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1.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马致远望着落日,乡愁倍增,不禁叹道“,”。(用《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作答)4.《〈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做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①______(由来诞生)。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澄chè,家家户户②______(尊老爱幼扶老携幼),每个人都神采奕奕,一起到空旷之处放风筝。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是一种相互观摩、较量的娱乐游戏,□是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一项体育运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①澄chè() ②神采奕奕()(2)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①②两处。①______ ②______(3)文中“□”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即使……也 B.不但……而且 C.既……又 D.如果……就(4)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有关风筝的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少年乘风①______下联:纸鸢②______逐云飞A.①牵线舞 ②载梦 B.①拨丝线 ②载梦C.①牵线舞 ②轻巧 D.①拨丝线 ②轻巧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陶渊明,字______,又名潜,______(朝代)诗人。(1分)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来此绝境/绝处逢生 B.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C.皆叹惋/皆出酒食 D.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头处处显示桃花林的美,为桃花源的出现做了铺垫。B.一进入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就是桃花源。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年代久远。D.文章虚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9.文章第二段写渔人见到一个美好的世界,用自己的话说说“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刘理顺,字复礼。万历中举于乡。及廷对,帝亲擢第一,还宫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硕①矣。”拜修撰。益勤学,非其人②不与交。贼犯京师,守卒缺饷,阴雨饥冻。理顺诣朝房语诸执政③,急请帑④,众唯唯。理顺太息归,捐家赀⑤搞守城卒。僚友问进止,正色曰:“存亡视⑥国,尚须商酌耶!”城破,理顺大书曰:“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⑦践之,吾何不然!”书毕投缳⑧,年六十三。【注释】①耆硕:年高而有德。②其人:这里指好学的人。③执政:官职名。④帑(tăng):国库银。⑤赀(zī):同“资”,资财、钱财。⑥视:看。⑦文信:指文天祥。⑧投缳(huán):上吊,自缢。考生11.“书毕投缫”中“毕”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1分)1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益勤学,非其人不与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刘理顺的言行体现了其高尚品德和节操,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半山源一夜徐可①汽车在漆黑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小时,前方终于出现了亮光。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半山源村到了。②半山源是江西上饶市横峰县的一个自然村,因村建于半山上而得名。我们要住在这里,晚上看星星,早起看日出。③放下行李,大伙儿相约着到院里看星空。可仰着脖子看了半天,除了大朵大朵的云以外,一颗星星也没有。④没看到星星,我和朋友就相约去看山村的夜景。山风送爽,与酷热难耐的山下俨然是两个世界。蛙鸣阵阵,溪水潺潺,鼻息中满是植物的清香。虽然没有月亮,但一路的路灯让古老的山村亮如白昼。远处的山峦、农田,近处的房屋、树木,在夜幕下如同生动的剪影。⑤我们遇见几位老人家坐在路边的台阶上乘凉聊天。趋前同老人家打招呼,一问他们的年龄,都已经七八十岁了。老人家都很热情,虽然我听不懂他们所讲的方言,但他们脸上的欣慰我是看得懂的。在本地朋友的帮助下,我跟其中的一位老人家聊起天来。⑥“我们祖上有三兄弟,有一天打猎到了这个地方,一看,不错,就留了下来。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就成了这个村。”⑦“大爷,现在生活怎么样啊?”⑧“现在好啊,有吃有穿,什么都不愁了。”⑨靠着朋友的“翻译”,我们和老人聊了一会儿。看得出来,老人们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⑩辞别老人,回到住处。这是当地最大的一家民宿,一共三层楼,是兄弟俩在经营。他们还租了其他村民的房子用来接待游客,据说今年生意很红火,每到周末都爆满。住在这里,夏天晚上不用开空调,打开窗户,清风入怀,清凉入户。蛙鸣声、鸟啼声、水流声,汇成一首绵长的催眠曲,治好了我多年的失眠症。⑪昨晚的交谈让我意犹未尽,我急切地想更多地了解山村。于是,天一亮我就起床,匆匆吃过早饭,拉上“翻译”,请他陪我到村里走一走。⑫白天看山村,山村更美丽。湛蓝的天空高远洁静,一朵朵白云悠闲地游弋。阳光洒下万道金线,把村口的两株五百年古树装饰得熠熠生辉。远处山上,树木、竹林、油茶郁郁葱葱。脚下路边,一条溪流一路欢快地陪伴着我们。溪流一岸是一块块稻田,梯田高低错落,秧苗成行成畦。路边、田边的一小块一小块空地上,种满了格桑花和各种瓜果蔬菜。村民们都很勤劳,一寸土地都不舍得浪费,每块农田都收拾得利利索索。我们得知,当地的农作物大多是村民用自家的种子种的。横峰是水稻油菜制种大县,这里依然保留着用传统种子的习惯。⑬我们在路上漫步,路过一户户人家:房子是新建的楼房,白墙灰瓦、红门绿窗。不少人家门前都停着小汽车或者摩托车。也有几幢土木结构的旧房子,保存在山脚下楼房边,显得古色古香、别具一格,为古村落保留了一份记忆。⑭巧的是,我们又碰上了昨晚那位大爷,他正扛着农具,准备下地干活。这位大爷真是热情、健谈,他放下农具,站在路上,又跟我们聊了起来。他像是村子的活字典,村里的大事小情全在他心里装着。有了他,山村的前世今生就在我们眼前展开了。⑮说起这半山源啊,真是块宝地。山里的土是黑色的,石头也是黑色的。这里的土质好,水源充足,种子播下去不用浇水、施肥,便有收获。可是以前,这里的道路都是不到三米宽的土路,遇到雨雪天气就出不了门。许多年轻人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地也没人种了。⑯“你看这山上的油茶、竹子,哪样不是钱啊?可是以前没有路,这些东西都出不去。前几年,我们这里通了水泥路,乡村旅游也搞起来了,日子越来越红火。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大爷很热情,我听得心里也热乎。⑰“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我问。⑱“山村要发展,关键还是要修路。现在通到县城的公路有了,去上饶还是只有一条土路。”大爷用手指着山下的一条土路,“这里以后要修成水泥路。将来我们的油茶、竹子、粮食运出去就更方便了。”大爷的话让我刮目相看,山里的村民也有这样超前的眼光。⑲同伴催促我们赶紧上车,我们又要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一路所见所闻让我感慨,最让我留恋的还是这个偶然路过的小山村。14.半山源村美不胜收,吸引很多游客前往寻美。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表格。(4分)景美①______②山村白天美景如画。人美③______④大爷热情介绍山村发展。15.请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第⑫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溪流一岸是一块块稻田,梯田高低错落,秧苗成行成畦。路边、田边的一小块一小块空地上,种满了格桑花和各种瓜果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有人认为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显得多余,要删除,但笔者不同意,请你联系文本说说不同意的理由。(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半山源村为参加“中国新农村示范村”评选活动拍摄了宣传片。