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怀化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怀化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202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您认为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存续的力量何在?伍德:简而言之,就是《论语》中孔子关于“斯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的著名论述。这个理念一直风雨无阻地伴随着中国人,即使有汉末或唐末那样的天下大乱。尽管文化和语言种类繁多,但人们相信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作为基石的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记者:杜甫在中国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您为何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呢?伍德: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画纸为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尽管杜甫寂然离世,但他以美妙的语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到今天。记者:您认为以杜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退去。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在当下的中国寻找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因为在这表面之下,所奔流的依然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深深的源泉,其中诗歌就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一大源泉。中国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要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今天人们依然公认,杜甫的言语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但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写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这位生活在8世纪之人的思索、关于友情的主题、唐诗的世俗视野、禅宗的宇宙人文主义,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然具有当代意义。因此,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追随杜甫当年的足迹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深意,愈加凸显其重要性。(摘编自《通过杜甫感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家人离散,在与妻子儿女分别三个年头后,杜甫终于可以去探望妻小,到家里写下著名的《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战争年代,死,也许是一种常态,而活着,哪怕苟且偷安,也不容易,反成偶然。夜深人静,这对饱受磨难的老夫老妻,执手相看泪眼,依然感觉像是梦一样。“夜阑更乘烛,相对如梦寐。”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论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这种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的礼乐文明传统,知行合一,家国一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魏晋时期王弼解释《周易》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这里强调一个“化”字,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强调真、善、美的完整统一,而不是刻意追求科学的“真”而忽略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合作理念。这种精神特质,与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信奉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文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刘跃进《文学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德认为中国人始终信守“斯文”,尤其是对作为基石的汉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的相信,是中华文明能长期存续的一个原因。B.伍德认为杜甫能超越李白成为中国最伟大诗人正在于他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C.屈原、李白、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大家赢得后人的尊重,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D.鲁迅所谓“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就是中国人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的生动诠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现代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我们依然能在当下找到古代文化的含义,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杜甫的诗歌就是最好的证明。B.“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这句话恰恰体现出儒家的仁义道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以文化人的基础性作用。C.古老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尾用一对蝴蝶翩翩飞舞象征爱情的永久不渝,将悲剧的题材处理成爱与生命的自由,这是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的体现。D.