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述..................................1(一)公众人物..................................................1(二)隐私权的含义..............................................2(三)公众人物的隐私权..........................................21.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含义.....................................22.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特征.....................................2二、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3(一)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3(二)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31.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范围界定不清晰...........................32.新闻自由权保障缺乏有效规制.................................43.公民隐私权维权意识薄弱.....................................4三、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各个权利的冲突........................5(一)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冲突..........................51.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原因.......................52.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表现.......................5(二)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的冲突............................61.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原因.........................62.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冲突的表现.........................7四、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性保护之必要........................8(一)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原因..................................81.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要求.................................82.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的要求.................................8(二)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原则..................................81.兜底保护原则...............................................82.分类保护原则...............................................9五、完善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建议....................9(一)设立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例外规定..........................9(二)构建公众人物隐私与曝光的特许机制..........................9(三)强化侵权惩罚力度,增加犯罪成本.............................9(四)加强新闻行业自律机制.....................................10(五)加强对娱乐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10六、结语.................................................10参考文献.................................................11
论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互联网也越来越成为了人类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部分,而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也极大便利人类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但也就是因为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隐私权越来越得不到保障,公众人物隐私权更是如此。在我国,关于隐私权保护方面还不成熟,对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更是没有提及,所以,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应该受到国家重视。文章先是对公众人物和隐私权的基本概念作出了定义和划分,继而探讨并分析了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公民知情权之间的矛盾,最后又指出了如何健全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立法保护问题。关键词:公众人物;隐私权;新闻自由;知情权
近年以来,公众人物感情生活等隐私被媒体披露的事件屡见不鲜,比如:“王一博李子璇恋情”“华晨宇樊博艺恋情”“何炅与男子牵手过马路”“贾乃亮否认与王子文恋爱”“张子枫和焉栩嘉恋情曝光”等等。就法治视角而言,各种娱乐事件所折射出的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司法保障问题亟待人们的重视和反思。所以,如何完善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述(一)公众人物公众人物也称公共人物,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拥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地位,并产生重大影响,为人们所普遍了解和重视的,并与社会公众切身利益有关的人。一般是以社区认知度、社区影响力,或者能够由此而能获取社会重要的社会利益,并且能较长时间内直接影响社区公众利益等组成公众人物的基本条件,四者缺一不可,并共同反映着公众人物的基本特征。如"网红、演员、艺人、歌星、企业家、领导者、体育运动演员、社会活动家等"。若仅仅是因为某些事件而被社会所了解的人的人,则只属于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度。公共人物有责任尊重和维护好自我价值形象,争取作为道义航行之船压舱石、精神家园守望者、人性的风向标,并作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标准。对于公众人物的界定,中国目前立法上缺乏具体的规范。有研究者指出,公众人物可以包括两种:一是非自愿的公众人物;二是自愿的公众人物。自愿的公众人物是指那种在主观上直接要求甚至放任自己作为公众人物,而在客观上作为公众人物的人,如明星、网红、艺术家等,非自愿的公众人物出名或者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通常并非由自己主观要求或放任的社会后果,而且即使因为一些重大的偶然性介入所引起的[1]。由于巨大的媒体社会价值,与此有关联的人也由于大媒体的宣传,而变成了普通公众名人。确定某个人究竟是不是公众人物,应该考察以下二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他是否具备某种社区认知度,以及能否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二是他在主观上是不是喜欢或渴望成为公众人物。通常,人具备特定的社会知名度并期望成为公众人物。但通常,具备特定的社会知名度并期望成为公众人物的人,都应属公众人物。1
