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他色胆包天,大白天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竟肆无忌惮地调戏潘巧云,还与潘巧云在僧房里寻欢作乐。作为一个出家人,裴如海不但不遵守清规戒律,反而“知法犯法”,借着和尚的身份做掩护,专干偷香窃玉之事。所以他的结局就是早早结束生命为自己的恶行赎罪,他在历史上臭名昭著,被后世所唾弃,人们提及恶僧之时,总少不了裴如海。作者在文中描写裴如海时也用了很多讽刺性的词语,如在裴如海出场时的那段描写中用了“贼眼”“秃驴”等带有讽刺意味的词语。后面还借用苏轼的话语讽刺道:“不秃不毒,不毒不秃;转秃转毒,转毒转秃。”[1]也正因为作者对裴如海和崔道这两个藐视佛威、践踏佛规的佛教败类充满嘲讽的描写,让学术界不少学者认为在《水浒传》中作者对待佛道的态度为“尊道抑佛”。有学者认为两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力势均力敌,但由于当时的皇帝大多信奉道教。作者思想受此影响,故而作品中三教的文化意识皆有包融,并且都有褒有贬,毁誉参半。2.行侠仗义的僧人要论在《水浒传》中最行侠仗义的僧人,那非花和尚鲁智深莫属了。鲁智深长相粗犷,力大无穷,却是个粗中有细、行侠仗义的好汉。如若说他是《水浒传》中最行侠仗义的好汉也一点都不为过,他在面对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施以援手,慷慨解囊,千里护送林冲,他的义气从来都不是挂在嘴边,而是体现在身体力行之中,这些恐怕连最讲究忠义的宋江也不及他。鲁智深虽是一个糙汉子,但他也有着细腻的心思。在他错手打死镇关西之时,他保持冷静并随机应变,说郑屠诈死便快速逃离人群回家收拾行李逃命。这也充分体现出了鲁智深有勇有谋、处事不惊的品质。由于生性豁达,鲁智深虽成了出家之人,却没有改掉以前的生活习性,他受不了清规戒律的约束,照样喝酒吃肉,他胜似“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的活佛济公那样的和尚。虽然他平日行为有些粗鲁,最听不得别人啰啰嗦嗦、说三道四,但他对自己的师父智真长老格外尊重,智真长老说的话他都放在心上。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他一心向佛的特性,智真长老就是佛的象征,能知过去晓未来,被人们尊为“活佛”,他在初次见到鲁智深便表示鲁智深虽时下凶顽,但久后得清净,正果非凡。修佛关键在于修心,鲁智深虽然不遵守清规戒律,但内心终是干净,一片侠义情怀,他早已进入佛的境界。[2]透过整本小说,不难看出作者对鲁智深持有赞许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鲁智深出场不久便通过智真长老之口透露了鲁智深的结局,这种艺术手法在文学上被称为“弄引法”,金圣叹先生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有提及此方法。这种手法是指在章回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个人物或者一个细微事件作为“引子”,为未知的人物或事件先做一个铺垫,以消除突兀之感,达到某种艺术效果。作者通过智真长老这个活佛以及他给鲁智深的箴言作为“引子”,以消除读者对鲁智深与佛教毫无关联的印象,也为后面鲁智深顿悟箴言坐化成佛做了合理的解释,增强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3.嫉恶如仇的行者嫉恶如仇的行者是武松无疑,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秉性刚烈,襟怀坦荡。绰号“行者”,因排行第二,故又称“武二郎”,出身贫寒,自小与哥哥武大相依为命。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一切仅凭自己摸打滚爬。他是梁山泊真正的英雄,这个是大家都首肯的,作者花了大篇幅来写这个英雄,从第23回到32回,整整花了10回本,可见作者对武松这个人物的欣赏。对其他人的绰号由来,作者不过寥寥几句道明缘由一笔带过,而对于武松的绰号作者却做了极为详细的描述,先是为武松的行者装扮写上了一段赞辞,更借张青夫妇之口喝彩道“果然好行者!”武松为人光明磊落,敢作敢当,有恩必报,有情必偿,当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二人要将护送武松到孟州的两个公人剁了做人肉包子好解救武松之时,武松阻止道:“最是兄长好心顾盼小弟,只是一件却使不得: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与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来,我跟前又不曾说个不字,我若害了他性命,天理不容我。”[3]而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情节无一不体现武松惩恶扬善、快意恩仇的英雄气概。