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六年级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4.答案必须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滥用làn B.单薄bó C.晶莹yín D.揪着jiū【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能力。C.晶莹yín——yíng。故选C。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一曝十寒pù B.襟飘带舞jīnC.行当齐全háng D.弄巧成拙zhu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D.弄巧成拙zhuó——zhuō。故选D。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屹立 B.潮讯 C.渔网 D.拥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B.潮讯——潮汛。故选B。4.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全神贯注 B.心惊肉跳 C.坚强不屈 D.念念有辞【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D.念念有辞——念念有词。故选D。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暴露无遗(遗漏) B.搐入两股间(屁股)C.饱经风霜(充分) D.志在太山(心志、情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B.“搐入两股间”出自文言文《书戴嵩画牛》,意思: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股:大腿。故选B。6.下列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破琴绝弦绝无仅有 B.排山倒海翻箱倒柜C.翠色欲流随心所欲 D.群马疾驰驰名中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A.破琴绝弦: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绝:断绝。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绝:绝对。B.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倒:翻转。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倒:翻转。C.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欲:好像。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欲:想要,欲望。D.群马疾驰:形容许多马匹急速奔跑。驰:车马奔跑、快跑。

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到国内和国外,表示传播得极远。驰:传播。故选B。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从不拖泥带水。B.君君的设计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C.他和我一起唱对台戏,我们合作很愉快。D.即使比赛得了第一名,我们也不能忘乎所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C.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用来形容他和我的合作,不恰当。故选C。8.下列词语形容这幅书法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A.笔走龙蛇 B.惟妙惟肖 C.妙笔生花 D.巧夺天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书法作品的赏析。A.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B.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C.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D.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结合词义,可知,这幅书法作品是草书,故可以用“笔走龙蛇”来形容。故选A。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五谷丰登”中“五谷”一词一般指稻、麦、黍、菽、稷。B.在竖格作品纸中书写古诗,一般从左往右写,行款要整齐,布局要合理。C.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深化对内容的理解。D.“白居易”“欧阳修”的名字用汉语拼音表示,可以这样拼写:BaiJuyi、OuyangXiu。【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地名人名的拼写、汉字书写及阅读的策略与方法。B.在竖格作品纸中书写古诗,一般从右往左写,行款要整齐,布局要合理。故题干叙述有误。故选B。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丁香结》中“檐前积雪”一词是指开得洁白耀目的丁香花。B.《少年闰土》开篇用“月下看瓜刺猹”的场面展现了闰土憨厚害羞的形象。C.《书戴嵩画牛》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强调要向富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D.《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既关注了群体形象,又聚焦了个体,凸显了五壮士的英勇无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B.《少年闰土》开篇用“月下看瓜刺猹”的场面中猹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身体很光滑,闰土并没有害怕,展现了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故选B。11.古诗用词讲究对仗之美,下列诗句符合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翠绿的树林围绕着飘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句中“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合”对“斜”,运用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B.“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意思: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没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意思: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没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意思: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没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故选A。12.下列诗句借“月”寄托了美好祝福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理解。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好似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洪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与人相亲。诗句没有借“月”寄托美好祝福。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诗句没有借“月”寄托美好祝福。