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解析版)_第1页
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解析版)_第2页
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解析版)_第3页
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解析版)_第4页
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1959年古人类学家根据发掘出来的头骨化石复原的某原始人类头像。这一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答案】C【解析】根据课本北京人的相关内容以及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生活在约70--2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一带,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懂得保存火种,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图片没有涉及,排除A项;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图片没有涉及,排除B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会人工取火,图片没有反映,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A.能够饲养家畜 B.广泛使用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从事农业生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可知,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已经懂得烧制黏土、建造房屋,这说明该遗址居民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C项正确;能够饲养家畜,广泛使用磨制石,从事农业生产等,都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材料未体现这些,排除ABD项。故选C项。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先民中从事这一“活动”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答案】C【解析】由材料“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可知,这是对栽培谷物等农业种植方面的描述,据此分析,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C项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等为生,没有从事原始农业生产,排除ABD项。故选C项。4.(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接近现代的栽培稻。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

)A.懂得人工取火 B.人工栽培水稻C.饲养多种家畜 D.使用铁制农具【答案】B【解析】据题干“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接近现代的栽培稻。”可知,河姆渡原始遗址出现大量的稻谷说明河姆渡人已经掌握人工栽培水稻的技术,B项正确;人工取火、家畜饲养与水稻种植无关,排除AC项;铁制农具最早使用是在春秋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下列选项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住宅是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河姆渡人的生活特征符合题干“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描述,D项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处在旧石器时代,未从事农业生产,排除ABC项。故选D项。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其制陶工艺最具特色。在对城子崖遗址首次发掘中,出土的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

)A.彩陶 B.红陶 C.灰陶 D.黑陶【答案】D【解析】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龙山村东北,巨野河东岸、胶济铁路的北侧,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100年。在遗址内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之为“黑陶文化“,后以遗址命名为“龙山文化“,现在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D项正确;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黑陶,不是彩陶、红陶、灰陶,排除ABC项。故选D项。7.(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和所学可知,尧因舜“孝”进行推荐,后来舜继尧位,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位子的传递方法禅让制,A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B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C项,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8.(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可见分封制以同性贵族为主体,有利于巩固西周“家天下”的统治,有利于巩固西周疆土,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等级制度,排除B项;实现富国强兵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西周的民族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9.(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在创造这种文字时,最早使用的方法是(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属于象形造字法,A项正确;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但是最早使用的方法是象形,排除BCD项。故选A项。10.(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手工业是人类第二次大分工的产物,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下列史料中可以实证材料观点的是(

)A.河姆渡猪纹陶钵B.司母戊鼎C.曲辕犁D.汝窑瓷器【答案】B【解析】据题干“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铸造于商代,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B项正确;河姆渡猪纹陶体早于商周时期,排除A项;曲辕犁是唐朝改进的生产工具,排除C项;汝窑瓷器属于宋朝,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鲁国国君心中,齐、晋、楚三国地位高于周王室,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齐、楚、晋等大国地位开始崛起,分封制失去了对诸侯的有效约束,这使得一些势力弱小的诸侯国弃周天子转而投靠诸侯大国,体现了周王室地位衰落,A项正确;“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不是朝觐周王减少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投靠诸侯大国,可见齐国、晋国和楚国实力上升,但是无法判断鲁国成为春秋时期霸主,排除C项;周王是天下共主,朝觐周王与是不是宗亲无关,依据分封制,鲁王每年都要朝觐周王,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山东济南莱芜区钢城区·统考中考真题)1.春秋后期,在今济南市莱芜区境内发生了一场著名战役。当时鲁国采取敌疲我打的战术,以弱胜强打败齐国。该战役是()A.涿鹿之战B.长勺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考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需要考生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B项正确;涿鹿之战是指史前时期炎黄部落与蚩尤之间的大战,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排除C项;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此战中项羽打败秦军主力,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运用所学知识用排除法分析作答。13.(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C.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D.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答案】A【解析】据题干“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可知,考古发掘与古书记载相互印证,A项正确;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从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下图)。这为研究古代货币提供了(

