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2、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3、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2、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一、揭示课题。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ǔ,“数数”读shǔshù。二、读通全文。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2、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思考:(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3、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三、学习生字。1、引导自学。自学前4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2、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3、教写生字。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思考:(1)图上画的谁和谁?(2)他们正在干什么?(3)是什么时间?(4)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3、轻声自读。思考:(1)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3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2)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4、讨论。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采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5、朗读训练。(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范读。(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4)指名读。五、课堂练习。1、用卡片指读4个生字、4个词语。2、抄写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听写: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2、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3、讨论。在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和句子各是什么。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学生轻声自读。思考:(1)“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奶奶”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2)“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3)“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非常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4)“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5)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2、讨论。(先想后说,让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讨论。)3、朗读训练。(1)轻声自练。(2)指名读。(3)分角色练读。(4)分角色指名朗读。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轻声练读。2、学习生字。自学后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指导学生写“之、名、睡、楚”。强调“之”是3画,强调“睡”的笔顺。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1)“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可以看出来)“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6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4、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让学生看书上第二幅插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还可用挂图或幻灯片讲解。提问:(1)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2)“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前三句话的)5、复述练习。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严禁背诵课文的语句。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轻声自读。思考:(1)“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张衡的想法,说明他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很感兴趣。)(2)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说明张衡从小就肯动脑筋,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不肯轻信,非自己观察,自己验证不可。也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认真态度。)(3)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张衡相信了“爷爷”的话?(果然)2、讨论。先想后说,人人练说。3、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2),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认识北斗星,认识比喻句。4、朗读指导。(1)范读。(2)人人练读。(3)指名读。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张衡对学习知识的刻苦、认真态度。五、课堂练习。1、抄写8个生字。2、抄写第五自然段。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二、重、难点1、正确识字、写字。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美。三。教具准备挂图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农村?那里的风景美极了,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月亮湾走一走。(2)板书课题,齐读,教学“湾”字。(3)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2、指导看图(1)同学们,这就是月亮湾,月亮湾都有些什么呀?(2)村子的前面有什么?河上有什么?河里有什么?河岸上有什么?桃树怎样?河那边的农田怎样?村后的山上怎样呢?3、初读识字,感知“月亮湾”(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2)出示文中句子,认读识字。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山坡上有一片茶树。A.指名读句子B.从句子中抽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进行认读,读准生字读音。(绕着缓缓地倒映像灿烂朝霞山坡)C.l联系句子及挂图,理解生词的意思。D.分析生字字形,引导识记,强调书写。a.。绕:与“晓、浇”辨析,强调右上方没有点。b.缓:与“暖”辨析,强调右边不是爱。c。朝:左边是“十”加上"早",左下方的竖略短。(3)。回到课文,分段指名朗读。(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5)。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6)。谈话交流:读了课文,你对月亮湾这个地方有了哪些了解?A.