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往往可以通过平凡的细节描写来完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文学力量。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孙犁《荷花淀》中约水生嫂探望丈夫的一个女人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B.茹志娟《百合花》中新媳妇明知道小战士已经牺牲,“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C.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自己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但积习让他把情感藏在“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等八句诗里。D.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对天发誓:“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如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4.在与迈克尔·伍德对话中,他强调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用了哪些事实性论据表明这一点,请结合材料概述。5.孙犁小说《荷花淀》描写水生夫妻话别的情景,有人曾质疑这种描写过于平淡,远不及西方文学浓烈的感情表达。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二阐述你的理由。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答案】1.B2.A3.D4.①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比如战争、人与自然,亲情友情等;②杜甫不仅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③他信奉的儒家的仁义道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5.不同意这种说法。①这对夫妻因战争要分离﹐简单的对话蕴藏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思念与牵挂。②这段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充分展示出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的真实体现。③这正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是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和谐共生科学的“真”。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的完整统一。【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B.“正在于”说法错误,由原文“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可知,迈克尔·伍德认为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而杜甫创造的“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能在当下找到古代文化的含义,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错误,材料中并没有相关信息说只有中国“独一无二”“在当下找到古代文化的含义”,此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窦娥这句话所表现出的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由原文“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可知,材料二第二段通过杜甫诗歌论证的是文学作品能表现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结合“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画纸为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可知,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比如战争、人与自然,亲情友情等。结合“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可知,杜甫不仅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结合“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可知,他信奉的儒家的仁义道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首先回答:不同意这种说法。语段选自孙犁小说《荷花淀》,描写的是因为战争,水生离家之前和水生嫂话别的情景,二人简单的对话却蕴藏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思念与牵挂。由原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可知,水生嘱咐水生嫂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被敌人汉奸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的真实体现。“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可知,水生嫂和水生简单内敛的对话却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是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和谐共生科学的“真”。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的完整统一。这种描写虽然平淡,但也表达了浓烈的情感,所以,不同意题干中的观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彭德怀印象[美]埃德加·斯诺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频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这很使我喜欢。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和其他红军领导人。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孩子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的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一天我同彭德怀和他一部分参谋人员到前线去参观一所小兵工厂。