)A.文献史料 B.图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实物史料【答案】D【解析】据题干“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下图)。”结合所学可知,刀币铸造模具属于实物史料,D项正确;文献史料主要是史书记载,排除A项;图像史料主要是照片资料,排除B项;口述史料是历史亲历着对历史史实的陈述,排除C项。故选D项。15.(2023·山东济南莱芜区钢城区·统考中考真题)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一系列变法措施中,与“平斗桶权衡丈尺”相关的是()A.确立县制B.统一度量衡C.奖励军功D.废除井田制【考点】商鞅变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需要考生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平斗桶是计算容积的衡器,权衡是计算重量的衡器,丈尺是计算长度的衡器,因此反映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B项正确;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排除A项;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排除C项;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答案】B【解析】根据“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为富国强兵,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统一度量衡。在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制定秦律,明法令。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B项正确;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与“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内容不符,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汉化措施,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北宋时期进行王安石变法,与“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7.(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9月26日至28日,山东曲阜迎来了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本届论坛在儒学圣地、孔子故里探讨文明交流与互鉴,更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未来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体现孔子思想的是(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为政以德,A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A项。18.(2023·山东济南莱芜区钢城区·统考中考真题)3.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如图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王室衰微 B.春秋争霸 C.百家争鸣 D.民族交融【考点】百家争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需要考生掌握百家争鸣的含义及代表人物。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材料中人物都是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王室衰微、春秋争霸、民族交融,排除ABD项。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19.(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段话主要蕴含了(

)A.赏罚分明的理念 B.无为而治的观念 C.为政以德的思想 D.变革进取的精神【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可知,材料意思是说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倡导变革进取,材料中没有体现赏罚分明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倡导变革进取,材料中没有体现无为而治的观念,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倡导变革进取,材料中没有体现为政以德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所以材料描述的是秦始皇,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项正确;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排除B项;世袭制是夏朝首创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1.(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下列物品属于(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图像史料 D.口述史料【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分析图片可知,秦半两、铜权、铜量和秦空心砖都属于真实存在、可以亲眼见到的文物,属于实物史料,A项正确;文献史料的主要展现形式是文字,图像史料的主要展现形式是图片,口述史料的主要展现形式是亲历者口述下的录音等,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汉武帝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土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削弱王国势力 B.加强君主权力 C.改善财政状况 D.提升儒学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土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可知,汉武帝改变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丞相由皇帝亲自擢选也能加强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意在削弱贵族政治,加强君主权力,B项正确;削弱王国势力是通过实行推恩令进行的,不符题意,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方面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23.(2023·山东莱芜区钢城区·统考中考真题)4.为解决“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不足以禁”的问题,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推行的“新财经”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B.统一铸造五铢钱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派兵北击匈奴【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重点掌握汉武帝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B项正确;为彻底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继位后,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排除A项;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排除C项;在军事上,汉武帝派兵北击匈奴,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24.(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 B.平定七国之乱C.兴办太学 D.确立察举制【答案】A【解析】据题干“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统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最终解决了这一威胁中央的王国问题,A项正确;平定七国之乱是在汉景帝时期,而不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兴办太学是为了进一步推行儒学,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与解决诸侯王势力问题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是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与解决诸侯王势力问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5.(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实行推恩令最大的影响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皇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排除A项;高祖刘邦和吕雉对西汉的治理,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秦始皇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2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讲到:“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班勇出使西域【答案】A【解析】张骞通西域是汉武帝派遣张骞从长安出发,探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它打通了内地与西域乃至地中海的联系,历史上称之为“凿空”。由材料“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凿空之旅”,可知指张骞通西域,A项正确;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和班勇出使西域发生在东汉,晚于张骞通西域,排除BCD项。故选A项。27.(2023·山东济南莱芜区钢城区·统考中考真题)5.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中国的新疆地区,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材料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A.原因B.路线C.目的D.意义【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历史影响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主旨。根据“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中国的新疆地区,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可知,季羡林先生认为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四大文化体系在新疆地区的交流,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丝绸之路的原因、路线、目的,排除ABC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历史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8.(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图书反映的主要历史人物,具有坚强信念和开拓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主要贡献是(

)A.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 B.使中国丝绸由海路运到欧洲C.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D.使西域正式归属了中央政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张骞出使西域”可知,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C项正确;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但并没有实现,排除A项;张骞出使西域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排除B项;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使西域正式归属了中央政权,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9.(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

)A.西汉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 C.元朝形势图 D.明朝形势图【答案】B【解析】根据“魏、蜀、吴”和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鼎立形势图。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B项正确;西汉、元朝、明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魏、蜀、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30.(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能证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的是(