武松一生杀人无数,嫉恶如仇,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但正如他所说,一生只杀不明道德之人。他始终心怀善念,也正因为他心中有善,最终才能修得正果。在历尽磨难,看尽人生百态之后,他选择了归隐于六和寺吃斋念佛,终其一生。武松的这一结局无疑让有些读者感到惋惜,自古英雄大都渴求建功立业以名流千古。而武松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好汉,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不是继续追寻功名利禄,而是选择放下一切,做个无欲无求的出家人。但如若细细去品味,便会明白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他笔下的武松用其一生来诠释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生哲理,返璞归真不仅是武松的选择,也是作者的本心。很多时候,我们缺的是回头是岸的顿悟和回归本心的勇气。而武松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他敢爱敢恨,无愧于心。这个结局也更能体现他的刚正秉性,赋予了他更高层次的英雄形象,使他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二)道士形象1.呼风唤雨的道士“头绾两枚鬅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络腮胡。”[4]这便是《水浒传》中呼风唤雨的道士——入云龙公孙胜。“云龙”蕴含美好之意,又是兵法八阵之二,单是从绰号来看,公孙胜乃梁山最善布阵之人,他呼风唤雨的本领是他人望尘莫及的。书中对于公孙胜的描写并不算很多,他算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在梁山泊很少发言,很少参与梁山事务的讨论,似乎自己只是个局外人,并不属于梁山,只在需要帮忙的时候出场客串一下,但是他在梁山泊的地位极高,排名第四。公孙胜在梁山泊似乎更像一个魔法师,他的每一次出场都能力挽狂澜。公孙胜第一次施法是在石碣村对付何涛的追捕时,他用法术吓得官兵仓促无措,只得各自上岸逃命。此次大胜何涛,公孙胜功不可没,也因为这次的功劳,使得公孙胜奠定了在梁山上的地位。此后不管有多少英雄落草梁山,公孙胜一直位居前列,毫不动摇。公孙胜对于晁盖并无二心,但是对于宋江的招安之志,他是不赞许的,当然他也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只是借机表明离开梁山之意。他第一次提出离开梁山是在宋江接他父亲和哥哥上到梁山之时,他提出回家赡养老母亲,跟着师父罗真人修道,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第二次提出要离开梁山在在梁山豪杰打败辽军之后,虽受到了天子的赏赐,但公孙胜早已无心继续呆在梁山,于是提出要归山从师学道,侍养母亲。对于宋江赠送的金帛,他推却不受,孑然一身离开梁山。公孙胜两次都以给母亲养老为由离开梁山,此中也可看出他是一个孝子,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纵观整本小说,通篇都体现着“忠”与“孝”,小说反映了平民阶级的孝之所在,对父母讲孝道,对朋友讲义气,对朝廷讲忠诚。这也是该小说得以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孙胜正是孝道的践行者之一,他不仅对母亲尽孝,对师父也是十分尊重。“孝”是千百年来永恒的话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有了那份孝心,公孙胜终于得以全身而退,守着老母亲,跟着师父罗真人过上清静无为、寡欲不争的世外生活。2.指点迷津的仙人九天玄女是《水浒传》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她在书中出场两次,都是在宋江危急彷徨之时便出来指点宋江,给宋江提供救援,可谓是宋江“替天行道”的庇护神。在第42回中,宋江第一次受到九天玄女的庇护,宋江被官兵追赶误打误撞躲入了九天玄女庙,眼看就要被官兵发现了,突然刮起一阵风,把官兵吓得跑到门外守住,只等宋江出门便抓捕他。宋江正愁眉不展,想着自己现在就算是插翅也难飞了。突然出现两个仙童邀宋江与玄女相见,来到玄女殿,玄女请宋江喝了三杯仙酒,吃了三枚枣,并将三卷天书赠与宋江,而这喝酒吃枣别有深意,“枣”与“造”谐音,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以枣也暗喻造化,哪吒就是吃了仙枣之后变成了三头六臂之身。三枚枣预示着宋江将面临三次造化,照应了后续情节中的田虎、王庆与方腊三股势力。而三杯仙酒正好对于这三股势力中所对应的水域。玄女的出现不仅让这部小说注入了仙侠的血液,也照应了小说的开篇,小说开篇简单介绍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来历,而九天玄女正是这一百零八将的引路人。据记载,玄女是位能文能武的女神仙,经常下凡指点英雄豪杰,曾指点过黄帝打败蚩尤。