在屋子里的一道墙上有工人画的一幅大漫画,上面是一个穿和服的日本人双脚踩着满洲,热河,河北,举起一把沾满鲜血的刀,向其余的中国劈去。漫画中的日本人鼻子很大。“那是谁”彭德怀问一个负责管理列宁俱乐部的少先队员。“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个孩子回答。“你怎么知道的?”彭德怀问。“你瞧那个大鼻子就行了!”彭德怀听了大笑,他指着我说:“这里有个洋鬼子,他是帝国主义吗?”“他是个洋鬼子,那没问题,”那个少先队员说,“但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他有个大鼻子,但要做日本帝国主义者还不够大!”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后来就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我向彭德怀指出,当红军真的与日本人接独后,发现日本人的鼻子同他们自己的鼻子一般大时,他们可能认不出敌人,而不愿打仗。“不用担心!”司令员说,“我们会认出日本人来的,不管他有没有鼻子。”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红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我把棉袄裹紧,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我原来问过彭德怀,是否可以归纳一下“红色游击战术的原则”?他给我讲了许多军事理论。最后,他说:“但没有往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最记得一九二八年的冬天,我的部队在湖南只剩下两千多人,还受到包围。国民党军队把方圆三百里内的所有房子都烧掉了,抢去了所有粮食,然后对我们进行封锁。我们没有布,没有住的地方,没有灯,没有盐,病的病,饿的饿。农民们也好不了多少,他们剩下的也不多,我们不愿碰他们的一点点东西。”“但是农民鼓励我们。他们从地下挖出他们藏起来不让国民党军队知道的粮食给我们吃,他们自己吃芋头和野菜。他们痛恨国民党军队烧了他们的房子,抢了他们的粮食。许多人参加了我们的队伍,几乎所有的人都用某种方式帮助我们。”他向我转过身来:“战术很重要,但是如果人民的大多数不支持我们,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不过是人民打击压迫者的拳头!”(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红军主力干将之一,彭德怀带领部队历经艰险,突破敌人防线,为长征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B.彭德怀虽然身为军团司令员,但办公室的物件布置十分简陋,是因为条件的艰苦无法供应。C.彭德怀指着斯诺说他是“洋鬼子”,言语较为随意,这恰好说明他们之间相处融洽。D.人民群众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仍竭力帮助红军,也反映出国民党军队不得人心。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运用比喻的手法,塑造了彭德怀作为湖南人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形象。B.面对敌人的悬赏缉拿,彭德怀只用一个哨兵站岗、上街也不带警卫,文章几次通过这样的细节交代来凸显人物形象。C.围绕发生在小兵工厂的事件,作者采用对话方式,既表现出彭德怀性格的粗犷豪爽,也展露出他自信的一面。D.彭德怀在回答斯诺“红色游击战术的原则”的问题时,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来表达自己认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的观点。8.在斯诺的笔下,彭德怀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9.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与夏衍的《包身工》都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既要求真实性,也呈现文学性,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请简要分析。【答案】6.B7.A8.①信仰坚定,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彭德怀带领战士们突破层层防线,六千英里的漫漫长征,一步步走到了胜利。②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热爱人民。彭德怀心怀士兵,他的吃穿用度和普通士兵几无不同。他认为人民的支持是红军战无不胜的源泉。③英勇无畏,精力过人。不怕敌人的悬赏缉拿,勇于挑战。④粗犷豪爽﹐充满自信。9.①内容客观准确。文中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彭德怀司令部的住处情况,如“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等,真实地写出了彭德怀住处的简陋。②事例典型翔实。彭德怀坦率,热情的性格,他对敌人悬赏缉拿的态度等等,都是斯诺亲眼见证并记录的典型事实。③直接引用。较大篇幅地引述彭德怀的话,真实性强,体现了纪实性作品的真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是因为条件的艰苦无法供应”错误。文中写到彭德怀办公室的物件布置十分简陋,是为了突出彭德怀的简朴。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塑造了彭德怀作为湖南人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形象”错误。结合“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可知,是表现他精力过人。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由原文“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可知,彭德怀带领战士们突破层层防线,六千英里的长征,一步步走到了胜利。可见彭德怀信仰坚定,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由原文“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可知,彭德怀心怀士兵,他的吃穿用度和普通士兵几无不同。他认为人民的支持是红军战无不胜的源泉。课件彭德怀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热爱人民。由原文“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可知,彭德怀不怕敌人的悬赏缉拿,勇于挑战。可见,彭德怀英勇无畏,精力过人。由原文“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后来就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不用担心!’司令员说,‘我们会认出日本人来的,不管他有没有鼻子。’”