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教案+导学案+预学案+活动卡+教学实录+课时测评+课外拓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10/21/wKhkFmZLh1iAV6cBAAHGcWENgyo858.jp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教案+导学案+预学案+活动卡+教学实录+课时测评+课外拓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10/21/wKhkFmZLh1iAV6cBAAHGcWENgyo8582.jp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教案+导学案+预学案+活动卡+教学实录+课时测评+课外拓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10/21/wKhkFmZLh1iAV6cBAAHGcWENgyo8583.jp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教案+导学案+预学案+活动卡+教学实录+课时测评+课外拓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10/21/wKhkFmZLh1iAV6cBAAHGcWENgyo8584.jp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教案+导学案+预学案+活动卡+教学实录+课时测评+课外拓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10/21/wKhkFmZLh1iAV6cBAAHGcWENgyo85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丁香结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散文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
丁香花的幽雅、香甜。作者由丁香结展开联想,开始了对人生的体悟。本单元的
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单元学
习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体会作者从多角度、多感官描写
丁香花,从而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丁香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图片引入
1.课件出示下面几种花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牡丹、莲花、菊花、梅
花、松柏等。
引言: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被赋予某种品格。象征富贵的牡丹,高洁
纯净的莲花,坚强乐观的梅花,坚贞不屈的菊花,毅然挺立的松柏。丁香,作者
又赋予了它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欣赏图片导入,引入创设的情境。在感受其他花草树木的象
征意义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设下疑问,为理解新的
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圈出不理解的词
语。
2.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
缀满朦胧幽雅伏案笨拙
单薄模糊花蕾恍然愁怨
宅院浑浊参差眼帘照耀
文思梦想迷蒙衣襟顺心
平淡
3.重点指导“幽”“薄”的写法。
幽:共九笔,第一笔为竖,第一笔写得稍长一些,第八笔竖折起笔稍矮。整
个字左右匀称。
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第八笔是竖。整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
紧凑一些。“什”要写得宽一些,“甫”写得小一些,“寸”要支撑住上面的
“甫”。
4.理解重点词语。
朦胧:不清楚;模糊。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通过自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同时,理解重点词语,重点指导易错难写的字。把练习写字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划分结构,理清脉络。
第1-3自然段:从颜色、形状、气味多角度描写丁香花。
第4〜6自然段:由诗句和雨中的丁香花想到丁香结,感受到人生的乐趣。
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这
四幅丁香图。
课件出示:①城里丁香花图,②城外丁香花图,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
④雨中丁香图。
4.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画出描写优美的诗句。
5.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其他同学听£
对于找到的优美语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
路,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喜欢的语句,能够对优
美的词句有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读词。
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参差眼帘
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模糊花蕾
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
2.回顾课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与丁香相关的图片。(①城里丁香花;
②城外丁香花,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3.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品悟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美感,
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回顾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交代本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
感受语言美感的兴趣。
二、品析丁香花特点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
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归纳。(作者是从丁香花的形状、颜色、气味三
个方面来描写丁香花的。)
3.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析。
重点语句一: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
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丁香的美?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探出”“窥着”都是描写人的神态
和动作的,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刻画出丁香花的娇俏灵动、惹人怜爱。
此外,还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的小巧、繁密、耀眼
的特点。)
(2)出示丁香图片,指导朗读。
重点语句二: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
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
辨出,这是丁香。
(1)找出描写丁香的词语,再仔细读读句子,说一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
效果?
(引导学生关注“十数棵”“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淡淡的幽雅的甜
香”这些词句,作者从颜色、数量、姿态、气味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赋予了
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芬芳、可爱的品格。)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重点语句三: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
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照耀”一词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花与
人的联系之深,将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表达出来。)
(2)指导朗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花对作者的影响。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品悟丁香花的特点,感受作者赋予丁香花的品格。
在品析、朗读中,体会丁香花的可爱之处。
三、解读丁香结情怀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
2.了解丁香结的本义。
课件出示盘花扣的图片和重点语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
襟上的盘花扣。”
3.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1)出示课文中引用的诗句,指导朗读诗句。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2)体会丁香结在古人心中的意象。(古人发现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苞,
极似人的愁心,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表示愁思的一种情结。)
(3)理解重点语句:“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
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
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①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读一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丁香的美丽、高洁、愁
怨在雨中形神毕现。将丁香结化入雨中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
人。)
4.作者对丁香结有什么态度?