玄女第二次出场是在第八十八回中,宋江主动请缨出兵征辽,但无奈兀颜统军布下混天象的复杂阵法让宋江连败三次,折了许多兵马仍没有破阵之法。正当宋江寝食难安,坐卧忧煎之时,玄女再一次出现了。宋江有几分猜到玄女这次来是给自己指点迷津的,便将自己的情况如数告诉了玄女,玄女将辽军的阵法原理告诉宋江,并授予他破阵之法。宋江依照玄女所授之法,果真破了辽军的阵法,转败为胜,征服了大辽。九天玄女在《水浒传》中是极为神秘的存在,她一副仙子的打扮,每次出现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神话故事之中,她无所不知、法术高强,与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些相似,但她更为神秘莫测。她是上天派来指点宋江“替天行道”的,所以每当宋江面临窘境时,她都会出场指点一二,帮助宋江顺利度过难关。玄女的出现是整部小说的重要引线,她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进展,她以“天言”预示了故事的因果,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变化,使得招安结局更加合理化,在全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三、僧道形象产生的原因(一)政治原因佛教和道教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一直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期就有“祭天”仪式了,祭天仪式是人与神交流的一种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对上天哺育世间万物的感恩之情,也表达了人们祈求得到天神保佑的美好期盼。历代君王对祭天都极为重视,可以说祭天是每年最为隆重的节日了,明清时期尤为隆重。历代统治者都称自己为“天子”,是遵循天意来管理人间的,这也是政治与佛道教密不可分的原因,统治者希望能更好地管理民众,就需要通过神秘而又神圣的宗教去让百姓遵从他的统治管理。统治者一个人力量有限,不能什么都亲力亲为,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专门负责佛教道教管理的官职。在《水浒传》的第一回中,便说明了当朝天子宋徽宗赵佶酷爱道教,而道士林灵素为了讨好徽宗,便送了“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这个尊号给他。徽宗非常喜欢这个称号,所以常以“太宵帝君”自居。“帝惑于林灵素之言,建宫观遍天下。”[5]宋徽宗对道教的热爱,让他花费大量的国库去修建道观,不仅如此,他还设置了道职,仿照朝廷官员的体制,与官员职位相当,极大地提高了道士们的政治地位。除此之外,徽宗还设置道学,大力发展道教,推崇道学,可见他对道教极为重视。对于徽宗之所以对道教如此重视,倒不是像唐代的君王那般痴迷于修道成仙。他更多地是想利用道教巩固自己的统治,利用道教“清静无为”的思想来粉饰自己的无所作为。佛教自从传入我们国家,其发展一直长久不衰,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佛教的因果报应一直都深深影响着大部分人,特别是科学还不普及的古代时期。据唐代剑先生在《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一书中的资料显示,宋代僧尼数量最少时也有二十万,到真宗天禧五年,数量接近四十万。[6]这个数据足以看出佛教在宋代的影响之大,而对于这么多的僧尼,统治者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宋朝对佛教的管理基本沿袭唐代,而相对更为规范化、严密化。这种规范、严密管理,体现了以皇帝为中心得朝廷对佛教控制加强,把佛教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也对佛教的规范发展有一定意义。[7]宋代设置了左右街僧录司,属于中央级僧署,专门管理僧尼账簿和僧官补授等事务。仿照官员制度,中央级下设地方级机构,层层管理。而这些僧官的筛选与政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修为高着,朝廷授予荣誉,最高荣誉便是赐紫衣师号。从中央对佛教的管理便可以得知,佛教的发展与政治同样有着密切关系,政治需要宗教为之服务。不管是对道教还是佛教的管理,归根结底都是中央加强集权的一种手段。《水浒传》中出现僧道形象是政治的产物,僧道形象各自代表着佛教和道教的宗教理念,政治和道教、佛教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但双方的关系不是对等的,政治制约着道佛两教的发展,政治处于主导地位,佛道两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二)文化原因僧道的存在自有其合理之处,因为社会里有适宜他们生存的土壤——善男信女们在向佛道两教求神拜佛来取得精神慰藉、祈求现实福报的心里因素、以及打发闺中寂寥光阴等功利性用途的作用下,不吝施舍,于是能起到相应功能作用的僧道就“应运而生”了。