)A.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B.江南地区的开发C.前秦东晋淝水之战 D.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还有就是人民的辛勤劳作,这证明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辛勤劳动的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B项正确;西晋之所以能够灭吴统一全国,一则是顺应了历史统一的大趋势,二则是西晋整体实力远远超过东吴,前秦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主要是因为苻坚的骄傲自满和东晋的战略得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这证明国家政策可以促进民族交融,ACD三项中的历史无法证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1.(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这段文字评述的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晋武帝 D.北魏孝文帝【答案】D【解析】据题干“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因此,材料评述的是北魏孝文帝,D项正确;汉高祖、汉文帝、晋武帝都是汉族政权的皇帝,而“去夷即华”强调的是少数民族政权,排除ABC项。故选D项。32.(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汉文帝以德化民 B.汉武帝独尊儒术C.光武帝释放奴婢 D.孝文帝改用汉语【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和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等内容,D项正确;题干中的“魏主”为北魏孝文帝,排除ABC项。故选D项。33.(2023·山东济南莱芜区钢城区·统考中考真题)6.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是“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如图所示为()​A.牧野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考点】赤壁之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观地图中的信息“赤壁”“孙权、刘备军”“曹操军”可知,这反映的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符合题意;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末年,排除A项;官渡之战的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排除B项;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和前秦之间,排除D项。故选:C。注意对地图的解读,掌握赤壁之战的时间、经过及其影响等知识。34.(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顾指。”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的描述。这次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之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阿坚”“谢公”“4世纪”“以少胜多”,结合所学可知,“阿坚”指的是前秦君主苻坚,“谢公”指的是东晋一方的总指挥谢安,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发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战,C项正确;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郾城之战发生在1139年,均与“4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35.(2023·山东济南莱芜区钢城区·统考中考真题)7.《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该书的作者是()A.张仲景B.贾思勰C.祖冲之D.宋应星【考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B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排除A项;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排除C项;明朝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1.(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在长期的劳动中,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从而进化成了‘人’。”这里的“进化”应发生在(

)A.旧石器时代 B.河姆渡文化时期 C.半坡文化时期 D.尧舜禹时代【答案】A【解析】根据“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时期,早期人类会制作工具和使用火,A项正确;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时期过定居生活,会种植农作物,排除BC项;尧舜禹时代不是早期人类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A.化石 B.遗址 C.传说 D.文字【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化石,远古时代的化石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项正确;“遗址、传说、文字”都不是主要依据,排除BCD项。故选A项。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榫卯(sǔnmǎo),是利用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木构件工艺(见下图)。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榫卯木构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

)A.制作精美玉器 B.制作青铜农具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榫卯木构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建造干栏式房屋,C项正确;榫卯木构件不能制作精美玉器,排除A项;河姆渡人没有进入青铜时代,排除B项;半地穴式房屋为半坡人居住,排除D项。故选C项。4.(2022·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农耕经济的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靠的证据是(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神农尝草的传说 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答案】B【解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可以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生活在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项正确;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A项;神农尝草的传说属于传说,真实性有待考究,排除C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没有体现“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5.(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灰烬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答案】B【解析】据材料“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并结合所学可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印证了当时的河姆渡人已经能够种植稻谷,B项正确;周口店遗址出土的灰烬只能证明它可以应用火,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证明了汉谟拉比时期法典的真实性,但不能证明其驯化了植物,排除C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证明其能冶炼青铜器,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半坡人,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因此采用半地穴式房屋,D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建造房屋,住在山洞里,排除AB项;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排除C项。故选D项。7.(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关于夏王朝的建立时间,以下不同的表达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史前时期 B.旧石器时代C.约公元前21世纪 D.距今约2070年【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是约公元前21世纪,C项正确;史前时期指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排除A;旧石器时代指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排除B项;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4092年,排除D项。故选C项。8.(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古时《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B【解析】古时《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世袭制。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项正确;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西周盛行分封制,秦朝推广郡县制,排除ACD。故选B项。9.(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A.河南湖南 B.江西陕西 C.辽宁浙江 D.山东山西【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都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名演化而来的,D项正确;河南简称豫,湖南简称湘,江西简称赣,陕西简称陕,辽宁简称辽,浙江简称浙,都与古国名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0.(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文物可以主要用于研究(