学生畅所欲言。B.教师点评,引读文中相关语句、4、课堂小结教师小结:通过读课文,大家对月亮湾有了这么多的了解,真了不起!看来月亮湾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丽的地方。下节课我们再走进月亮湾去细细地欣赏一下那里的山村美景,好吗?5、布置作业书写生字,练习圹词教后反思《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美、境美、情美,如同一副优美的画卷,让我们看到了秀丽农村田园风光。"美丽”一词是本课的文眼,为了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情景,在阅读中受到没的熏陶,教学过程中紧扣“月亮湾美在什么地方让学生朗读课文没找出自己认为月亮湾最美的地方。在品词读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激情的诵读中走进优美的月亮湾,完成了一次真正的心灵之旅。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篇三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书写的良好习惯。2、完成本次练习的各项要求,熟练运用所学知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课时两课时1、完成“学和用”以及“写字有方”。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实物投影及课件。一学和用1、读第一部分的要求,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干什么。(读资料内容,如果有生字,就查查字典。)2、自由读,在生字上做好标记。3、查字典解决生字的音,再来读资料的内容。4、读第二部分的要求。5、回答问题。两个“中”字的读音一样吗?(不一样,第一个念“zhōnɡ”,当内里来讲;第二个念“zhònɡ”,当正对上目标来讲。)6、读第三部分的要求。(1)仔细观察这幅有趣的漫画,看懂图意。(2)小组讨论:①图上的内容说明了什么道理?②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甲: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它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可是有人在扮演着“捕捉青蛙能手”的角色,而可怜的青蛙在消灭了无数农业害虫之后,也被人们消灭在了餐桌上。学生乙:为失去“庄稼的保护神”痛心,更为人类这种滥捕食有益动物的行为悲愤!学生丙:这些捕食青蛙的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二写字有方1、读一读“伞、令、拿、全”这四个字。2、学生交流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个字都有“人”)共同的部分该如何书写?(人字头,像把伞,撑起来,挡风雨。)老师补充解释:人字头的撇捺都要写开,写舒展,要把下面部件盖住。3、描红书中的范字。4、在书上练习书写。1、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shénruìgé神锐颌shéngyuèhé附答案:神(shén)锐(ruì)颌(gé)2、多音字组词zhōng()fā()中发zhòng()fà()附答案:zhōng(中间)fā(分发)中发zhòng(中奖)fà(头发)1、背背这四个词语:和风细雨杏花春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物投影。一读读背背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的字音:和风细雨杏花春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2、理解词义。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狂风暴雨:大风大雨。比喻行为、气势猛烈或心情、社会等剧烈动荡。3、你愿意背一背这四个词语吗?二说说写写1、读题目要求,这道题有几项要求?(两项要求:一是画,二是写。)2、出示:未来想象的一种交通工具,学生观察交流。3、动脑想一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画。4、再把自己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三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1、同学们,当别人做错事时,你会劝阻吗?该怎样劝阻呢?2、出示四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哪儿做错了。(不应在有电线的地方放风筝,不应喝生水,不应随地乱扔废弃物,不应在易燃易爆物品周围放爆竹。)3、我们该怎样去劝阻他们呢?4、劝阻的时候该怎样说呢?(注意措辞,要讲清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怎样做才是对的。)练习8有关“雨”的四字词语想象未来交通工具措辞礼貌学会劝阻讲清原因提出办法(该怎样做)1、词语连一连。和风细雨倾盆暴雨杏花春雨狂风大雨附答案:和风细雨杏花春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2、说一说。放学路上,你看到你的同学小铁正在爬电线杆,要上去掏鸟窝,你认为爬电线杆很危险,容易触电,也容易摔下来,那你该怎么劝阻他呢?附答案:示例:小铁同学你好,电线杆是不能爬的,上面的电线是带电的,会触电的,请你下来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四一、教材《水从哪里来》是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以“人与自然要和谐地发展,要关注生态环境,注意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水从哪里来》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小熊、小鹿、山羊都想知道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狐狸用事实使它们懂得了这个知识。课文寓科学常识于故事情节中,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好学易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水循环的自然常识,培养发现问题、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由于本课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如何让小朋友们了解小动物是怎么得到水循环的自然常识的。二、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演示法、点拨法。通过课件演示,老师的点拨,使水的水的循环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容易理解。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通过学生互相朗读、互相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三、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那么你知道水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每天用这么多水,水会用完吗?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14课《水从哪里来》。此导语从我们平时的生活说起,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环节2:初读课文,复习字词首先,我用课文录音来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然后,引出上节课学习过的字词,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环节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我首先请学生自己读课文,通过巡视指导,来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情况。接下来,出示幻灯,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读课文,互相讨论问题的答案。再通过集体反馈的方式,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再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最后,课件演示,老师板书。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环节4:拓展延伸。