(二)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是私事,是指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而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不愿为他人知晓的个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隐私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空间能够自由支配和控制,不受他人侵犯的一种人格权。根据《中华人民[2]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简单来说,隐私权就是保护我们不想被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的权利,如不想被人知道的日记本、照片、行程信息、手机号码等。(三)公众人物的隐私权1.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含义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就是成为公众人物后所享有的特别隐私权,这主要是指相对于普通自然人而言的公众人物的特别权力,虽然公众人物也可以算作普通自然人的一员,但它区别于普通自然人。公众人物不但具备了公民属性,而且同时也和大众传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这就导致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相对于一般自然人又具有着某些不同的特点私权也存在着相应的特点。[3]。而公众人物作为隐私权的主体特殊性又使得其隐2.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特征(1)公众兴趣性。公众人物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其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4]。(2)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由于公众人物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公众人物的工作、生活、言行举止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甚至构成了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4]。(3)法律保护的限制性。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限制,公众人物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地位,在权利的行使上同样受到限制,在隐私权方面享有的法律保护范围就要比普通公民小,当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法律的天平就要向公共利益倾斜[4]。2
二、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对于我国现在法律规定来说,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方面仍然是空白的,要借助普通人的隐私权保护条例。在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中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保护做了相关规定,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侮辱、诽谤公民。不过该条文中并未提及隐私权,而只是从人格权出发保障了公民隐私权,但是后来的司法解释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认定为侵犯名誉权,是对隐私权保护方面的重要进展,说明了中国法律开始承认并开始对其加以保护。1993年,对于名誉权问题又作出了进一步说明,在这里面也对隐私权保护作出了重申。2001年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做了突破性解释,该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这是我国法律文件中首次出现的将隐私侵权作为一个独立的诉讼,也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明文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来保护,所以该司法解释对中国隐私权法律保护工作具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5]。2010年我国颁布了《侵权责任法》,该法第2条对民事权益进行了列举式的概括,将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与公民息息相关的权利都囊括其中。根据这一法条,隐私权被正式列为一项民事权利,而不是作为一项民事利益被提及,被独立于人格权之外。之后到2021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侵权责任法》废除。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另外,第1033条将侵害隐私权的行为进行了归纳和列举。《民法典》将人格权单独成编并对隐私权进行了明文规定,不但加强了中国对公众隐私权的保护力度,而且填补了中国隐私权含义和法律保护措施上的空缺。(二)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1.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范围界定不清晰隐私权被正式清晰列为独立的权利始于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在3
2017年实施的《民法总则》中再次被提及。而在2021年1月1日新颁布的《民法典》中明确了隐私的定义,列明禁止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即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但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还是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实践中司法人员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侵权案件没有判定的统一标准,而且由于地区差异,各地的司法机关的审判结果也各有不同,很难达到统一。而且,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范围不清晰也会造成现实中处理各种权利之间的冲突的困难。2.新闻自由权保障缺乏有效规制在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障和约束方面,为实现公民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少发达国家都选择了通过对新闻自由的严格监管来实现这一公平的目的。而当前,由于中国媒体娱乐等产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公众人物已经成了这个产业能够快速出现和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在这二方权益的博弈中,摩擦矛盾也就日益凸显,通常表现在中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权利与公众隐私权之间的矛盾上。当一个报道问世以后,不管对或者错,都会对该报道中所包含的公众人物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也主要是负面性的。但往往在人们无法有效消化信息的时候,有关事情的发展也会逐渐发酵。这一方面立法标准的缺位,不仅不利于现代法制环境下新闻传播媒介等业务的健康发展,而且同时也会使得言论出版自由权力的行使和对公众人隐私权益的维护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更多的凸显,这也必将对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产生更大的损害。3.公民隐私权维权意识薄弱出于历史和人文因素,我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认识和维护相当淡漠。我国古代儒家文化尊重人们放弃自我的性格和思维,也导致这种道德规范在合法性的情况下压制了自我发挥的机会。所以,隐私权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负面词语。虽然西方社会在近代以来的影响下稍微转变了我们的权利观念,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隐私权的认识还是比较狭窄。虽然许多人都会了解隐私权的基本定义,即个人隐私,但对于关于家庭状况的一些信息却缺乏准确的了解。此外,中国公众对公众人物的态度,一方面认为公众人物应该向公众披露自己的所有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公众对侵犯公众人物隐私存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这进一步助长了隐私侵权的发生。因而可知,在中国固有的人文土壤下,公共人物的保护权益4