)A.古代农业古代畜牧业 B.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C.古代商业古代手工业 D.古代渔业古代畜牧业【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文物“江西新干大墓出土的商代青铜耒”“河南辉县商代遗址出土的铜耜”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耒耜是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图中的铜耒、铜耜既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反映了商代的青铜制造业的情况,B项正确;商代的青铜农具无法反映出当时畜牧业、商业和渔业的情况,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1.(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春秋时期,周襄王经常向诸侯“告饥”“求车”“求金”。这说明当时(

)A.周襄王受到诸侯尊重 B.分封制尚未建立C.天子和诸侯身份平等 D.周王室地位下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周襄王经常向诸侯‘告饥’‘求车’‘求金’”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襄王向诸侯求取车和金,表明周王室地位的衰落,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周天子有求于诸侯,没有体现诸侯对周天子的尊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建立,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周天子向诸侯求取车和金,表明周王室地位的衰落,而不是天子和诸侯身份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历史短剧本。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诸侯国设置县郡 C.李冰修建都江堰 D.秦末农民大起义【答案】B【解析】据材料“春秋时期某一个夏日……内容祭足率领郑国军队,抢夺周天子的麦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是诸侯在地方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到了后来春秋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势力发展壮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题干所述正是反映郑庄公作为诸侯之一,挑战周天子的权威,诸侯国设置县制度也有利于冲击分封制,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对周天子权威的冲击,体现了西周分封制逐渐衰微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水利工程,排除C项;春秋时期,秦朝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一个大变革事情。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争斗,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大。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中取胜。各国在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办法成效最大,各国经过变法,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使用是青铜器,排除A项;分封制的是实施是西周时期,排除B项;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14.(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有一位作家,在游览古代中国某项工程后感慨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这项伟大工程的设计者是()A.李春 B.李冰 C.沈括 D.蒯祥【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某项工程”、“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等信息可知,这项工程是水利工程都江堰,因此设计者是李冰,B项正确;李春设计的是赵州桥,排除A项;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排除C项;蒯祥是明代建筑匠师,公认的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兴修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它被誉为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答案】B【解析】根据示意图中的信息:“内江、外江、宝瓶口、飞沙堰”可知,这是都江堰的构成部分,都江堰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此项工程是一项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规模大,综合效益高,历史悠久,同时都江堰作为当时的先进水利工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B项正确;A、C、D三项与“内江、外江、宝瓶口、飞沙堰”不符合,排除。故选B项。16.(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答案】A【解析】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A项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通济渠、永济渠是大运河的一部分,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17.(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打破了贵族阶层世袭,建立了军功爵制,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这种改变直接有利于秦国(

)A.稳定社会秩序 B.发展社会经济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实现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根据“建立了军功爵制,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可知,秦国的将士为了获得爵位必然努力获取军功,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项正确;军功爵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提高军队战斗力,而不是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和实现民族交融,排除ABD项。故选C项。18.(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他塑造了一种热心为公的人的形象……是更有建设性的思想家……希望培养君子来使国家变得更加高尚。”材料中的思想家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仁者爱人 D.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词“热心为公”“有建设性”“培养君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以德治国,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A.以民为本 B.崇德尚贤 C.天人合一 D.兼爱非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百姓心为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为贵,社稷次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都体现了农民的重要性,A项正确;崇德尚贤、天人合一、兼爱非攻题干都未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20.(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符合对立统一的观点,C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排除B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1.(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思想主张属于(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兵家学派【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其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题干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以德治国,爱惜民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强调“仁”,B项正确;道家学派主张唯道是从,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排除A项;法家学派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排除C项;兵家学派战略思想中心为“上兵伐谋”,“知己知彼”,排除D项。故选B项。22.(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一书中说:“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慈母有败子。”“华而不实,虚而无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观点属于(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和“韩非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法治国,D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项;儒家主张“仁政”治国,排除B项;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故选D项。23.(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的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