小惠在宣传片结尾配了字幕“美丽乡村风劲吹,提振农民精气神”,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此字幕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文以拙进道以拙成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有所成就的基础。②守拙,是安静地扎根。哲人有言,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地底。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多高,但半年后雨季到来时,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长到近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6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它虽然露头一寸,却扎根地下超过数十米。“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理,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也要学会安静地扎根,像尖毛草那样,根扎得深,就能吸取更多的水和养分,为日后成长成才打下扎实基础。③守拙,是专一的坚守。“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这样评价自己:只顾埋头拉车,拙于人事交往。事实证明,凡是勤于正事者大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把精力用在拉关系上。“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这样的拙,不仅使他们专心致志做事,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也使他们远离诱惑,超凡脱俗,站在了人生的高峰。④守拙,是苦干的别称。人间万事出艰辛。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用心血浇灌出绿叶成片的焦桐;为了找到“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较,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不下一番守拙的功夫,就不会有事业的卓越。干工作做事情,既需要“巧劲”,也需要“拙劲”。正如华罗庚一首诗中所云:“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⑤守拙,是本色的凸显。“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俗气奸猾,处处防备。《郁离子》中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他却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对于每个人来说,守拙,就是守本分、守安分。以拙诚待人处世,即使暂时吃点亏或不被人理解,也不改变本色、不移其志。这样不仅能感动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⑥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老实事、遵循客观规律,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如是,就能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收获更多的精彩与自信。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选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2分)首先,①______;接着,②______;最后,③______,再次强调干工作做事情需要“拙劲”的观点。21.下列材料应该放入哪一段?并说明理由。(3分)屠呦呦数十年里,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得到380多种提取物,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5分)22.阅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如读老舍的《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主人公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买车的坚忍顽强和被现实无情打击后成行尸走肉的自甘堕落;读______的《资治通鉴》,让我们感知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丰富多彩的历史往事。(2分)23.《海底两万里》的奇妙之旅令人向往,你最想要参与下列那一段旅程?请结合以下章节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3分)A.阿拉伯海底隧道 B.海底森林 C.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4.请你参加以“接续奋斗挺膺担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1)【活动一:诗以言志】请从下面的语句中选择一句,正确、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2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2)【活动二:解读图表】下图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针对“你感到现在的孩子应对困难和挫折能力如何”的调查结果,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不出现具体数字)再说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三:榜样力量】“奋斗”在词典中的解释为: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努力斗争。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其中一个人,说说他的目标是什么,再结合奋斗的解释,谈谈他是怎样奋斗的。(3分)材料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材料二: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很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的很。材料三: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活动四:接续奋斗】活动结束后,你决定写一句座右铭来鼓励自己,请仿照下面画线部分的句子,写一句话当做你的座右铭。(2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以青春之歌,谱写未来之曲;以梦想之音,奏出梦想之魂;______,______。(二)写作(50分)25.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茶香,妈妈的饭菜……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件事无论太早或太晚,都不会阻挡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件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本杰明·巴顿奇事》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人教版)参考答案一、1.提携玉龙为君死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1)①激②yì(2)①由来②扶老携幼(3)C(4)A二、(一)(甲)6.元亮东晋(晋代)7.C 8.B9.围绕“环境优美富饶、社会安定和平、没有剥削压迫、人们自由快乐、生活富足、和谐幸福、安居乐业等”回答出任意两方面即可。10.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乙)11.完毕12.他更加勤奋好学,不是好学的人他不交往。13.刘理顺勤奋好学,被授予修撰之职后“益勤学”;刘理顺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保大家,在国家遭受危难时刻“捐家赀犒守城卒”;刘理顺深明大义、舍生取义,“书毕投缳”,践行了取义成仁之举。(二)(甲)14.①山村夜景愉悦心情。③乘凉的老人热情与我们聊天。15.描写,写溪流岸边、路边、田边的美景是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出乡村处处是美景,路边、田边种满鲜花和瓜果的图景,突出村民的勤劳能干,热爱生活。16.①内容上,突出这家民宿的作用和重要性,体现旅游助力乡村发展,体现村民用勤劳汗水走向致富之路。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既连接上文“回到住处”,交代住的地方的情况,又与下文的“这里”相应,也与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