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诗人苏轼《水调歌头》,意思: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诗句借“月”寄托了美好祝福。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意思: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回忆昔日那些美好的往事,又能知道多少啊。诗句没有借“月”寄托美好祝福。故选C。13.关于《童年》,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B.面对苦难的生活,阿廖沙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C.外祖父暴躁自私,外祖母慈祥善良,“小茨冈”富有同情心,格里高利尖酸刻薄。D.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的理解。C.通过阅读可知,外祖父暴躁自私,外祖母慈祥善良,“小茨冈”富有同情心,格里高利忠厚善良。故题干叙述有误。故选C。14.横线上所填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①风大起来了,②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③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匐在地上。④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而有节制。⑤芦第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下几分,就又挺起来。A.④⑤③①② B.①③⑤②④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全段话可知,本段文字主要写芦苇荡在风中的姿态。题干中的句子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先写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故第④句作为首句。接下来第①句紧承其后,写风大起来了,第③句写风大起来的状态,“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接着写“芦第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最后第②句总结芦苇在风中舞蹈。排序为:④①③⑤②。故选C。按要求完成练习。15.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还记得十年前,一踏上这片土地,的空气裹挟着尘土立刻钻入鼻孔。放眼望去,山坡,寸草不生;河,早已。满目荒凉,让人心痛。远处,起了一阵风沙,似乎要吞没这个小村庄……而今,这高原绿洲,我满心欢喜。【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燥、竭、骤、凝”的正确书写。16.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2024年元旦这一天,少先大队部发起了一份倡议,请你帮少先队大队部完善下面这份倡议书,一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答案】我们应该学会垃圾分类,避免随意丢弃垃圾。少先大队部2024.1.1【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倡议书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落款即在右下方先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然后在下一行署上发倡议的日期。本题倡议者是少先大队部,发倡议的日期是2024年元旦。故在右下方先写少先大队部。下一行写20204.1.1。这份倡议书的内容是倡议我们共同保护环境,故倡议书的正文与保护环境有关即可。如:保护花草树木,不随意践踏花草,不随意乱伐树木。17.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1)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2)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3)_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4)_____________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___________,汤汤乎若流水。”(《伯牙鼓琴》)(5)微波粼粼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____________。(《月光曲》)【答案】①.同到牵牛织女家②.一水护田将绿绕③.无情未必真豪杰④.少选之间⑤.善哉乎鼓琴⑥.洒满了银光⑦.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1)书写时应注意“牵”“织”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应注意“排”“闼”的正确写法。(3)书写时应注意“情”“豪”的正确写法。(4)书写时应注意“选”“哉”的正确写法。(5)书写时应注意“洒”“缕”“微”的正确写法。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阅读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zhě)、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18.短文从香气、_________、_________、种类、_________这几方面来写菊花。19.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字。或:_________惟:_________20.读书会活动中,大家以“菊”为主题开展“飞花令”的游戏。请你帮小敏接诗句。宁宁: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小敏: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①.形状②.颜色③.品性19.①.有的②.只有20.①.采菊东篱下②.悠然见南山【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结合文中“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中的“清香四溢”“如丝”“如爪”可知,抓住了菊花的清香、形状进行描写;结合“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可知,抓住了菊花的颜色来写;结合“种类繁多”可知,抓住了菊花的种类来写;结合“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可知,这句写出了菊花耐严寒的品性。【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字的解释。结合参考译文可知,“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的意思:颜色有黄色、白色、红褐色、红色等。或:有的。结合参考译文可知,“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的意思:菊花生性耐寒。寒霜降落以后,百花都凋零了,唯独菊花还开得茂盛。惟:唯独,只有。【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积累。结合题干可知,是以“菊”为主题开展“飞花令”的游戏,只要接上关于“菊”的诗句即可。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睛】参考译文:菊花盛开的时候,香气四散飘溢。菊花花瓣像丝线,像蟹爪。颜色有黄色、白色、红褐色、红色等。菊花种类很多。菊花生性耐寒。寒霜降落以后,百花都凋零了,唯独菊花还开得茂盛。多文本阅读材料一:杭州亚运会会徽名为“潮涌”,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会徽总设计师袁由敏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此次会徽设计努力体现亚运精神和城市文化。材料二:本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以杭州为主办城市,()浙江省内部分城市协办。在亚运场馆改造建设上,杭州坚持能改不建、非必要不设置的原则,优化场馆建设改造方案。同时,选用绿色建材、可再生循环利用材料及利废建材,节省建设资金约8000万元。