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信中曾说道:“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之说”。[8]道教是在我们本土成长起来的宗教,从古代至今,道教一直都活跃于历史的舞台上,影响甚广,在医学、文学、道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文学方面,历史上很多以道教为题材的作品,如被誉为“诗仙”的李白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如果单从“诗仙”这个美誉中便可以看出是受道教思想所影响的。在明清的小说中也能看到道家的存在,如《封神演义》,当然《水浒传》也不例外。众多在历史的长河中,道教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道教遵循“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给失意的人一些慰藉,抚慰那饱受折磨的心灵,在浮世中得到一种自我解脱,从而寻得人生的真谛。佛教虽不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但它的影响也很广。两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僧人为了传教和祈求布施的需要,就必须与世人沟通来往。随着佛教的逐步发展,僧人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地增加,在世俗化的进程中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多种社会功能,慢慢地,寺院和僧人就变成了古代社会中的一体,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宋代时期商品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宋代的词发展的更是到了一个高潮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在宋代时期,很多传统节日都被重视,如上元节,那天朝廷便会举行赏花灯等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吃汤圆的习俗也是从宋朝开始流行,人们称汤圆为“元宵”,一些商人也称之为“元宝”。在这些热闹的民俗活动中,僧侣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李之彦先生的《东谷所见》中就有说道:“世人以茹素为斋戒,岂知圣贤之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所谓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9]宋朝开始有食素的风俗,而为了顺应这种风俗,出现了许多卖素食的店,这充分说明了佛教的影响之深。到了明朝,佛家仍然重大,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盛行,而心学推崇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与佛家的修心养性的禅宗思想共通。《水浒传》成书于明代,而且主线是参考宋代的书籍来写,里面自然少不了对僧道形象的刻画。四、僧道形象的意义(一)为全书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水浒传》以张天师做罗天大醮祈禳瘟疫开编,张天师能预知世事,亦能驾鹤而行,相传他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创立了道教。洪太尉在龙虎山游山时,路经“伏魔之殿”,因不信世上存有妖魔鬼怪加上好奇心,他不顾众多道人的阻拦掘开石龟,让被封印住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个魔君逃出殿堂。作者以极具神秘色彩的开篇引出梁山泊一百零八条绿林好汉的故事,而在梁山好汉的身上也存在着神奇的技能。公孙胜神通广大,法术高强,每次都能在其他人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用道法扭转结局,转危为安。在面对高廉的邪术,宋江连败三阵,只得去请公孙胜出山救援,公孙胜用师父罗真人传授“五雷天罡正法”前去破阵,大破高廉之法,使宋江转败为胜。公孙胜施展法术时,更是神乎其神,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之中。公孙胜在马上早挚出那把松文古定剑来,指着敌军,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一道金光射去,那伙怪兽毒虫都就黄砂中乱纷纷坠于阵前。[10]公孙胜的道术让整本小说更具神秘感的同时又不失真实。