够紧凑故事的节奏。从作品的情节安排上,尼克因为是人物关系的核心,使他相比其他角色更能够胜任作者赋予他的任务,例如他安排了盖茨比和黛西在分别五年后的重新相会,也见证盖茨比与汤姆之间的各种冲突,甚至亲眼目睹盖茨比生前的排面以及死后的悲凉。原本互不交集的人物故事通过尼克的视角串联在一起,情节安排便得以互相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而他为此提供了充足的叙事动力。(二)参与者的作用尼克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他还承担起旁观者和叙述者的角色,而且他是所有重要事情的参与者。尼克不仅是独立于情节发展之外的超然的叙述者,而且他本身就是情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首先,尼克作为推动故事发展重要的一环,他不仅亲身目睹了汤姆与默特尔偷情的场景,也见证着汤姆与盖茨比冲突的现场,甚至了解到默特尔的死是由黛西开车造成的,盖茨比与初恋情人黛西时隔五年的相见也是尼克一手安排的。小说的末尾,在盖茨比被威尔逊杀害的时候,那些往日不请自来的宾客和称兄道弟的朋友没有一个愿意来出席他的葬礼,而尼克作为盖茨比严格意义上的朋友出于同情与责任,处理着盖茨比去世后的事务,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得以完整发展下来。同时,尼克偶尔能够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力,补足故事情节上的缺陷,也可以避免尼克陷入全能全知的叙事角度,例如在威尔逊为妻报仇,杀害盖茨比的这一情节,当事人已经死无对症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过程.。因此尼克就发挥想象力编造了这一情节:“那些可怜的游魂,呼吸着犹如空气般的轻梦,在时隐时现地东飘西荡······就像那个面如死灰、行动诡异的人影一样,那人影正穿过杂乱的树丛悄悄向他掩来。”[2]这段想象的描述能够补全前后情节的连贯,不但暗示了最终的结局,也使得盖茨比的故事得以完整。另外,尼克的成长和盖茨比的悲剧是密不可分的,尼克的叙述与盖茨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尼克从盖茨比的死亡中领悟了全新的价值观,这是尼克参与盖茨比的故事得到的经验教训,使得尼克更加成熟,而尼克的叙述又反作用于盖茨比,盖茨比当局者迷,被幻想蒙蔽了双眼,是他替盖茨比看清了黛西的本质,并把他的所见所闻和批判展示给读者。(三)叙事者的作用作者在文章的开篇便强调了尼克作为叙述者的存在,本段从定位、故事结构、叙事角度与距离三个方面出发,概括尼克作为叙事者的作用。首先找准尼克为什么是叙事者定位,学者吴建国则表示尼克是批评一切道德是非的核心人物。[5]尼克标榜自己的基本德行就是诚实,虽然他拥有“对一切批判都有所保留的习惯,”但他实际上对小说中所有主要的人物都作出了客观的判断与评价,这些判断与评价就源自作者赋予他的定位。尼克与盖茨比和汤姆相比,他既不是汤姆所代表的“荒原时代”精神世界里的公民,也不是盖茨比所代表的盲目追求脱离现实的浪漫理想世界中的漂泊者。他所代表的是介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的美国中西部的传统观念和标准。[5]正是这种独特的定位使得尼克在评判故事与人物时,能够免于深陷某种观念,使他能够保持一贯的客观态度。尼克是文中唯一捕捉到并加以理解盖茨精神的人物,这对深化“美国梦”幻灭这个主题起到关键的作用,他跟盖茨比之间的情感相互交织又相互碰撞,在思想观念上既存在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使得他们之间联手打造的“爵士时代”的挽歌显得格外深刻。其次尼克作为叙述者与小说结构、主题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学者张金凤则用“置身其中,游离于外”[7]的观点很好地概括了尼克与小说结构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创造得益于作者对叙事方法的创新,作者以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黛西米勒》中的温特伯为借鉴对象,尼克与温特伯的相似之处都在于通过他们对事件的耳闻目睹传递给读者,并且加以评价,但尼克人物的区别之处在于温特伯叙事者的作用仅仅在于结构上的作用,只是作品中一个无关轻重的人物,可被任何人物替代,对作品主题只产生近似于零的影响,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全文围绕尼克回忆倒叙展开,他不仅控制着小说的结构,发挥着叙事者的作用,同时还能完成和丰富小说的主题。作者为了让尼克能够完美在这个机制下运行,把尼克作为维系各个主要人物的重要纽带,见证着各个人物冲突,使他能够置身其中,参与事件的同时将详情如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又让他与这些矛盾冲突均无利益关系,使之能够游离于事件之外客观冷静地判断事件的是非曲直。这种独特叙述手法,被中国文学评论家董衡巽命名为“双重视角”。[8]可见作者对于叙事手法的创新性。最后关于尼克的叙事角度与距离,首先根据弗里德曼对于叙事角度的观点,“第一人称目击者叙述”[9]与尼克叙述的方式极为相似,学者毛嘉岳认为尼克正是作为“目击者”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在“目击者”类型中,“叙事者的工作由一个‘我’全面接管过来,目击者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他多数卷入故事的行动,与主人公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10]这种叙事角度带来的优点是:一是尼克较主人公来说能获得灵活、宽广的视野,读者能够通过他的所见所闻能够了解到盖茨比的情况更为真实、可信、自然。这便于读者与故事人物之间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对盖茨比的命运能体会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正是这部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二是能够避免全知全能的叙事状态,不仅使得尼克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也为文中悬念的铺设提供合理的叙事方式,大大增加了读者思考的空间。其次作者对叙事距离巧妙的把控,学者吴宏宇则表示理解和审视盖茨比之间两者存在矛盾,即需要读者对盖茨比产生同情与理解,也需要令读者对盖茨比进行审视与批判。[11]为了能够完美解决这个矛盾,作者利用叙事距离来使两者达到平衡,如文章采取倒叙的方式展开,在文章开篇盖茨比未登场时,尼克却刻意摆出旁观者的姿态,拉长与盖茨比的距离。这暗示了读者与尼克身处同样位置进行审视,这样的叙述安排有利于提升叙述者的客观性,使读者建立心理认同增加叙述者的可信度。