借课后题“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互动、评价,揭示出小动物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环节5: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好处:巩固知识点,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四、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篇五教学内容:第3、4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试商。教学准备: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2颗糖,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颗)12÷6=2(人)12÷7=1(人)┄┄5(颗)12÷8=1(人)┄┄4颗。随机指一个有余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教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还有种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复习引新。(1)出示题:有6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3=2(盘)竖式:答:可以放2盘。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下你会计算吗?有7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想一想,问题要修改吗?2.教学试商的方法(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列式,7÷3(2)小组讨论:商是几?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表7个桃子来分分看。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商的?(请个别学生谈想法。)(3)那么7÷3的竖式该怎么列呢?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下吧。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话:我们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想。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一句口诀是三()得七的?(没有)再想一想:有没有一个数和3相乘的积最接近7,但又小于7的?(有)7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师生在谈话过程中完成如下板书:4.带着问题看课本上的例题:(1)为什么把一个桃子放在一边?(2)为什么商后面写“盘”,余数后面写“个”?(3)竖式上各个数各表示什么?(4)竖式中,商1或3行吗?为什么?5.尝试完成“试一试”。(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师有17个气球,分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2)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独立计算。(3)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①商2余7的②商3余2的……思考讨论:哪些商合适?哪些商不合适?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原因)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和进行竖式计算。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用投影仪展示某学生的竖式计算并让他选两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做。四、课堂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试商?(想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六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学习书写生字“龙、扫、拜、踏、驼、峰、象、碧、杨、茶、柳、蓝、结、准、温、暖”的笔顺,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培养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铅笔字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正确的交际习惯。重点难点1、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正确的交际习惯。教学课时两课时1、指导学生学习书写生字的笔顺。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部首查字法的能力。一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的笔顺1、用投影出示书中的笔顺,请学生按照例字进行练习,边写边记忆笔顺。2、同桌互相检查书写这些生字,看笔顺写得是否正确,把容易记错的字找出来。3、把易错的字找出来进行重点指导。杨:先写“木字旁”,右边的“”是一笔。准:“冫”不要写成“氵”,最右面的部件有4横,各横之间距离要适当,长短要适中。二写字有方1、我们学写生字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每个字的笔顺,但是要想把汉字写漂亮,我们就要掌握一些书写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横多的字该怎样写才漂亮。2、用投影出示以下四个字:柏、杨、柳、椅。(课本第15页的写字有方。)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写的时候该注意什么。3、这几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木字旁,窄而长。撇舒展,捺变点。4、请学生自己描红(第15页),边描边注意每个横的长短。5、在书上练习写这些字,写完后互相评价,看每个字写得是否正确、漂亮。三指导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1、自己读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学习如何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自学后说一说,你从中学会了什么。学生甲:我知道用部首查字法首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学生乙:我还知道有些字两个部分都是部首时该怎样提取部首。3、学习了部首查字法,我们一起来查几个字练习一下。4、小猴读童话时遇到了几个不认识的字,我们来帮它查一查,请看第一个字“腔”。5、带着学生按下面的顺序查字:先确定部首——“月字旁”,再数一数部首的笔画,共四笔,然后数一数还剩几笔,就能找到这个字所在的页数,查出这个字的音和义了。6、请学生用这个方法查一查剩下的两个字。7、通过查字典,说一说这三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8、总结:用部首查字法可以查出很多我们不认识的字,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这种查字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吧。部首查字法帮助我们识字1、填空①温:部首是__________,本字共_______画。②暖:部首是__________,本字共_______画。③碧:部首是__________,本字共_______画。④绿:部首是__________,本字共_______画。附答案:①氵12②日13③石14④纟112、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生字应查的部首除部首外的笔画数读音睡晒骆附答案:睡:目8shuì晒:日6shài骆:马6luò1、积累词汇读读背背,能够正确使用。2、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际习惯。一积累词汇1、用实物投影展示书上的那幅图,然后请学生说说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甲:我看到了好多人在舞龙,还有放鞭炮的,我觉得是在庆祝节日。学生乙:我看到图上写着“唐人街”三个字,由此推断出这是在国外,因为只有在国外才管中国人住的地方叫“唐人街”呢!