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四队中学苏教版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江苏省四队中学苏教版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江苏省四队中学苏教版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江苏省四队中学苏教版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江苏省四队中学苏教版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四队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任礼锁说明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湖畔/装扮怄气/枢纽堵塞/边塞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对峙/嗜好苦难/难题强迫/勉强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正确男主角奖和最正确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庞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如何提防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30年来,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去年上缴国家的利税与3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二千倍。“靖国神社〞为东条英机等战犯招魂的反动行径,关于饱受侵略战争祸患的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是不能忍受的。D.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4分〉要问我的看法,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要求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是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大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同学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此人发言中巧妙的运用了比喻“驼子摔跤〞,请说明这个比喻所比喻的是什么?发言者借此说明的主张是什么?5.仿照例句,写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5分〉天空收容每一朵云彩,不管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大海收容每一粒水滴,不管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6、以下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事:从事

B.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竟:尽,终了

C.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善:交好

D.

吕公者,好相人

好相人:喜爱结交别人

7、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隆准而龙颜

②黑质而白章

B.

①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

②列侯诸将无敢隐者,皆言其情

C.

①高祖为亭长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D.

①吕公者,好相人

②不宜踞见长者

8、以下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3分〕

①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③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⑤

9、翻译以下句子。

〔1〕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2分〉

译文: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3分〉

译文:

〔3〕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4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

〔8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首联是如何营造送别的环境的?〔4分〕颈联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3〕真的猛士,,。〔鲁迅《记念刘和珍君》〕〔4〕,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5〕独立小桥风满袖,。〔冯延巳《鹊踏枝》〕〔6〕,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7〕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令》〕五、现代文阅读〔20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邂逅霍金葛剑雄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我知道霍金在剑桥大学,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

ORCHARD〔果园〕茶宝,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黄昏霍金常在这里漫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完全一样。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深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平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魁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关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死神却依旧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或许是四周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熟悉他的和不熟悉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顾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霍金的轮椅慢慢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霍金是不幸,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少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出色的贡献。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别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制定制造,所以他才干自如地操纵轮椅,才干传达自己的思维,才干延续他的生命。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12.从全文看,邂逅霍金前后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是怎样的?〔6分〕13.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8分〕

〔1〕为什么说霍金是幸运的?请分条加以说明。〔4分〕〔2〕文章结尾写了作者的期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14.2002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的门票,而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请简评这种现象。字数50左右。〔6分〕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圣火登珠峰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据奥组委透露,让奥林匹克的圣火登上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愿望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火炬手今年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测试攀珠峰。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奥运圣火象征和平与友谊,她的每一次点燃,都会激起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憧憬与热爱。而且,如果这个创意真的变成现实,那么其象征意义将远大于其实质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无疑将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方式的宏扬与提升,完全可以写进奥林匹克的历史。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我们可以不计后果与代价,来让奥林匹克的圣火在珠峰点燃。因为,我们还要合计到现实的困难,合计到作为奥运圣火传递这一重大公共事件应该力避争议,合计到奥运圣火登珠峰,在其实际操作中,是否已经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等现实问题。如果权衡利弊得不偿失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奥运圣火登珠峰的计划再次进行斟酌。众所周知,登山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和个人爱好,虽然近年来方兴未艾,但是却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自前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遭遇雪崩,5名队员不幸遇难事件,更是把这种争议推向了白热化。这一生命的惨剧,引起了公众关于“攀登的意义〞的继续追问和深入思索。今年从北坡攀登了珠峰的安德鲁-萨特兰医生说,非官方数字显示,2006年已经有15人攀登珠峰死亡。《英国医学期刊》的报告称,很多年以来,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大约是十分之一。至今已经有近200人葬身珠峰。珠穆朗玛峰攀登先锋埃德蒙德-希拉里爵士说:“人的生命远远比攀登珠峰更为重要。〞因此,即使准备再充分,即使合计再周全,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风险仍将很大。毕竟,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太多了。试想,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如果真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显然是有违人文奥运之精神与理念的。退一步讲,即使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顺利而归,那么这一活动给珠峰造成的环境的伤害,也必将是不可避免的。像这种不容有失的登顶,相信参加协助登顶的人数自然也不在少数,而为了新闻报道和电视直播的需要,各路记者和各行人员,以及大量的物资到时候都将齐聚珠峰,而在这过程中,势必将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势必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轰轰烈烈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结束后会留下什么呢?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相信每个人都对此不无担忧。注:陈凯歌在云南拍摄《无极》时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摘自2007年1月4日《羊城晚报》,作者石子砚。有删改〕15.就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以下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奥运圣火登珠峰计划将于今年启动,火炬手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攀珠峰测试。B.奥运圣火登珠峰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的弘扬与提升,必将写进奥运会的历史。C.奥运圣火登珠峰危险重重,自人类首次登顶五十多年来,已有200多人不幸遇难。D.奥运圣火登珠峰很可能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16.依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奥运圣火能在世界之巅点燃,激发人们对和平、友谊等奥运精神憧憬与热爱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质意义。B.对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作者虽然肯定其创意,但也旗帜鲜亮地表达了反对的看法,态度诚恳,观点明确。C.作者以北大山鹰社五名队员不幸遇难的事件为例,说明人的生命远比攀登珠峰重要,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D.本文采纳总分式结构,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其中夹以大量事实数据,思路清楚,说服力强。17.联系全文,理解文章结尾“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的含义。〔6分〕

