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1-世界现代史-登登_第1页
20170421-世界现代史-登登_第2页
20170421-世界现代史-登登_第3页
20170421-世界现代史-登登_第4页
20170421-世界现代史-登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三现代文明下的东西方世界第1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1917-1945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综述●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第二阶段: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今〕: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开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阶段特征:●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开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1917-1945:①政治: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序幕②经济:两种经济建设模式:一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二是面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③思文: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兴旺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繁荣;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开始出现融合交流的特征1.(2015·福建卷)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反映了(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考向1|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首先要明确出超入超的含义:出超赚钱,入超赔钱。表格信息反映了美国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强,故A正确●

1929~1931年中国对英贸易入超额反映了英国对华贸易的优势下降,B项错误;●中国对法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无法表达法国对华转嫁经济危机,C项错误;●

1919~1921年中国对俄国贸易出超额明显下降,说明在此期间俄国对华贸易并非稳步增长,D项错误。2.(2015·全国卷Ⅰ)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考向1|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根据“退休人员”“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可知,这一法案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也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故B项正确。●

A、C、D三项属于社会生产领域,并非社会保障范畴,可排除。3.(2015·重庆卷)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说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考向1|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从富兰克林·罗斯福首次总统就职演说的内容“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可以判断,此时美国处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中,联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知,此题选择D项。●

B项是对材料的曲解。A项和C项发生在二战时期,不是大萧条时期的产物。4.(2015·江苏卷)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说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说明经济出现复苏●考向1|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材料图片中显示“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导致经济复苏,故D项正确●

1929年经济大危机,胡佛坚持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经济形势恶化,故A项错误;●

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是在1933年,故B项错误;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可知,C项表述错误。1.(当堂检测·2016·淄博质量抽测)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考向1|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胡佛时期针对大危机,实施了国家干预,故材料无法说明其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

同时材料只是局部信息,无法说明其对经济干预是“全面”干预,故B项错误;●比较胡佛、罗斯福,二者都对经济进行了国家干预,故罗斯福借鉴胡佛是可能的,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中心措施●考向知识点梳理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加深;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罗斯福就任总统〔1933年〕2、阶段〔2个阶段〕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⑵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3、内容〔3R〕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救济〔Relief〕4、具体措施〔6个措施〕⑴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⑵调整农业政策⑶复兴工业⑷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5〕保护劳工权利〔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考向知识点梳理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5、评价:目的: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点: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影响: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防止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28年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方案,当时苏联根底十分薄弱,而美国经济繁荣,因此美国未关注。●1932年苏联一五方案提前完成,而此时美国正经历危机,两者比照,引起美国人关注,因此B项正确。●考向2|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

1.(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方案,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给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表述与主题无关,也不符合史实。美国是私有制,因此D项虽正确,但不会吸引美国人。●苏联农业集体化后,虽然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农业并未长足开展,这显然是农民主观因素问题。●由于集体化违背了农民意愿,所以C项正确。●考向2|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

2.(2016·江苏卷)第一个五年方案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通过图示前后比照可知,经济结构改变后,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所有制结构单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战时共产主义并未改变农民个体所有制,A项错误。●考向2|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

3.(2016·浙江卷)以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确实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资产阶级消失不符合B项表述。D项表述与改革前所有制不符合。●因此只有斯大林模式建立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C项正确。●考向知识点梳理考向2|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

5、评价:目的: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点: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影响: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防止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考向知识点梳理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

①外国的武装干预②国内反革命叛乱③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国际形势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

余粮收集制粮食税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取消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实行按劳分配用行政、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利用市场、货币和商品关系来开展生产力稳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考向知识点梳理考向2|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开展:②稳固了工农联盟,也稳固了苏维埃政权。③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稳固了苏维埃政权。消极性:①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③导致政治、经济危机的发生;③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①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②都是在出现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③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④都使苏维埃政权得到了稳固●考向知识点梳理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2.内容:优先开展重工业;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3.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开展的五年方案,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4.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5.评价(1)使苏联能够按照方案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了工业化。(2)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3)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考向知识点梳理考向2|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弊端暴露〔2〕1953斯大林去世,提供契机〔1〕赫鲁晓夫改革未根本打破斯大林模式〔2〕1964年,勃列上台,20世纪60-70年代改革〔1〕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展陷入困境〔2〕1985年,戈尔上台〔1〕扩大集体农庄、国营农场自主权〔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3〕大规模种植玉米〔1〕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1〕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2〕平反冤假错案〔1〕重点改革工业,“新经济体制”〔2〕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放缓〔1〕“加速开展战略”〔1〕“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2〕公开民主〔3〕政治多元,多党制●考向知识点梳理考向2|苏俄(联)经济建设模式—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1〕初期农业有所好转〔2〕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农业再度出现危机〔1〕未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1〕未找到个人崇拜的真正根源重新陷入个人崇拜〔1〕初期,增强综合国力,成为超级大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