如在尼克的叙述语句中也能感到距离感,他在目睹汤姆偷情时所说:“我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这不仅能够瞬间拉开他与汤姆之间的距离,显示他们并非同一类人,又能立刻摆正其客观的位置,隐含作者能够在适当时机拉长叙述距离,从而保持尼克的人设,又不会影响故事的张力,并在读者的心中产生预期的效果。这种叙事距离的掌控表现了作者叙事功力,而作为叙事载体的尼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尼克形象的意义(一)作者的代言人菲兹杰拉德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异状,但由于当时时代的限制,作者不能在作品直叙自己的看法,便借尼克之口来提出对社会的反思。尼克作为菲茨杰拉德的代言人,他不仅仅在小说的结构中承担纽带的作用,而且他作为小说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人物,对故事的人物进行全面又客观的评价。尼克的评价对发展和深化小说的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文章的开篇便通过他点明了“美国梦“破灭的主题:“使我为人们流产的悲痛和气短的得意暂时失去了兴趣的,正是那些曾蹂躏着盖茨比的心灵的东西,正是那些在他的梦想破灭之后漂浮在空中的恶浊尘埃。”[2]菲茨杰拉德写的最为成功的作品,往往深刻揭示的是狂热追求“美国梦”的人们注定要遭到毁灭的必然结局。[5]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一大主题,正是现实与梦想的碰撞,而梦想被现实无情的击碎,而尼克作为旁观者见证着这一切。在尼克眼中,盖茨比是理想主义“美国梦”的化身,同时也是“美国梦”破灭的象征。盖茨比追求着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认为只要拥有这些物质基础,便能重新拥有黛西,证明其自身的价值。盖茨比通过不法的手段获取财富,编造自己的身世,以这些行为来追求自己的梦想,但他从没有看清这些梦想的基础全是建立在物质之上,并且他把自身的美好理想统统赋予在一个冷酷虚伪的世俗女子身上,不断通过自己的幻想使之愈发膨胀。在两人的相处中,他仅仅意识到黛西的脑中仅需要金钱,但却没意识到他们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两者并不属于一个世界,代表着不一样的价值观,正是他对这一切的无知,也造就了其悲剧的收场。读者透过尼克的眼睛审视着所谓的上流阶级,他们在空虚与无聊中度过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人生如戏,各自戴上虚伪的面具,扮演着互相献媚、互相取悦的角色。他们荒度时光,毫无节制,唯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便是造谣与诽谤,恶意的人身攻击成为家常便饭、尔虞我诈成为惯用伎俩。金钱成为世上唯一通行的法则,扭曲的金钱观成为他们的主流,对金钱的追求,甚至可以忽视高尚的道德和法律的尊严。作者通过尼克的叙述,间接批判了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同时也提出了自身对于人生与社会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矛盾的内心世界:“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又感到嫌恶,这两种情感并存在我心中。”[2]作者既置身其外,厌恶这种腐败、堕落的生活,又置身其中,对这种上流生活抱有渴望的心理。盖茨比的悲剧实际上也反映了一部分作者现实中的悲剧,而这一切通过尼克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已臻成熟的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5]通过对尼克这个人物的独特设计,作者对叙事角度的全新理解,以及在叙事技巧上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都显示出来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小说也由于尼克的叙述对小说结构牢牢地把握,使得“美国梦”的幻灭这一主题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展现的淋漓尽致。(二)时代的见证者作品的基本故事场景设定在典型的“现代化“美国社会里。作者通过尼克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期间美国的社会风气,美国经历了一战后,因没受到战争较大的影响反而一举大发战争财,财富积累推动美国由农业文明迅速过渡到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形成新旧交替的重要历史交叉口,也因此萌生了许多新兴的产业与思想,与旧社会的许多方面形成鲜明的冲突。首先,根据尼克的描述汽车、汽艇、火车等交通工具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这是工业化产物平民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显示了科技产物在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位置以及对人们生活的控制。作者巧妙设计了东卵和西卵,实际上是为了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汤姆作为旧资本的继承人,即便他也拥有车辆,但也仍然坚持以骑马出行,在面对盖茨比高档的开篷汽车仍调侃到“马戏团的大篷车”,并宣称自己是把车库改成马厩的第一人,汤姆显然固守着旧社会的优越性,而这点也源于他的阶级。反观盖茨比,他接受着新鲜的事物,开着新款的大篷车,衣橱里全是各地最新季度的衣服,他是代表新社会的一份子。两者区别分明,则暗示他与汤姆之间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别。不仅如此,从尼克描述东卵与西卵之间的派对也存在明显的差别,盖茨比的派对充斥着新兴的产物:电影明星、电影导演、各种形形色色的爵士乐队、以及那台一次性榨一百个橙子的榨汁机等,都无一不展示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如它接受任何人的到来一样,吸收着新鲜事物。东卵的派对就不如西卵精彩,从汤姆招待尼克来看都是简单的晚宴,而且从斯隆先生的行为与对话中可以看出,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接受邀请参加晚宴,甚至故意排斥盖茨比,这也暗示了阶级的不可逾越,他们作为”秘密群体”中的一份子,也是固守着旧社会的老派思想,坚决维护旧贵族的尊贵。两者之间的差别也暗示了新旧社会更替产生的矛盾。同时,尼克从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看待这个物质的社会,而新旧社会的交替也带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