戴宗在《水浒传》中是个具有神秘技能的代表,他也在脚上戴四个甲马便能日行八百里,戴两个便能行五百里,而且能带人一同行走,这个特异功能使戴宗成为梁山的密探。戴宗施法行走之时无普通行走无异,双脚不停的迈动,但似乎有推力,所以不会感到疲惫。“只听耳朵边风雨之声,两边房屋树木一似连排价倒了的,脚底下如云催雾趱。”[11]这便是戴宗行神法行走的状态描述,可谓是非常神奇的法术了;九天玄女这一形象的出现更是让整本书充满了玄幻的色彩,她本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在《道藏》和《西王母传》等古籍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她以仙人的形象出现在书中,当宋江不知所措之时便出来指点宋江走“替天行道”之路,她神秘的面纱也使得整本书都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水浒传》中还不时穿插“托梦”这个神秘的情景,更是把整部小说的神秘色彩推向了高潮。(二)用佛道思想反映了现实意义1.不惑于表象裴如海一副和尚的模样,内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色魔,借着和尚的身份做掩护,思想上却与佛教的清规大相庭径。鲁智深长得不似和尚模样,喝酒吃肉、我行我素,却是能修得正果的和尚。关键在于内心知否有着善念,鲁智深虽是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但他始终怀有善心。他杀人是为了救人,如杀镇关西是为了帮助遭受欺凌的金家父女。鲁智深长相粗犷却是个行侠仗义之人,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从表面上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虚像,表象只是一个对外的显现,不适合用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在这个充满种种诱惑的浮世之中,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惑于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社会的浪潮中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2.与世无争,宁静致远《水浒传》中最与世无争的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鲁智深、公孙胜和武松,他们对面对权势时表现得十分淡然。当宋江满心欢喜地说等待朝廷招安之时,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具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12]他对朝廷并不寄予半点希望,他深知朝廷奸臣蔽君无所畏,对他们这般出身之人定不会心慈手软。打败方腊之后,鲁智深再次表示自己心已成灰,无心从仕,只图到个安静的地方安身立命。宋江劝他去大刹中当个僧首以显风光,鲁智深听了直摇头,道都不要,只求能全身而退。他对宋江满怀的政治抱负并不认可,他不热衷于功名利禄,没有被虚荣蒙蔽双眼,看得比较通透,只求无拘无束地生活。公孙胜在宋江等大破辽军之后便再次提出要回去跟着师父罗真人修道,赡养母亲,颐养终年。他看破尘世的喧嚣,向往的是淡泊的日子。对于当官从政更是没有半点向往,他似乎看出宋江的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也深知这种渴望只是一种奢望,他两次下山想跟着师父过宁静淡泊、不被尘世烦扰的生活。最后一次终于可以摆脱了喧嚣,回归宁静,过上清静无为、寡欲不争的修道生活。武松与鲁智深是好兄弟,对朝廷招安更是不报任何念想,他深知顺从朝廷的下场并不会好,所以在鲁智深功德圆满圆寂之后便留在六和寺一心吃斋念佛,活到了八十岁,也获得了善终。武松一生跌宕起伏,嫉恶如仇的他在经历了许多世事之后,也慢慢看淡了尘世的喧嚣,甘于平淡,明白了宁静致远才能离自己的初心更近。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鲁智深在半夜潮起时顿悟师父智真长老的偈语,修得正果成了佛,他形容自己的一生是:“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鲁智深率性而为,确实杀过不少人,但他并非平白无故去伤害他人,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贵的是他能迷途知返,他能在顿悟之后放下世间所有的东西,孑然一身离开人世间,不带一丝留恋,化身成佛,到了一个真正虚无的空间。武松比起鲁智深更是嗜血成性,他血溅鸳鸯楼,杀了张都监全家十五口,但他敢作敢当,杀了人也在墙壁上写上自己的大名。他本怀着对生活的寄予美好愿望,而生活却给了他无尽的绝望。唯一的亲兄弟被害死,却不能通过官府讨到说法,还得靠自己用前程来换取。对于张都监,他本来以为是遇到贵人相助,但最终迎来的却是一个圈套。一次次面对生活的压迫让武松心如死灰,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他终于明白了放下一切才是一个最好的开始。