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15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15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15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15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1/2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A.澄明之境

B.至善之境

C.智慧之境

D.纯真之境

下一题

(2/2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巫术说的奠基人是()

A.摩尔根

B.达尔文

C.马克思

D.泰勒

上一题下一题

(3/2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要素包括()

A.审美需要、审美想象、审美趣味

B.审美直观、审美想象、审美趣味

C.审美趣味、审美激情、审美需要

D.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上一题下一题

(4/2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荀子所说的君子“以琴瑟乐心”指的是艺术的()

A.教化功能

B.表现功能

C.娱乐功能

D.再现功能

上一题下一题

(5/2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通过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是()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上一题下一题

(6/2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认为游戏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的美学家是()

A.歌德

B.席勒

C.伏尔泰

D.达尔文

上一题下一题

(7/2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关于审美形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美体验的反思性产物

B.审美意义的揭示

C.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昭示

D.审美对象的直接体现

上一题下一题

(8/2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的美学家是()

A.朗吉弩斯

B.博克

C.康德

D.黑格尔

上一题下一题

(9/2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优美

B.崇高

C.中和

D.风骨

上一题下一题

(10/2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

A.痛苦与绝望

B.怜悯与恐惧

C.尊严与自豪

D.悲伤与恐怖

上一题下一题

(11/2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

不可解之会”,这段话涉及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是()

A撼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上一题下一题

(12/2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

A.呈现阶段

B.构成阶段

C.评价阶段

D.鉴赏阶段

上一题下一题

(13/2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意象孕育中所发生的主客体交流的形式特点在于()

A.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知性认知

B.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功利互补

C.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自由状态

D.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利益状态

上一题下一题

(14/2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从历史事实上看,艺术天才是()

A.普遍存在的

B.先天注定的

C.客观存在的

D.根本不存在的

上一题下一题

(15/2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

A.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上一题下一题

(16/2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能够直接引导听众的感觉和想象的音乐作品的标题是()

A.《作品128号》

B.《b小调咏叹调》

C.《月光曲》

D.《A大调练习曲》

上一题下一题

(17/20)单项选择题

第17题

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

A.亚里十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上一题下一题

(18/2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其理论缺陷主要在于()

A.将美等同于美感,又把美感进一步泛化为情感

B.把美与善混为一谈

C.将美育沦为德育的手段,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D.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

上一题下一题

(19/2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上一题下一题

(20/2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美育的实践基础是()

A.社会实践

B.审美活动

C.艺术实践

D.道德活动

上一题下一题

(1/5)多项选择题

第21题

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不足在于()

A.切断了与主体现实情感的联系

B.脱离了人类的具体实践

C.脱离了社会的历史发展

D.脱离了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上一题下一题

(2/5)多项选择题

第22题

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

A.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B.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生过程

C.人类超越原发的自然需要的过程

D.人类意识由自我性转化为社会性的过程

E.人类产生道德观念的过程

上一题下一题

(3/5)多项选择题

第23题

以下关于艺术接受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接受者在艺术的形式符号暗示和引导下进行的

B.有接受者主体性的参与

C.是接受者重建艺术意象的过程

D.是一种被动的理解活动

E.是重现创作者创造时心中的艺术意象

上一题下一题

(4/5)多项选择题

第24题

美育的基本特点在于()

A.诉诸感性

B.潜移默化

C.能动性

D.受动性

E.广阔性

上一题下一题

(5/5)多项选择题

第25题

美学史上关了美育的主要观点有()

A.美育是人格教育

B.美育是感恩教育

C.美育是情感教育

D.美育是艺术教育

E.美育是生命教育

上一题下一题

(1/4)名词解释题

第26题

意象的结构

上一题下一题

(2/4)名词解释题

第27题

劳动说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3/4)名词解释题

第28题

审美形态的生成性

上一题下一题

(4/4)名词解释题

第29题

艺术品的开放性

上一题下一题

(1/5)简答题

第30题

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上一题下一题

(2/5)简答题

第31题

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上一题下一题

(3/5)简答题

第32题

简述艺术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关系。

上一题下一题

(4/5)简答题

第33题

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

上一题下一题

(5/5)简答题

第34题

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史上的意义。

上一题下一题

(1/2)论述题

第35题

为什么说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试举例说明。

上一题下一题

(2/2)论述题

第36题

试以具体的艺术作品为例,说明审美感知的完形特征。

上一题交卷

交卷

答题卡

答案及解析

(1/2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A.澄明之境

B.至善之境

C.智慧之境

D.纯真之境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是惊异、体验和澄明。只有在澄

明之境中,审美活动才真正实现和完成,因此审美体验最终将把人引向澄明之境。

下一题

(2/2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巫术说的奠基人是()

A.摩尔根

B.达尔文

C.马克思

D.泰勒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巫术说是20世纪在西方颇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和审美发生理论,其主要依据来

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关于原始文化的学说,泰勒最早奠定了巫术说的理论基础。

上一题下一题

(3/2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要素包括()

A.审美需要、审美想象、审美趣味

B.审美直观、审美想象、审美趣味

C.审美趣味、审美激情、审美需要

D.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4/2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荀子所说的君子“以琴瑟乐心”指的是艺术的()