学生丙:噢,我知道了,这是生活在外国的中国人在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呢!2、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看以下几个词,它们就是用来描写这欢乐场面的。(出示: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3、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几个词,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正确读出字音。4、你明白这四个词吗?哪个词不明白就提出来。(我们不懂“普天同庆”这个词。)5、“普天同庆”指全天下的人一同庆祝。6、在学习小组中说一说其他三个词的意思。7、《春节民谚》,出示:16页的春节民谚,学生反复朗读,读熟。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际习惯1、出示题目:说话要注意姿势。有些同学看了这个题目会说:“说话的姿势谁不会呀,还用学吗?”其实不然,有些同学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你们看一看,他们在和谁说话,姿势有什么不对吗?2、出示三幅图,请学生认真观察。3、把你观察到的结果在学习小组里说一说。4、进行小组讨论。甲组:第一幅图中的男同学起来发言,他弯着腰,两只胳膊靠在桌面上,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声音洪亮才对。乙组:第二幅图中的小女孩儿是在和老师说话,她的站姿不对,应该是立正站好,这样才有礼貌。丙组:第三幅图中的男孩儿是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他不应该把脚放在椅子上,那是不礼貌的。5、通过看这几幅图,同学们知道了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应当注意恰当的说话姿势。希望每个同学都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大方说话要注意姿势端正不随便1、造句①张灯结彩:②欢聚一堂:③普天同庆:④喜气洋洋:附答案:①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在庆祝新年。②我们欢聚一堂,庆祝中秋节。③在这普天同庆的国庆佳节,天安门广场被装点得格外美丽。④庆功大会上,工人群众都喜气洋洋。2、口语交际。你能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在说话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吗?附答案:示例:对老师说话应该立正站好;演讲的时候,应该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声音洪亮。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七教学目标1、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积累语言。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字或音像资料。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诗文。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示课文题目1、多媒体播放春节晚会节目片断。(没有这个条件的可展示一些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节吗?春节还有哪些庆祝方式?2、像这种重大的农历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哪一天,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的吗?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传统佳节”你就会明白。(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指导预习,出示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想办法认识。(2)文中有哪些节日?在农历哪一天?是怎样庆祝的?2、自主识字。(1)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顺口溜……)(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3)教师用生字卡片抽查。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前后鼻韵,上声去声的区分和“墓”的读音。(4)让学生选择生字,练习口头组词、造句。3、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你读懂了什么?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2)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3)教师梳理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领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练习积累,完成课后第二题。4、品读课文,读出感情。5、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采用多种方式促读:自读、合作读、选择读、引读、赛读、默读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三、赏读内化,拓展延伸1、教师展示各种资料,学生整体回顾之后赏读课文。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请结合你们的所得,大家来一起交流交流吧。(1)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传说。(如“年的传说”、“粽子的来历”等。)(2)各种与佳节有关的诗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等。)3、课外作业:以“传统佳节”为题每小组合办一张小报。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小组巩固。(1)互查字音。(2)交流自己最拿手的识记方法。2、集体巩固。齐读、抽查。3、指导写字。(1)小组交流。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让学生找出其特殊笔画。让学生交流其结构特点。(如左窄右宽等。)(2)教师指导。小结学生所得;指导书写“登”;在对比中指导书写“初”和“祥”,完成课后第三题。4、学生描红书空,展示交流。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八教学目标:1、会认“莲、罗、裁”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是难点。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解题明意。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相机指导认读:芙蓉、莲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引出荷叶)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4、师:孩子们,每到春末夏初之际,荷塘里,荷叶绿了;到了盛夏时节,荷花红了,一个个粉嫩的莲蓬露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等莲蓬成熟后,采莲姑娘们就会穿着漂亮的裙子,摇着小船,来到荷塘采摘莲蓬。那美妙的景象让唐代诗人王昌龄都陶醉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板书课题)。你们看,这个新朋友“莲”,头上戴着一顶大草帽呢?聪明的孩子想一想,“莲”为什么要戴上草帽儿?(指名说)采莲指的就是采莲蓬。炎炎夏日到青青池塘去采莲,感觉怎么样?(指名说)带着我们的感觉读读诗题!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3、认读生字:罗、裁4、认识多音字:觉5、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6、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三、品读古诗、读出感情。师:真是一曲动听的采莲曲呀!读着这美妙的采莲曲,你仿佛可到了怎样的一幅采莲图呢?(生自由读,读后指名交流)(一)看图入境①是啊,多么迷人的荷塘!(出示课件荷塘图)碧绿的茶叶层层叠叠,粉红的荷花星星点点。悦耳的歌声飘飘悠悠,(放歌曲《江南》)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站在荷塘边的诗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指名说)②引导思考:为什么只闻歌不见人?