在场馆节能降耗上,通过优化升级智慧管理系统、照明系统等,实现节能减排。场馆的选址也非常注重与绿色生态的有机(),富阳水上运动中心、淳安界首体育中心等场馆与富春山水、千岛湖景都实现了完美()。材料三:9月23日晚,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开幕式融入书法、绘画、点茶、焚香、篆刻、舞剑、吟诗等多种元素,匠心独运,唯美惊艳。亚洲45个国家与地区奥委会全部报名参加本届亚运会,运动员近1.2万人,代表团官员达5500多人,比赛项目包括绝大部分的奥运会项目以及武术、藤球等亚洲各地区体育文化特色项目,还设置了滑板、攀岩等青少年喜爱的新兴项目。10月8日,亚运会落下帷幕。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闭幕式致辞时评价:“本届亚运会精彩绝伦,令人难忘。”外国记者由衷感叹:“杭州亚运会的办赛能力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1.依次填入材料二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结合联合融合 B.融合结合联合C.联合融合结合 D.联合结合融合2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关于杭州亚运会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亚运会开幕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惊艳了世界。B.第19届亚运会比赛项目都在杭州市举办,历时16天,圆满落幕。C.从材料三画线句中“45”“1.2万”“5500多”等数字可以看出本届亚运会办赛规模大。D.材料二从场馆建设、材料选择、节能降耗和场馆选址四个方面来凸显亚运会的办会理念。23.结合短文材料、阅读积累与日常生活,谈谈你对本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D22.B23.会徽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扇面造型体现了江南人文意蕴,与杭州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同时,扇面轮廓与杭州的城市标志——西湖的轮廓相似,进一步强化了杭州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结合:(动)彼此发生密切联系。联合:(动)结合在一起;联系。融合:(动)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结合词义,可知,形容由杭州和浙江省内部城市一起办,故选:联合;形容场馆的选址也非常注重绿色的生态,故选:结合;形容富阳水上运动中心、淳安界首体育中心等场馆与富春山水、千岛湖景融入一起,故选:融合。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B.结合材料二中“以杭州为主办城市,()浙江省内部分城市协办”和材料三中“9月23日晚,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10月8日,亚运会落下帷幕”可知,亚运会历时:8+7=15天,比赛项目有在杭州市和浙江内部分城市的举办。故题干叙述有误。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思维的拓展。结合材料一中“杭州亚运会会徽名为‘潮涌’,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联系日常生活及阅读积累可知,杭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浓厚的水乡文化。会徽以“潮涌”为主题,正是借用了水的意象,寓意着杭州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潮涌代表着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亚运会所倡导的运动精神相契合。其次,潮涌的设计风格也体现了杭州的独特韵味和现代气息。会徽的设计以流线型的曲线和动感的线条为基础,形成了一个由水波纹扩散而出的图案。这种设计风格既展现了杭州的水乡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使整个会徽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此外,会徽中的五环图案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五环代表着五大洲的团结与合作,象征着亚运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五环图案与潮涌的设计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富有动感和活力的整体形象,凸显了亚运会的国际化和开放性。阅读长衫老者冯骥才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删改)2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贸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经地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对短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胡同窄、长、曲,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B.第⑧段“蜿蜒洁白”一词写出了胡同的幽深冷清。C.作者从神态和动作两个方面写出长衫老者“不同常人”。D.这张纸条不仅提醒人们“此路不通”,也唤起了胡同里人们的热心。26.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7.对文中长衫老者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讲诚信 B.肯动手 C.爱思索 D.热心肠28.文章结尾说“我因此愈加敬重那长衫老者了”,联系短文与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4.①.轻率地;不加考虑地。②.指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问题。25.B26.无人打扫,整天土尘蓬蓬;人们开始热爱胡同;享受胡同的静谧和安宁27.A28.长衫老者一个小小举动,帮了很多人,产生了大影响,让人们的生活美好起来它唤起了人们心中对生活的热情。“我”愈加敬重那长衫老者也在情理之中。【解析】【2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第⑥段“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可知文中“贸然”是指小商贩们不敢不加思索的进去,故“贸然”指不加思索。结合第③段“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可知文中“天经地义”是指胡同理所当然就该如此。故“天经地义”指理所当然。【2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第⑧段“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可知“蜿蜒洁白”写出了下雪后胡同的静谧、安宁和干净。故选B。【2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第③段“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可知老者写字之前,胡同脏乱差,无人打扫。结合第⑧段“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可知老者写字之后,人们开始关心胡同、热爱胡同,为胡同环境的美好贡献力量;同时也享受着胡同带给人们的静谧与安宁。【2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文中的老者撞上死胡同后,他怕后来人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思索片刻,便在纸上写了“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据此我们可知老者是一个“肯动手、爱思索、热心肠”的人。故选A。【28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合第⑥段“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