答:18.作者反对圣火登珠峰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条概括,并加以说明。〔6分〕答:乙、有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苦闷灵魂的呼声陈孝全1922年初春,朱自清为生计所迫,应允了第六师范校长郑鹤春的聘请,从浙江一师只身到台州教书,把妻子和儿女留在杭州。六师同学很朴实,对朱自清慕名已久,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但3月间,一师同学来信要求朱自清回去,因为他的家小也还在那里,于是决定回杭州。六师的同学得知消息坚决挽留,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他们:“暑假后,一定回台州来!〞一师的同学对朱自清的回来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正酝酿成立“湖畔诗社〞。朱自清对湖畔诗社给予大力的支持,于5月18日写了《读<湖畔>诗集》一文,这是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正值此时,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掀起了一阵汹涌的波涛,这一灵魂震颤绝非偶然,而是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定突发。想当时,五四青年同学们,为改变中国的历史面貌,满怀激情,奔波呼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一时。他们满以为经此狂飚扫荡,祖国河山必定焕发一新,猗伟之声定将充沛于宙合。谁知狂潮一退,依旧荒滩一片。各系军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面对如此现实;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从心中进发出一声呼告:这样莽荡荡的世界之中,到底哪里是他的路呢!朱自清内心虽是痛苦,却始终没有颓唐,他一直面向人生,苦苦探究,这就如他的挚友叶圣陶说的,“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事〞的人。他也主张瞬间主义:每一瞬间有每一瞬间的意义和价值,每一瞬间在继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朱自清对俞平伯诉说了自己的懊恼和怅惘,他说自己“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只有转向才可以比较安心〞。因为曾答应台州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师生暑假结束后要去,因此在9月间,朱自清带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乘轮船到台州去。一时找不到住处,暂住在新嘉兴旅馆,六师同学听到朱老师来了,欢腾雀跃,连夜赶到旅馆探望。在台州,朱自清很忙,除了教书备课,还要改六师同学们写的文章;同时,杭州一师的同学还不时寄来稿子要他批改。在工作之余,他才整理思绪,继续创作长诗《毁灭》。风也依旧,云也依旧。寂静的环境更适于深思反省,检讨过去,计算将来。是呵,时光虽已流逝,脚步却仍须向前!11月7日,他给俞平伯写了一封信,明确今后的生活态度: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便是我所企图的生活。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转向〞。这便是所谓从小处下手。随后,他又给俞平伯去信,进一步解释自己的瞬间主义: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瞬间的趣味,使我这一瞬间的生活舒适。至于这瞬间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用过问;这瞬间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费心去筹虑。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这真是自寻烦恼!他最后结论是:“我的瞬间主义,实在即是平凡主义〞。实际上是追求内心感情的克制与适中,安于自我满足,追求安定和谐。这种思想后来曾给他带来无穷烦恼,但他那种不务空想,不甘沦落,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务实精神,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坚实风格。在台州斗室中,他将纷乱的思绪幻化为生动形象,借助想象的羽翅,谱写自己的心曲。寂静的家庭也有热闹的时候,那便是同学的来访,朱自清教学认真,循循善诱,对人和气,同学都喜爱和他亲近。或在夕阳斜睨的黄昏,或在灯光溶溶的良夜,他们时常来到他的书房,向他请教问题,翻阅堆积在案头的新书报,十分融洽。正当《毁灭》于1923年3月在《小说月报》发表随时,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的聘请,离开亲爱的台州六师同学,到温州去了。(节选自《朱自清传》之四,有删改)15.