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宋明理学2021/5/91《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021/5/92另类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2021/5/93三教图

“三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而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2021/5/94一、兴起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独尊的统治地位动摇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形势出现,从韩愈开始提出儒学复兴运动僧言佛子在西空,道说蓬莱在海东唯有孔门真实事眼前无日不春风2021/5/95背景: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2021/5/96二、程朱理学1、含义: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2021/5/97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2021/5/98程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程颢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2、宋朝儒家的代表人物:2021/5/99一天,杨时同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2021/5/9103、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要识仁,就必须尊敬别人,否则会误入歧途。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2021/5/91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朱熹

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2021/5/9124、朱熹的思想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2021/5/913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四书章句集注》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4、朱熹的思想2021/5/914

材料四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二程遗书语录》方法论:格物致知4、朱熹的思想2021/5/915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它一次吗?2021/5/916

材料五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朱子语类》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4、朱熹的思想2021/5/917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二程”、朱熹主要思想①“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方法论)③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程朱理学在思想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影响2021/5/918三、理学的发展——心学心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1.陆九渊(1)简介: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

(2)思想: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2021/5/9192、王阳明的心学

背景: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2021/5/920阳明格竹2021/5/921陆王心学

材料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2021/5/922材料一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2021/5/923陆王心学

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思想核心:“致良知”2021/5/924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2021/5/925陆王心学

材料三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知行合一2021/5/926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①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②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021/5/927陆王心学陆九渊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②求“理”的方法-----内心反省③反对“格物致知”

王守仁

①思想核心:“致良知”②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2021/5/928《赏花》

朱熹、王守仁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朱熹说:“天生的。”王守仁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世界本原同:承认“理”的存在。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活学活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2021/5/929探究: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

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2021/5/930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内容实质目的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理”实现“理”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2021/5/931背景: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影响2021/5/932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2021/5/933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二十四孝故事2021/5/934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贞节牌坊的背后是血泪2021/5/935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上面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美丽”的三寸金莲2021/5/936四、对理学的评价:1、实质:3、积极作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消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021/5/937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知识·梳理2021/5/938应运而生蔚然大宗春秋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新体系—理学2021/5/9392021/5/940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2021/5/9411、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

A、两汉时期B、魏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2、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A、放弃儒家思想

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

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加以完善

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新思想巩固练习:DC2021/5/9423、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4、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仁”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5、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

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CAD2021/5/9436、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

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C2021/5/9447、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宋明理学的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D、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D2021/5/9458、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9、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AD2021/5/946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只有一个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