)A.齐桓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汉武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C项正确;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在秦孝公主持下,商鞅进行变法,排除B项;汉武帝使西汉王朝国力达到了顶峰的君王,排除D项。故选C项。24.(2022·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威海在西周时期属于莱子国管辖,秦朝时属于胶东郡腄县管辖。这表明,西周、秦朝时在地方分别实行(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行省制C.郡县制世袭制 D.世袭制分封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威海在西周时期属于莱子国管辖,秦朝时属于胶东郡腄县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时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A项正确;行省制开始于元朝,排除B项;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25.(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由此可知,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项正确;丞相掌管行政,排除A项;太尉掌管军事,排除C项;刺史是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排除D项。故选B项。26.(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据下图判断,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A.皇帝制度 B.丞相制度 C.太尉制度 D.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秦朝地方设立郡守、县令,所以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郡县制度,D项正确;皇帝制度不是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A项;丞相制度不是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B项;太尉制度不是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27.(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秦王嬴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期 C.秦二世统治时期 D.西汉建立初期【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信息“陈胜王”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知,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二世统治时期,C项正确;秦王嬴政建立秦朝,排除A项;秦始皇统治时期,没有爆发农民起义,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末,排除D项。故选C项。28.(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汉书》中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年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据材料“汉言文景,美哉”等信息,可知,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统治思想,统治者勤俭爱民,尤其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A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排除B项;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排除C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排除D项。故选A项。29.(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史记》中记载:“偃说上日:‘…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依仗)其强而合从(合众)以逆京师,?”针对这种形势,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休养生息 B.盐铁专卖C.实施“推恩令” D.北击匈奴【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依仗)其强而合从(合众)以逆京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恢复经济的措施,排除A项;盐铁专卖是经济措施,排除B项;北击匈奴是军事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30.(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文物能够反映汉朝历史的是(

)A.刻有文字的甲骨 B.司母戊鼎 C.“汉并天下”瓦当 D.契丹鸡冠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并天下”瓦当是在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瓦当,C项正确;刻有文字的甲骨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排除A项;司母戊鼎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排除B项;契丹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排除D项。故选C项。31.(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国家大业”是指(

)A.盐铁专卖 B.北击匈奴 C.推恩诸侯 D.罢黜百家【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中“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可以分析出此项措施与经济有关,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采取的措施中经济方面是盐铁专卖,A项正确;北击匈奴为军事领域,排除B项;推恩诸侯为政治领域,排除C项;罢黜百家为思想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32.(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继承了春秋战国货币的风格C.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 D.适应了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答案】A【解析】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样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A项正确;这两种货币风格与春秋战国时期有所不同,排除B项;半两钱和五铢钱币外形相似,货币种类多样化,不利于经济交流,统一货币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区经济交流,排除C项;秦汉时期主要发展农业,适应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说法不对,排除D项。故选A项。33.(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第一个建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开拓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下罪己诏书批评自己的皇帝。”材料中的皇帝是指(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答案】C据材料“第一个建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开拓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下罪己诏书批评自己的皇帝。”可知,该位皇帝是汉武帝,他是第一个建立太学培养人才,并派遣张骞出使西域,C项正确;秦始皇是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人,排除A项;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排除B项;光武帝建立东汉,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4.(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汉朝时期,通过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作物是(

)A.占城稻 B.葡萄 C.甘薯 D.玉米【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首猪、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B项正确;占城稻从越南传入,排除A项;甘薯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入,排除C项;玉米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入,排除D项。故选B项。35.(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这条道路基本上始于长安,“从事这些贸易活动的,当然有汉人,突厥人、回纥人、吐蕃人等等,但是……更多的是中亚的粟特人(下图)。”这一中外贸易的盛况出现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A【解析】据材料“这条道路基本上始于长安,从事这些贸易活动的,当然有汉人,突厥人、回纥人、吐蕃人等等,但是……更多的是中亚的粟特人(下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从中国的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西亚、中亚,辗转到欧洲的大秦(今罗马),A项正确;唐朝时期海陆并举,并有拓展,排除B项;宋朝时期以海路为主,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排除D项。故选A项。36.(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往西域的海上交通要道 B.连接亚非之间的陆上通道C.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 D.贯穿南北地区的水上通道【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开通沟通欧亚的路上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出发,并不是通向西域,排除A项;隋朝时期开通大运河贯穿南北地区,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37.(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下列可以印证这一毋庸置疑的历史的是(