A.教化功能

B.表现功能

C.娱乐功能

D.再现功能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艺术有载道说(或教化说)和娱乐说。娱乐说可分为“自

娱”和“娱人”。“以琴瑟乐心”是说音乐的娱人特性。

上一题下一题

(5/2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通过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是()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

来创造新的世界;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兴象是把主体熔铸于

世界中,满足于世界的“自相”。

上一题下一题

(6/2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认为游戏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的美学家是()

A.歌德

B.席勒

C.伏尔泰

D.达尔文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

的一种主要标志。

上一题下一题

(7/2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关于审美形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美体验的反思性产物

B.审美意义的揭示

C.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昭示

D.审美对象的直接体现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审美形态是在审美体验基础上对审美活动进行的反思和总结,不是对审美对象

的直接体现。

上一题下一题

(8/2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的美学家是()

A.朗吉弩斯

B.博克

C.康德

D.黑格尔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专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

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大、无比有力和无法把握,这些对人有巨大威胁的对象是人难以

抗拒的。

上一题下一题

(9/2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优美

B.崇高

C.中和

D.风骨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0/2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

A.痛苦与绝望

B.怜悯与恐惧

C.尊严与自豪

D.悲伤与恐怖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惟有“一

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上一题下一题

(11/2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

不可解之会”,这段话涉及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是()

A撼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

特点,题干中的话抓住了艺术作品意义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上一题下一题

(12/2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

A.呈现阶段

B.构成阶段

C.评价阶段

D.鉴赏阶段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3/2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意象孕育中所发生的主客体交流的形式特点在于()

A.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知性认知

B.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功利互补

C.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自由状态

D.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利益状态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意象从根本上说都是主、客体的交融、契合,主体心理进入了审美自由状态时

意象才能得到最好的孕育。

上一题下一题

(14/2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从历史事实上看,艺术天才是()

A.普遍存在的

B.先天注定的

C.客观存在的

D.根本不存在的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5/2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

A.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美学家在划分艺术类型的时候,大致根据以下三种标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第三种标准是一种存在论或本体论的

观点,比较合理。

上一题下一题

(16/2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能够直接引导听众的感觉和想象的音乐作品的标题是()

A.《作品128号》

B.《b小调咏叹调》

C.《月光曲》

D.《A大调练习曲》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7/20)单项选择题

第17题

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

A.亚里十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8/2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其理论缺陷主要在于()

A.将美等同于美感,又把美感进一步泛化为情感

B.把美与善混为一谈

C.将美育沦为德育的手段,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D.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一方面过于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另一方面限制以至遥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

上一题下一题

(19/2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孔子将礼、乐并重,将乐的感化放在人的最高境界造就的位置上,与礼相辅相

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上一题下一题

(20/2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美育的实践基础是()

A.社会实践

B.审美活动

C.艺术实践

D.道德活动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5)多项选择题

第21题

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不足在于()

A.切断了与主体现实情感的联系

B.脱离了人类的具体实践

C.脱离了社会的历史发展

D.脱离了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参考答案:ABC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有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

味的形式,陷入了形一式主义和神秘主义。因此排除选项E。

上一题下一题

(2/5)多项选择题

第22题

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

A.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B.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生过程

C.人类超越原发的自然需要的过程

D.人类意识由自我性转化为社会性的过程

E.人类产生道德观念的过程

参考答案:A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

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人类逐渐超越自己原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

会文化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因此,选AC。

上一题下一题

(3/5)多项选择题

第23题

以下关于艺术接受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接受者在艺术的形式符号暗示和引导下进行的

B.有接受者主体性的参与

C.是接受者重建艺术意象的过程

D.是一种被动的理解活动

E.是重现创作者创造时心中的艺术意象

参考答案:AB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艺术接受者要获得意象需要靠自身的主体意识活动去生成,艺术接受是接受者

主动的活动,排除D。接受者在解读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

重建意象,艺术接受者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艺术接受无法重现创

作者创造时心中的艺术意象。

上一题下一题

(4/5)多项选择题

第24题

美育的基本特点在于()

A.诉诸感性

B.潜移默化

C.能动性

D.受动性

E.广阔性

参考答案:AB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5/5)多项选择题

第25题

美学史上关了美育的主要观点有()

A.美育是人格教育

B.美育是感恩教育

C.美育是情感教育

D.美育是艺术教育

E.美育是生命教育

参考答案:AC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4)名词解释题

第26题

意象的结构

参考答案:(1)意象由意与象两个方面构成。

(2)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念等。

⑶象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够为感官直接感受的表象。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2/4)名词解释题

第27题

劳动说______

参考答案:(1)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

(2)系统阐发这一理论的美学家是普列汉诺夫。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3/4)名词解释题

第28题

审美形态的生成性

参考答案:(1)审美形态是历史地生成的,任何审美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中

产生的。

(2)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审美形态的内涵是随着其人生境界的完善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4/4)名词解释题

第29题

艺术品的开放性

参考答案:(1)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

艺术品。

(2)另一方面,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审美特质。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1/5)简答题

第30题

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参考答案:(1)惊异、体验、澄明乃是审美主体三个主要的存在环节,是在审美活动中生

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

(2)惊异把客体对象从世俗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并使主体成为审美主体。

⑶体验是主体在审美中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