并非没有思想基点,更没有预防及救助途径。三、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各个权利的冲突(一)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冲突1.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原因(1)两种权利在目的上是相冲突的。隐私权立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众有权合理支配、维护并隐瞒自身的个人资料和私密日常生活,以避免其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知情权设置的目的就是保障公众知的权益,公众有权了解并掌握他需要了解的、感兴趣的信息,满足其知识的需求。公众一方面想要了解更多他人的事物,一方面也不想要自身的事物被人了解。因此,隐私权和知情权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矛盾。(2)权利本身产生的扩张性。随着人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其对权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其中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内涵与范围均进行了较大拓展。但是,在整个国家权利体系中,各种权利均有对其”施展手脚”的空间,而这个空间又与相应权利的空间范围是紧紧关联的。倘若对这种权利领域的扩张没有控制,则必然会触及到与之相对应的权利空间的边界,进而对他种权利产生损害[6]。(3)权利的涉它性和排他性。人们有时认为,权利是指要求其他人为或不为某种行为服务的资格。从中可以发现,有的利主体要想实现自己的权益,就必须依靠别人的帮助。即隐私权的实现,必须借助公众对隐私权人隐私的认可来实现。但是,权利主体在实现时总是要排除与自己利益在实质上相对立的存在于同一客体之上的权利的实现[6]。2.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表现去年十月份,钢琴家李云迪因嫖娼行为被北京市朝阳区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官方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了这一案件。官方是否有权向社会通报“李云迪嫖娼”一事,引发了争议。这种争议也是“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社会大众知情权”的争议。主张揭露公共人物嫖娼一事的专家学者则指出:公共人物代表的是国家和社会良好的形象,应该成为社会各界的良好表率,但是当他的个人隐私触及社会公众权益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让普通民众知道情况,这才会更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从而引导产生良性的端正社会风气。“公众知情权”的存在本来就具有对公共人物活动实施监管和控制的含义,假如演员嫖娼、贪官贿赂、艺人5
吸毒这些事情都不允许通报,那还怎么说监管?不主张披露公众人物嫖娼事件的学者则认为:从法律条文出发,并不是规定要进行通报。从法理层面上而言,如果嫖娼行为已经构成了个人隐私,公安机关按照相应规定对当事人作出处分无可厚非,但是不管学校还是同业公会,都无权把这种涉嫌个人隐私的嫖娼行为公诸于众。双方都各据一词,有理有据但我觉得当对待公众人隐私权问题与社会对大众公民知情权产生矛盾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李云迪嫖娼”一事而言,我认为官方有权通报,但不代表某些国家媒体可以对李云迪“示众性羞辱”与“过当性评价”。无论是执法机关还是媒体,都不应该以损害公众人物的名誉、尊严等人格权利为代表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的冲突1.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原因(1)权利本身的特殊性决定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向受众传递真正的受众关注的实际消息,所以,新闻越是客观事实的消息,就越契合报道的规定。而作为媒体以及报道工作人员,必须要求客观事实是其作为报道市场主体所必须追求的现实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最有效途径,不然,对于新闻受众来说,媒体和报道工作人员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不过,并不是一切真实的受众所关注的实际消息都是能够报道的,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消息便是如此。关于公众人物个人隐私的消息,越客观、真实、全面,对其隐私权的影响也就越严重,这也正是大为,隐私权的一种重要特性,也正是隐私权的市场主体都渴望隐私消息“不为人知”,而报道的一种重要特性即是让媒体消息“广为人知”,一种被动、隐藏,一种主动、披露,这两种特性就造成了新闻媒体报道愿望与隐私权保障要求之间的强烈矛盾,这也正是新闻媒体侵害了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另一种主要成因[7]。(2)市场化导致媒体的恶性竞争随着新闻产业的蓬勃发展,关于公众人物的新闻也愈来愈多的见诸于新闻媒体,迎合了社会大众的需要,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新闻媒体对于与公众人物有关隐私的过分干预,也带来了不少争议[8]。而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的从业环境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商界传媒也逐渐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所有商界传媒和所有的任何商界机构那样,都要将获得盈利摆在第一地位,都以利润为首要推6
动力。为赢得更多的听众,竞争也便愈演愈烈,于是众多新闻媒体都竞相作起了“名人菜”。从一个角度上来说,反映了当今新闻媒体在报导内容上的多元化,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对名人隐私的披露也已成了泛滥之势。有些媒介公司为了获得名人隐私的独家新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探取有关消息,又或者利用某些非法途径来满足公民们所谓的“公共兴趣”,这样由于媒介的社会主义市场化而导致相互之间的社会竞争,也是导致二者权利矛盾的另一种客观原因[8]。2.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冲突的表现隐私权重点在于保留个人信息,主要功用就是让人得以了解自身的个人信息,从而限制了他们对私密信息领域的侵入性。新闻自由则具备了发现外部信息并进行吸收传播的主要功用。但如果人们只重视隐私权而忽略新闻自由,隐私权虽然可以获得很好的体现,但新闻传播权利却势必会遭到挤压,如果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缺乏了比较适宜的舆论环境去发掘新闻传播情事,人们也就会缺少了掌握外部信息的渠道,而公民知情权也会遭到了一定的影响。相反,如果人们只重视新闻自由而不重视隐私权保护,就可能发生人虽然能够完全掌握外部的信息,但自身的私密信息安全却无法获得保障的情况。总言之,对于新闻自由与隐私权,我们并没有选择权地只保留它们一个,但唯有如此,方可真正达到对社会的公平。现如今,在网络上自传媒横行,新闻环境更加自由化的今天,情况也越来越复杂,部分新闻自传媒的社区责任淡漠。大众传媒有责任使广大公民快速、正确、全面、完整地掌握与了解新媒介事物,但又不能仅顾及可读性和点击率,把公众人物事件炒得沸沸扬扬,新闻媒体重视宣传自然没错,但重视自由本身并不代表滥用权利。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报道的真实、客观、公允的准则,在谋求报道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作为有操守、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就像《南都娱乐周刊》执行总编谢晓所说的:行使报道自由权必须以不侵犯大歌星的基本隐私权与人格尊严为前提条件,叫做"报道止于秘密进行之处";但同样,政府对演员触及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个人隐私也应予以克减,并受到社会舆论监督,以保证公民消费者知情权。7