)A.丝绸之路开辟 B.西域都护的设置C.宣政院的设置 D.驻藏大臣的设置【答案】B【解析】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B项正确;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排除A项;宣政院和驻藏大臣是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C和D项。故选B项。38.(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全国文字的统一 B.纸的发明与改进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雕版印刷的成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汉时期发明和改进了造纸术,有利于文明的保存和传播,B项正确;全国文字的统一是在秦朝,排除A项;科举制的创立是在隋朝排除C项;雕版印刷的成熟是在唐朝,排除D项。故选B项。39.(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是对下列哪一古代中医理论的创新应用A.望闻问切 B.辩证施治 C.治未病 D.临床诊疗【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是对古代中医理论治未病的创新应用。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C项正确;望闻问切是扁鹊发明的,排除A项;辩证施治、临床诊疗都与“接种疫苗预防疾病”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40.(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A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李时珍是明朝著名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不是“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发明者,排除D项。故选A项。41.(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一场最出自苏轼的名篇,它描述了(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据材料“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可知,材料出自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它描述了孙刘联军与曹操展开的赤壁之战情景,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展开的战略决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大胜前秦军,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2.(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在两汉与隋唐两个大一统时期之间,有一个恰似处于两大历史高峰之间的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山谷”。这个“山谷”所指的时期是(

)A.夏商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中国古代朝代的演进可知,两汉和隋唐之间的朝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B项正确;夏商周是在两汉之前,排除A项;辽宋夏金元和明清是在隋唐之后,排除CD项。故选B项。4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三国志·魏书·卫觊传》“(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三国志·吴书·全琮传》“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可以得出荆州、扬州都属于南方地区,所以得出结论东汉末年人口南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东汉末年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44.(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 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 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可知,该上书反映了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B项正确;题干材料阐述的兴办学校从重要性,没有涉及健全法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东晋重视教育,没有涉及轻视武将,排除C项;王导出身琅琊王氏,是东晋开国元勋,政治家、书法家,镇军司马王裁的儿子,不是平民,排除D项。故选B项。45.(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汉化措施。如果用世纪年代的纪年方式表述,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5世纪初 D.公元5世纪末【答案】D【解析】根据“公元494年”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世纪是一百年,在百位数上加1就是世纪,4+1等于5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因此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时间上应该表述为公元5世纪末,D项正确;A、B、C三项时间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46.(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中国某朝代出现了如下社会现象,据此可以推断该朝代是(

)统治者尊崇儒学开龙门石窟改鲜卑姓为汉姓迁都城到洛阳A.曹魏 B.西晋 C.北魏 D.东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所示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朝代是北魏。北魏孝文帝尊崇儒学;为宣传佛教,北魏开凿了龙门石窟:孝文帝改革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力排众议,于494年迁都洛阳,C项正确;曹魏不涉及改鲜卑姓为汉姓,排除A项;西晋不涉及改鲜卑姓为汉姓,排除B项;东晋以建康为都,排除D项。故选C项。47.(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交融。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贞观之治 D.王安石变法【答案】B【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封建化改革,并非少数民族的汉化改革,排除A项;唐初的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治世,排除C项;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是富国强兵目的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48.(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的书法,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也称“真书”“正书”。该字体的创始人是(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颜真卿【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知,与钟繇有关。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A项正确;胡昭擅长隶书,排除B项;王羲之擅长行书,排除C项;颜真卿擅长行书和楷书,排除D项。故选A项。1.(2021·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了解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状况有多种途径,可信度最高的是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影视作品 D.学者推断【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是第一手史料,是了解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状况可信度最高的方式,选项B正确;神话传说和影视作品常带有夸张和虚构成分,可信度不高,选项AC排除;学者推断的可信度不如考古发现,选项D排除。2.(2021·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A.定居生活 B.学会用火 C.饲养家畜 D.种植粮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期保存火种,B正确;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生活在原始山洞中,不是定居生活,排除A;北京人不会饲养家畜、种植粮食,排除CD。故选B。3.(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京人生活在70万—20万年以前,所以根据“距今20万年前”可知北京人遗址符合题意,故选C;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排除A;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生活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左右,排除BD。4.(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粟 B.黍 C.玉米 D.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浙江属于长江流域,故栽培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稻,D项正确;粟、黍是北方地区先民开始栽培的,排除AB项;玉米原产于南美洲是明朝引进的,排除C项。故选D项。5.(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时间划分是根据人类对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来划分的。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石器制作技术,故D项正确;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因此,AB项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AB项;旧石器时代是依靠天然取火,新石器时代会人工取火,但使用火的水平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6.(2021·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期间进入了原始农耕生活,因此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故C正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期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AB项;三星堆青铜面具代表的是商周时期,这个时候已经脱离了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D项。故选C。7.(2021·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