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资面试-试讲考题详细教案设计_第1页
高中数学-教资面试-试讲考题详细教案设计_第2页
高中数学-教资面试-试讲考题详细教案设计_第3页
高中数学-教资面试-试讲考题详细教案设计_第4页
高中数学-教资面试-试讲考题详细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试讲教案设计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观察下面一些函数的图像,探讨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正负的关系。如图1.3-3,导数表示函数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在处,,切线是“左下右上”式的,这时,函数在附近单调递增;在处,,切线是“左上右下”式的,这时,函数在附近单调递减。

一般地,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有如下关系:

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按下列要求进行试讲:(1)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有讨论、提问环节;

(3)讲清楚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高中数学《子集》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问题提出:判断的单调性,如何进行?(分别用图像法,定义法完成)

那么如何判断的单调性呢?引导学生图像法,定义法尝试发觉有困难,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观察课件上图(1)~图(4)。

问题:通过观察,你能得到原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号有何关系?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生讨论汇报:形成初步结论,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三)应用新知

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出单调区间:

(1);

(2);

问:你对利用导数去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出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的步骤吗?(简单易行)

求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求导数;

(3)解不等式,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增区间;

(4)解不等式,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减区间。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作业:课件上的练习题1、2。

板书设计2.《奇函数》观察函数和的图像(图1.3-9),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你能发现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吗?我们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函数解析式上就是:

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也是一对相反数。

例如,对于函数有:

实际上,对于函数定义域R内任意一个x,都有这时我们称函数为奇函数。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那么函数就叫做奇函数。按下列要求进行试讲:(1)能利用函数图像探究出奇函数的特点;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高中数学《子集》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偶函数的定义及相关结论。

(二)生成新知

问题1:观察函数和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你能发现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学生交流后回答:

预设: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反映在函数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也是一对相反数。

也就是说对于函数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这时我们称函数为奇函数。

奇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那么函数就叫做奇函数。

问题2:奇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奇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三)应用新知

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奇函数。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学习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3.《圆的一般方程》思考:方程表示什么图形?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对方程配方可得

此方程表示以(1,-2)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同样,对方程配方,得,由于不存在点的坐标(x,y)满足这个方程,所以这个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探究:方程在什么条件下表示圆?

我们来研究方程

(1)

将方程(1)的左边配方,并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得

(1)当>0时,比较方程①和圆的标准方程,可以看出方程(1)表示以为圆心,为半径场的圆;

(2)当=0时,方程(1)只有实数解,它表示一个点;

(3)当<0时,方程(1)没有实数解,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因此,当>0时,方程(1)表示一个圆。方程(1)叫做圆的一般方程。按下列要求进行试讲:体现出重难点;

(2)试讲十分钟;

(3)合理设计板书;

(4)学生能探究出方程在什么条件下表示圆。高中数学《圆的一般方程》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圆的标准方程,并让字生将其展开观察方程特点。

提问:形如方程是不是表示圆?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引出课题为“圆的一般方程”。

(二)探究新知

1.分析方程表示的轨迹

提问:将方程左边配方怎么表示?

追问:当>0时,当=0时,当<0时,方程表示什么?

2.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

当>0时,方程称为圆的一般方程。

3.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问题2:比较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与图的一般方程,(

)的系数可得出什么结论?启发学生归纳结论。

(三)巩固提高

求过点M(-1,1),且圆心与已知圆C:相同的圆的方程。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字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比较圆的标准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4.《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如图3.2-1,直线l经过点,且斜率为k,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点的任意一点,因为直线l的斜率为k,由斜率公式得

。(1)

由上述推导过程我们可知:

1°过点,斜率为k的直线l上的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1);

反过来,我们还可以验证

2°坐标满足方程(1)的每一点都在过点,斜率为k的直线l上。

事实上,若点的坐标,满足方程(1),即

若,则,说明点与重合,于是可得点在直线l上;若,则,这说明过点和的直线的斜率为k,于是可得点在过点,斜率为k的直线l上。

上述1°,2°两条成立,说明方程(1)恰为过点,斜率为k的直线l上的任一点的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我们称方程(1)为过点,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

方程(1)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我们把(1)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pointslopeform)。按下列要求进行试讲:(1)会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知道其适用范围;

(2)体现出重难点;

(3)试讲十分钟;

(4)合理设计板书。

高中数学《子集》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旧知: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则直线的斜率是什么?2.过两点A,B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什么?

问题: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

(二)探究新知

探究1:若直线l经过点且斜率为k,那么,你能建立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与k,,之间的关系式吗?

根据斜率公式,可以得到,,即:

(1)

在学生得到上式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点的坐标满足关系式吗?

问题2:直线l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关系式吗?

教师指出方程(1)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

探究2:经过点且倾斜角为0°的直线斜率k=______,直线方程是什么?

经过点且倾斜角为90°的直线斜率k=______,直线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吗?

(三)巩固提高

1.直线l经过点(-2,3),且斜率k=2,求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

2.经过点,倾斜角是150°;______________。

(四)小结作业

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那些知识?(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作业:练习题1、2题

板书设计5.《子集》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的什么关系?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的关系吗?

(1)A={1,2,3},B={1,2,3,4,5};

(2)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C={x丨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丨x是等腰三角形}.

可以发现,在(1)中,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这时我们说集合A与集合B有包含关系.(2)中的集合A与集合B也有这种关系.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subset),记作

(或),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这样,上述集合A和集合B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图1.1-1表示。

在(3)中,由于“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因此,集合C,D都是由所有等腰三角形组成的集合。即集合C中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D中的元素。同时,集合D中任何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C中的元素。这样,集合D的元素与集合C的元素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用子集概念对两个集合的相等作进一步的数学描述。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propersubset),记作

。按下列要求进行试讲:(1)用韦恩图表示子集的概念;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高中数学《子集》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的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1)A={1,2,3},B={1,2,3,4,5};

(2)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级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师生共同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子集的定义,并用图形表示(维恩图)。

(三)深化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1):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学生合作探究(2):什么叫做相等集合,我们能否借助集合的关系来定义相等集合?

引出集合相等的定义。

教师提问:(1)A={1,2,3},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