可知,当看到墙上有关日本人的漫画时,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并且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对于“我”提出的当人们发现日本人的鼻子和中国人的一般大可能认不出敌人而不愿打仗的时候,彭德怀说不用担心,会认出来的。体现出彭德怀粗犷豪爽﹐充满自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内容客观准确。结合“司令部一一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一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可知,文中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彭德怀司令部的住处情况,如“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等,真实地写出了彭德怀住处的简陋。事例典型翔实。结合“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和其他红军领导人。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可知,彭德怀坦率、热情的性格,他对敌人悬赏缉拿的态度等等,都是斯诺亲眼见证并记录的事实。结合“我记得一九二八年的冬天,我的部队在湖南只剩下两千多人,还受到包围。国民党军队把方圆三百里内的所有房子都烧掉了,抢去了所有粮食,然后对我们进行封锁。我们没有布,没有住的地方,没有灯,没有盐,病的病,饿的饿。农民们也好不了多少,他们剩下的也不多,我们不愿碰他们的一点点东西”可知,较大篇幅地引述彭德怀的话,真实性强,体现了纪实性作品的特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材料二:(贾谊)其高足以凌青云,抗太虚,而不入于诡诞;其下足以尽山川草木之理,形状变化之情,而不入于卑污。及其事多,而忧深感远之激捍有触于吾心,而干于吾气,故其言多而出于无聊,读之有忧愁不忍之态,然其气要以为无伤也,于是又自喜其无入而不宜矣。使予位之朝廷,视天子所以措置指画号令天下之意,作之训辞,镂之金石,以传太平无穷之业,盖未必不有可观者遇其所感寓其所志则自以为皆无伤也。余悲贾生之不遇。观其为文,经画天下之便宜,足以见其康天下之心。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足以见其悯时忧国,而有触于其气。后之人责其一不遇而为是忧怨之言,乃不知古诗之作,皆古穷人之辞,要之不悖于道义者,皆可取也。贾生少年多才,见文帝极陈天下之事,毅然无所阿避。而绛灌①之武夫相遭于朝,譬之投规于矩,虽强之不合,故斥去。不得与闻朝廷之事,以奋其中之所欲言。彼其不发于一时,犹可托文以撼其蕴,则夫贾生之志,其亦可罪耶?故予之穷饿,足以知人之穷者,亦必若此。又尝学文章,而知穷人之辞,自古皆然,是以于贾生少进焉。鸣呼!使贾生卒其所施,为其功业,宜有可述者,又岂空言以道之哉?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谁欤?虽不吾知,谁患耶!(节选自曾巩《读贾谊传》)【注】①绛灌;汉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的并称。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无文,曾谗嫉陈平、贾谊等。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盖未必不有A可观者B遇其C所感D寓其所志E则自以为F皆无伤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指使……朝见,与《苏武传》中“单于愈益欲降之”的“降”,两者用法相同。B.穷,指处境困难不得志,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词义相同。C.吊,指凭吊,与《屈原列传》中“及见贾生吊之”的“吊”词义相同。D.与,指参与,与《伶官传序》中“与尔三矢”的“与”词义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对比分析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后世之人认为贾谊不该在他文章里写很多忧愁怨恨的言辞,这最终使他不被朝廷重用。C.在曾巩看来,古时的诗文多为困窘之人所写,其要旨只要没有悖于道义的,都可以取用D.曾巩认为贾谊既有治理天下的才华,又有造福天下的决心,还赞扬他为人正直不阿。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譬之投规于矩,虽强之不合,故斥去。14.曾巩说“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结合文本分析“此”指代的是什么。【答案】10.BDE11.B12.B13.(1)一个人发动叛乱,秦朝的宗庙就被毁灭﹐国君自己也死在他人手上,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什么原因呢?(2)就好像把圆放进方框,即使强迫他,(他)也不同流合污,所以朝廷贬谪他。14.“此”指贾谊生不逢时,自己也处境窘迫。也指贾谊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作者曾经学写文章,稍微理解处境困窘的人的言辞,但无人理解自己。【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概未必没有不值得看的地方,遇到他有所感慨的地方,寄托他的志向,那么自认为都没有什么妨碍。“未必不有可观者”“遇其所感”“寓其所志”都是动宾结构,宾语后BDE处断开;故选BD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朝见;使……投降。句意: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B.错误,穷尽;处境困难不得志。句意:来传颂太平盛世无穷无尽的功业。/人处境困难不得志,就会追念根本。C.正确,句意:看他过湘水作赋来凭吊屈原。/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D.正确,参与;给。句意:他不能够参与朝廷的事。/给你三支箭。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最终使他不被朝廷重用”错,强加关系,原文“后之人责其一不遇而为是忧怨之言,乃不知古诗之作,皆古穷人之辞,要之不悖于道义者,皆可取也”,可见贾谊不被朝廷重用与后世之人认为贾谊在他的文章里写了很多忧愁怨恨的言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七庙”,宗庙;“隳”,被毁坏;“为”,被。(2)“规”,圆形;“矩”,方形;“强”,勉强,强迫;“斥”,贬谪。【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余悲贾生之不遇”“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谁欤?虽不吾知,谁患耶”可知,“此”指贾谊生不逢时,自己也处境窘迫。由原文“彼其不发于一时,犹可托文以撼其蕴,则夫贾生之志,其亦可罪耶?故予之穷饿,足以知人之穷者,亦必若此。又尝学文章,而知穷人之辞,自古皆然,是以于贾生少进焉”可知,也指贾谊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作者曾经学写文章,稍微理解处境困窘的人的言辞,但无人理解自己。