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函数(为正整数),若存在正整数满足,那么我们将叫做关于的“对整数”,当时,“对整数”的个数为(

).A. B. C. D.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因为,所以,所以,,,,,,,,满足要求,所以当时,则“对整数”的个数为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2.对于定义域为R的函数f(x),若存在非零实数x0,使函数f(x)在(﹣∞,x0)和(x0,+∞)上与x轴均有交点,则称x0为函数f(x)的一个“界点”.则下列四个函数中,不存在“界点”的是()A.f(x)=x2+bx﹣2(b∈R) B.f(x)=|x2﹣3|C.f(x)=1﹣|x﹣2| D.f(x)=x3+x参考答案:D【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分析】理解题意,明确界点的含义,对于各个函数逐一判定.【解答】解:根据题意,A.f(x)=x2+bx﹣2(b∈R),判别式恒大于0,有“界点”.B.f(x)=|x2﹣3|于x=,x=﹣相等,因此可知存在“界点”成立,C.f(x)=1﹣|x﹣2|=0,解得x=3或x=1,因此可知存在“界点”成立D.f(x)=x3+x=0,解得x=0,或x=1,故不存在“界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属于基础题.3.满足条件的集合共有().A.6个 B.7个 C.8个 D.10个参考答案:C解:∵,∴,,,,每一个元素都有属于,不属于2种可能,∴集合共有种可能,故选:.4.蓝军和红军进行军事演练,蓝军在距离的军事基地C和D,测得红军的两支精锐部队分别在A处和B处,且∠ADB=30°,∠BDC=30°,∠DCA=60°,∠ACB=45°,如图所示,则红军这两支精锐部队间的距离是()A. B. C. D.参考答案:A【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分析】先在△BCD中,求得BC的长,再求得AC的长,最后在△ABC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即伊军这两支精锐部队的距离.【解答】解:在△BCD中,DC=,∠DBC=180°﹣30°﹣60°﹣45°=45°,∠BDC=30°,∴,∴BC=.在等边三角形ACD中,AC=AD=CD=,在△ABC中,AC=,BC=,∠ACB=45°∴AB==.故选A.5.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存在最小值的是(

)A.y=(x﹣1)2 B. C.y=2x D.y=log2x参考答案:A【考点】函数的值域.【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先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判断函数能否取到最值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函数y=(x﹣1)2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又对称轴为x=1,故当x=1时函数取最小值,故选A;而B、C、D中的三个函数在区间(0,+∞)上都为增函数,而区间(0,+∞)为开区间,自变量取不到左端点,故函数都无最小值;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值域的求法,要求函数的值域应先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看函数是否能取到最值.6.已知=,则的值等于A. B. C. D.参考答案:A====故选:A

7.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参考答案:C8.若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圆柱 B.三棱柱 C.圆锥 D.球体参考答案:C【考点】L8: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分析】直接从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或俯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即可.【解答】解: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几何体可能是三棱柱,有可能是圆锥,从俯视图是圆,说明几何体是圆锥,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是基础题.9.若函数f(x)是定义在[-6,6]上的偶函数,且在[-6,0]上单调递减,则(

)A.f(3)+f(4)>0

B.f(-3)-f(-2)<0C.f(-2)+f(-5)<0

D.f(4)-f(-1)>0参考答案:D10..某船在小岛A的南偏东75°,相距20千米的B处,该船沿东北方向行驶20千米到达C处,则此时该船与小岛A之间的距离为(