(1)出示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
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⑵,工查结;引发工作置对人生氨隹的.思考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
解。(人生如丁香一样美丽芬芳,也像丁香一样有解不开的愁怨,因为每个人都
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成了又有一件,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困
难与挫折。
(3)小结:作者赋予丁香结新的含义,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表达了作
者对困难忧愁无惧无畏、平常心看待的品格。
5.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先写“丁香花”,后写“丁香结”?(由“赏花”
到“悟花”,借物抒情,将自己对生活的小体会、大感悟融入眼前的丁香花中,
深化主题。)
设计意图:品读重点语句,由丁香结的本义到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感受作者豁达、积极、从容的人生态度。
四、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出示阅读链接中的诗句,配乐指导朗读。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一一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一一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一一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一一李璟《摊破浣溪沙》
2.小练笔。
(1)课件出示小练笔要求: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
发挥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2)展示小练笔,共同评议。
3.总结全文。
本文展现了作者看到的城外、城里和自己家中的丁香花,由古人诗词联想到
丁香结并悟出丁香结的说法,最后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显露了作者对人生的洒脱。
设计意图:在拓展丁香结的相关诗句中深入体会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
进行小练笔,提供语用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板书设计
[颜色美
丁香花,•5姿态美
〔气味甜香>正视生活挫折
丁香结,》人生充满乐趣
‘古人眼中一一解不开的愁怨
丁香结,
.作者眼中一一豁达乐观
教学反思
教学中,努力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品析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引导
学生关注作者是从描写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的角度来写的,从而启发学生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是什么颜色的,
有什么气味。在阅读理解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对如何联想到生活中的事物的
方法进行指导。学生能够由课文中的丁香花想开去,联系到了其他花,阅读方法
得以运用。在感悟古人眼中丁香结的愁怨时,在理解作者眼中丁香结的积极豁达
时,学生的思想变得深刻,体会了丁香结中的象征意义,也有了更多的个性化解
读。
2丁香结
导学案设计
课题丁香结课型新授课
1.会写“缀、幽”等11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教学目标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丁香花中蕴含的情感。
3.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来描写丁香的方法,联想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的颜色、气味。
1.理解作者借物抒发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2.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一种植物。
1.制作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收集有关丁香的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诗歌导入,导1.出示丁香花图片,教师诵1.欣赏《雨巷》,体会其中的情欣赏诗歌后,可以使学生
入新课(用时:3分读戴望舒的《雨巷》。感C谈一谈诗歌中丁香给自己留
钟)2.作者简介。2.了解作者及作者的写作特点。下的印象。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词语,检测字词掌握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互
情况。相检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感缀满幽雅伏案笨拙2.读准词语:同桌互读、组内赛强调“缀”是翘舌音;
知内容(用时:6分单薄模糊花蕾衣襟读。"拙"读zhuG,不读zhu6;
钟)恍然愁怨3.分自然段读文,不丢字,不添“薄”在本课读b6。
3.指名分段读文。字,不重复。
4.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4.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了什么内容。
1.细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
解作者是从颜色、香味、姿态等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
角度来写丁香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从多
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三、再读课文,梳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丁香的优角度体会语句的优美,如:抓
2.指导学生画出描写丁香的
理层次(用时:8分美的语句,可以在旁边批注自己住了丁香的颜色、姿态、气味
优美的句子。
钟)的感受。描写的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
3.小组里交流自己所画的句
3.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句句子等。
子。
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
子。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比1.交流描写优美的句了、说•说1.在汇报优美的句子时,引导
四、全班交流,赏较优美的句子,谈一谈自己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优美。学生说出这个句子是从哪个
析美感(用时:15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1)交流描写丁香颜色的重点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说出描
分钟)句:“城里街旁……丁香花。”写优美的原因。
从“雪白”中体会美。
(2)交流描写丁香姿态的句子:2.学生说完理解后,就引导学
“有的宅院……回头望。”“月生带着理解读一读相关的句
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体子。
会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好
2.结合图片,指导朗读。处。
(3)交流描写丁香气味的句子:
“还有淡淡……这是丁香。”体
会丁香的芳香。
2.有感情地朗读,配乐朗读。
1.出示词语,学生练习抄写1.练习抄写词语,把词语抄写正
五、总结全文,练词语。重点指导“缀、幽、确。
提醒学生把字写得端正、
习书写(用时:8分薄”的写法。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积累
美观.,注意写字姿势。
钟)2.摘抄优美的句子。本上。
3.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熟练。3.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回顾内容,导1.回顾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1.作者是从颜色、姿态、气味等
入新课(用时:3分写丁香的。方面来描写丁香的。可以借助图片来引导回忆。
钟)2.导入新课。2.齐读课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由作者
1.引导学生说出联想到的其所写的丁香花想开去,联想到哪学生在说植物的特点时,
二、落实要素,联他植物。些植物?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学习
想训练(用时:182.说一说联想到的植物的颜2.尝试从不同角度说出所想到作者的方法将特点写具体,如
分钟)色、气味、姿态。的植物的特点。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3.课件出示小练笔。3.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使用优美的词语。
细一些。
1.画出课文中引用的诗句,读一
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体会丁
1.体会古人眼中丁香结的含香结中蕴含的惆怅与忧愁。
在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的
义。2.读一读“结,是解不完的……
三、感悟象征,深看法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作者
2.结合课文最后一句,理解味了吗?”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化认识(用时:12的观点,再结合实际来理解,
作者眼中的丁香结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
分钟)从而感受到,面对挫折与不顺
3.引导学生联想其他有象征解。
心,我们也应豁达、乐观。
意义的植物。3.说一说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
物。(正直的竹,高洁的莲,顽
强的梅花等。)
1.把描写丁香的诗句摘抄在积
1.摘抄描写丁香的诗句。
四、积累摘抄,朗累本上。交流其他有关花的诗句
2.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其他花
读背诵(用时:7分2.小组里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时,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
的诗句。
钟)关其他花的诗句。花中包含的情感。