无尽的杀戮、无穷的尔虞我诈都是让自己深陷痛苦的根源,只有真正的放下所有的欲望,归于平淡才是人生的真谛。也许是为了替自己原先犯下的杀戮赎罪,武松选择在六和寺吃斋念佛,终了一生,得以善终。在这物欲膨胀的时代,往往会使人迷失自我。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叶孤舟,在社会这个充满挑战也充满诱惑的浩瀚无垠的大海之中漂泊着,稍不留意便会迷失方向,驶向了充满诱惑性的漩涡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早已迷失方向偏离了生活的轨道之时,我们应当及时放下“屠刀”,回头是岸。(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水浒传》开辟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并使后世几百年间都遵循了“章回小说”的成规。作者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细致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独特的文学创作才能成就了一部巨作,为世人所叹服。作者在这部巨作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僧道形象只是其诸多形象中的一部分,作者在全书的故事情节的设置上以佛道两教人物为架构,构成一种遁世离俗的生活空幻意蕴,从而使僧道人物在小说的创造中变得更为重要起来。在《水浒传》中僧道人物的身上不仅体现了超凡脱俗的佛道思想,还带有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他们个性鲜明的形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僧道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紧密的要数《金瓶梅》。《金瓶梅》中关于僧道形象的描写甚多,其中不乏直接借鉴《水浒传》中的僧道描写片段。例如《金瓶梅》中对道士吴神仙的服饰打扮“头戴青布道巾,身穿布袍草履,腰系黄丝双穗绦,手执龟壳扇子。”就与《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出场时的形象大体相似。僧道形象在中国古代小说里通常是作为特殊角色而出现的,从魏晋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宋元话本再到明清小说,这一情况不胜枚举。而《水浒传》的问世更是将这种情况推向了高潮,作者开创了一种新的人物塑造方法,为后世在小说人物的塑造方面增添了新的创作参考方向。从佛经道藏内虚构出来的仙佛世界和拥有神异能力的僧道传说,大大拓宽了小说的叙事空间、丰富了故事情节、增加了人物类型,更重要的是有些作者巧借佛道教义,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载于叙事之中,发出人世苍茫的感慨。《水浒传》正是如此,作者以自己对佛道思想独到的见解融入到小说中,借僧道人物一生的经历诠释了遁世离俗、宁静致远的人生箴言。文学作品终归是以人世间的种种事物或作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并加以艺术概括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水浒传》中,作者使用了不少篇幅来展现佛道两教的世俗化,并对宗教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政策系统》课件
- 学校学生管理培训课件
- 病案(历) 保管制度
- 谷电多能互补清洁供暖系统 应用技术规程(报批稿)
- 土建技术培训
- 《汉字的构成》课件
- 《电子支付网上银行》课件
- 圣诞节优惠活动
- 培训行业工作计划
- 大学新教师述职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施工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
- 放射科专科护理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 家政培训讲师课件
- 2024年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与服务合作协议
-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试卷
- 露天矿安全生产年度总结
- 生态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打印版)
- 第七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教学课件
- 安全护理:穿脱隔离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