参考译文:材料一: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权势,衡量实力,则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秦国凭借着它小小的地盘,发展到兵车万辆的国力,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将天下作为自家产业,用崤山和函谷关作为宫殿;一个人发动叛乱,秦朝的宗庙就被毁灭﹐国君自己也死在他人手上,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啊。材料二:贾谊才华之高向上足以超越青云,与太空匹敌,却不流于诡谲荒诞;向下足以写尽山川草木的物理,形状变化的情态,却不流于卑下污浊。等到他遇到很多事,而忧虑深远的激切雄壮的情感对自己的内心有所触动,并影响到自己内在的郁积之气,所以他的言辞很多并且都是出于精神无所寄托,读来有忧愁无法忍受的情态,然而对于他的文气我认为并无损害,于是又自己高兴他的文章不论处在什么境遇没有不合时宜的地方。假使我的官位能居于朝廷,观看天子用来安排指画号令天下的意图,写作成典范的言辞,雕刻在金石上,来传颂太平盛世无穷无尽的功业,大概未必没有不值得看的地方,遇到他有所感慨的地方,寄托他的志向,那么自认为都没有什么妨碍。我同情贾生生不逢时。看他写的文章,筹划天下的随机应变的措施,足以看出他想要安定天下的想法。看他过湘水作赋来凭吊屈原,足以看出他的忧国伤时,而对他的文气有所触动。后人责怪他稍有不得志就写这样的优愁怨恨的文章,是不知道写作古诗的,都是古代处境团窘之人的言辞,只要是不违背道义的,都有可取之处。贾生年轻多才,见文帝极力陈述天下的事,毅然没有什么偏私回避的。而在朝廷上遇到绛侯灌婴这些武夫,就好像把圆放进方框,即使强迫他,(他)也不同流合污,所以朝廷贬谪他。他不能够参与朝廷的事,(于是作文)来抒发他内心想要表达的看法。那时他一时之间不能表达的看法,还可以通过文章来发表意蕴,那么贾生的志向,难道是可以责备的吗?所以我处境困窘,足以凭借来知道别人的处境国窘,也一定像这样。又曾经学习写文章,而知道处境国窘之人的言辞,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因此对于贾生稍微有些了解。唉!假使贾生完成了他的抱负,成就了他的功业,应该有可以述说的地方,又怎么会用(写文章的)空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呢?我之所以同情自己。也像这样。然而世上了解我的人,又有谁呢?虽然没有人了解我,谁又担心什么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悼亡三首(其二)①[宋]梅尧臣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②此销磨。【注】①此诗写于庆历四年。梅尧臣与其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1028)结婚,至庆历四年(1044)妻子去世。一共十七年。②精爽:指精神。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以“出门如梦游”奠定全诗基调,既写出自己精神恍惚之态,又写出大家强迫他忘记痛苦时的尴尬。B.颔联通过“归来”抒寂寞孤独之感。“出门”时有人谈论,还可稍解悲戚;“归来”时则孤寂之感更甚。C.颈联中作者对窗中飞人的“孤萤”、天空的一声雁叫,皆能察觉,以此刻画出长夜难眠之苦。D.尾联中“世间无最苦”,世上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了,诗人借近乎夸张之语,写出了镂心刻骨的丧妻之痛。16.悼亡诗为情所致,试比较本诗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抒情手法上的不同。【答案】15.A16.①梅诗借景抒情,借事抒怀。前四句写“每出”“归来”的实际生活境况,抒发自己妻子新亡整日魂不守舍,不知所措的悲痛之情;“窗冷”两句以客观景物为主,抒写寂寞孤独、长夜难眠的凄凉心境。②苏词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梦写情的手法。上阕写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又写出大家强迫他忘记痛苦时的尴尬”理解错误。结合“逢人强意多”理解,可知诗人每次出门如同梦游,逢人只能勉强应付,并非“大家强迫他忘记痛苦时的尴尬”。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中,梅尧臣先从自己的“出门”与“归来”写起,心在谢氏身上,故出门也像做梦一样;“出门”“逢人”,也只是勉强应付。“出门”时有人谈论,还可稍解悲戚;“归来”时则孤寂之感更甚。这是借助实际生活境况,抒发自己妻子新亡整日魂不守舍,不知所措的悲痛之情。而此后“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描写长夜失眠的景况。由于长夜难眠,所以窗中飞入“孤萤”、天空一声雁叫,皆能察觉得到。正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世间无最苦”,谓世上没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他的精神全部被这难熬的时光销磨殆尽了。由此可见,本诗中诗人以客观景物为主,抒写寂寞孤独、长夜难眠的凄凉心境。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上片结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尘满面,鬓如霜”可知,这里写词人入梦前的思念以及梦醒后的感慨为实写;而下片中,结合“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可知,下片设想相逢的情景及梦中相见的悲喜为虚写。整首词虚实相生,衬托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2)高适《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追诉早年抗金杀敌的英雄事迹,有力地烘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战士军前半死生④.美人帐下犹歌舞⑤.楼船夜雪瓜洲渡⑥.铁马秋风大散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弘”“帐”“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日前,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公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②历经大约8年左右的建设,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印尼迎来崭新的“高铁时代”。③对印尼而言,雅万高铁铺就了一条印尼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之路、共富之路。④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随着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一条高铁经济走廊也将徐徐敞开——高铁A,还将为沿线经济发展赋能。