四、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性保护之必要(一)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原因1.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要求恩格斯指出:“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隐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应成为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在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遵循的“社会公共利益原则”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个基本准则,因为公共利益代表着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所以通常公共利益的达成就代表着个人利益的达成,但是因为个人利益的多样性,通常公共利益的达成有时候就需要以牺牲个别人的利益为代价限制个人权利与利益的正当理由。2.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的要求[9]。所以,基本公共利益就变成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是众所周知的法理原则。公众人物的特定权力来源于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度,也只有通过持续获取一般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度,公众人物才能持续增加认知度,进而能够获取或者掌握更多的社会关系资源,从而获取一般社会公众所无法获取的特定精神权利或者其他物质权益[9]。相反,如果公众人物的认知度和被关注度下降或者丢失,其获取的权力也就会减少或者丢失。而按照权力与权责相应等的法理规定,如果公众人物由于公共兴趣而获取的较高权力,就相应地需要从私隐权角度对其可能获取的私隐权范围加以限定。所以,公众人物在拥有权力的时候应当让渡部分权益,并相应地的履行受到社区公共监督的权责,即在从社会大众那儿取得了比常人更易于取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权益的时候,贡献了部分隐私权领域方面的权益,以符合社会公民的兴趣和对充分知情的要求。而演艺圈的艺人们在得到了常人所无法获得的天文数字收入的同时,自身也要受到了传媒或者是追星族的关注,而在故私家事中却又无法逃避追星族和狗仔队的追逐而遭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打击,这才是最公正合理的[9]。(二)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原则1.兜底保护原则公众人物隐私权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这个限制也是有一个合理的界限的。8
换言之笔者觉得,一些隐私权空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侵害的,这也是兜底性质的保护空间,在这些区域里,除非当事人明确答应,否则就必须和普通人一样保护。如:搜查、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字、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生活安宁[10]。2.分类保护原则在限制范围方面,由于不同种类的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力不同,还有其工作性质、社会影响力的受众范围不同,建议对不同种类的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分类限制[11]。政治公众人物掌管着公权力,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其职位越高,对社会的影响力就越大,因此对主要是在公共利益相关的部分对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限制。社会公众人物吸引着公众的视线,在文化、娱乐、道德等方面对社会风气有着引导作用,此类型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限制主要是与公众合理兴趣相关的部分。五、完善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建议(一)设立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例外规定当成年人涉嫌行政违法时,法律并不会直接规范其名字、影像是否被全面披露等问题,而只是按照比较宏观的立法规范进行理论引导。需要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在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设定例外性条款,或对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的保障与限制设定专门规定,或另行立法加以规范[12]。(二)构建公众人物隐私与曝光的特许机制一般公众人员不管公务活动还是私人生活都会作用到社会公众利益,尤其是其不良行为会对社会公序良俗产生严重威胁。所以,政府对公众人物的严重违纪、违法、违纪、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等不良行为可探索采取曝光的特许机制,明确赋予并规范社会舆论的披露责任。(三)强化侵权惩罚力度,增加犯罪成本侵犯公众人物隐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律成本低。追踪秘密拍摄的名人的隐私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赢得极大关注,但法律的成本只是杯水车薪。因此,9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娱乐记者或“狗仔队”往往选择冒险。目前,一般分为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与财物损失补偿。补偿力度只是被侵权人受到的实际伤害,不包括惩罚性补偿。因此,国家应加强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并在此赔偿基础上增加犯罪成本。(四)加强新闻行业自律机制随着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媒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媒体在生存压力下出现了恶性竞争,涉及侵权纠纷的事件不断发生,具体到公众人物的相关报道,它们反映在对明星隐私的疯狂挖掘、对人类尊严的损害和对个人生活的侵犯上[13]。这种现状无疑地对媒体提出了新的需求,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机构视频监控安装方案
- 餐饮防灾减灾方案
- 餐饮错峰用餐配送方案
- 智能家居系统空调设备合同
- 多层次施工管理下的大体积砼方案
- 水利工程款收回居间服务合同
- 老旧小区管网改造信息化方案
- 二零二四年度精密仪器搬迁合同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标的为机械零部件加工服务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公司车辆租赁合同模板2篇
- 公司BIM人才管理办法
- 卒中防治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同名166)课件
- 广东新高考选科选科解读课件
- DB14-T 2511-2022研学旅行基地服务规范
- 产假、陪产假、流产假审批表
- 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台账四篇
- CRRT相关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制剂室培训课件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3 除法的验算丨苏教版(共14张PPT)
- 四年级家长会(完美版)
- 帝光公司OEC目标“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