)A.千米 B.千米C.20千米 D.千米参考答案:D【分析】结合题意运用余弦定理求出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在中,,,则.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余弦定理求解实际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意思,将其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然后运用公式求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如果函数在R上为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试比较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设x1和x2是方程x2+7x+1=0的两个根,则+x=.参考答案:47【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韦达定理可得x1+x2=﹣7,x1?x2=1,再由+x=(x1+x2)2﹣2x1?x2,可得答案.【解答】解:∵x1和x2是方程x2+7x+1=0的两个根,∴x1+x2=﹣7,x1?x2=1,∴+x=(x1+x2)2﹣2x1?x2=49﹣2=47,故答案为:47【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化简:(1+)sin2θ=.参考答案:1【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要求式子的值.【解答】解::(1+)sin2θ=?sin2θ=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属于基础题.14.在△ABC中,B=135°,C=15°,a=5,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参考答案:【分析】首先根据最大角分析出最大边,然后根据内角和定理求出另外一个角,最后用正弦定理求出最大边.【解答】解:因为B=135°为最大角,所以最大边为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180°﹣(B+C)=30°在△ABC中有正弦定理有: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应用,在已知两角一边求另外边时采用正弦定理.15.已知,则f(4)=

。参考答案:7令,则,故答案为7

16.函数的定义域为

参考答案:17.已知函数,若是方程的解,且,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参考答案: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12分)已知(a∈R,a为常数).(1)若x∈R,求f(x)的最小正周期;(2)若f(x)在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3,求a的值;参考答案:解:(1)最小正周期(2)所以即所以19.已知函数,若在区间[2,3]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2.(1)求a,b的值;(2)若在上是单调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I)(II)试题分析:(1)由于函数,,对称轴为x=1,依据条件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得a、b的值.

(2)由(1)可求出g(x),再根据[2,4]上是单调函数,利用对称轴得到不等式组解得即可.试题解析:(I),所以,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即所以

(II),则所以,所以,,即故,的取值范围是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四棱锥S-ABCD中,SA⊥平面ABC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BAD=90

,且BC=2AD=2,AB=4,SA=3.(1)求证:平面SBC⊥平面SAB;(2)若E、F分别为线段BC、SB上的一点(端点除外),满足.()①求证:对于任意的,恒有SC∥平面AEF;②是否存在,使得△AE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若,即由(Ⅰ)知,平面,∵平面,∴,∵,∴,∴,

在中,,,,,.

········································································································10分②若,即由①知,,平面,∴平面,又因平面,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相矛盾,∴.

········································································································12分③若,即由(ⅰ)知,,∴又∵平面,平面,∴

,∴平面∴这与相矛盾,故综上,当且仅当,使得为直角三角形.

14分21.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平面SAB⊥平面SBC,AB⊥BC,AS=AB,过A作AF⊥SB,垂足为F,点E,G分别是棱SA,SC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平面ABC;(2)BC⊥SA.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出F为SB的中点.从而得到△SAB和△SAC中,EF∥AB且EG∥AC,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出EF∥平面ABC且EG∥平面ABC.因为EF、EG是平面EFG内的相交直线,所以平面EFG∥平面ABC;(2)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出AF⊥平面SBC,从而得到AF⊥BC.结合AF、AB是平面SAB内的相交直线且AB⊥BC,可得BC⊥平面SAB,从而证出BC⊥SA.【解答】解:(1)∵△ASB中,SA=AB且AF⊥SB,∴F为SB的中点.∵E、G分别为SA、SC的中点,∴EF、EG分别是△SAB、△SAC的中位线,可得EF∥AB且EG∥AC.∵EF?平面ABC,AB?平面ABC,∴EF∥平面ABC,同理可得EG∥平面ABC又∵EF、EG是平面EFG内的相交直线,∴平面EFG∥平面ABC;(2)∵平面SAB⊥平面SBC,平面SAB∩平面SBC=SB,AF?平面ASB,AF⊥SB.∴AF⊥平面SBC.又∵BC?平面SBC,∴AF⊥BC.∵AB⊥BC,AF∩AB=A,∴BC⊥平面SAB.又∵SA?平面SAB,∴BC⊥SA.22.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是圆上的点.(I)求证:平面PAC⊥平面PBC;(II)若AC=1,PA=1,求圆心O到平面PBC的距离.参考答案:【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证明AC⊥BC,PA⊥BC,然后证明BC⊥平面PAC,转化证明平面PAC⊥平面PBC.(2)过A点作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