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典型化工事故分析201905_第1页
近年典型化工事故分析201905_第2页
近年典型化工事故分析201905_第3页
近年典型化工事故分析201905_第4页
近年典型化工事故分析20190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训部门:安全部培训时间:2019年5月近年典型化工事故案例分析2021/5/91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红线”: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021/5/92

统计数据表明,6月、7月、8月三个月是化工和危化品重特大事故的易发多发期,2006年以来全国化工和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发生12起重特大事故,其中几乎一半以上发生在这三个月内。2021/5/93

2018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同比减少43起、43人,分别下降19.6%和16.2%。其中较大事故11起、46人,同比减少4起、11人,分别下降26.7%和19.3%;重大事故2起、43人,同比起数持平、人数增加23人,上升115%;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但2019年仅3、4月份就发生3.21响水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78人死亡,4.15济南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重大安全事故,造成10人窒息死亡,全国化工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出现反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2021/5/94

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强调,当前各地区、各单位要进一步提升站位,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当前化工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突出“两重点一重大”和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企业,特别是要深刻吸取夏季典型化工危化品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漏洞补短板,采取坚决、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做好夏季汛期事故易发时段安全生产工作。2021/5/95

●强化危化品储罐区和储存区安全风险管控,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紧急切断、安全仪表和其他应急设施●严格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强化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承包商管理制度,严格承包商作业人员入厂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落实甲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全面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提高认识、强化培训、持之以恒、突出企业特点●扎实做好化工和油气管道汛期安全生产工作2021/5/96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检修环节}湖北钟祥市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11”中毒事故{检修环节}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1•18”中毒事故{检修环节}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生产过程}上海松江民强精细化工厂“5·2”爆炸事故2021/5/97发生在检维修环节的事故2021/5/989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2018年5月12日15时33分左右,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公司)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检维修作业承包商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埃金科公司)6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2021/5/9910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

2018年3月,上海赛科公司发现编号为75-TK-0201苯罐(内浮顶罐)呼吸阀排放VOC超标,检修后VOC仍然超标,判断浮盘密封泄漏,并安排清空检修。4月19日,对该苯罐倒空作业并加盲板隔离,蒸罐、氮气置换至5月1日。5月2日,打开储罐人孔进行检查,5月3日至7日检查浮盘密封损坏情况,发现约1/4浮盘浮箱存在积液。5月8日,上海赛科公司组织上海埃金科公司、浮盘浮箱厂家确认超过1/2浮盘浮箱存在积液,决定拆除更换浮盘浮箱。5月9日,上海埃金科公司将疑有积液的浮箱全部打孔,并将积液用泵排至另一苯罐。5月10日起,组织进行拆除浮箱作业。5月12日13时15分,上海埃金科公司安排8名作业人员继续作业(其中,6人在罐内,1人在罐外进行接受浮箱的传出作业,1人在罐外监护),另有1名上海赛科公司操作人员在罐外对作业实施监护,15时33分左右罐内发生闪爆。2021/5/91011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打孔后的浮箱内残存苯液流出,在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作业人员使用非防爆工具产生点火源引发事故。经初步调查、了解情况与分析测试,结合视频记录与现场状况,综合判断可燃物为苯,来源为浮箱内的苯液。可能点火源:(1)使用非防爆动力锂电钻时产生的火花。(2)使用铁质工具时产生的火花。(3)浮盘上的钢制螺栓在拆除或搬运过程中可能与罐体摩擦产生的火花。经过分析,认为使用非防爆动力锂电钻时产生的火花是最大可能性的点火源。2021/5/91112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违章作业。承包商擅自使用非防爆动力锂电钻和铁质撬棍拆除浮盘。施工方案存在漏洞。在确认浮盘已无修复价值后,决定整体更换浮盘。施工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施工方案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施工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没有佩戴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不能及时掌握作业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变化情况。施工方案审查不严,没有发现承包商施工方案中无浮盘拆除内容的问题,导致风险识别不充分,未识别出浮盘拆除时存在苯液挥发导致燃爆的风险。施工现场监护不到位。一是承包商现场监护人变动随意,由其他项目临时抽调;二是未及时发现制止非防爆工具的使用,在发现浮箱有苯液后,未告知爆燃风险,也未将异常情况上报并采取安全措施。施工环境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不规不科学。取样点不具代表性,仅在一个人孔附近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2021/5/91213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2021/5/91314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和承包商安全风险管理缺失、专业管理缺位、漠视重大危险源管理、特殊作业管理流于形式、违规违章严重等突出问题:一安全风险意识差、能力不足,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不全面、不到位。事故企业和承包商均没有对苯罐检维修作业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安全风险评估。二特殊作业管理不到位。现场作业人员使用钢制扳手和非防爆电钻,受限空间作业中对可燃气体含量的检测不具有代表性,仅在人孔处进行了检测。三变更管理缺失。施工内容和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施工方案却没有进行调整,没有进行新的风险辨识和增加风险管控措施。四对承包商管理不到位,现场作业人员违章作业。五漠视重大危险源管理。未按照要求对危险化学品罐区特殊作业实施升级管理。2021/5/91415湖北钟祥市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11”中毒事故2017年11月11日,钟祥市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停产检修期间,合成车间2名员工在精脱硫塔D塔卸载活性炭的过程中发现塔底物料变少,系塔内隔网阻碍了活性炭的下流,其中1人上塔顶观察,不慎坠入塔内。5分钟后另一人发现其坠入塔内,于是呼救,该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戴梅林及车间主任蔡贤明随后赶到塔顶入塔施救,也中毒倒在塔内,3人经救治无效死亡。经初步分析事直接原因为:维修人员未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和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在装填孔处向塔内探身瞭望时,因吸入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坠入塔内,造成中毒,施救人员救人心切,在未注重自身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施救不当,致事故扩大。如何理解进入受限空间作业?2021/5/91516湖北钟祥市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11”中毒事故1.生产线于9月28日置换合格后,精脱硫D塔因停车时间过长(43天),从活性炭填料中解析出的有毒有害气体CO和H2S积聚在塔内,塔内通风置换时间太短(11月10日开孔通风置换,11月11日即开始作业),人员吸入有毒气体后中毒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2.维修人员万小林在对精脱硫塔进行检修作业过程中,在明知塔内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情况下,未按规定佩戴防护面具情况下,擅自一人跑到精脱硫D塔上部装填材料入孔处观望,在观望过程中吸入塔内有毒气体,导致昏迷后坠入塔内;3.施救人员戴梅林作为公司主管安全副总,在发现万小林中毒坠入塔内后,明知塔内存在有毒气体,在未佩戴防护设备情况下,盲目施救、处置不当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故;4.施救人员蔡贤明作为车间主任,在进入塔内施救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擅自将自己佩戴的救护器卸下后,佩戴在戴梅林口上,最终自己吸入有毒气体后倒下,盲目施救、处置不当过程中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2021/5/916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1•18”中毒事故