以下对朱自清“瞬间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一瞬间有它相当的位置,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B.生活中不必思虑过多,只需求取一瞬间的舒适和享乐,回忆与前瞻,都是自寻烦恼。C.“瞬间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追求内心感情的克制与适中的平凡主义。D.“瞬间主义〞体现出—种“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务实精神和坚实风格。16.以下对评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评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按时间顺序评述了朱自清由惶然苦闷而苦苦求索直至确立了“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人生信念的“转向〞历程。B.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也因此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定突发。C.评传第7节所勾勒的六师同学向朱自清请教问题的场景,渲染了温馨祥和的研讨气氛,特别了朱自清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的特点。D.从朱自清的工作情状和他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尽职的胜任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是成功的。17.文章第3节引用叶圣陶的话说“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事〞的人。请联系全文,说说朱自清是怎样认真处事的。(6分)18.从全文看,朱自清为什么苦闷?他苦闷的灵魂发出了哪些呼声?〔6分〕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短文,全面理解文意,围绕“高处〞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老酋长病危,找来村中三个年轻人,要他们尽可能爬到神山最高处,回来报告见闻,以便从中确定接班人。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老酋长笑了笑:“孩子,你回去吧!〞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乏,满脸风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看到秃鹰在高空盘旋。〞老酋长又笑了笑:“孩子,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一个月过去,当大家开始为第三位年轻人担心时,他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炯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你一无所见吗?〞“是的,一无所见。能看到的,只有被放在天地间微小的自己。〞“年轻人,庆贺你!〞参照答案:1B〈3分〉2C〈3分〉3B〈3分〉4第一问:比喻的内容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例〈2分〉第二问:主张是不同意加大文言文的分量〈比例〉〈2分〉5草原收容每一株小草,不管幼壮,所以草原碧绿无垠;森林收容每一株树苗,不管大小,所以森林绵延无尽。〈5分酌情给分〉6

D〔善于看相〕〔3分〕7A〔3分〕〔B.

代词,指他;代词,实际的。C.

作为;被。D.

推断句的标志;……的人8

A

〔3分〕9.1〕唉,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像这样啊!

〔2分〕

2〕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3分〕

3〕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4分〕10.〔1〕首联用工整的对偶1分;用“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清白相间,色彩明丽;1分“横〞字勾勒出了青山的静态,“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了一幅山水秀丽的送别图画2分。〔2〕也是工整的对偶,1分有巧妙的用“浮云〞和“落日〞作比1分;浮云表示友人的漂泊不定1分,落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1分11.名句默写每空一分。〔略〕12

从全文看,邂逅霍金前后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是:①未见霍金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②见到霍金时,产生了激烈的震撼;③回味思索后,为之庆幸〔6分〕13〔1〕答:①他生活的时代能提供给他改变命运的物质条件;②时代尊重他个人的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