对中印尼关系而言,雅万高铁建成通车,标志着B今年是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雅万高铁建成通车是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从宏伟蓝图建设成“实景图”的重要一步,有望为中印尼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标杆提供重要助力。“从郑和下西洋到共建雅万高铁,中国是我们的老朋友。”在印尼网络上,一首说唱歌曲《雅万之歌》走红歌曲在印尼传唱,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也在全球续写。(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12日)18.文中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雅万高铁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同学甲一会儿说应该修雅万高铁,一会儿说不应该修雅万高铁,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乙的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下列同样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A.班级队员篮球赛后回到宿舍,小陈问:“赢了吗?”队员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队员说:“也没有。”B.有一大学毕业生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的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D.我们呼唤和平,反对战争。但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答案】18.①“公布”改为“宣布”;②去掉“大约”或“左右的”;③“一条”后面加“承载”。19.A:不仅能有效缓解两地通勤交通压力B;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或“中印尼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20.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公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错误。“公布”和“启用”搭配不当,可将“公布”改为你“宣布;②“大约8年左右的”错误。“大约”和“左右的”重复,可去掉“大约”或“左右的”;③“印尼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错误,“印尼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前缺少动词,可在“一条”后面加“承载”。【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由后文的“还将为沿线经济发展赋能”可知,应填的句式为“不仅……还……”;再由前文“旅行时间由……缩短”可知,语境强调高铁的建成对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故填“不仅能有效缓解两地通勤交通压力”;B处,后文提到今年是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雅万高铁建成通车是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从宏伟蓝图建设成“实景图”的重要一步,有望为中印尼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标杆提供重要助力,可知语境强调高铁开通对中印尼伙伴关系起到更大的作用,故填“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或“中印尼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逻辑推理方式的能力。所谓“排中律”指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A、B、C三项都存在两种以上的可能性,与排中律无关。D.战争的性质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可能性,“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违反了排中律。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21.下列选项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B.一个“挺”字,让人百感交集。回望疫情爆发之初,迅速上升的数字令人揪心。C.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县委书记焦裕禄简直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D.“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22.把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改成“几个蓬头、赤脚、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一边扣着钮扣冲下来了”,哪种句式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答案】21.A22.原句效果更好。①这是一个倒装句,强调“蓬头”等词。②将包身工起床后的状态的词语放在前面,突出了她们的狼狈和慌乱。③更深刻地表现出她们被剥削与奴役的可怜。改句没有这种强调效果。【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强调。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引用。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需要找到二者的不同之处,然后结合语意进行分析。原句和改句的不同在于原句中“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是独立成句的,且用逗号隔开,可见原句采用了倒装句的形式,把表示包身工起床后的状态的词语“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等词语单独列出,突出了包身工起床后的状态,从而表现了她们的狼狈和慌乱,也更深刻地表现出她们被剥削与奴役的可怜。改句采用长定语的单句形式,没有这种强调效果。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我们的课本中,有与自我抗争的聂赫留朵夫,有与命运抗争的大卫,有与自然抗争的桑地亚哥,有与封建思想封建恶势力抗争的小二黑和小芹,还有为国家和民族前途抗争的刘和珍、白莽、黄新等人。鲁迅曾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抗争”的认识和理解。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共携抗争路宽广翻开课本,那些激励人心、光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