3.积累背诵。
3.练习背诵。
2丁香结
学生预学案设计
课题丁香结时间建议10〜15分钟
1.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熟读课文
2.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1.读一词汴星口的两个•多节f字,把它彳1'J在文中的读音用“■J”选出来。
舀溥(bbba□)参茬(cha:1)
2.工整it2抄至萍课的生与二,并写出该:音。
缀拙幽恍雅
————
预习字词
3.读课文,试着理解下面的词语,并选词填空。
预学内容恍然模糊单薄幽雅笨拙
(1)那个小山村环境(),村民善良纯朴,简直像一个世外桃源。
(2)他穿着()的衣服,在叫卖着:“烤红薯喽,烤红薯喽……”
《丁香结》是作家____________的一篇散文,作者以_____________象征生活中解不开
内容感知的愁怨。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_____________也是解不完的。
否则就太平淡无味了。这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资料搜集搜集宗璞的相关资料。
1.课文第1〜3自然段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阅读质疑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2丁香结
学生活动卡设计
默读课文,想一想:
活动内容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不同角度关键词语“我”的体会
颜色
姿态
香气
对“我”的影响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
★活动建议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丁香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结合重点语句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丁香花的,谈谈自
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
2丁香结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体会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丁香特点的写法(教学重点)
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丁香的呢?
生:“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
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在这句中,作者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雪
白”“顿使人眼前一亮”突出了丁香花颜色雪白的特点。
师:丁香花的颜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丁杳花的姿态写得惟妙惟肖,写
出了丁香花的可爱之处。如“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把丁香花比喻成小星星,
说明丁香花很多。“探出”“窥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丁香花的可爱之
处写得活灵活现。
师:你关注了作者使用的修辞方法。修辞方法使描写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生:“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这句话写得多妙哇!作者巧妙运用“潇
洒”“朦胧”等词语把丁香的姿态写得很生动、形象。
生:“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
丁香。”作者描写了丁香的香味。''淡淡的”“幽雅的”突出了丁香气味的特点。
师:你找到了描写丁香气味的句子。
师:作者不仅从多个角度描写了丁香花,还写了丁香花对作者的影响。你找
到这样的句子了吗?
生:“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
文思和梦想。”“照耀”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又写出了丁香花对作者
的鼓舞。
师:是呀!因为喜欢,所以作者从多角度去描写;因为喜欢,所以融入了作
者的万般情感。也正因为如此,这丁香花对作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在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多角度描写丁香花的句子。引导学
生关注写法,学习从不同方面来描写植物。在感悟花对人的影响这一方面时,教
师做了引导,引导学生抓住“照耀”一词来体会花对人的影响。在小结与评价中,
教师始终围绕作者的写法进行评价,使学生思考与回答都有方向。
2丁香结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看拼音,写词语。
dianzhuitian
benzhuohu
二'写出同音字。
[hudng]()然)话()眼
[you]()香)长()愁
三'词语填空。
1.“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中“格外”的近义词有一
,用“格外”和其他词语进行搭配,可以说:格外一、格外
2.像“断断续续”这样AABB式的词语还有:
句子模块
四、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
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读了这句话,我知道了丁香的形态是-这句话运用了和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丁香的样子。
2.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
和梦想。
这句话写出了丁香对作者产生的影响是,从
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丁香的之情。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用加点词写句子)
读写模块
五、(一)课内阅读。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住"乌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
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
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怯色,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
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
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
淡无味了吗?
1.从选文中找出描写丁香结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
2.给选文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以()
A.用什么。B.为什么。C.在哪里。
(2)恍然()
A.形容忽然醒悟。B.精神不集中。
C.听得不清楚。
3.为什么丁香被称为丁香结?()(多选)
A.丁香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B.丁香结的叫法从古代就有,是古人发明的。
C.丁香结的叫法好听,能打动人心。
D.丁香好像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就像人们心中解不开的结一样,让人印象
深刻。
4.选文中最后一句话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二)课外阅读。
梅花魂(有删改)
陈慧瑛
①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
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②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
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的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
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
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
什么稀罕的呢?
③后来,我听妈妈说要带我一起回国。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说:“外公,
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
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
宝贵的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齿圆锯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电力系统优化改进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汽轮机叶片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5G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投资合同
- 锅炉燃烧器扩散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智能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合同
- 齿轮液压泵采购申请报告
- 2025年牙科诊所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平行进口车汽车音响改装与销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农场自建房购置合同范本3篇
- 社会儿童福利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4春苏教版《亮点给力大试卷》 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有答案)
- 《Python编程基础与应用》面向对象编程
-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完全解读
- 专题2-2十三种高考补充函数归类(讲练)
- 三年级英语上册整册书单词默写表学生版(外研版三起)
- 六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完整版)
- 高三数学开学第一课
-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 云南省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地图行政区划市县概况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