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运行三部硫磺回收装置再生单元塔T7001系统的贫富胺液换热器E7001/A/B/C/D,由于管束结垢严重,影响换热效果,计划进行清垢作业。11月18日9时左右,运行三部开出“E7001/A/B/C/D换热器化学清洗”作业票,16时左右,管束抽装施工单位将管束运送到装置区域外的清洗作业现场,并吊放至清洗槽内,由承包商鄢陵京顺石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进行清洗作业。该公司在清洗作业现场共有9名作业人员,其中3人站在槽外临时搭建的操作平台,向清洗槽内添加药剂。19时25分左右,现场监护人员随身携带的硫化氢报警仪报警,发现该公司3人倒在清洗槽内。监护人员立即报警,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对中毒人员进行救助。事故造成3人抢救无效死亡,6人受伤。2021/5/917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1•18”中毒事故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清洗作业人员在进行换热器管束清洗过程中,未按照清洗方案确定的程序和清洗剂进行清洗,在加入磷酸等药剂过程中,与换热器壳程中的硫化物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导致临时操作平台上的9人中毒。(一)施工方案规定化学清洗剂的主要组成为高锰酸钾、重铬酸钾、L826缓蚀剂、JT-NP-10分散剂、苯并三氮唑等十几种成分,但在现场发现存放有磷酸、L826缓蚀剂、CUPOSIT补充液Y三种药剂,与施工方案不符。(二)施工方案要求清洗步骤应为钝化防腐蚀剂循环、化学清洗、水洗中和、设备钝化,但经问讯伤员和现场查看,作业时是直接将磷酸倒在换热器管束上。(三)方案要求现场应配备的防护器具不齐全,应配置的应急物资未准备。2021/5/918发生在生产过程环节的事故2021/5/919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2017年12月9日2时20分左右,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港镇化工园区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号车间内发生爆炸,爆炸引发临近六号车间局部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爆炸事故初步分析直接原因:将设计用氮气(0.15Mp)将间二硝基苯压到高位槽的方式,改用压缩空气(0.58Mpa)压料,造成高位槽内沉淀的酚钠盐扰动,与空气形成爆炸空间,引燃物料。间接原因:1.辅助装置自控缺乏,精馏装置仅有单一温度显示,没有报警、调节控制等工程技术措施。2.企业安全管理混乱,变更管理随意性强。3.风险识别不到位,变更无风险识别及新增风险的对策措施。2021/5/920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2021/5/921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2021/5/922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2021/5/923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1.生产涉及到的氯化、硝化等工艺都属于国家明确的重点监管危险工艺,但公司大多数员工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技术和生产副总虽是大学学历但也不是化工专业,发生事故的四车间23名倒班工人有2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严重违反国家法规规定的重点监管危险工艺至少是高中学历的相关要求。2.既涉及重点监管的危化品,又涉及重点危险化工工艺,但氯化、硝化反应生产过程基本没有实现自动化控制,现场作业人员较多,每个楼层都长期有操作人员,这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与自动化程度低密切相关。3.控制室、休息室都跟装置在一起,设计上存在布局严重不合理的问题。二楼3名操作人员发现险情后全部逃生幸存,但没有联动机制通知楼内其他人员。2021/5/92425上海松江民强精细化工厂“5·2”爆炸事故在动火作业加装环保设施的过程中,反应系统仍在进行。反应生产偏硅酸钠,副产氢气,边动火边生产,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该企业的安全管理十分混乱,无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也未经过正规设计,其法人没有基本的化工知识。根本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2021/5/9251.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法律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淡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2.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缺失或不到位;在设备或管道上动火未对其内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