③品读“闻歌始觉有人来”。预设:大诗人王昌龄也是听到歌声才知道荷塘里还藏着人的,(出示诗句“闻歌始觉有人来”)来,读来你们共同的感受来!(生读)本来满眼是荷叶荷花,突然你听到了歌声,读——(指读诗句)为什么只听见歌声,却看不见采莲姑娘?大家读读整首诗,顺着诗句找找原因吧!(二)交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原因,根据学情分版块品读诗句。1、学习一、二行古诗A、品读“荷叶罗裙一色裁”①为什么只听见歌声,却看不见采莲姑娘?你从诗中哪一句读出来的?(指名说并相机板书:荷叶、罗裙)②指名读第一行诗,相机解释“罗裙”。③猜谜“十把小剪刀,剪掉衣服角。”学习“裁”字的字形。④师范读第一行诗,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名说)⑤荷叶碧绿碧绿的,姑娘的罗裙翠绿翠绿的,绿得那么轻爽,绿得那么醉人,谁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⑥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到荷塘去看看美景吧。睁开眼睛,看到这么多的绿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指名说,小组读)⑦男女生比一比,看谁把罗裙和荷叶读得一样绿!⑧荷叶是绿的,罗裙是绿的,就像是同一块绿布上裁下来的,真是——(齐读第一行诗)B、品读“芙蓉向脸两边开”①哦,看不见姑娘们是因为荷叶罗裙一色裁呀!再读诗句想想还有什么原因让我们看不见姑娘们?(指名说)你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出示诗句;板:芙蓉脸)②想象拓境:娇艳的芙蓉花,你为什么要向着采莲姑娘的脸儿开呢?(指名说)你就是一朵盛开在采莲姑娘脸旁的小荷花,读出你的美来!(指名读)你就是在粉红荷花间绽开笑脸的采莲姑娘,来,边读边配上动作,和小荷花比比美!③粉红的荷花朝着粉红的脸儿开放,粉红的笑脸绽开在粉红的荷花间,真是花美,人更美,我们一起美美的读。(齐读)④老师已经看见了那个画面,荷叶和姑娘穿的罗裙是绿色的,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姑娘的罗裙,采莲姑娘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姑娘的脸庞开放,互相比美,难怪诗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男、女生读,齐读一、二行诗)2、学习三、四行诗①这么美的采莲姑娘在荷塘里采莲,为什么诗人却看不见呢?读读三、四行诗吧。(自由读,指名说)②原来,采莲姑娘的罗裙已经与荷叶混在一起,采莲姑娘红扑扑的脸也与荷花交相辉映,分不清哪里荷叶,哪是罗裙,哪是荷花,哪是姑娘的脸,瞧,这个“乱”字用得多好呀,写出了这种融为一体的美,正是“乱入池中看不见”,谁能读读这行诗?(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③诗人为什么看不见采莲姑娘呢?(师生配合读)④咦!你们听!什么声音?(课件出示flash画面)⑤听了这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是呀!景美、人美、歌更美,诗人也像我们一样,听到这优美的歌声才发觉在这荷塘之中采莲姑娘正摇着小船缓缓而来呢,谁能来读一读?(指名读)⑥诗人起初在茂密的荷塘中寻找着采莲姑娘,想找又找不到,后来顺着优美的歌声看见了身穿绿罗裙,美丽似荷花的采莲姑娘,心里可高兴了。(齐读第三、四行诗)⑦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美丽的姑娘,动听的歌声,多么让人陶醉呀!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象,一起把整首诗读一遍,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配乐齐读)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1、孩子们,这乱入池中看不见的采莲姑娘就是这美丽荷塘的一部分,就是美妙大自然的一部分!要不然她们怎会是——(指读全诗)2、赛歌会:听愉快的歌声又飘来了,(放歌曲《江南》)一群荷叶罗裙,芙蓉脸的采莲姑娘划着船离我们越来越近,小诗人们,谁想用优美的诗句赞美她们?都觉得自己读得美呀!那咱们来个赛歌会,看谁读得美!①赛前,我们先练习练习,可以看图读,做动作背,还可以和同桌一人读一句或一块儿来背!(自由背)②每一小组为一只赛歌船,派代表参赛,代表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③小组之间可以以拉歌的形式互相接背。④(放古筝乐曲《出水莲》)我们一起站在自己心中的荷花池边,一边欣赏,一边放歌——(配乐齐诵全诗)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1、欣赏《江南》,师范读。2、师讲解诗意。3、学生自由读《江南》。4、合着音乐唱《江南》。采莲姑娘听见也来参加我们的赛歌会了,(放歌曲《江南》来,跟着采莲姑娘一起唱唱吧!)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篇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并学会所有生字。3、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申奥会旗、会徽,多媒体课件,申奥录像。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自主合作讨论。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3、积累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教学准备:申奥会旗、会徽,多媒体课件,申奥录像。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自主合作讨论。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上一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初读了课文,并了解了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现在我们来一次奥运知识抢答。1、奥林匹克格言是什么?(更快,更高,更强。)2、奥运会会徽是什么?(五环)3、第28届奥运会是什么时候举办的?在哪里举办的?(2024希腊雅典)4、下一届奥运会将在什么时候举办?在哪里举办?(相机板书:2024北京)二、简介我国的申奥历程1、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的申奥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早在1908年就有人提出申奥的问题,1945年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申奥的要求,但没有能够实现。1993年我国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但功败垂成,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中国仅以2票之差败给了悉尼。1999年北京再一次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申办2024年奥运会的报告。自此,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同心合力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申奥工作。看,这就是北京申奥会旗,申奥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出示画面2、当时申请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国家城市,除了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外,还有法国的巴黎,日本的大阪,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2024年7月13日,莫斯科举行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大家看——播放申奥成功的视频三、学习第一节3、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申奥成功了!出示画面及字幕。指名读。指导:(1)多少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多少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怎么读——(2)我们赢啦!炎黄子孙怎能不激动万分呢?怎么读——让我们随着欢呼的人群一起呐喊——齐读四、学习第二节1、出示画面及字幕,指名读第二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